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园冶自序文言文答案

园冶自序文言文答案

发布时间: 2020-11-22 00:43:14

❶ 把文言文《园冶》中《园说》部分 从“凡结林园”——“宛自天开” 求 白话文 翻译 复制的 也行

翻译:大凡要建造园林,不论村镇,以选择地理位置偏远一些为优,种植树木并加以修剪使之错落有致;景色要因地制宜,流水与植物交相辉映。园径开辟于花木山石之中,赋园居生活以清闲超脱之美,围墙隐匿于丛林之中,房屋建设于绿茵之下。山高处亭楼,极目远眺;竹林中寻幽,醉心其间。窗牖居高,视野空灵;尽收千顷汪洋,四时花开。梧桐树荫遍地,槐树当庭而植;沿河堤遍植垂柳,绕屋外广种寒梅;于竹篁之中结庐而居,开一派先河;以绵延群山为屏障,赏千寻连绵翠色,尽管这都是人为的作品,也仍像是天然而成。

❷ 谁有<园冶>这本古文的解析吗

记得小时候读古文,《五柳先生传》中有一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它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引起共鸣。也许是天性之故,我从小不爱看考据诠释之类的书,一直到大学毕业很久之后,因为做学问的需要,才被迫去读《易经》、《天问》一类的书,虽然也产生了兴趣,但看到众说纷纭的注释,总感到很费劲。因此,虽然是从事建筑这一行,而且对中国古代建筑史颇感兴趣,却对法式则例一知半解,连那些复杂的构件名称也记不住。反之,明人计成的《园冶》一书却成了我枕下椅侧,手边肘后的伙伴,常常把它当作诗来读,而忘了它是造园学著作。我感到《园冶》是一本奇书,包涵面广,探索度深,观察角特,信息量大,一言多义,莫深端倪。

当然,要做学问,总不能单靠灵感顿悟找饭吃,还得有几手硬功夫。所以,当步入学坛之后,虽然自己不干那一行,却对考据诠释之作品或作家所怀的敬佩与日俱增。现在,张家骥先生在完成了《中国造园史》与《中国造园论》之后,进一步写成《园冶全释》一书。我拜读之后,深感张先生在治学虚灵与治学严谨的结合上,做得很到家,因此他的译注较前人有很大进步,甚至有飞跃式的提高。主要在于他不是局限在字面上去分析,而是从多元全息的深广度上去透视剖察,终于达到会意通神的效果。除了张先生丰富的中国造园学知识外,其译注之优超,实得力于其广阔的视野与深刻的思路。我读过张先生的文稿后,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愿与读者作些读书心得上的交流。

首先,读《园冶》,要联系中国哲理,尤其是它“无往不复”的时空互涵观念,在中国古代园林与建筑中四维时空观表现得很突出。对比一下中西园林之差别,可以反衬各自特点。中国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异曲同工,中国园林之偏爱借景实源于中国画之动点透视法,也就是在时光流逝,移步换景的观赏方式中去体会时空流与生命流的意义。西方园林几何式布局偏爱对景与夹景,在焦点透视中体会空间的深度与时间的停顿(宛如音乐中的休止),与油画照相式的复制世界同出一辙,反映了绝对时空观。

其次,在中国文化与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命题是一个硬核。计成的《园冶》虽然通篇贯穿天人合一理想,却并不具有天人感应的迷信。“切要四时,何关八宅”,表明他是反对风水术的。所以,在他的因借体宜理论中,反复强调天然之趣,却并不让人们去盲从堪舆形势的说教。因此,中国园林在利用地形,改造自然方面,表现了相当程度的主动性。它既不同于英国纯自然的草地牧场式的风景园,也有别于日本抽象自然的枯山水园,中国园林是对自然的浓缩与提炼,在遵从大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理念。《园冶》一书,与其说是一本造园学,不如说是一篇新离骚,充满着古代骚人迁客的悲壮情怀与委婉叹息,这就是计成高出张岱、文震亨、李渔、沈复的原因,也是《园冶》成为奇书的条件。计成决不是一般舞文弄墨、故弄玄虚的俗士,这一点对理解《园冶》至为紧要。从篇幅上看,全书讲了不少法式制度,画了不少图样,但重点并不在此。事实上,全书重神轻形,重意轻技的特点非常显明。所以,一开篇,就强调“能主之人”,“妙在得乎一人”,并反复露出“构园无格”的观点。他还一再强调“更入深情”,“意在笔先”,认为即使顽夯粗拙之石一旦到了高明造园家手中,也可化腐朽为神奇。中国古代有“文如其人”的箴言,他自称“性好搜奇”,“想出意外”,其人之奇决定了其书之奇。我认为,只有理解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理解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出入儒、道、佛、玄的实质,理解了他们那种由老、庄、易、禅,诗、书、礼、乐,琴、棋、书、画,诗肠酒胆所陶冶出来的狂狷人格和无所不在的“书卷气”,我们才能理解计成和他的《园冶》。

《园冶》是讲艺术的,它凝结着中国美学、文艺学、诗品、画论的精华,强调的是虚无微妙,灵感顿悟,曲折委婉,传神写意。率性之谓道,高明的作者能创作千古绝唱,完全是纵情任性的自然结果。这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

总之,《园冶》是中国造园学的一本奇书,蕴涵哲理,充满激情,堪称中国文化的一个全息元,不可当一般吟风玩月的书来读,此但可为悟者心传,不足为执斧斤者道也。

自古诗无达诂,可达诂者则非诗也。《园冶》,诗也。《园冶》一书,言有尽而意无穷,妙在诗外,幽于不言,不可以句读作冬烘解。张先生研究造园,功夫在造园外,今为之译注《园冶》,弦外之音,画外之象,文外之神,字外之意,多所领悟,超越前人远矣。

❸ 帮忙翻译这段古文~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在讨论到亭的位置时说:“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无凭。”这里指的“花间”、“水际”、“山巅”、泉流水注的溪涧、苍松翠竹的山丘等都是不同情趣的环境,有的可纵目远瞻,有的幽僻清静,均可置亭,没有选址的限制,也没有固定的式样。

热点内容
如何导出视频 发布:2025-07-15 15:22:23 浏览:80
贵州教师资格成绩查询入口 发布:2025-07-15 14:34:34 浏览:22
迎泽区教育局 发布:2025-07-15 14:30:07 浏览:305
思则佳教育 发布:2025-07-15 14:13:58 浏览:519
幼儿园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2025-07-15 14:13:58 浏览:160
化学发光仪价格 发布:2025-07-15 11:31:41 浏览:706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5 11:24:42 浏览:557
中的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5-07-15 11:15:29 浏览:517
一加一笔有哪些字 发布:2025-07-15 10:46:37 浏览:188
五年级上册语文测评卷 发布:2025-07-15 10:34:46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