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思想
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功能版,要求我们更加权重视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把学科思想方法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物理学有其特有的思想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无穷微元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等。一定要改变高密度,大运动量做题的教学方式,要重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在启发和引导中、在前人的探索和发现中进一步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体会和掌握这些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科学思想是指: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它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典型的科学思想有:数学科学中的极限思想、自然科学中的互补思想、生命科学中的进化思想、社会科学中的和谐思想、思维科学中的系统思想、哲学科学中的转化思想等。
因为科学常和技术连在一起,因此容易让人忘了科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特别是没有理性传统的落后社会中,甚至很大一部分人们不知道还有科学精神。的确很少有人总结概括科学思想,也很少有人宣传科学思想。正是这个原因,科学对落后国家的影响不是很大的,至少不是全方位的。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构成科学的思想气质。我国的蔡德诚教授则把科学精神归纳为“六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两位学者有许多共有认识。为说得更明确点,我把科学思想用以下语词概括:公正、简单入手多元思考、证实加证伪、理性怀疑、争论与激励。
3. 什么是学科思想
学科思想是教学的灵魂
思想是对事物宏观的、理性的认识,是对办什么事和怎样办好这件事的理解和认识
观念是对具体事物的观点,如价值观、人生观等.环境能塑造人
4. 各门课程的学科思想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基本观点:首先,主张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所构成的.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安排学科的基本结构.最后,提倡发提现法学习.布鲁纳很多思想体现了很强的时代精神,对当前学校教育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足:如片面强调内容的学术性,致使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将学生定位太高,好像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这门学科的专家;同时在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关系上也不很成功.但布鲁纳的思想对今天我们的课程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②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强调课程的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主张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科学规律,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应精选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的内容.特色在于:其一,以范例性的知识结构理论进行取材,其内容既精练又具体,易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二,范例性是理论同实际自然地结合的.其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都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其四,范例教学能更典型、具体、实际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把“一般发展”作为其课程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称为“发展主义课程论”.所谓“一般发展”,是指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即整个个性的发展.主要观点:第一,课程内容应有必要的难度.第二,要重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把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第三,课程教材的进行要有必要的速度.第四,教材的组织要能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即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成为自觉的学习者.第五,课程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促进差生的发展.
总之,学科课程的优点是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也便于设计和管理.其弱点也是明确的.一则,由于分科课程的“分科”是人为的,因而缺乏内在整合性,忽视知识的联系性,从而也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二则,忽视学生的动机和已有经验,容易脱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
5. 我从何处来是什么学科思想
它不是哪位哲人说的,而是是三个西方哲学永恒命题。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对生活的拷问
,我们应该在世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的生活要从哪里开始,我要以怎
么样的姿态结束,是否给自己的生活
留下遗憾,如果我们以哲学的思考来
回答这个问题就很容易陷入生命的误
区,我们很难解释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很难想象出生命于人而言有何乐趣
,既要死,何以生,不要思考关于生
命的哲学,应为生命本无意义,存活
在世间的人们应该以生活为思考,为
人生而努力,不然很是能走进轻生的
选择中
6. 学科本位思想是什么意思
学科本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回上,学科成为中心答,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
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历史可知,过分强调学科中心或学科本位,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导致学习内容繁、难、偏、旧等,而且教学也更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课程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不过分强调科学体系自身的完备。
(6)学科思想扩展阅读:
发展情况
美国
1960年以前,美国教育研究是以“学科本位”为价值取向的。
自1960年开始,教育研究凸显出以“问题本位”为价值取向的研究,突出地表现为教育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反应。
社会的发展总是次要矛盾让位于主要矛盾。促使教育研究价值取向由“学科本位”转向“问题本位”,主要是社会矛盾导致的结果。
中国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避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7. 学科观念与学科思想有什么关系
学科思想是教学的灵魂
思想是对事物宏观的、理性的认识,是对办什么事和怎样办好这件事的理解和认识
观念是对具体事物的观点,如价值观、人生观等。环境能塑造人
8. 谈谈你对“学科思想”的理解
要有一颗 的心
9. 高中历史学科思想是什么
高中阶段与抄初中阶段学习历史课程的出发点有所不同。
1、初中时期主要是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更注重的是知其然;高中时期主要是进一步了解、掌握事实发生的社会背景、深层次的复合原因,更注重的是知其所以然。
2、初中时期注重知,高中阶段注重思。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以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思想是:通过进一步熟悉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具体要件,促进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重点掌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重点掌握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学习中国现代史时,重点掌握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奋起直追的历程;在学习外国历史时,重点掌握世界大势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人类成长的轨迹、探索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