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的二级学科
⑴ 华东理工大学哪些专业最值得读
华东理工大学(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理”,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3)计算机
最后当然就是计算机方面的啦,毕竟现在码农这么值钱,虽然苦点累点,可如果自己对编程这方面很感兴趣,或者急需攒下人生的第一桶金,那么计算机方面的学科真是您的不二人选了。如果按照华理研究生毕业的标准,在上海刚毕业的话第一年兜底30+(w)的年薪,真是羡慕死了。并且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如果能够抓住机遇,以后再上海混的很好也是有机会的。
⑵ 你会建议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考研吗
是否考研真是一个非常重要关乎人生的决定了。
我本人是考研了的,对于应用化学专业,考研似乎已经成为必然。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或者是因势利导,确实是大势所趋。我周边的学习应用化学的同学,基本上都保送研究生或者是考研、出国了,有那么几个直接就业的,占比确实不大。
建议就是能够考研就考研,能上研究生就上研究生。社会对学历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严格,拥有这样一个学历,对将来的职位和个人成长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⑶ 4.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哪些二级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包括的二级学科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⑷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又是怎样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1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人才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5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博士
6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实验 等
7知识结构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8就业方向
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9修业年限
四年开设院校( 非按排名排列)
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
西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新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德州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南昌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广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邵阳学院佳木斯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沈阳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西华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山西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藏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河南城建学院集美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青岛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平顶山学院运城学院贵州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汉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沈阳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方科技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⑸ 武汉理工学院有哪些学科
现在还没有“武汉理工学院”这样一个学校,武汉历史上也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学校。
现在武汉有个“武汉理工大学”,是一本,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7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特色、优势学科2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并有MBA、MPA、MFA、EMBA、JM、16个高校教师专业、21个工程硕士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交通学院:交通运输类(含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结构分析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类(含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包装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动力系统与自动化、轮机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
汽车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资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航运学院 :航海技术和海事管理
文法学院 :法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教育技术学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统计学、工程力学
经济学院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
艺术与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法语、日语
物流工程学院 :机械与物流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物流管理
政治与行政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动画、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湖北省品牌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工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程力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校级品牌专业:轮机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航海技术、矿物加工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化学、给水排水工程
【重点学科】
一、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二、省部级重点学科
序 号 专业名称 级 别
1 结构工程 部级
2 采矿工程 部级
3 矿物加工工程 部级
4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部级
5 轮机工程 部级
6 机械设计及理论 部级
7 管理科学与工程 部级
8 材料科学与工程 优势学科
9 船舶与海洋工程 优势学科
1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特色学科
11 矿物加工工程 特色学科
12 力学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3 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4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5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6 矿业工程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7 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8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9 产业经济学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1 思想政治教育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2 艺术学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3 设计艺术学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4 动力机械及工程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5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6 应用化学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7 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28 技术经济及管理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门类 批准年限
1 力学 0801 工 学 2005
2 机械工程 0802 工 学 2003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工 学 2000
4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工 学 2005
5 土木工程 0814 工 学 2003
6 矿业工程 0819 工 学 2005
7 交通运输工程 0823 工 学 2003
8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 工 学 2000
9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管理学 199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所属一级学科 门类 批准年限
1 产业经济学 020205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2003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1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005
3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005
4 设计艺术学 050404 艺术学 文 学 2003
5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080101 力学 工 学 2005
6 固体力学 080102 力学 工 学 2003
7 流体力学 080103 力 学 工 学 1984
8 工程力学 080104 力学 工 学 2005
9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1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0
10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2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3
11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3 机械工程 工 学 1989
12 车辆工程 080204 机械工程 工 学 1998
13 工业工程 080220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4
14 汽车运用工程 080221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4
15 物流技术与装备 080222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4
16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0
17 材料学 080502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1981
18 材料加工工程 080503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0
19 建筑材料与工程 08052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0 生物材料学 08052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1 复合材料学 080522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2 光电子及信息材料 080523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3 新能源材料 080524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4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 学 2003
25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1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 学 2003
26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002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 学 2005
27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0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 学 2003
28 岩土工程 081401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29 结构工程 081402 土木工程 工 学 1984
30 市政工程 081403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31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4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32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5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33 桥梁与隧道工程 081406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34 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 081420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4
35 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 081421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4
36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081422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6
37 采矿工程 081901 矿业工程 工 学 2003
38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2 矿业工程 工 学 2000
39 安全技术及工程 081903 矿业工程 工 学 2005
40 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01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3
4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02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0
4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03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3
43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2304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996
44 公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082320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4
45 物流管理 082321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4
46 智能交通工程 082322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5
47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082401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998
48 轮机工程 082402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986
49 水声工程 082403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0
50 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 082420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3
51 海洋工程结构 082421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3
52 水上运动装备工程 082422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3
53 舰船电力推进及自动化技术 082423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3
54 环境工程 083002 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5
55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993
56 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 12012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3
57 金融工程与管理 12012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3
58 创新工程与管理 120122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3
59 工程与项目管理 120123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3
60 科技与教育管理 120124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9
61 企业管理 120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学 2005
62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04 工商管理 管理学 2003
【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门 类 批准年限
1 应用经济学 0202 经济学 2005
2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 法 学 2005
3 物理学 0702 理 学 2005
4 力学 0801 工 学 2005
5 机械工程 0802 工 学 2003
6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工 学 2000
7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工 学 2005
8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工 学 2005
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工 学 2005
10 土木工程 0814 工 学 2003
11 矿业工程 0819 工 学 2005
12 交通运输工程 0823 工 学 2003
13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 工 学 2000
14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 工 学 2005
15 药学 1007 医 学 2005
16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管理学 1993
17 工商管理 1202 管理学 2005
二级学科硕士点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所属一级学科 门类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10101 哲学 哲 学
2 伦理学 10105 哲学 哲 学
3 科学技术哲学 10108 哲学 哲 学
4 西方经济学 20104 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
5 国民经济学 20201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6 区域经济学 20202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7 财政学(含:税收学) 20203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8 金融学(含:保险学) 20204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9 产业经济学 20205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10 国际贸易学 20206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11 劳动经济学 20207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12 统计学 20208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13 数量经济学 20209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14 国防经济 20210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15 民商法学 30105 法学 法 学
16 经济法学 30107 法学 法 学
17 政治学理论 30201 政治学 法 学
18 中共党史 30204 政治学 法 学
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501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0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0502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30503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2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0504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3 思想政治教育 305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4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50506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5 高等教育学 40106 教育学 教育学
26 体育教育训练学 40303 体育学 教育学
27 英语语言文学 50201 外国语言文学 文 学
28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0211 外国语言学 文 学
29 传播学 50302 新闻传播学 文 学
30 艺术学 50401 艺术学 文 学
31 美术学 50403 艺术学 文 学
32 设计艺术学 50404 艺术学 文 学
33 中国近现代史 60107 历史学 历史学
34 计算数学 70102 数学 理 学
35 应用数学 70104 数学 理 学
36 理论物理 70201 物理学 理 学
37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70202 物理学 理 学
38 原子与分子物理 70203 物理学 理 学
39 等离子体物理 70204 物理学 理 学
40 凝聚态物理 70205 物理学 理 学
41 声学 70206 物理学 理 学
42 光学 70207 物理学 理 学
43 无线电物理 70208 物理学 理 学
44 无机化学 70301 化学 理 学
45 物理化学 70304 化学 理 学
46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80101 力学 工 学
47 固体力学 80102 力学 工 学
48 流体力学 80103 力学 工 学
49 工程力学 80104 力学 工 学
5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80201 机械工程 工 学
51 机械电子工程 80202 机械工程 工 学
52 机械设计及理论 80203 机械工程 工 学
53 车辆工程 80204 机械工程 工 学
54 工业工程 80220 机械工程 工 学
55 汽车运用工程 80221 机械工程 工 学
56 物流技术与装备 80222 机械工程 工 学
57 汽车电子工程 80223 机械工程 工 学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80402 仪器科学与技术 工 学
59 材料物理与化学 805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60 材料学 80502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61 材料加工工程 80503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62 建筑材料与工程 8052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63 生物材料学 80521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64 复合材料学 80522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65 光电子及信息材料 80523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66 新能源材料 80524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67 动力机械及工程 8070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 学
68 电机与电器 80801 电气工程 工 学
69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80804 电气工程 工 学
70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80805 电气工程 工 学
71 物理电子学 80901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 学
72 电路与系统 809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 学
73 通信与信息系统 81001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 学
74 信号与信息处理 81002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 学
75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8110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 学
76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81102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 学
77 系统工程 81103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 学
78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81104 控制科学与技术 工 学
79 导航、制导与控制 81105 控制科学与技术 工 学
80 计算机系统结构 812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 学
8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812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 学
82 计算机应用技术 8120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 学
83 建筑历史与理论 81301 建筑学 工 学
84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81302 建筑学 工 学
85 城市规划与设计 81303 建筑学 工 学
86 岩土工程 81401 土木工程 工 学
87 结构工程 81402 土木工程 工 学
88 市政工程 81403 土木工程 工 学
89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81404 土木工程 工 学
90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81405 土木工程 工 学
91 桥梁与隧道工程 81406 土木工程 工 学
92 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 81420 土木工程 工 学
93 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 81421 土木工程 工 学
94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81422 土木工程 工 学
95 化学工程 81701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 学
96 化学工艺 81702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 学
97 应用化学 81704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 学
98 采矿工程 81901 矿业工程 工 学
99 矿物加工工程 81902 矿业工程 工 学
100 安全技术及工程 81903 矿业工程 工 学
1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82301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82302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82303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04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82304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05 公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82320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06 物流管理 82321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07 智能交通工程 82322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08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82401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09 轮机工程 82402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10 水声工程 82403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11 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 82420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12 海洋工程结构 82421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13 水上运动装备工程 82422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14 舰船电力推进及自动化技术 82423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15 环境科学 83001 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 学
116 环境工程 83002 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 学
117 生物医学工程 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工 学
118 药物化学 100701 药学 医 学
119 药剂学 100702 药学 医 学
120 生药学 100703 药学 医 学
121 药物分析学 100704 药学 医 学
122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5 药学 医 学
123 药理学 100706 药学 医 学
124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25 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 12012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26 金融工程与管理 12012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27 创新工程与管理 120122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28 工程与项目管理 120123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29 科技与教育管理 120124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30 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 120125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31 会计学 120201 工商管理 管理学
132 企业管理 120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学
133 旅游管理 120203 工商管理 管理学
13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04 工商管理 管理学
135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3 公共管理 管理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
工程硕士学位点:工业设计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四个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物流工程、化学工程
工商管理硕士(MBA)
公共管理硕士(MPA)
艺术硕士(MFA)
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法律硕士(JM)
⑹ 冶金工程专业包括哪些
冶金工程专业包括: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3个二级学科。
冶金工程专业包括:钢铁冶金、冶金焦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粉末冶金、金属压力加工、冶金热能工程、耐火材料、冶金 实验技术。
⑺ 考研数学一二三怎么区别
数学一是考研数学一是考研数学中难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数学一的考试科目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科。其中高等数学占比百分之五十六;线性代数占比百分之二十二;概率统计占比百分之二十二;
数学二是考研数学二是考研数学中考试范围最小,但是高等数学占比最高的。考研数学二的考试科目包括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其中高等数学占比百分之七十八;线性代数占比百分之二十二。
数学三是考研数学三是考研数学中考试难度较简单的。考研数学三的考试科目与数学一完全一样,各科目的分值占比也与考研数学一完全一样。但是难度相对于考研数学一而言较为简单。
这三者区别是:
1、数学一考得比较全面,高数,线代,概论都考,而且题目偏难。
2、数二不考概论,而且题目较数学一容易。
3、数三考得也很全面,题目的难度不比数一简单多少。
4、在专业方面,工学类专业的为数一、数二,学校的不同限定了究竟是考数一还是数二,经济学和管理学类专业的为数学三。
5、在难度方面,数一最难,其次是数二,最后是数三。数三照比前两者是稍微简单些,但是考研数学毕竟是考研数学,难度都不容小觑。
6、数学一需要学习的内容最多,高数,线性代数以及概率都要考,其中的考点也考察的很全面,书中删减的,不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少。
7、数学二只考察高数和线性代数两本书,但是其中考题的难度是很大的。
8、数学三考察的书目与数学一相同,其中有一些数一学习考察的内容数三是不需要掌握的,但是数学三与数学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相当之多的,而数学二虽是少学了一本书的内容,但是难度却是很大的。
(7)化学工程与技术的二级学科扩展阅读:
根据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分为3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招生专业须使用的试卷种类规定如下:
一、须使用数学一的招生专业
1、工学门类中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20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2、授工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二、须使用数学二的招生专业
工学门类中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三、须选用数学一或数学二的招生专业(由招生单位自定)
工学门类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选用数学一,对数学要求较低的选用数学二。
四、须使用数学三的招生专业
1、经济学门类的各一级学科。
2、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
3、授管理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⑻ 上海大学到底怎么样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在上海大学待了四年的本科生,我也来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吧。
从录取线来看:上海大学作为一所“211”学校,应该算是很好的了,就拿在贵州(我来自贵州哈哈)的历年录取线来看,2015年高出一本线77分,16年高出109分,17年高出92分,18年高出96分。
4.上大实行短学期制。这种教学方法,一开始来真的感觉学习节奏特别快,适应的学生会感觉很不错,还挺好的,能做许多事,效率也高。但对于不适应的,一开始真的学不动,我大一就是学不动,但后来待久了,也都习惯了。作为大四狗来说,这种制度比较讲究规划,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很重要。当然,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节奏呢,就是开学来选课,老师上课节奏很快,才过了几周,到第五周就期中考试了(有些课没有),然后才过了一两周,到第6周或者第7周开始选下一学期的课了,然后开始好好看书了,才看了两三周,十周满了,进入为期两周的考试周。终于考完了,好了,新学期开始了……
所以在短学期制这种体制下,平时还是比较繁忙的,但待了大学四年会对你很有好处,在这四年中能够养成很多好习惯,以后在许多事中工作效率都会很高。
最后,欢迎大家报考上大,上大整体来说这几年发展还是很不错的,里面学习氛围好,教学制度不错,玩的多,吃的也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会有所帮助。
⑼ 化学工程与技术包括哪几个二级学科
1楼不懂别瞎说,华侨大学的化学工程技术是一级学科博士点,下面含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工艺是本科专业,没有哪个高校有这个博士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