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空中楼阁文言文翻译

空中楼阁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20-11-22 14:31:06

㈠ 空中楼阁译文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土作楼。
愚人见其垒土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答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层,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译文:
只造第三层楼的故事
远古时期,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但却愚蠢透顶。他来到一个富人家作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而且敞亮通风,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问道:“懂不懂怎样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就是我建造的。”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照样为我建造一座楼!”
于是木匠就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蠢人看到他这些安排,心里怀疑,不能明白,就问他:“你这在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蠢人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楼房。”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的就能造第二层的!哪能不造第二层就能造第三层的道理!”
这蠢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给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
一些人听说这故事,都笑话他:“希奇可笑,世界上哪有不盖下面一层就能建造到上面第二层、第三层的!”
这就像释迦牟尼佛的四辈弟子中,有的人不虔诚修持、敬重佛、法、僧三宝,懒惰懈怠,却想修得正果,因而他说:“我现在不需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果,只求修得第四阿罗汉果的最高果位。”这也同样被当时人们所耻笑,和这个蠢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

文言文空中楼阁 译文

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内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容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

㈢ 古文解释


yòu
1.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手。~边。
2.地理上指西方:山~。江~。
3.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倾。~派。~翼。
4.古代称等级高的:~族。~职。无出其~(没有高过它的)。
5.崇尚,重视:“窃以~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
6.古同“侑”,劝酒,劝食。
7.古同“佑”,帮助,偏袒。

(风)
fēng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传(chu俷 )(传闻)。闻~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8.姓。

㈣ 文言文《空中楼阁》的译文

【译文】:
只造第三层楼的故事
远古时期,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但却愚蠢透顶。他来到一个富人家作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而且敞亮通风,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问道:“懂不懂怎样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就是我建造的。”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照样为我建造一座楼!”
于是木匠就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蠢人看到他这些安排,心里怀疑,不能明白,就问他:“你这在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蠢人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楼房。”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的就能造第二层的!哪能不造第二层就能造第三层的道理!”
这蠢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给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
一些人听说这故事,都笑话他:“希奇可笑,世界上哪有不盖下面一层就能建造到上面第二层、第三层的!”
这就像释迦牟尼佛的四辈弟子中,有的人不虔诚修持、敬重佛、法、僧三宝,懒惰懈怠,却想修得正果,因而他说:“我现在不需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果,只求修得第四阿罗汉果的最高果位。”这也同样被当时人们所耻笑,和这个蠢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

㈤ 空中楼阁的文言文版是什么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土作楼。
愚人见其垒土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答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层,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㈥ 空中楼阁文言文主要讽刺了怎样的人

讽刺的是不切实际空想的人,以及不考虑实际的空想的人没有实际的基础根本不能盖出美丽的阁楼,

㈦ 我想要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的原文;)

我的空中楼阁

--------------------------------------------------------------------------------

李乐薇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1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们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苏花公路——台湾东部苏澳至莲花的公路,沿途在悬崖陡壁上行走,下临太平洋,一望无际。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

①、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邹忌:《史记》作驺忌,齐人。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修:长。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从出土文物推算,每尺约相当于今18到23公分左右不一。 ②、形貌昳丽:容貌光艳美丽。昳:通“佚”,美。 ③、朝:早晨。服:动词,穿戴。 ④、窥镜:照镜子。⑤、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美。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徐公,人名。 ⑥、君美甚:你美得很。 ⑦、及:赶上,比上。 ⑧、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美)。 ⑨、复:又。 ⑩、旦日:明日。 ⑾、与坐:与之坐,陪客人坐。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⑿、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同“熟”(shú),仔细。之,指,徐公。 ⒀、弗如远甚:远远的不如徐公美。 ⒁、暮寝而思之:夜晚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卧。之,代词,指妻、妾、客“美我”一事。 (15)之:助词。美我:赞美我。美,用作动词。 (16)私:动词,偏爱。 (17)诚:确实。 (18)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以为。 “以”“我”。 (19)方千里:方圆千里。 (20)宫妇左右:指宫内的妇人、姬妾以及左右侍从的人。莫:没有。 (21)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2)王之蔽:大王受蒙蔽很厉害。甚:厉害。 (2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24)能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讥,讽刺。市朝,指人众会集的地方。(市朝:公共场合) (25)闻寡人之耳者:被我耳朵听见。 (26)门庭若市:宫门和庭院里人挤得象集市一样。 (27)时时:隔一些时候。间:间或,偶然。进:进谏。 (28)期(jī)年:一整年。 (29)虽欲言无可进者:虽然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3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的身居在朝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战胜敌国。意指国内修明政治,不必用军事力量就可以使敌国畏服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更美?”他的妻子说:“你更美,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对我有所要求。”

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非常厉害。”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像热闹的集市;几个月后,偶尔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向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㈧ 古文;空中楼阁的翻译

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

㈨ 求文言文翻译 《空中楼阁》昔有富人,出无所知。至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时人闻之,皆嗤其愚



空中所显现的阁楼,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


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茅盾《子夜》:“禀受了父亲的名士气质,曾经架起了多少的~。”
近义词
虚无飘渺、海市蜃楼


天宫;月宫;广寒宫


这个成语来源于《百喻经.三重楼喻》,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在很久以前,山村里有一位财主。他非常富有,但生性愚钝,尽做傻事,所以常遭到村人的嘲笑。
有一天,傻财主到邻村的一位财主家作客。他看到一幢三层楼高的新屋,宽敞明亮,高大壮丽,心里非常羡慕,心想:我也有钱,而且并不比他的少。他有这样一幢楼,而我没有,这像什么话呢?一回到家,他马上派人把工匠找来,问道:“邻村新造的那幢楼,你们知道是谁造的吗?”
工匠们回答道:“知道,那幢楼是我们几个造的。”
傻财主一听,非常高兴,说:“好极了,你们照样子再给我盖一次。记住要三层楼的房子,要和那幢一模一样。”
工匠们一边答应,心里一边嘀咕;不知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可是不管怎样,还得照吩咐去做,大家便各自忙开了。
一天,财主来到工地,东瞅瞅,西瞧瞧,心里十分纳闷,便问正在打地基的工匠:“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造一幢三层楼高的屋子呀,是照您吩咐干的。”
“不对,不对。我要你们造的是那第三层楼的屋子。我只要最上面的那层,下面那二层我不要,快拆掉。先造最上面的那层。”
工匠们听后哈哈大笑,说:“只要最上面那层,我们不会造,你自己造吧!”
工匠们走了,傻财主望着房基发愣。他不知道,只要最上面一层,不要下面两层,那是再高明的工匠也造不出来的

㈩ 空中楼阁的文言文翻译

前有个抄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

热点内容
家庭教师txt下载 发布:2025-07-12 21:17:51 浏览:357
挖掘机英语 发布:2025-07-12 21:08:58 浏览:521
数学书籍读后感 发布:2025-07-12 20:52:09 浏览:301
2017理科数学三卷 发布:2025-07-12 19:57:52 浏览:647
泡温泉哪里 发布:2025-07-12 19:48:11 浏览:713
师德阅读答案孙春平 发布:2025-07-12 17:44:03 浏览:999
老师被h 发布:2025-07-12 16:59:10 浏览:778
化学万能夹 发布:2025-07-12 15:22:16 浏览:206
师德师风大讨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2 13:36:50 浏览: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发布:2025-07-12 12:01:32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