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文言文弈秋的

文言文弈秋的

发布时间: 2020-11-23 02:58:59

『壹』 文言文《学弈》的全文解释

《学弈》解释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6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
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13)也。两小儿笑曰:“孰(14)为汝(15)多知乎?”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两小儿辩日》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译文:山下的兰草已长得与溪水相连
松林间的小路干干净净的,没有稀泥
天快黑了,细雨中传来了子规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年少
门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去
何必自伤白发,感慨“黄鸡催晓”

这首词是苏轼病体康复之后游清泉寺,见溪水西流,感悟万物生机无限而作,词中表现一种对人生积极乐观态度。最末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发”指老年,“黄鸡”当是借用白居易“黄鸡催晓”,“白日催年”形容人生易老的诗句,这里是告诫人老莫消极悲观。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烟波横, 水好像是眼波横流, 山是眉峰聚。 山好像是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眉眼盈盈处。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 方才送春天归去了, 又送君归去。 又送君(鲍浩然)回去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 要是到江南(江苏浙江)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 千万要把春天留住

来给分吧 下面的抄袭者杀无赦~!哈哈

『贰』 文言文学弈解释

学弈(下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全国)之(的)善弈者(擅长下棋的人)也。使(让)弈秋诲(教导)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惟(只听)弈秋之(的)为听(教导);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一心以为有鸿鹄(天鹅)将至,思援(拉)弓缴(箭)而射之(天鹅)。虽与之(前者)俱(一起)学,弗(不)若(比)之(前者)矣(好)。为(因为)是其(后者)智(智力)弗若(不如)与(吗)?曰(答):非(不是)然(这样)也(的)。
弈:下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读音:zhuó)
之:天鹅。
之:前者。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为:因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后者。
然:这样。
思:想。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的不如前一个。能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弈秋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我的更标准一些,我高一..

『叁』 学奕文言文翻译

《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专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属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人)请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肆』 学弈文言文

《学弈》
朝代:先秦体裁:文言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伍』 学弈文言文翻译

学弈

选自《孟子·告子》。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白话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拿拉弓搭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有人说,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并非这样。

『陆』 文言文弈秋的写作手法

《弈秋》运用了对比手法。

《弈秋》这则寓言,通过全国下棋技术最高的弈秋教人下围棋的故事,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作者用对比手法,写学下棋的两个人,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似乎也在听讲,却整个心思都是“鸿鹄将至”,结果二人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形象鲜明突出,道理更加深刻而又易于理解,有利于突出中心。

『柒』 弈秋文言文

五)学奕

选自《孟子.告子上》

奕秋①,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专其②一属专心致志③,惟奕秋之为听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⑥,虽与之学,弗若之矣。为⑦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奕秋:奕,下棋;秋,人名。②其:其中。③致志:用尽心思。致,极、尽。④只听奕秋的话。⑤鸿鹄:天鹅。⑥援:引。缴(zhuó):带有丝绳的箭。⑦为:同“谓”,“说”的意思。
要想学好一样本事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捌』 弈秋的文言文答案

弈秋,通国②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③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④;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⑤,思援弓缴⑥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⑦。为是其智弗若与⑧?曰:非然⑨也。”
①选自《孟子·告子上》。弈秋,当时的围棋高手。弈,下围棋。秋,人名。因善于下围棋,所以叫“弈秋”。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②〔通国〕全国。
③〔诲〕教导、指导。
④〔惟弈秋之为听〕即“惟弈秋是听”,完全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⑤〔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一心想着有只天鹅要飞过来。鸿鹄,天鹅。
⑥〔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想着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援,取过来。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线。箭射出去,可以靠它收回来。
⑦〔弗若之矣〕不如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弗若,不如、不及。之,指那个专心致志的人。
⑧〔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认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及那个人吗?为,通“谓”,认为。是,这个人。
⑨〔非然〕不是这样。然,......的这样。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假使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奕秋的教导。另一个呢,虽然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定不如人家的。难道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玖』 文言文学弈的全文翻译

一、《学弈》译文: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大雁将要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二、《学弈》原文:选自战国 孟子《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两小儿辩日》译文:

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四、《两小儿辩日》原文: 战国 列子《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9)文言文弈秋的扩展阅读

一、《学弈》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二、《两小儿辩日》作者简介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

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热点内容
生物质热电厂 发布:2025-07-10 03:37:47 浏览:304
历史民权 发布:2025-07-10 03:34:51 浏览:53
tea化学 发布:2025-07-10 03:06:29 浏览:355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
历史课前演讲 发布:2025-07-09 20:27:46 浏览:635
三年级数学同步 发布:2025-07-09 20:04:31 浏览: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