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商鞅治秦文言文

商鞅治秦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22 19:40:51

㈠ 商鞅治秦 古文 翻译

一、译文:商鞅逃出魏国进入秦国,秦孝公让他当丞相,并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且公平无私。处罚时,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时,不偏袒自己的亲信。太子犯法,就在他的老师脸上刺字并割掉鼻子。一年之后,没人拾取别人丢在路上的东西,也无人敢(随意)谋取非分的财物。武器装备大大增强,其他国家都害怕(它了)。但是对百姓刻薄恩惠少,只是用强硬的办法来使人顺服他罢了。

二、原文:西汉 刘向《战国策》

公孙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1)商鞅治秦文言文扩展阅读

一、人物介绍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族被杀。

二、《战国策》

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㈡ 商鞅治泰的文言文翻译

商鞅治秦①抄

卫鞅②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③其傅。期年④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⑤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⑥,特以强服之耳。

【字词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②卫鞅:商鞅,姓公孙,战国时期卫国人,因此叫卫鞅,因秦国曾封他于商(今陕西商县),所以史书上称他为商鞅。③黥(q0ng)劓(y@):古代的酷刑。黥,在罪人脸上刺字;劓,割掉鼻子。④期(j9)年:周年。⑤兵革:兵器衣甲的总称。革,用皮革制的甲。⑥刻深寡恩:为人刻薄少仁慈。

【诗文翻译】

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拜他为相,并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得到最有效的执行,而且公平无私。有权势的人犯了法,照样惩罚;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连太子犯了法,虽不好施刑,也得把他的老师刺面割鼻,作为儆戒。一年之后,没有人拾取别人丢在路上的东西,也无人敢谋取非分的财物。这样,秦国兵力强盛,诸侯都害怕它了。但是商鞅为人刻薄少仁慈,只是用强力的办法来压服人罢了。

㈢ 商鞅治泰,古文翻译

商鞅治秦① 卫鞅②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③其傅。期年④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⑤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⑥,特以强服之耳。 【字词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②卫鞅:商鞅,姓公孙,战国时期卫国人,因此叫卫鞅,因秦国曾封他于商(今陕西商县),所以史书上称他为商鞅。③黥(q0ng)劓(y@):古代的酷刑。黥,在罪人脸上刺字;劓,割掉鼻子。④期(j9)年:周年。⑤兵革:兵器衣甲的总称。革,用皮革制的甲。⑥刻深寡恩:为人刻薄少仁慈。 【诗文翻译】 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拜他为相,并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得到最有效的执行,而且公平无私。有权势的人犯了法,照样惩罚;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连太子犯了法,虽不好施刑,也得把他的老师刺面割鼻,作为儆戒。一年之后,没有人拾取别人丢在路上的东西,也无人敢谋取非分的财物。这样,秦国兵力强盛,诸侯都害怕它了。但是商鞅为人刻薄少仁慈,只是用强力的办法来压服人罢了。

㈣ 商鞅治秦 的 翻译

商鞅治秦①

卫鞅②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③其傅。期年④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⑤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⑥,特以强服之耳。

【字词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②卫鞅:商鞅,姓公孙,战国时期卫国人,因此叫卫鞅,因秦国曾封他于商(今陕西商县),所以史书上称他为商鞅。③黥(q0ng)劓(y@):古代的酷刑。黥,在罪人脸上刺字;劓,割掉鼻子。④期(j9)年:周年。⑤兵革:兵器衣甲的总称。革,用皮革制的甲。⑥刻深寡恩:为人刻薄少仁慈。

【诗文翻译】

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拜他为相,并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得到最有效的执行,而且公平无私。有权势的人犯了法,照样惩罚;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连太子犯了法,虽不好施刑,也得把他的老师刺面割鼻,作为儆戒。一年之后,没有人拾取别人丢在路上的东西,也无人敢谋取非分的财物。这样,秦国兵力强盛,诸侯都害怕它了。但是商鞅为人刻薄少仁慈,只是用强力的办法来压服人罢了。

热点内容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
九年级上册仁爱版英语 发布:2025-07-11 07:43:32 浏览:666
七律长征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1 06:31:58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