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文言文20字

文言文20字

发布时间: 2020-11-22 02:22:01

『壹』 古文20字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贰』 求10篇较短的文言文及解释、、。20-30字为好。。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观学后,时常实实践、反省,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怨恨),不是君子吗?”[1]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吹会盖,态度上好像很仁义,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很难达到仁这个境界的。”[1]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而为?交友是否守信、能够兑现讲过的话?老师传授的知识经验,是否实践了呢?”[1]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面要遵从师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以后,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而能从中领悟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没有邪恶。’”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开始知道;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什么都能听得;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不会超过界线。”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叁』 文言文20字带翻译

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发奋苦读才能成功。

『肆』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20字

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专信息。汉语成语大多来自于属古代文献,是古典文献中的精华部分,不仅浓缩了其中的文化知识,保留了文献原有的语法规则和词汇意义,而且在现代汉语中还被广泛地运用,是沟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桥梁,是了解

『伍』 20字以下的文言文

http://..com/question/32116526.html?si=3
以及底下的:
(1)关羽刮骨疗毒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2)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4)陆绩怀橘
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5)杨修啖酪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提“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6)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7)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8)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9)谜语一则
王荆公戏作谜语:“画时圆,写时方;东时短,夏时长。”吉甫解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10)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11)响遏行云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勿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2)蛇衔草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13)神针道人
凌云北游太山,古庙前值病人,气垂绝。云嗟叹久之。一道人忽曰:“汝欲生之乎?”曰:“此人毒气内侵,非死也,毒散自生耳。”因授云针术,制病无不效。
(14)杨务廉有巧思
杨务廉甚有巧思,尝于沁州市内刻木作僧,手持一碗,自能行乞。碗中投钱,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市人竞观,余其作声,施者日盈数千。
(15)多言何益
子禽:“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口千舌敝,然而
莫之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16)木刻钟馗
宋庆历中,有一术士,姓李,多巧思。尝木刻一舞钟馗,高三尺许,右手持铁简。以香饵置钟馗左手中,鼠缘手取食,则左手扼鼠,右手以简毙之。
(17)商鞅立木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辙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18)承宫拾薪苦学
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收猪。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留请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辍。

『陆』 世上最短文言文,20字以内求各位了20字哦谢谢了

《礼记-郊特性》的一篇短文。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柒』 20字文言文及翻译8篇带感悟

  1. 《论语》十二章翻译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7.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 能有新体会, 新发现, 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9.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就会有害.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1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6.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时间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9.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20. 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21.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2. 子夏说: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23.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译文: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当政的人会谋划如何迎敌,你又为什么去参与呢?”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4. 曹刿说:“当政的人目光短浅, 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入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普及到全体百姓身上,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祭品,我从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合理判决。”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25.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26.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不可以击鼓进军。”齐军击过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准备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不可以。”他下马看齐军车轮辗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厢前边的横木远看齐军的撤退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7.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8. 已经战胜了齐军,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时士气就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士气便衰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战胜齐军。齐国这种大国,难以预测,我害怕他们有伏兵。 我看到齐军车轮压出的印迹杂乱,远看到他们的战旗倒下,所以下令追击齐军。”

    《孟子三则》

  29. 《鱼,我所欲也》

  30.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都得到,那么,我会舍掉鱼而选择熊掌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1. 生命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 ãi )苟(g ǒu )得也;死亦我所恶(w ù),所恶(w 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 ì)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会为生存不择手段。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情,然而我厌恶的事情还有比死亡更为讨厌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也不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 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 ì)患者何不为(w ãi )也?

  32. 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用求得生存的方法,为什么不使用呢? 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讨厌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手段,为什么不去做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 ì)患而有不为(w ãi )也。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生存下来,有的人却不使用,通过这些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有人却不愿意这样做。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 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3. 因此,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讨厌的。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思想感情,人人都有这种思想感情,只不过贤人能够坚守这种品德不丧失罢了。一箪(d ān )食(shí),一豆羹(g ēng ),得之则生,弗(f ú)得则死。呼(h ū) 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 ù) 尔(ěr )而与之,乞人不屑(xi â)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4.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过路的行人不会接受;如果你践踏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为了优厚的俸禄就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5. 为(w âi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 ã)我与(y ú)?乡(xi àng )为(w âi )身死而不受,今为(w âi )宫室之美为(w ãi )之;乡为(w âi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w âi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 ã)我而为(w ãi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6. 为了美丽的宫室,妻妾的侍奉,为了我认识的贫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吗? 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现在却为了美丽的宫室而接受了;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过去我为了道义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这种做法也不能停止了吗?这就是说丧失了人的本性。

  37. 《富贵不能淫》

  38.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9.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0. 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数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性情改变,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4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2.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舜在田地间被任用,傅说在筑墙期间被选拔,胶鬲在卖鱼和盐期间被任用,管仲在狱官手里被任用,孙叔敖在隐居海边时被任用,百里奚在集市被任用。

  4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4.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任降临到这样的人的时候,—定要先使他的心灵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所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的才能。

  45.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常常犯错误之后才能改过;内心困惑,思绪阻塞,之后才有所作为;他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表现在声音上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46.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国内就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就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作为忧患的话,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然后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灭亡。

  47. 《庄子》一则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8.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捌』 10~20字的文言文

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过秦论》
《捕蛇者说》
《韩愈师说》 《桃花源记》 《卖炭翁》

『玖』 文言文加译文20字

什么文言文呀,总得说出来吧。

热点内容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5 11:24:42 浏览:557
中的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5-07-15 11:15:29 浏览:517
一加一笔有哪些字 发布:2025-07-15 10:46:37 浏览:188
五年级上册语文测评卷 发布:2025-07-15 10:34:46 浏览:419
全国高考数学卷 发布:2025-07-15 10:32:48 浏览:750
地暖多少钱一平米 发布:2025-07-15 08:42:54 浏览:57
师德师风问题整改方案 发布:2025-07-15 08:00:29 浏览:663
电棒多少钱 发布:2025-07-15 07:59:03 浏览:628
东北有哪些 发布:2025-07-15 07:37:39 浏览:286
第3的英语 发布:2025-07-15 07:10:21 浏览: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