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美术创意作品
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材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害担愤杆莅访缝诗俯涧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而在我们通常的课堂教学中,会产生“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我们老师缺乏对欣赏课的重视的态度,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旧的“一言堂”、“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坐享其成的听权威答案,是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使他们习惯了当“配角”。新课程理念强调“启”和“导”。学生经过了探究过程,必然要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归纳、推理、演绎的提升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过程的体验,运用谈话、提问、研讨等方法,指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结论。教师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服务者。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每个同学运用美术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美术课程的价值首先应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另外,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然后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已有认识与欣赏水平及欣赏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要选择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要选择的是本身富有儿童情趣的、易于儿童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同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2)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对欣赏作品产生距离感,而是感到很有吸引力,欣赏的兴趣也就又提上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还怕学不好吗?
❷ 趣味美术和创意美术哪个好听我是小学老师,想办这样的兴趣小组。
趣味美术听来让人想去体验,创意美术反而没有让孩子亲身投入的兴趣这种效果。
❸ 在美术教师招聘考试中,作品赏析,一般都是哪些作品比较重要呢
这个要看出题老师的喜好了,一般你至少要看看古典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的画吧,当然还要看看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因为那个东西符合咱们国家的政治要求。 我说的是西方美术史的,中国美术史的东西我不是很懂,所以也不误导你了。
❹ 美术教师交作品 画什么好呢
下次提问把范围缩小些,比如你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是普通班一些兴趣作品,还是参加各类比赛的作品?是要求画色彩的,还是可以不上颜色的?是普通生,还是美术生?
以下是我的一些回答,愿能够给你帮助:
1.若是普通班的一些兴趣作品,你临摹一幅吧,选择一幅自己感兴趣的。临摹时注意构图(画面布局)、造型(像不像)、效果和自己能理解的一些技法,作品出来了,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2.若是比赛作品,必须要有主题内容,反映什么样的精神,注意画面的协调性(色调统一、和谐)、虚实效果、节奏感等技法的。选择作画的对象,最好自己熟悉,比如家庭校园,也可以是社会热点事件,爱国爱家爱校作品倍受关注。
3.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 内容、格式、复杂程度,应该由简到繁,比如小学简单明了,色彩鲜艳、对比强等等。
❺ 如何做美术制作和手工作品
1,先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在制作时,缺少工具和材料,影响制作。工具有一张纸、一把剪刀、一个纸杯、六只彩色铅笔、一个透明胶、一个双面胶。
❻ 教师从哪些方面点评少儿美术作品
我觉得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内容充实、生动、有丰富的想象。2.画面形象随意、无拘无束、有童趣。3.线条流畅、大胆、肯定、富有美感。4.色彩运用大胆、鲜明、强烈、具有随意性。
❼ 面试美术教师应带哪些美术作品
画班?
应该会让你当场画吧 ... 更有说服力.
我见过我们画班老师应聘时考的是石膏像.
你要带就带这种 基础点的.能看出功底的被.
学校那种?
一样带一个,显得你重视学校.
主要带教师证,其它都有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顺便问一句,教师证好考么~
本人未来也想当美术老师~
谢谢啦~~~`
❽ 教师如何组织创意美术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教师欣赏每一副作品不必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作品的好、坏幼儿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❾ 如何对教师开展创意美术户外采风活动方案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版依葫芦画瓢,模仿老权师范画。老师则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唯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自我表现力,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在活动中,教师常常会走极端。要么“以结果为重,以学技能技巧为主”,要么“以发展想象为重,以放任自由为主”。教师如何在模仿学习和鼓励创新两者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合适点”,如何在教学中掌握“合适的尺度”,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