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椒文言文
⑴ 兰花借物喻人文言文
幽兰赋
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抱青茎之奇色,挺龙虎之嘉名。不起林而独秀,必固本而从生。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茎受露而将低,香从风而自远。当此之时,丛兰正滋美,庭帏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楚襄王兰台之宫,零落无丛;汉武帝猗兰之殿,荒凉几变。闻昔日之芳菲,恨今人之不见。至若桃花水上,佩兰若而续魂。竹箭山阴,坐兰亭而开宴。江南则兰泽为洲,东海则兰陵为县。隰有兰兮,兰有枝,赠远别兮,交新知。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及夫东山月出,西轩日晚,受燕女于春闱,降陈王于秋坂。乃有送客金谷,林塘坐曛,鹤琴未罢,龙剑将分。兰工烛耀,兰麝氛氲。舞袖迥雪,歌声歇云,度清夜之未艾,酌兰英以奉君。若夫灵均放逐,离群散侣;乱焉郢之南都,下潇汀之北渚。步迟迟而适越,心郁郁而怀楚,徒眷恋于君王,敛精神于帝女。汀洲兮极目,芳菲兮袭予。思公子兮不言,结芳兰兮延宁。借如君章有德,通神灵感。悬车旧馆,请老山庭。白露下而鹤警,秋风高而虬萦。登价除而下望,见秋兰之青青。重曰欲如何?帛琴命操,为幽兰之歌。歌曰:幽兰生矣,于彼朝阳。含雨露之津润,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悉思兮,采芙蓉于南浦;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赵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悲秋风之一败,与蒿草而为刍
⑵ 翻译一句文言文。
出自《归田与友人》,是屠赤水的小品文
屠赤水(1542-1605):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屠隆,号赤水。
在《翠娱阁评选十六名家小品》{陆云龙(明)} 中《翠娱阁评选屠赤水先生小品卷之二》可以找到原文。
三月红锦映水是写景。
三月是时间。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伏下后面的美人出场。
红锦估计有两层含义,一是红色的花,二是红色绣幕。由于前句是“傍池桃树数株”,所以红锦有可能指绚丽的桃花。
映水指出地点在水边啦。
这六个字就描画出一幅漂亮的春景。
如阿房迷楼,比喻这里楼阁和美人犹如阿房宫中的一样,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是用典,具体参见杜牧的《阿房宫赋》,化用“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一句。
万美人尽临妆镜,很多美人都到梳妆镜子前面,就是都化妆去了,美人打扮自己~也请参见《阿房宫赋》,看第二段关于美人等候临幸的描写。
这篇文章很难找到……不过据我所知,《明清闲情小品赏析》这本书里面也有收录
资料:《阿房宫赋》中有关的两段: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原文:
一出大明门,与长安隔世夜卧,绝不作华清马蹄,梦家有采芝堂。堂后有楼三间。杂植小竹树。卧房厨灶都在竹间,枕上常啼鸟声,宅西古桂二章。百数十年物。秋来花发香满庭,中隙地凿小池,栽红白莲。傍池桃树数株,三月红锦映水,阿房迷楼,万美人尽临妆镜,又有芙蓉蓼花,令秋意瑟更,喜贫甚道民景态清泠,都无吴越间士大夫家华艳气。翠色娟娟咽涤竹。妖香奕奕露凝花。
标点是我加的,不知道断句有没有错误。
⑶ 郑板桥的文言文《兰》
《种兰》-------郑板桥
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⑷ 文言文的辣椒酱怎么说
古代应该没有辣椒酱吧
⑸ 买椟还珠的文言文翻译
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子和宝玉连结它,用美玉装饰它,用翡翠点缀它。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⑹ 《兰》李渔文言文翻译
李渔《芙蕖》
原文
《芙蕖》(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注释
1.荷钱:初生的小荷叶。
2.逸致:情趣。
3.迨(dài):等到,到,及。
4.目:看,这里有观赏的意思。
5.数:几
6.逸致:情趣
7.迨:及,等到
8.菡萏(hàndàn):未开的荷花
9.异馥(fù):异香
10.袅娜:轻盈柔美
11.零落难堪:七零八落很不好看
12.娇姿欲滴: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
13.日上日:一天又一天 ;日,一天,一昼夜
译文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没有木质的树干,是一年生的植物,这些性质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谱书中说:'在水中生长的叫草芙蓉,在陆地生长的叫旱莲。'那么这就不能说芙蕖不是草本了。我爱芙蕖,在夏季靠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重复前人早已说过的话,而是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长处不是一两点就可以讲尽的,请容我一一说说它的好处。
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停止。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人们耳朵和眼睛观赏的,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还有比它还大的吗?
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个凿斗大的小水池,栽几株来安慰自己,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祈求上天降雨来拯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培养生灵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
注释:
①《芙蕖》,作者李渔,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著有《闲情偶寄》,是他对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的总结性的书。“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下文“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亦本此。②茂叔: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他写过《爱莲说》。③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④病其漏:以池水渗漏为苦。
作者简介
李渔( 1611 ~ 1680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著名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 “ 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
⑺ 文言文《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一句:焚椒兰也。请问,“椒兰”指的是哪两种香料
椒与兰。皆芳香之物,故以并称
⑻ 以兰字开头的文言文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专兰亭,修禊事也。属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⑼ 椒在文言文里的翻译
椒是一个汉字,拼音是jiāo,本意是指花椒,芸香科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该文字在杜牧的《阿房宫赋》等文献均有记载。
名词不用翻译!(有些名词,古今称呼不同时,可以换一下,专有名词更不用翻译)
⑽ 关于兰的文言文,现代文,俗语,谚语,成语,传说.故事..
辣椒粉吹进鼻子眼——够戗;向日葵的孩子——没数
野地里回栽树——不在行;玉米地里带绿豆——杂答种
奶娃娃张口——光等吃;强盗打先锋——贼横
二流子学徒——混日子;墙上挂帘子——没门
饺子烂了边——露馅;闭着眼睛卖布——胡扯
杀牛取肠——不合算;教猴子上树——多余
大年初一见面——尽说好话;老太太上鸡窝——笨(奔)蛋。
再来几个(名言):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朱熹;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达尔文;
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罗曼·罗兰
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无法占有的——歌德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苏轼
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萨迪
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拿破仑
(谚语):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
人心换人心;
饶人是福,欺人是祸;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宁可滑跤,不可失言;
贪多嚼不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