爱的美术
『壹』 书《爱的艺术》弗洛姆txt ,谢谢
弗洛姆 赵正国译 前言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第...那么所有爱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如果没有爱自己邻人...这本书里的许多观点重复了我在上几本书
『贰』 “爱”的艺术字体
『叁』 爱的艺术 作者
《爱的艺术》是200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
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 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其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都围绕着一个重点:爱的艺术。
『肆』 爱的艺术写法
『伍』 爱的艺术有哪些主要内容
《爱的艺术》内容精要:“爱”历来是文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等倡导的永恒的主题。然而“爱”的心理实质是什么?古代和近代的西方学者,未能揭示其奥秘。现代心理学家麦独孤把“爱”作为十几种人类本能之一,华生把“惧、怒、爱”并列为人类三种原始的情绪,这些分析,基本上停留在生物学层次上。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1905年)和《爱情心理学》(1910~1918年)问世,“爱”尤其是“性爱”成了心理学界关注的课题。弗洛伊德在“爱的心理学”上是一个勇敢的拓荒者,但他仍未打破生物学化的老框框。任重而道远,弗洛姆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挑起了探讨爱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的重担。
《爱的艺术》一书共分四章: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第二章“爱情的理论”;第三章“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第四章“爱的实践”。四章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该书对弗洛姆关于“爱”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系统而深刻。
(1)“爱”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弗洛姆一针见血地指出:“弗洛伊德的错误是:他把爱仅仅视为性本能的表达或升华,拒绝承认性欲只是人渴望爱及融合的表征。但他的错误远不止于此。与他的生理唯物主义相一致,他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人体的化学变化导致了紧张状态,而紧张造成的痛苦迫使人寻求缓解紧张的途径,这样便产生了性本能。性欲的目的即是消除令人痛苦的紧张状态。而性满足则标志它已经被消除。说起来矛盾得很,弗洛伊德所忽略的恰好是性欲的心理——生物基础,即两性分化与通过结合而贯通两极的要求。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疏忽或许产生于他极端的父权主义,促使他完全抹煞了女性特有的性欲,得出了性欲具有阳性性质的结论。”
弗洛姆认为,事实上,异性间的相互吸引远远超出性欲吸引的范围。男女两性的分化不仅存在于性功能上,而且也体现在性格的差异中。他写道:“可以这样来刻画男性性格:主动进入,统辖引导,能动活跃,严于律己,大胆冒险。而女性的性格特征则是:主动接受,防御保护,现实主义,忍辱负重,温柔慈爱。”这样一来,弗洛姆对“性爱”的实质的分析,就从弗洛伊德的“生理学的解释”的层次上,提升到心理学的层次上。
(2)爱的四个基本要素:弗洛姆从爱是人积极能动的力量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指出: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然而又让他仍为他自己,依然立于其整体性中。“除给予而外,爱所包含的其他本质要素也充分展示了它活泼能动的性格。这些为一切类型的爱所共同具有的要素是:关切、责任、尊重、知识。”
①关切(关怀)。母爱最典型地说明了爱蕴含关切。爱是我们对所爱者的生命与成长的主动关切,不言而喻,爱的本质当为“为其辛劳,促其生长”,爱与操劳不可分离。
②责任。在今天,责任经常用于指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但本质意义上的责任乃是绝对自愿的行为;是我对他人的要求所做出的积极“响应”。对成人之爱来说,它主要指关切他人的精神需要。
③尊重。关怀他人,使其能发展自己,敞亮自己,这即是尊重。尊重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尊重非为恐惧或敬畏。
④知识(理解)。尊重人以理解人为前提,没有知识引导的关切与责任是盲目的,但不以关切为动机的知识则是空洞的。除非我超越对自己的关切,设身处地理解他人,否则这种知识根本不会产生。由此可见,关切、责任、尊重及知识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毫无疑问,这四个要素也是爱的心理实质的组成部分。
(3)爱的几种类型:爱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爱的对象的不同类别决定了爱的不同类型:①兄弟之爱;②母爱;③性爱;④自爱;⑤信仰之爱。
(4)当代西方社会中爱的蜕变:如果说爱是人们成熟的富有创造性的性格所具有的一种能力,那显然人们无论生活在何种社会,其爱的能力将取决于他们所在社会的文化对普遍社会成员的性格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将爱当作相互的性欲满足,以及将爱当作‘同舟共济’和逃避孤独的‘避风港’这是现代西方社会最为常见的两种爱的蜕变形式,是社会化的病态爱情。”他尖锐地指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全部本能欲望如能得到毫无压抑的充分满足,人就可以获得精神健康和幸福。但是,临床病例显然表明,那些致力于追求无拘无束的性欲满足的男性和女性,不但没有得到幸福,而且还得常常承受严重的神经质冲突或神经症状的痛苦。
弗洛姆的忠告,确实值得当代青年记取。目前西方社会艾滋病患者数以万计,与日俱增,引起了极大的社会惊慌,证实了他的观点,他是反对“性自由”的严肃学者,有人误把他列入性放纵鼓吹者一伙人之中,是必须予以澄清的。
(5)爱的实践:弗洛姆强调:“爱,乃是纯个人的体验,无论何人,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体验。”因此,“爱的艺术”没有什么捷径和妙计良方,它如同一切艺术实践一样,都要达到以下几项要求:一要有一定的训练,即除了坚持练习外还要严于律己。
二要专一。因为当代美国的文化“总是引向一种见异思迁和朝三暮四的生活方式,这是其他社会很难与之相比的。”“人成了贪婪的消费者,渴望着随时去吞噬一切——图画、酒、知识等。”这样一来,“专一”就难能可贵了。
三要耐心。想一步登天的人不可能学到艺术。不言而喻,闪电战也难以赢得真正的爱情。“不幸的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做到有耐心并不比严于律己和专心致志更容易。”
四要全力以赴。“在爱的艺术中,只有半瓶子醋的人远远多于真正精于此道的人,其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艺术。”总之,要想真正掌握某项艺术,非有献身精神不可,起码也要毕生与之息息相连。
『陆』 《爱的艺术》:爱是一门艺术吗
爱是一门艺术
弗罗姆(E.Fromm)-----著名社会哲学家、心理学家关于爱情的论述。
弗罗姆研究爱,是因为他深感现代社会太缺少爱。他痛心疾首地看到,当代西方社会冷漠无情,木石之心,夏日可危,无论是夫妇之情、师生之谊,还是同胞之爱,都寥若晨星,越发罕见。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爱在不断蜕变,爱或者被当作一种交换行为,或者被当作相互的性欲满足、“同舟共济”和逃避孤独的“避风港”。更甚者,爱被种种伪爱所取代,最常见的伪爱形式有:偶像崇拜的爱、幻想化的爱、神经症病态形式的爱。
他强调,爱是一门艺术、一种学问,它是需要不断地学习的。
『柒』 爱是一门艺术吗——谈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情这东西,它真是让人困惑、迷茫。 根据王海翎的同名小说拍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剧终女主人公林小枫讲了一个寓言:爱情和婚姻就如同沙子,在你的手上,你不用力抓紧,它在你手上是圆圆满满的,你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多。可是又有人说,爱情你不抓紧,它就会像风筝一样,越飞越远,最终你手中的那根线会被挣断…… 在这个多变、善变的社会,爱的环境和条件也因之而改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变得更加奢侈。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正因为其不可预测性,所以“牵手到老”更成为水中月、雾中花一样迷离惝恍。究竟怎么去把握爱?怎样去维持爱的恒久性?相爱的人之间常说“我永远爱你”,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爱是一种艺术吗?爱需要能力和技巧吗? 朋友推荐我阅读一本书——《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E.弗洛姆(Erich Fromm)的著作。1956年问世,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书中,弗罗姆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对人类生存问题做出回答的爱情”。细细p品味,很多言论实为精辟而有洞见,读后让人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告诉我们:“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这门艺术。难道只有获取名利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而“爱情”—只对灵魂有用,在现代意义上毫无用处的爱情只是一种奢望,一种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的奢望吗?”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这就是作者告诉我们的爱的艺术和真谛。 当然,弗洛姆并没有仅仅囿于两性之间的爱情。《爱的艺术》还介绍了兄弟之爱、父母之爱、异性之爱、自我之爱和上帝之爱。书中弗罗姆常有精辟之论,如书中谈到了父爱和母爱的区别,他认为母爱是无条件的,父爱则是有条件的。 再次,弗洛姆认为自爱不是自私,一个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关爱别人。艾克哈特(基督教神学家)说:“如果你爱自己,那么你就会像爱自己一样爱所有的人;如果你爱另外一个人更甚于爱自己,那么你就不会真正地爱自己......” 好书,与读友共享。也许可以让人学会怎么爱自己,爱他人,让爱你的人更爱你,你爱的人更懂你!编辑:an
『捌』 以爱的艺术为题600字左右
还是自己写的好啊你可以参考《爱的艺术》这本书很不错的
『玖』 The Art of Love爱的艺术》
专辑名称:The Art of Love
专辑艺人:Sandra
发行时间:2007年
专辑类型:Popmusic
资源类型:APE(image + cue)
Sandra出生於德国,本名Sandra Ann Lauer的Sandra1976年即发行了其首支单曲"Andy mein Freund",并於1979年加入Arabesque女子三人组担任主唱,在日本掀起一股媲美ABBA在欧洲所创的Arabesque旋风。其更献声在其夫婿Michael Cretus所创之Enigma(谜)的"MCMXC A.D.""Cross of Changes"等名作中,平添神秘飘渺的气息,更助Enigma创下全球数以百万张的销售数字。
《The Art of Love》是2007年Sandra出版发行最新个人大碟,整张专辑由英格玛成员之一Jens Gad操刀制作,英格玛原班人马几乎都参与了专辑的演出(比较奇怪的是只有她丈夫Michael Cretu没有参与其中)。除了Sandra的天籁之音同样引人注意外,另一个亮点无疑是Jens Gad。
Jens Gad做为英格玛的成员,其外界认知度一直被Michael Cretu所笼罩,但在这最近两年,Jens Gad的个人才华得以施展,专辑频出,叫好又叫座,赢得了不少好评。这次又亲自操刀Sandra的新专辑,尝试各种音乐类型的创作,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凸现了Jens Gad的才华横溢。
专辑曲目:
01 what d'ya think of me(4:34)
02 the way i am(3:31)
03 the art oflove(4:14)
04 what is it about me(3:54)
05 dear god ... if you exist(4:27)
06 silence beside me(3:38)
07 once upon a time(4:52)
08 put your arms around me(5:05)
09 what's left to say(4:36)
10 casino royale(3:51)
11 love is the price with dj bobo(3:23)
12 shadow of power(3:36)
13 all you zombies(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