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小学科学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 2020-11-22 20:21:28

㈠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点点滴滴和学生的表现情况,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出来

㈡ 求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反思

在近两年的小学《科学》课堂教育教学中,深感《科学》科目教学的不容易,深知《科学》教育教学的艰难与困域。现对本人在《科学》科目的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做一梳理与反思。

一、 观念滞后

《科学》是一门较为综合的对学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非常有益的学科,但是现在有些教师(包括本人及学校某些领导在内),对此学科都当作传统中的副科目对待,导致诸多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中都有不严格、不规范、不认真对待态度,也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科学》此科目的马虎应付态度。同时也致使学校对《科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低下,从而造成学生在整体素质的缺陷,误人子弟,殃及社会,损于国家。这是何等的严重问题!颇值得教育界的重要人士及各基层的诸多教育工作者与各领导的热切关注、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很值得相关的直属管理领导的认真反思。制度是否健立健全了,制定的制度是否真正落实执行了,落实的程度如何,基层的某个角落是否存在有“被遗忘的角落”,是否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各学校各教师是否尚存在马虎应付的心理,如何处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等等。这都是需要教育直属界的领导的认真、踏实、严肃对待与落实的严峻问题,否则一切都是空话一句,一切都是假工假做假应付假态度!总之,领导、教师的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要彻底、彻底的改变。

二、理念欠缺

国家对各课程的改革已实施几年,可以说国家各教育培训部门每年都进行了相关的各学科的课程项目的有计划的有系列的教育培训。但效果是不是很好,想必大家心里面都有个底。实话实说,现在我们的诸多教师都是被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旧观念严重束缚着,在小学都是把语文数学当作主科目看待,其他的都是副科目。在接受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的培训时,也存在着这样的偏科严重心理,特别是某些学校的主管领导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偏科心理,致使在接受这样的“副科”教育培训时,教师马虎应付,甚至有些学校领导明知有这样的相关的“副科目”的教育培训,而没有派相关“副”科目的教师去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导致了教师在进行这样的“副”科目的教育教学中,观念难改,理念缺乏,教改无果,教育无望。譬如,某些教师在上《科学》的课时,只是把课文念一遍,学生在下面听一下就算了事,至于其相关的实验、活动或某种探索,一句话“学校的条件有限”就把本来是非常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情给搪塞过去了。还有更甚者的是,有些教师为了省事,上课时,直接把本该是由学生课中或是课后去认真思考、探讨、交流或查询来解决的时事知识、地理基础常识或是政治常识等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了学生,致使学生都有了不爱思考、不想探讨,不善交流等的不良习惯。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性思维、独特的思考等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培养。这样学生就习惯了“饭来张口,衣到伸手”,于是,教师教得多“死”,学生也就学得多“死”。另外,尚有部分年级的《科学》的任教教师,对所教学科只是蜻蜓点水般地随便选了部分内容来教教而已,当然这也可能与学校安排的《科学》科目节数太少的原因有关(有的一周只一节),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不知“天南地北”,学生得到的只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科学知识,怎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怎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怎能促进新形势新课改“更上一层楼”,跨上新台阶。

因此,可以这样说,作为新时期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有责任认真学习新知识与新的课改理念,彻底摆脱旧的传统教学观念、方式的束缚,用新理念、新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素养。同时,在工作中要有认真、负责、踏实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新课改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辜负国家和人民付于我们的责任,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后代的子子孙孙。

三、 资源缺乏

农村乡镇小学,特别是边远偏僻的农村小学,在各年级的《科学》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严重缺乏,在教学中有许多都涉及到实验、活动或需要上网查询才能解决的各种问题,教师只能照书读书,把“复杂”的问题简单的一笔带过,把教学内容应付完毕就算“万事大吉”了。于是都形成了领导不重视,教师不认真,学生不积极的恶的连锁反应,造成了设了科目而又不重视科目的不良局面,浪费了课本、人才等资源,耽误了学生的智力、能力等培养,影响了学生的一生。同时,也剥弱了教师的教学锐气与消退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因此,本人热切呼吁上级直属主管领导、学校的主要领导和广大教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中小学的各科目教学,特别是所谓的“副”科目的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教育教学进行的硬件环境,为我们的新课改做好步步升高的铺垫,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小学《科学》科目的教育教学,需要大家的共同热切的努力与支持、配合与合作。同时,也特别需要《科学》科目的组织教学的领导与教师要努力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用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努力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与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地把《科学》科目教得更加科学与精彩。

㈢ 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怎么

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㈣ 小学科学教育反思

孩子们真的在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吗?------对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几点反思(二)发布时间:2005-11-01 点击:2594 作者:张明翔 来源:汉博网站

二、孩子是在享受探究的乐趣吗?

(案例2)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这是三年级下册的一节科学课《 感觉周围的空气》 ,要求学生用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收集空气后用感官感觉空气,并能够用口头语言把自己的感觉描述出来, 从而使学生感觉到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在学生汇报了想对空气作哪些了解后,进入下面的教学环节。

师: 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把空气放到课桌上进行研究呢?

生:用塑料袋装一些空气。

生:拿气球吹一些空气。

生:我们用玻璃杯扣住一些空气。

师:好,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办法,课本上只介绍了一种方法,还不如我们想得多。我们就用这些办法来收集空气,然后大家一起来玩空气,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开始。

学生一听到“开始”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做起来,有的用塑料袋兜空气,有的往塑料袋里吹气,有的用玻璃杯扣空气,有的还在商量办法。空气采集到后,有的孩子在抛塑料袋, 有的相互扔来扔去, 当一个孩子用手猛按塑料袋发出很大的响声后,教室里“啪”“ 啪”的声音不断,此起彼伏,整个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但教学再也无法延续。

(反思): “玩”不是科学课的目的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听到“ 玩”这个词。有的教师甚至把“玩”当成是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一节课中总要玩几次,并把观察、实验也全部叫做“玩”。 “玩中学”希望把孩子从沉闷的书本中解放出来,认为孩子只要通过玩就会学得更好。 但是把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带有盲目性的 “玩”的基础之上,并不是科学的。孩子们自己动手玩确实很重要,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也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率。但这种“玩”忽略了科学探究的复杂性,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只是处于动手操作的兴奋之中,而认识不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复杂性,感受不到科学发现的兴奋。在“玩” 的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往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希望得出与自己的期望相符合的答案,而对于那些有碍于他们研究的“障碍”,往往不会追究。 学生仅仅是在享受动手操作的 “自由”所带来的乐趣,而不是在感受探究所带来的乐趣。所以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研究一个事物时,大多数学生首先会受材料的吸引,三四分钟后新奇感逐渐消失,学生开始做小动作,甚至去捉弄别的孩子。

(对策)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才能各不相同,课堂作为一个学习载体,必须要为这些各具特色的个体提供学习活动的舞台,并让他们尽情尽兴。可这些学习个体的自控技能又不成熟,要让课堂产生最大的效益,必须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现在我们很多教师认为,唤起孩子的学习欲望,更多的是靠学生喜欢的内容来吸引他们。但是要真正激发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参与欲望,使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观察,实验的动机,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学生对观察,实验的内心需求。虽然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只是对表面事物和感官现象做出反映,它是瞬间的和无意识的行为,通过现有的知识和简单的行动就能够得到满足。 在教学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材料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教师。只有让我们的孩子在动手之前能对活动作缜密的设计(在活动过程中,能将自己的所做所见与所想进行对比才会有一定的收获。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创设条件,激发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 并保证孩子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

㈤ 小学科学教学课后反思怎么写

课后反思的方法是差不多的。
一、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取了哪些成功之处,取得这些成功之处的原因,运用了什么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今后在哪些方面能用得上。
二、本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什么有这个不足,今后怎样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三、这种分析应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教者方面、学生方面来考虑。

热点内容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学 发布:2025-07-11 21:21:02 浏览:729
宝蓝色校园 发布:2025-07-11 20:31:21 浏览:714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
什么心理 发布:2025-07-11 11:13:50 浏览:198
天都教育 发布:2025-07-11 09:35:37 浏览:447
厦门在职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11 09:05:50 浏览:694
十佳师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2025-07-11 08:34:05 浏览:745
曲宏老师 发布:2025-07-11 08:29:28 浏览:130
初中物理考点 发布:2025-07-11 08:00:56 浏览: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