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科学
❶ 南京理工大学取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我也听说了,也就是前不久的事,名义上的说法是由于“存在一定问题,需经整改才能合格”,所以被取消了,至于具体原因就不清楚了;听说出了这事以后经管院好像还把一些学生干部叫去开会,说什么总结原因什么的,搞的好像全是学生的责任一样,其实这件事本身就是学校自身的问题,跟学生没什么关系,经管院不认真思考一下问题的根本所在就直接把责任归咎到学生身上,这种行为本身可能也正恰好说明了博士点被取消的原因吧 ^_^
❷ 南京理工大学的科学研究
截止2014年,学校设有50余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研究机构 重点实验室级别名称国家级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国防科工委 近程高速目标探测技术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 智能弹药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功能纳米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高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公安厅社会公共安全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 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兵器工业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检测中心 国家微多蛋白素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 原国防科工委 国防科技工业民爆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大构件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弹药自动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教育部 材料评价与优选设计教育部工程中心 化工污染与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 江苏省 江苏省片式元件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牵引仿真设计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药物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厂废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改性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分子聚合发泡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代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现代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锻压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混凝土砌块成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稀贵金属爆炸复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驱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地区合作 中日合作SMC气动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与技术转移支援中心(香港)中德轨道交通研究院合作共建实验室实验室名称 联合单位 中国-白俄罗斯“真空等离子体技术”国际科学实验室 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 中-法“自动化与信号”国际科学实验室 里尔第一大学 金属纳米材料与技术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天文光学超分辨探测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微纳含能器件联合实验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嵌入式智能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 加拿大QNX软件系统公司、美国TI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 力学联合实验室 瑞士W+B公司 先进制造自动化联合实验室 研华科技 企业创新服务联合实验室 万方数据 体感创新实验室 华硕电脑 智能电网技术与控制联合研究中心 香港城市大学中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 德国CONCEPT Laser有限公司、上海福斐科技发展有限公创新引智基地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创新引智基地 微纳米材料与装备引智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苏省 江苏省产业集群研究基地 江苏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基地 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省科技思想库 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
作为学校巨资打造的人才特区,南京理工大学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于2012年12月揭牌成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将以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为目标,在追寻创新性成果的科研实践中,打造世界顶级纳米技术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
该所由国际纳米晶材料权威、德国科学院副院长,身兼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印度科学院院士的赫伯特 ·格莱特教授领衔担任所长。格莱特教授于1980年首次提出纳米晶固体的构想,开创了全球纳米材料研究新方向,引发并推进了纳米科技的发展。
德国伊尔默瑙工业大学教授雷勇担任常务副所长,德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霍斯特·哈恩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工程学院院士哈拉尔德·福克斯教授,世界上第一个单原子晶体管发明者托马斯·希梅尔教授为高级研究人员,默罕默德·加法里博士等为骨干研究人员。 学术组织 学会名称学校联系单位参加学会情况联系人任职情况中国兵工学会弹道专业委员会 动力学院挂靠张小兵总干事长中国兵工学会弹药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何勇
黄正祥 主任委员
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自动控制与工程专业委员会自动化学院挂靠薄煜明
戚国庆 主任委员
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民用爆破器材专业委员会化工学院挂靠吕春绪
陆明 主任委员
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应用数学专业委员会理学院挂靠杨孝平
肖伟 主任委员
总干事长 中国兵工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钱林方
汪惠芬 主任委员
总干事长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电光学院挂靠高志山秘书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体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学院挂靠朱顺荣秘书长中国宇航学会机械学院常务理事单位廖文和理事全国高校科协工作研究会(筹)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
沈家聪 副理事长
副秘书长 江苏省军工学会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徐复铭理事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挂靠杨敢新
陈同纲 理事长
秘书长 江苏省现场统计学会经管学院挂靠韩子俊
程龙生 理事长
秘书长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自动化学院挂靠王晓锋
戴跃伟 副理事长
秘书长 江苏省颗粒学会环生学院挂靠王连军
杨毅 理事长
秘书长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机械学院挂靠黄文良主任江苏省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理学院理事长单位贺安之理事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化工学院副理事长单位吕春绪副理事长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会校科协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
沈家聪 副理事长
副秘书长 南京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协会学术中心副理事长单位廖文和
王小绪 副理事长
副秘书长 南京市现场统计学会理学院挂靠米少君南京市创造学会人文学院挂靠邱凤昌理事长 学术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社数据库》(INSPEC),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上海图书馆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 弹道学报》: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为中国弹道学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是美国工程索引(EiPageone)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军工高教研究》
《高教文摘》 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本图书文献240余万册;截止2012年底,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电子文献651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7万余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19个。
兵器博物馆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作为国内高校唯一的种类齐全、专业性强的兵器博物馆,经过数十年的广泛收集,珍藏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武器装备,囊括了火炮类、轻武器类、弹药类、引言类、军事通讯和光学器材类等诸多门类计6000余件珍贵的藏品。
这个集文物收藏、教学科研、陈列展览于一身的兵器博物馆,旨在以珍贵的展品和丰富内容帮助世人了解兵器发展的历史轨迹,普及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促进我国兵器研究和国防人才培养,使之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❸ 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有的,你指的是研究生专业吧,可以放心报考的,不过在经管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偏向于管理方向的,施工和监理方向不是在经管院。建议你报名的时候选择项目管理,跟导师出去实践的机会较多一些。附:2015年招生目录(截图)
❹ 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怎么样
还行吧,湘潭大学的也很好。湘潭大学是老牌全国重点大学,有新能源材料与回器件专业很牛答,比较热门,也有能源工程学院。
湘潭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大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ESI前1%学科个数,中南7个,湖大6个,湘潭大学3个,湖南师大2个,湖南农大1个,湖南其他省属大学没有。
❺ 南京理工大学有哪些专业
60多个:
统计学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日 语
纳米材料与技术
材料物理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
真空电子技术专业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微电子学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高分子材料及工程专业
材料化学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
武器系统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经济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
会计学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工程力学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❻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怎么样
一、专业特色
根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按照专业大类的招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专业前一年半开设相同课程,共同培养,使学生扎实、系统掌握计算机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一年半后再选择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现有两个专业方向。专业的培养方针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相结合,研究型和工程型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培养体系以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基本实践技能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具有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能在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应用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软、硬件结合,面向系统、面向应用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的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了解计算机专用芯片设计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有应用的能力,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具有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动态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六、主要课程
JAVA程序设计、TCP/IP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电路、概率与统计、汇编语言、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模拟电子线路、软件工程与方法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英]、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设计与分析、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人机交互技术[英]、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XML编程技术、操作系统核心技术、面向对象建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NET编程技术、J2EE实用基础、多媒体技术、分布式系统[英]、计算机仿真、软件测试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网格计算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移动自组织网络等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VC++课程设计、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八、其他
本学科专业教师总数50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1人。
本学科专业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所涉及学科“模式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❼ 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适不适合女生学还有这个专业和这个学校的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发射工
你要选工复科类的吗?
女生可制以选电光院的电子信息工程,还推荐自动化的自动化,兵器还是很好玩的嘛,就当增长个见识,至于技术活,以后还是很有用的。
No1.现在两个专业合称为武器类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偏向于弹丸战斗部的总体设计,特能主要是研究含能材料。No2.女生有,但是很少,一个班就那么几个吧,女生在的话会有被众星捧月的感觉哦。No3.女生还是学点金融啊之类的非吧,打打杀杀的工作不太适合。
不要觉得这些只能女生学啊,你看我们院里拿奖学金的女生比男生多啊
❽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非常好,是南理工的国家一级学科,实力很强,可以报这个专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 。没有最好的,每个有军工特色的院校侧重的方向不同,有地面的,海军的,空军的
❾ 南京理工大学专业哪个最好
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在国内学科评估中第一,光学工程第8,化学工程第10,控制科学、仪器科学和电子科技、力学国内前20,材料、机械、计算机科技国内前40位。
录取分数线相对较高的专业有材料类、兵器、电子类、自动化、电气、计算机类、机械工程、化工与制药类等。
❿ 南京理工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特色专业有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
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10)南京理工大学科学扩展阅读
南京理工大学的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7人,外国院士3人,“长江学者”18人,“万人计划”专家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
“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其中召集人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
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