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兄弟文言文

兄弟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23 03:10:52

1. 有没有关于兄弟的文言文.

知识就是金钱。视金钱为粪土。知识就是粪土。

2. 表示“兄弟情”可以用哪些古文

世间惟有弟兄亲,合气连枝一本因

3. 描写兄弟之间的文言文

1、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坐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竟没有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停放尸体的床铺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2、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紫荆树》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为孝门。
译文
田真与弟弟田庆、田广三人商议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只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没分。兄弟三人商量将荆树截为三段。第二天,当田真去截树时,发现树已经枯死,好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十分震惊,就对两个弟弟说:“这树本是一条根,听说要把它截成三段,所以就枯死了,人却还不如树木。” 兄弟三人都非常悲伤,决定不再分树,荆树立刻复活了。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提分家的事。 后以“紫荆”作为赞美兄弟之间团结的象征。
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译文
大地是万物的客舍,时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地把绚丽的文采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我们这些人吟诗,却很惭愧唯独没有谢灵运那样的才华。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行酒如飞醉于月下,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4、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
“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 关于“兄弟感情”的文言文有哪些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解释: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作者:李白

出自:《赠汪伦》

2、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解释: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

作者:岑参

出自:《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3、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解释: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作者:岑参

出自:《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释: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作者:孟浩然

出自:《过故人庄》

5、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解释: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作者:苏轼

出自:《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5. 《兄弟争产》文言文翻译

从前,有个人看见大雁在飞翔,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并说道:“一射下就煮来吃。”
弟弟表示反对,争着说:“栖息的雁煮着吃好,鸿雁还是烤着吃好。”
两人一直吵到社伯那儿,请他分辨是非。社伯说:“就煮一半,烤一半吧。”
兄弟俩都高兴地同意了。可再次去射雁时,那雁早就飞走了。
【注释】
1. 燔(fán):烤。
2.讼(sòng):裁决。
3.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4.援:拉。
5宜:适合。
6索;寻找,寻求。
「道理」
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
引申其意是完成一项事业,实现一个理想,就象猎雁而烹一样,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时效性。不完成前一个阶段的任务,是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把握时机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
〈寓意〉
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一事无成。

6. “原来有十个兄弟”在文言文中怎么表达

“原来有十个兄弟”在文言文中中是旧时有十位手足。
“原来”在文言文中可以是“素”,意思是“往常”、“旧时”、“本来的”“原始的”。文言文中有《五人墓碑记》(明朝·张溥)“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兄弟”在古汉语里为:手足。 手足 读音:[ shǒu zú ] 释义: 1.指举动、动作:手足无措。 2.比喻弟兄:情同手足。

7. 兄弟感情文言文

1、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2、齿我子侄行,情如兄弟亲。不嫌同幕辩,要作一州春。
3、塞上风雨思,城中兄弟情。北随鹓立位,南送雁来声。
4、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5、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6、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7、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随兄弟共团圆。
8、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
9、寂寂花舞多,嘤嘤鸟言频。心悲兄弟远,愿见相似人。
10、大圭白璧男儿事,小酌青灯兄弟情。倚阁烟云生另浦,高林风月满疏棂。
11、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2、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13、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14、别怀亦云恶,况此兄弟情。春风酿寒雨,十日未肯晴。
15、十年离乱后,长大一邂逅。
16、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17、三叠阳关声堕泪,写平时兄弟情长久。离别事,古来有。十年骨肉情何厚。
18、清秋淮上多诗句,白首篱边近酒樽。杜舅高情笃兄弟,先君至性厚闺门。
19、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20、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
21、门闾冰似清,谯女复苏甥。幸有室家乐,宁无兄弟情。
22、怡怡兄弟情,亹亹仆驭力。岂为诧游观,肝肠孝思激。
2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4、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
25、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26、四十年来兄弟情,渠渠天理境中行。形如鹤瘦困书癖,志不蝇营守笔耕。
27、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

8. 文言文《兄弟》翻译

有一天,张讷照例上山砍柴,但一担柴没砍够,忽然风雨大作,他只好跑到岩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时,天色已晚,而且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他只得背着先砍的那点柴走回家。继母一看他的柴不够,很生气,便不给他饭吃。张讷饿得揪心,便进房躺在床上。张诚从私塾放学回来,见哥哥神色不好,便问他是不是病了,哥哥说是太饿了。张诚问哥哥是什么缘故,张讷便把没打够柴被继母停食的事说了一遍。张诚听了以后很难过地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怀揣着炊饼回来了,并拿出炊饼给哥哥吃。哥哥问他炊饼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家里偷了些面粉,请邻居家的妇女烙的。你只管吃,不要说出去。”饥饿的哥哥大口大口地把饼吃了。哥哥吃完饼叮嘱弟弟:“你不要再这样做了,要是被发现,会连累你的。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张诚便偷偷地进了山,来到哥哥打柴的地方。哥哥看见他,大吃一惊。问他来干什么,他说帮哥哥砍柴。哥哥又问谁让来的,他说是自己来的。张讷一听,很着急,他对弟弟说:“不要说你不会砍柴,就是你会砍,这样也不行。”他催弟弟赶快回去,弟弟不听,并用手和脚折断树枝帮助哥哥,他一边做,一边说:“明天我要带把斧子来。”哥哥上前去阻止他,发现他手指已被划破,鞋子也被扎了孔。于是难过地说:“你要是不马上回去,我就用斧子砍死自己。”张诚这才回家。张讷送他走了一半路程,才返回山上继续打柴。砍柴回家后,他又跑到私塾对老师说:“我弟弟年纪小,请老师严加管教,不要让他出门,因为山中有不少老虎豺狼。”老师说:“不知道今天中午前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已责问过他。”张讷回来后对弟弟说:“不听我的话,挨老师打了吧?”张诚笑着说:“没有的事。”第二天,张诚带把斧头又上山去打柴。哥哥看见他又来了,生气地说:“我已经说过叫你不要来,你怎么又来了?”张诚默不作声,只是一个劲地砍柴,累得满头大汗,他也不休息。砍满一担柴后,他不跟哥哥打招呼就下山了。老师知道后又要责打他,这时,他才向 老师讲了实话。老师认为他很懂事,便不再禁止他帮哥哥打柴。哥哥怎么劝他,他都不听。想不到,悲剧终于发生了。

9. 兄弟争产文言文翻译

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专斗而讼于属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刘元卿《应谐录》〕
〖译文〗从前,有个人看见大雁在飞翔,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并说道:“一射下就煮来吃。”
弟弟表示反对,争着说:“栖息的雁煮着吃好,鸿雁还是烤着吃好。”
两人一直吵到社伯那儿,请他分辨是非。社伯说:“就煮一半,烤一半吧。”
兄弟俩都高兴地同意了。可再次去射雁时,那雁早就飞走了。
【注释】
1. 燔(fán):烤。
2.讼(sòng):裁决。
3.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4.援:拉。
5宜:适合。
6索;寻找,寻求。
「道理」
不要一味无休止去争论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错过完成它的机会。
引申其意是完成一项事业,实现一个理想,就象猎雁而烹一样,不但有阶段性,而且还有时效性。不完成前一个阶段的任务,是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把握时机即使条件具备了,同样无法达到目的。
〈寓意〉
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轻重缓急,否则一事无成。

热点内容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
历史课前演讲 发布:2025-07-09 20:27:46 浏览:635
三年级数学同步 发布:2025-07-09 20:04:31 浏览:338
高考全国卷化学 发布:2025-07-09 19:48:29 浏览:845
如何查看聊天记录 发布:2025-07-09 19:15:55 浏览:807
化学元素族 发布:2025-07-09 17:19:25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