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学科平均影响因子

学科平均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2020-11-22 03:54:26

⑴ 怎样找到某个学科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

想了解到学科中影响影子最高的期刊,可以去刊海商城这个平台看看,希望能帮助到你

⑵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学科分类及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可以去知网查

⑶ 国内sci分区大类学科和小类学科哪个重要

虽然是两个概念,但是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中科院的分区参考了JCR的分区标准(都是基于索引数据),不过中科院的分区比JCR的分区更严格一些。

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4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1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5-50%(含50%)为2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0-75%(含75%)为3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后75%为4区;

中国科学院SCI分区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每年的JCR数据,将学科分为14个大类和174个小类。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5%(含5%)期刊划分为1区;

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20%(含20%)为2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0-50%(含50%)为3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后50%为4区;存在没有进入四个分区的SCI收录期刊。

⑷ 中科院sci分区和JCR分区是一回事吗

中科院sci分区和JCR分区区别为:依据不同、划分不同、归类不同。

一、依据不同

1、sci分区:sci分区是按期刊的三年版的平均影响因子来划分的。

2、JCR分区:JCR分区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的上一年的影百响因子按降序排列,然后进行等分。

二、划分不同

1、sci分区:sci分区分为四个区度,每个区所占的比例是不相等的,一区:前5%;二区:6%~20%;三区:21%~50%;四区:51%~100%。

2、JCR分区:JCR分区分为四个区度,每个区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前25%(含25%)划分为1区,前25 -50% (含50%)为2区,前50-75% (含75% )为3区,75%~100%为4区。

三、归类不同

1、sci分区:sci分区基于JCR分区,将176个小类专业合并为了医学、生物学等14个学科。

2、JCR分区:JCR分区按照小类的专业将学科归类174个小类。

⑸ 求:期刊《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2011年的影响因子及其在学科的分区情况

7.439
你先登录Web Of Kownledge网页,然后点击其他资源,下面有一个分析工具: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然后点击,进去后左边能选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还有要求查找影响因子的年份,右边具体选择Search for a specific journa ,然后点击下边的SUBMIT
下一个界面就能输入你所查的期刊名称,全程和简称都可以选择,然后输入进去就能查到你具体所需期刊对应年份的影响因子
如果还不会具体看
http://wenku..com/view/003b168e84868762caaed54d.html操作界面的截图都有,对照着一步步查找就行了

⑹ 为什么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影响因子那么高

影响因子一般是根据文献或杂志被引用率来决定的。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方向的影响因子相差很大,常见的比如医药的影响因子是最高的,化学当中有机的影响因子通常高于无机。

⑺ 一般说的SCI分区到底是看大类分区还是小类分区

SCI分区指的是大类分区。

目前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使用最多的就是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分区有大区和小区,通常说的都是大区,小区分区往往容易导致期刊分区高。

中科院分区表对汤森路透每年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SCI期刊在学科内依据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分区。它包括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大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自定义的13个学科所做的分区,大类分区包括Top期刊;而小类分区是将期刊按照JCR已有学科分类体系所做的分区。

(7)学科平均影响因子扩展阅读:

分区指标说明

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IF)、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CI) 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IF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的篇均被引频次;CI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分区表在IF基础上使用3年平均IF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遴选Top期刊考虑了CI的影响。

(1)IF

IF是加菲尔德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数量指标,主要用以调整和修正大刊。普赖斯曾提出,科学论文一般在其发表后一二年后,被人们接受,并达到被引用的峰值阶段。加菲尔德正式按照这个思想,定义了IF的计算公式 。

如2014年Nature的IF,等于Nature在2012年和2013年发表的论文在2014年获得被引频次总和除以2012年和2013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2)3年平均IF

为了使历年的期刊分区相对稳定,减少影响因子上下波动带来的影响,中科院分区表采用3年平均IF作为划分分区依据。

如Nature2012年的IF为38.597,2013年IF为42.351,2014年IF为41.456,那么2014年Nature的3年IF=(38.597+42.351+41.456)/3=40.801。

(3)CI

被引频次是反映学术影响力总量的指标,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作为IF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补充。1区期刊通常被视为各学科的优秀期刊,但1区期刊遴选标准较高,入选的期刊数量有限。

为了尽量囊括更大范围的优秀期刊,在期刊分区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被引频次指标对期刊影响力进行再次甄别,定义出TOP期刊集合。

⑻ 中科院sci分区有什么用呢

关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是thomson
reuters公司自身制定的分区,一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它们均基于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
二者有何区别?thomson
reuters公司本身做了分区,按thomson
reuters的学科分类,分四区,四等分。经咨询thomson
reuters工作人员,thomson
reuters的分区是按照学科进行的,就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sci期刊影响因子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下旬发布前一年的jcr,比如2013年的六月发布的是jcr
2012。中科院做的分区,更为细致。2013年sci期刊分区杂志排名,阈值均是指期刊三年的平均if作为计算依据。划分为医学、地学、工程技术、地学天文、管理科学、化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生物、数学、物理、医学等学科门类。据友人的观察,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20%,三区刊:前21%

50%,四区刊:后51%~100%。本人进行进一步观察,各学科一区的情况基本正确,其它区域不尽然。比如有的学科,四区刊占到70%以上。综上,假如影响因子在某学科领域中排名为top
5%之内,中科院分区第1区的可能性很大。实际情况,应以检索结果为准,因为两家的学科分类,标准不一。据悉,期刊分区表(中科院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为了实现期刊影响因子是为了实现不同学科的期刊影响因子间大致水平的比较,所以期刊影响因子本身存在的问题分区表无法避免。期刊评价主要为科研活动的交流,不是因为科研评价而存在和发展的,期刊分区表也是期刊评价指标,只是为这些活动做一个数据上的支撑。优助医学希望可以帮助你

⑼ 利用JCR查找外科学(surgery)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五种英文期刊,标明影响因子,说明查找途径。

进入JCR数据库网站,选择JCR edition and year: JCR Science edition, 2010
选择“View a group of journals by (Subject Category)”, Submit
1)选择类别为:Surgery
2)选择“View Journal Data – sort by: Impact Factor

下列依次为:刊名缩写,ISSN,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

1 ANN SURG 0003-4932 32990 7.474 8.992
2 ENDOSCOPY 0013-726X 7955 6.096 5.187
3 AM J TRANSPLANT 1600-6135 14040 6.051 5.983
4 J NEUROL NEUROSUR PS 0022-3050 22635 4.791 4.730
5 ARCH SURG-CHICAGO 0004-0010 13679 4.500 4.595

⑽ 什么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

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10)学科平均影响因子扩展阅读: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热点内容
爱尔兰咖啡怎么做 发布:2025-07-15 03:14:45 浏览:753
2015师德师风讲话 发布:2025-07-15 03:05:10 浏览:597
abc教育资源网 发布:2025-07-15 03:03:47 浏览:23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 发布:2025-07-15 02:44:17 浏览:479
尹鹏老师 发布:2025-07-15 01:14:31 浏览:713
兰山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5 00:33:48 浏览:173
新登地理 发布:2025-07-14 23:28:29 浏览:368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发布:2025-07-14 23:01:45 浏览:454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