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基金与学科

基金与学科

发布时间: 2020-11-21 13:38:29

1.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分类有哪些

“学科分类”包括8大类(A至H),

“研究专长”包括46个方向(A1至H4):

A.艺术基础理论研究:A1--艺术理论;A2--艺术史;A3--艺术批评;A4--艺术教育研究;A5--艺术学其他分支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

B.戏剧研究(含曲艺、木偶、皮影): B1--戏曲史(含戏曲文物学、少数民族戏剧); B2--戏曲理论与批评; B3--戏曲舞台艺术; B4--话剧史; B5--话剧理论与批评; B6--曲艺; B7--木偶、皮影。

C.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研究: C1--电影史; C2--电影理论与批评; C3--广播电视史; C4--广播电影理论与批评; C5--动漫研究; C6--新媒体艺术研究。

D.音乐学研究: D1--音乐史; D2--音乐理论与批评; D3--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D4--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D5--音乐表演研究; D6--音乐教育研究; D7--音乐学分支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

E.舞蹈研究: E1--舞蹈史;E2--中外舞蹈理论与批评;E3--杂技研究。

F.美术研究: F1--中国古代美术;F2--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美术;F3--美术理论与批评;F4--民族、民间、区域美术;F5--外国美术、世界原始美术研究;F6--美术分支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

G.设计艺术学研究:G1--工艺美术史论;G2--设计艺术史论;G3--工艺美术设计;G4--染织服装设计;G5--环境艺术设计;G6--产品造型设计;G7--视觉传达与新媒体设计;G8--工艺与设计教育研究。

H.艺术文化综合研究: H1--艺术管理研究; H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H3--艺术文化经济研究; H4--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研究; H5--其他。

2.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的介绍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申请的分类目录。

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为哪一级项目包括哪两类基金受理...

1. 一般被定义来为省部级源基金,部分高校定义为国家级基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2. 博士点基金当前包括博导类、新教师类以及优先发展领域基金,当前的支持额度分别是12w,4w以及40w。
3. 每年的受理时间稍滞后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间。
4. 要求国内外查新。
5. 虽然钱不多,但说实话相对公平。

4.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的数理科学部

A01数学
A02力学
A03天文学
A04物理学I
A05物理学Ⅱ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主要任务

科学基金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围绕实施源头创新战略、科技人才战略和创新环境战略,培育创新思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科学基金人才培养资助体系;加强条件支撑,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制定和实施学科发展战略,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瞄准重大科学前沿和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应对未来挑战,部署一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优先发展领域。
(一)着力源头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奠定未来竞争力基础
(三)加强条件支撑,优化发展环境
(四)完善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协调发展
(五)部署优先领域,提升重点领域的整体水平
(一)着力源头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尊重和保护科学家的敏感和创造精神出发,不断完善资助与管理模式,大力营造有利于自由探索的宽松环境。把握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推动学科交叉,加强研究集成。围绕推动源头创新,加强前瞻性部署,把科学基金建设成为培育原始创新的沃土、支撑科技自主创新的平台。
1. 尊重首创精神,鼓励自由探索
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保护创新的宽松环境,充分发挥科学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继续强化支持自由申请项目,根据我国基础研究队伍发展状况,适度扩大规模,稳步提高强度。2010年项目资助规模控制在每年10000项左右,资助强度力争比十五有明显增加。注重保护非共识项目,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创新研究。“十一五”期间,将自由申请项目经费的3%-4%左右用于支持创新性较强的非共识项目研究。
2. 发挥导向作用,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充分发挥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的导向和带动作用,把握科学发展总体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以关键科学问题带动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实质性交叉,组织实施跨学科、跨领域协作研究,加强研究队伍、研究资源、研究成果的集成,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实现突破。
重点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已有较好基础和积累的重要研究领域或新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工作,按照扩大资助规模,提高资助强度的原则,安排重点项目1800项左右,平均资助强度达到200万元以上。
重大项目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目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资助规模控制在30项左右,平均资助强度达到1000万元以上。
重大研究计划按照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凝炼科学目标,促进学科交叉,引导科学家在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十一五”期间,安排实施15个重大研究计划,每个预算额度为1-2亿元。
(二)坚持以人为本,奠定未来竞争力基础
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深入研究新时期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的来源、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特点,科学预测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对基础研究人才的需求,加强与国家其他科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的衔接,促进科研与教育结合,个体与群体结合,国内资源与海外资源结合,以创新事业造就人才,以创新环境凝聚人才,稳定支持优秀人才,不断形成和完善育才、识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1.造就杰出人才,培育创新团队
充分发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探索持续支持优秀青年研究人员的有效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十一五”期间,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资助约900人。按照科学目标引导,增强协作创新,发挥团队力量,冲击国际前沿的思路,加大对创新研究群体的支持力度,重视研究队伍结构和学科领域的合理布局,实施连续资助模式,促进学科交叉和团队协作,造就一批勇于冲击国际科学前沿的攻坚队。十一五期间,创新群体计划新启动100个左右。同时,通过3+3或3+3+3的模式,对约180个群体给予延续资助。
2.培养后备人才,支持青年成长
发挥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作用,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为科学研究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的后备力量。培养和提高基础学科本科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基础学科的持续发展;支持特殊学科点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稳定特殊学科人才队伍,增强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培养交叉学科、特色学科后备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计划支持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约100个。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培养人才的作用,探索以研究项目为载体的培养研究生的有效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生和博士后质量,保证基础研究队伍的源头供给。十一五期间将争取适当提高各类项目中用于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费用的比例。
3.开拓多种渠道,吸引海外人才为国服务
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制定和实施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的战略和更加灵活的发挥海外人才和智力作用的政策,开辟多种渠道吸引留学人员和海外学者以多种形式为我国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的发展贡献才智,积极吸引国外科学家来华从事研究工作。十一五期间,安排资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100人、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约400人、两个基地项目200个。
(三)加强条件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支持科学家广泛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研究,为中国科学家营造良好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环境;促进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结合,提高科技条件平台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粘合与辐射作用,推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引导社会资源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科研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拓展科学基金的功能,促进科学知识传播和公众理解。
1. 加强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
积极拓宽国际合作渠道,促进政府组织间的交流;发挥科学基金对外合作交流的优势和导向作用,支持科学家积极参与实质性、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加强国别政策研究和顶层设计,明确优先领域和资助重点;完善资助格局,加强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积极组织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双边、多边协议合作项目,有选择地支持科学家共同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充分用好国外科技人才资源为我服务,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
2. 推动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条件建设与利用
支持自主研制科研仪器设备,促进大型科研设备的功能延伸开发;充分利用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实验平台,推动项目、人才、科研条件建设的紧密结合;促进基础科学数据的汇集积累和资源共享,支持重要研究领域虚拟研究中心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
3. 支持科学普及和青少年科技活动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支持青少年科技活动,资助研究生暑期学校,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开拓视野和了解科学前沿创造条件。
4. 加强地区科学基金资助工作
配合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逐步提高地区科学基金的资助强度,适当扩大规模,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协调发展。
5. 完善联合资助工作
促进国内各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整合资源,重点在能源、资源、环境、信息、材料、生命科学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联合资助工作,促进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

6. 什么是基础学科专业

“基础学科”抄 在学术袭文献中的解释:
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财源调查时对基础学科的定义是:基础学科的研究目的是获取被研究主体全面的知识和理解而不是去研究该主体的实际应用;
2、所谓基础学科,是指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一般多为传统学科,如哲学、科社、历史、文学等。基础学科,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学科,很难具备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条件;
3、以前的基础学科主要是指素描、色彩、泥塑等,而艺术空间的拓展给当代学院教学带来很多变化,影像、自由绘画、综合材料等等也正在作为基础学科引入,逐渐打破各种固有思想的制约。
七大基础学科依次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应用型学科都是在基础学科上的衍生学科。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共有哪些类别 与SCI有何关系 是否结项需要SCI论文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们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国家标准

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8.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属于哪个学科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现予发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5年度课题指南》,并就做好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http://www.npopss-cn.gov.cn/n/2014/1211/c219469-26187444.html

9. 如何填写青年基金项目申报表的学科分类

查询以下学科分类方法(表),按照申报项目的性质进行选择。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中项目类别与申报学科代码1如何填写,去哪里寻找代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上有,项目类别就是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项内目等等,申报学科容代码要在网上查询http://www.nsfc.gov.cn/nsfc/cen/daima/index.htm
祝你好运!

热点内容
人体中的数学 发布:2025-07-18 07:53:58 浏览:951
一级建造师机电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07:50:21 浏览:528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
浅谈师德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03:09:46 浏览:807
怎么浏览谷歌 发布:2025-07-18 02:29:49 浏览:51
之女教师 发布:2025-07-18 01:03:04 浏览:369
奥数物理 发布:2025-07-17 23:41:12 浏览:318
中西方历史 发布:2025-07-17 21:55:02 浏览:867
师生伦理关系电影 发布:2025-07-17 21:35:16 浏览:481
赵县中学官网 发布:2025-07-17 21:35:08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