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君子文言文

君子文言文

发布时间: 2020-11-23 13:20:25

文言文中的君子什么意思

一、称有才德的人。「博文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
二、称在位的人。
三、竹、莲花、菊花的别名。四、梅、兰、竹,菊称四君子。
五、妻称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诗经、召南)
六、对先人的尊称。
七、指男子。「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
八、在上位者。「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
九、好学者。「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学而)大致而言,君子一词非只一义。有多种解释,亦颇容易含混。
在儒家思想里,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此似为君子一词在德性上最具体的意义。

❷ 古文中那些字是用来形容君子的

文质彬彬、玉树临风、鹤立鸡群、一表人材、风度翩翩、仪表不凡、清新俊逸
、品貌非凡、
才貌双绝
、惊才风逸
、雅人深致
、城北徐公、貌若潘安、
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唇若涂脂、风流倜傥、朗眉星目
、长身玉立
气宇轩昂
、温文尔雅
、淑人君子、
雅人深致
暂时找到这些,都是在网上到处搜的,另外,不好分朝代啊。

❸ “君子“一词在古文中的含义

1. [gentleman]∶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少欲。
2.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传》

启功书法[1]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3. 对别人的尊称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犹言先生。
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君子观王约告仁宗之言,可谓不负厥职者矣。然而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册者,谓非王约辅导于其始可乎。若 王约者贻仁宗之哲命者也。——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
4. 旧时妻对夫之称。
《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进增父母之羞,退益君子之累。” 李贤注:“君子,谓夫也。” 唐 李白《古风》之二七:“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清 孙枝蔚《采莲曲》之一:“妾采莲,采莲寄君子。”
5. 指 春秋 越国的君子军。
《国语·吴语》:“﹝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 吴 所谓贤良,齐所谓士。” 明 梁辰鱼《浣纱记·被擒》:“ 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参见“君子军”。《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越王勾践闻吴王已出境,乃与范蠡计议,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人,从海道通江以袭吴。”
6. 美酒。
《类说》卷四三引 唐 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7. 竹之雅号。
宋 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参见“君子竹”。

以上来自网络

❹ 梁上君子古文翻译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译文: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

译文: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

志乃叹曰:"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译文: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译文: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

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译文: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

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译文: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出自《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4)君子文言文扩展阅读:

梁上君子:liáng shàng jūn zǐ

基本释义: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贬义词。

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译文:最近很多贼;两个晚上都来进入我的家。我最近护魏王葬;得到几千缗;几乎已经散去;这个窃贼一定是不知道罢了。

近义词:

偷鸡摸狗 :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反义词:

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出处:《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译文:我所高兴的品格卑劣的人,所厌恶的正人君子。人人恐惧,朝不保夕。

❺ 君子之学整篇文言文翻译

履洼趣思原文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翻译: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❻ 古代君子高尚品德的诗或文言文。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❼ 君子在文言文中指什么意思

君子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版先秦典籍中多指权“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1.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儒家思想)
2.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3.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4.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5.旧时妻对夫之称。
摘自《网络》‘君子’词条。

❽ 文言文中的君子什么意思

一、称有才德的人。「博文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内礼)
二、称在容位的人。
三、竹、莲花、菊花的别名。四、梅、兰、竹,菊称四君子。
五、妻称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诗经、召南)
六、对先人的尊称。
七、指男子。「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
八、在上位者。「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
九、好学者。「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学而)大致而言,君子一词非只一义。有多种解释,亦颇容易含混。
在儒家思想里,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此似为君子一词在德性上最具体的意义。

❾ 古文中那些字是用来形容君子的

文质彬彬、玉树临风、鹤立鸡群、一表人材、风度翩翩、仪表不凡、清新俊逸
、内品貌容非凡、
才貌双绝
、惊才风逸
、雅人深致
、城北徐公、貌若潘安、
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唇若涂脂、风流倜傥、朗眉星目
、长身玉立
气宇轩昂
、温文尔雅
、淑人君子、
雅人深致
暂时找到这些,都是在网上到处搜的,另外,不好分朝代啊。

热点内容
老师的始祖 发布:2025-07-08 16:07:30 浏览:585
幼儿园老师安全责任书 发布:2025-07-08 15:51:12 浏览:85
班主任推荐语 发布:2025-07-08 15:40:04 浏览:547
舞蹈老师小蕊 发布:2025-07-08 15:33:13 浏览:470
护肤老师菲菲 发布:2025-07-08 15:21:12 浏览:720
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谁最优秀 发布:2025-07-08 15:12:29 浏览:490
英语日记例文 发布:2025-07-08 14:54:10 浏览:973
全国卷英语2017年 发布:2025-07-08 14:44:12 浏览:921
与老师聊什么 发布:2025-07-08 14:31:26 浏览:134
涟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08 14:30:17 浏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