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文言文
㈠ 文言文告荒的翻译
告荒
有一荒年,一老人到县衙告灾情,请求少征赋税,县官问道:“麦子收了几成?”
老人答道:“三成。”
县官又问棉花。
老人回答说:“二成。”
县官再问稻谷。
老人又问答说:“也是二成。”
县官顿时大怒道:“有了七成的年景,你还敢谎报灾难,胆子真不小。左右……”
老人赶忙说:“大人息怒,我说的句句是真。我活了150岁了,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荒年呢!”
县官侧耳细听看了看老人。
老人说:“我今年70多岁,大儿子40多岁,小儿子30多岁,合起来不是150岁吗?”
县官听了,哭笑不得,“大胆刁民,糊涂虫一个,竟也来报案!”又喊台下的衙役,“还不赶快撵出去?”
衙役回来复命时,县官正色言道:“以后遇到这类糊涂虫报案,一律不得受理。”
㈡ 文言文《告荒》在线翻译
有一荒年,一老人到县衙告灾情,请求少征赋税,县官问道:“麦子收了几成?”
老人答道:“三成。”
县官又问棉花。
老人回答说:“二成。”
县官再问稻谷。
老人又问答说:“也是二成。”
县官顿时大怒道:“有了七成的年景,你还敢谎报灾难,胆子真不小。左右……”
老人赶忙说:“大人息怒,我说的句句是真。我活了150岁了,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荒年呢!”
县官侧耳细听看了看老人。
老人说:“我今年70多岁,大儿子40多岁,小儿子30多岁,合起来不是150岁吗?”
县官听了,哭笑不得,“大胆刁民,糊涂虫一个,竟也来报案!”又喊台下的衙役,“还不赶快撵出去?”
衙役回来复命时,县官正色言道:“以后遇到这类糊涂虫报案,一律不得受理。”
㈢ 如何用文言文代写讣告
文言文:
呜呼哀哉!逝者已矣,存者偷生。但凡世人,痴情于物,秦文正清,亦不免此。
亲戚余悲、他人高歌。死何所道?托体山阿。亡灵上路兮,世人让路。魑魅魍魉徒为尔,只留清白在人间。 十六载抗贼路,六十年清明存。和而平其心哉!人与神共鉴。不为人之所知兮,父与母同谬。顶天立地男儿兮,不食以杜奸佞。
八百里忆先生,九千岁亦洒泪。师惰父过同烟云——俱往矣!心常存义,舍身为仁。死而悲恸,人之常情。英年而逝,恸何如哉?未见夕阳,可怜白发送黑发。
彩霞犹存,只知今夕非往昔。葬黄泉而不争,处阴曹而镇定。歌功颂德,犹未晚矣。脉脉深情,谁洒墓中?鸦雀漫天,草木却枯。问其为谁,秦文正公。
恸乎哉?不恸也。非斯人之恸而谁为?
㈣ 文言文“告诉”一词怎么说的
语诸是有这个说法的,就是语之于,诸在这里是之于的合音。
这个之表示的内容应该前面有提及,如果没有提及,就会说语于某曰balabala
禀、告、白、陈都有告诉的意思。不过姿态比较低。
㈤ 文言文中,告和语的区别
在文言文中,告和语都有“说、告诉”的意思。但是二者也存在很多区别。
1、含义不同。告,古语本义是指用一头牛进行祷告的意思。后来,“告”的意思渐渐淡化,普通化,泛指“表达、诉说”。语,一般指语言或说话。读yǔ时,做名词,语言的意思;读yù时,做动词,说话、告诉的意思。
2、告,在文言文中使用比"语"字更为广泛。“语”除了有“告诉、说”的意思以外,一般指语言、谈论,没有其它更多层面的意思。而"告"字在文言文中则有许多层解释:
①报告,上报。此用法极为广泛。
a、乃告太王王季文王。——《书·金滕》
b、告公用圭。——《易·益》
c、必告父母。——《诗·齐风·南山》
d、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e、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②把话说给别人听,告诉。
告,语也。——《玉篇》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③告状,控告。
a、点纸连名,我可便直告到中书省。——《陈州粜米》
b、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红楼梦》
④指请求。
a、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礼记》
b、佯怒夏侯杶,亦欲斩之。众官告免。——《三国演义》
⑤谕告,宣告。后作“诰”。
告,教也。——蔡邕《独断》
天子告朔于诸侯。——《谷梁传·文公十六年》
⑥告别,辞行。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三国演义》
㈥ 告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内审判的行为。刑事容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解决争议,要求对方承担相应责任,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为。
㈦ 明日,子路行,以告.文言文句式
这个是省略句.
明日:第二天.
以告:把上述情况告诉孔子.以:介词,把.后省宾语“之”,之代上文所记的情况.“告”后省宾语“夫子”.
翻译为:第二天,子路走了,(赶上孔子,)把上面的情况告诉孔子.
㈧ 文言文告诸往而知来者
【原文】复
子贡曰:“贫而制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能做到贫不谄,富不骄,怎样?”孔子说:“能做到这样也不错。但是如果能做到贫而乐,富而礼,则更加好。”子贡说:“诗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你呀,已经可以和我谈诗了,因为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㈨ 古文中"告个罪"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没有"告个罪"的说法,只有“告罪”。面对面交际时的客套话,表示道歉、赔罪,通常会有自谦的意思。在文书中,有“通告罪状”的意思。
㈩ 初中文言文或以告的出处
课外阅读《吕岱亲近徐原》:人或以告岱。——有人告诉了吕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