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报的文言文

报的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23 01:59:46

⑴ 知恩图报文言文翻译

秦穆公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呀”。这些人都害怕惊恐的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是要被杀的。”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咱们到了以死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冲散了包围,穆公终于幸免于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

⑵ 舍家报国文言文翻译

尽忠报国
翻译:
颜之仪字子升,是琅邪临沂人,晋侍中颜含第九代孙。祖父颜见远,任齐御史治书。在朝中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居官称职,为人称扬。到梁武帝执政时,以疾病为由辞官。不久齐和帝突然而死,见远大哭而致气绝。梁武帝深感遗憾,对朝臣说:“我自从顺应天命和顺从人心临政以来,参与干涉天下人事,而颜见远竟至于如此。”当时称赞他忠烈,都为他感叹。父亲颜协,因为见远蹈义触犯时政权要,因而不任官职。梁元帝做湘东王,推荐颜协任其府记室参军。颜协不得已,只好赴任。
之仪幼年颖悟,三岁时能读《孝经》。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写词赋。曾经进献《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手回书说:“枚乘父子都能与梁王游学,应贞两代,都被称赞为有文学才能。我寻求才子,心中的郁塞得到很大宽解。”

⑶ 《报恩塔》文言文怎么翻译

报恩塔作者[明]张岱。

全文为: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 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译文为:

中国的古董永乐年间的陶瓷器,是报恩塔。这座塔建于永乐年初,没有明成祖开国时的人力物力,开国的功勋号令,和足以吞下比塔的胆识智慧是不足以建成它的塔中上下有金刚佛的金身千百个,每一个金身都是有数十块琉璃砖砌成的,衣服上的皱褶不差半分,面目不差分毫,须发眉毛飘忽,隼头和桙眼十分合适,简直像是用鬼神之力建造的。

听说烧制成功时有三座,其中一座成功,另外两座埋了起来,用编号标记它们。如今塔上有一块砖损毁,就立刻报告工部,重新制作一块砖补上,就像塔自动生长出来的一样。每夜必定会在塔忠点上灯,一年能消耗若干斛油。

天气清朗,云雾缭绕,飘飘然然,有奇怪的光影在塔顶出现,像是被香火环绕,整整半日才散去。永乐年间,有蛮夷之国数百个,皆是语言不通。但他们一旦看到报恩塔,必定回国大力称赞,说这是四洲之内绝无仅有的。

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引申其意是完成一项事业,实现一个理想,就像舒雁烹宜一样,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时效性。不完成前一个阶段的任务,是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把握时机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

如何用文言文报孩子出生的喜讯

  1.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3.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4.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5.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____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7.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8.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____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9.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____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1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1.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1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____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13.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14.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____白居易《问刘十九》

  15.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6.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7.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18.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____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19.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0.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1.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____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⑸ 文言文飞报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飞报是什么意思?
【解析】飞马驰聘报告

⑹ 知恩图报文言文翻译

秦穆公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攻,围之.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秦穆公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呀”。这些人都害怕惊恐的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是要被杀的。”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咱们到了以死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冲散了包围,穆公终于幸免于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

⑺ 文言文中报的意思是什么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报告,答复

列子行泣报 壶子。——《淮南子·精神》

荀息操璧牵马而报。——《吕氏春秋·权勋》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请为张唐先报 赵。——《战国策·秦策五》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具以沛公言报 项王。——《史记·项羽本记》

报复

睚眦之怨必报。——《史记·范雎传》

日夜思欲报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欲求报其父仇。——《史记·魏公子列传》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通“赴”( fù)。奔赴

毋拔来,毋报往。——《礼记·少仪》

报葬者报虞。——《礼记·丧服小记》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报应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前后造业后人报,如是我闻佛亦狂。——董必武《和叶参谋长过五台山》

⑻ 文言文在线翻译(全文翻译)

译文:

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李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李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用来报答他的恩情。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李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你以前对我的接济,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原文: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

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极不敢忘,幸被误恩,乃获所愿。”

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8)报的文言文扩展阅读:

本文选自文章《李文定报德》。《李文定报德》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李文定报答故人恩情的故事。启示我们在对待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应当懂得包容,知恩图报。

李文定公叫李春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以善写青词得明世宗赏识,升翰林学士。历官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并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与严讷共参机务。

李春芳性恭谨,治谕平恕,被时人比作李时。才虽不及,而清廉过之。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著有《贻安堂集》十卷。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写的 《太师李文定公传》,记载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几个方面。

⑼ 古文中宜且与报书是什么意思

逐字解释:
宜:适合;应该;应。
且:并且,还。
宜且合用,相当于且宜:“且应该”、“还应该”。
与:给。
报书:回复的书信,即回信。
宜且与报书:且应当给(他们)回信。

⑽ 古文史书中常有“疏入,不报。”这个不报是什么意思

根据疏的含义(给皇帝的奏议),这个“报”字就是“回信,答复”的意思,不报就是说(皇帝回)没有回答应(上奏的奏章).
报 bào
①<动>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闻死刑之~,君为流涕。”
②<动>报恩;报答。《陈情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养刘之日短也。”
③<动>报仇;报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动>答复;回信。《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秦者。”《西门豹治邺》:“烦大巫妪为入~河伯。”
⑤<动>到……去,前往。《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府。”

热点内容
兰州市教育 发布:2025-07-10 04:28:12 浏览:486
常州一女教师与男 发布:2025-07-10 04:08:29 浏览:752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