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美术教材
A.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
相对来说 缺乏一些素质生成性 。简言之、美术除了教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审美鉴赏的能力外 还应该给予更多的素质生成 比如社会道德的上升 人生观念 等一列诸多问题。我们中国的美术教育相对西方来说还相对欠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育 。 例、中 、日两国 渊源甚多 对其文化也是影响较大,但为何当今, 在建筑、服装等各项艺术门类中 日本艺术家能占据世界的半边天? 在世界的名流中每一项 都有日本人艺术家的存在。为何?这值得我们大家引起反思!! 这一切均是因为 日本早期果断的采用了西方的教育观念 注重观念性 创造性 等一系列理念。然后在中国 因为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 以上仅个人看法,说得不对还望见谅
B. 请问广州市初中的美术教材是什么版本的
人教版咯
C. 初中美术课本目录
第一部分18种目录(全):1.新石器时代彩陶;2.殷商青铜;3.夔凤妇人像;4.长城;5.武士佣;6.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7.和林格尔出土的乐舞百戏壁画;8.女史箴图;9.敦煌壁画狩猎图;10.云岗石窟大佛;11.游春图;12.步辇图;13.送字天王图卷;14.捣练图;15.写生珍禽图卷;16.韩熙载夜宴图卷;17.簪花仕女图卷;18.五牛图卷。第二部分16种(全应为20种,缺4.清明上河图;5.潇湘奇观图;13.秋风纨扇图;19.天竹鸡)目录:1.雪景寒林图;2.芙蓉锦鸡图;3.五马图;6.采薇图;7.踏歌图;8.富春山居图;10.渔庄秋霁图;11.朝元图;12.山水;14.牡丹礁石图;15.西厢记插图(缺右下小角,空白处有些铅笔字);16.荷花水鸟图;17.淮扬洁秋图;18.兰竹图;20.花卉
D.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新教材,急需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共73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网络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
第1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不是从传统的角度介绍各个画种,而是以材料来区别不同的画种,力求使学生明白画种的不同,是因为画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本课还希望通过对一些现代艺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欣赏课本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回忆在小学时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
(二)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三、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如油画颜色、木刻刻刀、油墨及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二)教师讲课、学生练习用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
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对美术不同种类的了解。了解材料与画种的关系,向学生展现出美术世界的广阔,使他们能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同时,使学生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美术作品,对美术的种类有初步的了解。对美术材料与画种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本节课的探究题目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请学生观看录像及图片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教师应抓住材料与画种的关系,使学生对美术种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各个美术门类,其中包括现代美术设计的特点、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1.教师放映幻灯或者录像片,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如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小对照)
3. 如果有条件,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像油画颜色、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4.教师设计一些类似智力测验式的思考题,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艺术作品和材质正确地“挂钩”,一边看作品,一边正确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课前,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像学生甲指版画《秋瑾》,学生乙找出版画用的材料;学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学生乙就要指出书上图片中的浮雕;学生甲出示“水彩画”的卡片,学生乙就要从课本外找出一张水彩画的作品。
5.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从课本之外找一些图片,让他们做出分析和答案。
6.找出一些图片留给学生作课外的探索。如设计领域的广告,就有不同的材质。如版画中的铜版画、石版画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但不要在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通过课外的探讨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地学习知识,为他们创造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机会。
五、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让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链接,在现代教育中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传统的美术欣赏课容易上成以教师为主角的灌输式授课,教师一般对美术的概念、种类,作品的内容、形式等角度全面分析作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许多的教师眼里,作品的意义、表现手法在美术史中有了一些定论,学生没有必要再进行参与。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提倡感受和体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欣赏课上,就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当前,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在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努力进行教学实践,把教育新理念落到欣赏教学的实处。
本课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学习。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还应强调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直接的感受和体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按工具材料分类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E. 浙江省的初中美术教材是什么版本
我就是浙江的,我们用的是人教版的
F. 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中小学美术教材(初中版)
一、 对美术教材的认识
什么是教材,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包括教科书,视听、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是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
《美术课程标准》从几个层面诠释了美术教材的性质,帮助我们对教材进行重新认识。
1、 美术教材在美术课中的地位——“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系。”
2、 美术教材的定位——“完整把握《标准》精神,科学建构教材的框架。
3、 中小学美术教材的特点——“具有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放性”。
4、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
二、理解教材 把握教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第一:浏览教材,了解教材。
第二:梳理教材。 把教材内容进行梳理,理出头绪。分几大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三:吃透教材。 教材传达给我们哪些信息,要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如何使用教材进行学习。
第四:补充教材,整合资源。 利用教材,首先可以表现为“调整”、整合教材,变换教材中各个单元顺序。
第五:把教材转化为课程。 根据教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根据学生认知过程,学习过程,根据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及工具材料等多种因素安排课程。
三、用活教材 发挥创造性
(一)认识教材资源,利用教材资源
(二)发挥创造性思维 用活教材
1、 我们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出有特色的课。
2. 我们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自身专长和学校办学特色,编写出本校美术教材,形成学校美术特色。
3. 我们鼓励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是指面对同一课程,每个教师设计出自己的教案,不同地区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形成多条思路,展示课例,进行交流,这是教师间相互切磋,研究“合理安排课程”的非常好的教研形式。
(三)专家的话对我们的启发
1 .希望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对教材主题视觉因素的理解与认识要紧紧把握,能够更深刻地对美术文化和学科问题进行引导。
2 .在演示方法、工具、步骤、意义、作用,为什么这样使用等方面,要能够更贴近儿童的心理,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3 .在范画的演示方面,要尽可能的规范,板书的书写,对材料的处理更加熟练,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与处理做得更到位。最后,希望老师们在专业上继续努力,对美术课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四、从典型课例看对教材合理有效使用和三维目标的落实
G. 初一的美术课本的目录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和动手相结合。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教具与学具教学过程 第五课线造型的素描(3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观察、比较和练习相结合。
一. 教学目的
通过线造型素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结构线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轮廓、体积、对比、远近、方法和透视等的作画方法,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发展窨造型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解线造型的功能和线造型素描的步骤。说明物象形态内部的构造特点决定了处部形态的面的性质。
难点:运用结构线刻画物体内部和外观的组合关系,直至结构本身。
第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1.线徒刑的素描作品数幅,明暗素描作品数幅;2.立方体和圆柱体框架模型一个;
学具:软芯铅笔、橡皮、课本、作业本。
第一课时
(1)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的准备(2) 。
(3) 导入新课线造型素描作品数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数幅,(4) 给学生欣赏、鉴别、然后讲解。
设问:线造型的素描和明暗素描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5) 讲授新课
1. 线造型素描的特点及线的造型功能。
线造型的素描图是通过线结构的运用,直接体现和暗示物体的体积、远近、方位和对比等牲,表现出物体内外部组合关系及前后左右的空间状态。
线造型素描剔除或减弱明暗色调层次,强调物体本质的实在的形体结构,所以表现物象的效果明确、肯定、清晰和刚劲有力。
线徒刑素描是以线徒刑的方式研究自然的造化和物象的结构,线的造型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表现物象的外形轮廓,(2) 勾画形体的边界。
(3) 表现物象的内外结构、空间位置、透视变化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关系。
(4) 表现物象的虚实关系、明暗关系及体积感。
(5) 表现物象的势、力、节奏、韵律感,(6) 抒写人的情趣,(7) 气质。
线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术专业方面方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以图解形式适用于理工科专业中,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徒刑技能服务于设计,在建筑、园林、工业设计等图纸绘制上,结构线的徒刑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种设计手段,广泛适用到现代建设的各个产生领域中。
1、 立方体与圆柱体
(1) 立方体(对照立方体框架模型分析)
立方体是一切形体的基础,它的结构是由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关系而构成的。
圆柱体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360。而构成。也可以说是由无数个相同的圆面叠杨(如硬钱币叠成一圆柱体)
教材p14上图,立方体与圆柱体结合图形是说明立方体内可以产生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在立方体内的构成是以一个正方体的二分之一边为轴,以立方体一个面的中心点为圆心,旋转306而成。圆柱体的立体感可通过顶底面的透视圆面体现。
(6) 作业要求
1、 临摹p14立方体和圆柱体范画。
2、 用3b、和6b铅笔作画,3、 要求表现物象透视准确,4、 结构清晰。
(7) 课堂小结:
选出一部分作业讲评,指出优缺点,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第二课时
(1) 教具和学具准备(2) :
教具:1、立方体的切挖模型;2、用泡沫塑料做两个相等的长方体模型,把它们拼在一起是一个立方体;3、大幅基本形体切挖挂图;4、能进行切挖的软性固体材料。
学具:萝卜、柑桔、苹果、肥皂、泥巴等软性材料;2、小刀、铅笔、橡皮、课本、作业本。
(3) 组织教学:
(4) 复(5) 习旧课,(6) 导入新课
我们了解立方体及圆柱体的构成,那么把这些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后,会是怎能样一种结构变化呢
(7) 讲授新课
板书:基本形体的切挖:
1、 立方体的切2、 割与组合:
课本p14下图说明从立方体中间切开成为两个长方体,然后将这两个长方体可以拼叠成各种造型(用二个长方体拼叠演示)
切去立方体的八分之一,首先找出立方体三个相邻的面的面中心点,并把每个面分成四等分。然后将三个相邻的四分之一等分垂直切去。
用泡沫块做一个立方体,切去八分之一,被切去部分仍可嵌入原处,以便演示,并用红色在立方体相邻的三个面上画出垂直水平线,切去后的截面用三种色区别,(自制模型进行演示)
2.圆柱体、球体、锥体的切挖:
用较规范的萝卜、桔子或苹果及橡皮泥等到物,在课堂进行切挖示范,揭示圆信体、球体、锥体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结构变化,并挂出以线徒刑的切挖结构图。
(8) 作业要求
作业一:临摹p/15四种基本形体切挖图。
作业二:可任选一种基本形体作切挖练习,如立方体可用肥皂块、泡沫块等;圆柱体可用萝卜等;球体可用柑桔、苹果等。将切挖后的伤口放在课桌上进行写生。
要求运用虚实、轻重不同的线条描绘声绘出对象的内部与外观铁组合关系。
课堂小结
对切挖练习及以线造型写生较好的作业进行表扬,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布置下堂课的准备工作。
第三课时
(1) 教具和学具准备(2) :
教具:大幅《口杯与肥皂盒》步骤然图范画一张。口杯与肥皂盒三组静物。
学具:4b或6b铅笔、橡皮、课本、作业本。
(3)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用具。
(4) 复(5) 习旧课,(6) 导入新课:
通过前二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两点认识:
(1) 物体的外观形态特点,(2) 都取决于它的构造特点。
(2)任何物体的外形都是由不同的面构成,面归纳起来有三种形式:即有方向不同的面(包括正、侧、水平、垂直、倾叙的面等),有性质不同的面貌一新(包括平面、曲面等),有大小不同的面,这些面按照物体的结构形式、组织、联结起来,构成物体的外部形态。
物体的外观形态只有借助于光的作用才能显示出来,然而,线造型的素描特点不是借助光的作用所产生的明暗形态来刻画物体的结构体积,而是用结构线来表现物体的内部与外观的组合关系,直至结构本身,所以,了解物象形态的构造形态的构造特点和外部形态的面的性质,是画好线造型素描的关键。
(7) 讲授新课
板书:口杯与肥皂盒
线造型的素描步骤(结合课本p16“口杯与肥皂盒“进行讲解):
(1)面对写生的物体,采用剔除或减弱明暗光影的方法,从整体出发,观察和找准物体的基本形,用线和点标出,并注意画面构图。
(2)用辅助线画出物体的大体轮廓,形体结构,透视变化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空间位置。
(3)用线准确地刻画出物体的内外部结构关系、透视关系、体积感及物与物之间的组合空间关系。
(4)调整修改,使画面效果完整。
3、 透视法则的运用(结合范画讲解)
平等透视法则,成角透视法则和圆形透视法则应结合步骤图渗透讲解,不宜过多涉及透视知识。
5、 作业要求
要课作业可安排写生“口标与肥皂盒“,也可临摹课本16的范画。用软芯铅笔作画(4b或6b),作业要求轮廓比例基本准确,构图适当,透视准确,并能初步运用不同线条表现出物体的内外组合关系和窨立方体形态。
H. 河南省周口市初中美术教材是人教版吗
是.我们这里是
河南邓州的美术教师.
另:河南这些年使用的版本有3个:人教版\河北版(使用2年),还有<<艺术>>教材(使用一年)是科学教育出版社
I. 美术教科书的作用是什么
《美术教材》简明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外美术史知识。同时,注重点面结合,尽量兼顾美术史各领域的丰富成就,使学生对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为适合非艺术院校大学美术教学的需要,《美术教材》的编写既注重专业性,又兼顾通俗性,以历史的发展为脉络,以经典画作为血肉,突出介绍了每一时期的代表艺术家及其经典画作。
另外,考虑到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是一门观摩性比较强的课程,教材的编写采集了大量精美的图片资料,力求以简约的文字和代表性的图片以图阐史,以史证图,使学生能直观了解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9)初一美术教材扩展阅读
注重以美术为载体,以美的形式在扩充知识视野的同时,与启发学生心智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审美情趣、心智及生活,从而完善学生的品格,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教材的编写分为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两部分内容。
欣赏部分比较集中介绍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门类和代表作品。又出版普及版,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作为九年义务制教育初中美术试用课本。同时通过的还有人民、辽宁、湖南、江苏、广东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课本和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供四年制初级中学使用的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