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课程等于学科

课程等于学科

发布时间: 2020-11-22 06:11:36

❶ 大学里的 系 专业 学科门类 课程是什么关系

学科门类是指专业所属的性质,如工科,理科,经济类,管理类等等。在大的大学,系和专业是一种概念,如金融系也称金融专业,但在小的大学,或大专学校中“系”相当于大的大学的“学院”,如南财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等同于南财金融学院金融系《大的大学》,南工院工商管理系会计专业《专科学校》,至于课程就是你所在专业所上的课的种类,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什么的。

❷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本质区别

1、内容不同

①学科课程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传统的课程;

②活动课程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2、来源不同

①学科课程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七艺,而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近代学校的网络全书风格;

②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

3、意义不同

①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让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系统的文化遗产;

②活动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让学生活动,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

❸ 有人认为 课程就是指学科和教材 ,您对此如何理解

课程的本质范围很广,还有其他说法,如课程即书面的教学计划,课程即预回期的学习结果答或目标,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说课程是学科和教材有局限。忽略了学生在学校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课外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经验),忽略智力发展,创作力表现和个人成长等度向,忽略课程设计的工作。

❹ 什么是学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又和课程有什么关系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的学科分类,我国高等教育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我国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个层次。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

按照国家2011年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来说,共设13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和110个一级学科。如,理学下有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十余个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是指,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就授至二级学科,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

(4)课程等于学科扩展阅读

基本条件:

(一)与所属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有相近的理论基础,或是所属一级学科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

(二)二级学科要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

(三)社会要对该二级学科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需求。

(四)学位授予单位应具备设置该二级学科所必需的学科基础和人才培养条件,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能开设培养研究生所需的系列课程。

❺ 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有什么区别

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分科课程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而学科课程强调的是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

❻ 课程与学科有什么区别啊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举个例子,高中课程就是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学科可能就只有语文或者只有数学等等

❼ 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1)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2)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3)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4)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❽ 什么是分科课程什么是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分科课程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而学科课程强调的是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又称“网络全书式的课程”,有较强的逻辑体系,注重知识的传授,知识相对独立。从课程开发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本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从课程组织来说,分科课程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其发展轨迹,可分以下几种:
一是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
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
三是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前三种课程都是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综合的课程形式,它们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是旧的学科课程的改进和扩展;而核心课程则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

❾ 学科课程是什么

学科课程(subject curriculum)
亦称“分科课程”。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门学科各具固有的逻辑和系统。这种课程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近代学校的学科课程是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的网络全书式的课程。学科课程至今仍为各国学校广泛采用。正如赫尔巴特指出的,这种课程是“从易到难”地排列教材的。它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而且注重科学的体系。其特点是:(1)可以系统地授受文化遗产;(2)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智力;(3)兼顾科学的系统、学习心理的规律和学习者的水平;(4)易于修订,学习成绩易于考查。对其批评集中在:(1)所提供的教材注重逻辑系统,重记忆而轻理解;(2)学科编制方法和教学方法不能将学生经验视为起点,也不太重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学科课程形式注重强调学习的细节,甚少注意主动的思索过程的发展;不能有效地注意知识的迁移和不同领域之中概念与事实间的关系;(4)学科编制限制了知识的范围。不具备包容性的特质,因而妨碍多重目标的追求。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类型:(1)科目本位课程;(2)学术性学科课程;(3)综合性学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课程改革注重改进学科课程的设计。第一,保持学科课程的特点,但在内容选择上增加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学科知识。内容的展开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第二,在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的同时,也重视吸取促进人的能力发展的材料。第三,加强各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❿ 课程与学科有什么区别

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开发的,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是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热点内容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