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作品墙布置
㈠ 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作品从哪些角度评价
幼儿园的活动,既然要发挥其教育功效,就不能缺少了评价这个环节。幼儿绘画活动的评价活动是幼儿园绘画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与幼儿园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相比较,其应用的程度最高,受到的重视程度却较低。而在绘画活动中,老师对作品的评价态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力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评价观 评价体系 发展性评价 多元评价 教育评价:《纲要》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界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没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以人为本,以孩子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是当今世界课程与教学改革评价的最新发展的先进成果,也是今后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对于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与评价改革颇有成效且意义深远。 涂鸦是孩子的天性,当还不太懂事的孩子抓着蜡笔在纸上随意地涂鸦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孩子满脸灿烂的笑容,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为五彩缤纷的色彩而感动的神情,这一刻,我们相信孩子爱上了涂鸦。而在幼儿园里,我们看到的是有的孩子,渐渐不爱动手画画了,而有的画的总是那么些,也许原因有很多,但作为我们幼儿园老师应该反省一下,是什么抹杀了孩子的天性? 我们发现在绘画活动中,老师对作品的评价态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力及审美能力。 一、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培养和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教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淘汰,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能以哪个幼儿画的好,或哪个幼儿画的不好为标准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发展性评价这种以人为本,以孩子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他能依据幼儿的不同背景和个性特点,准确地判断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幼儿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如果没有正确的评价观,就有可能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孩子有时候是特别敏感的,一次在绘画评价活动中,我无意中说了文泾的画画的不太好看,颜色图的有些乱,当时孩子也没有特别的表现。可是在接下来的一次绘画活动中,当小朋友们都专注于自己的绘画时,我却看到文泾拿着笔愣在哪里,我问他怎么了,他说老师我不会画,这时候我明白,孩子不是不会画,他是不敢画,他害怕自己的画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怕老师说他的画画的不好看。于是我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又有一次,在《宇宙人游山洞》的美术活动中,佳俊很认真地在山洞里画了很多宇宙人,在评价活动中佳俊向同伴们介绍宇宙人在排着队过山洞,他们要走出山洞回家去,虽然那些宇宙人画的有些歪扭扭的,但是今天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本来孩子绘画的时候特别缺乏耐心,总是草草了事,可今天孩子很认真很耐心地完成了作品。于是我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并把他的作品展示出来了,我发现下课的时候佳俊会去展示区看看自己的作品,还会向同伴介绍,慢慢地孩子喜欢上了绘画,每次绘画活动都很认真,每当我们帮他指出一些不足之处时,孩子也会耐心的听了,孩子的绘画的兴致越来越高了,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赢得小朋友的喜欢了。 这些让我清楚的明白了评价对孩子的影响,更清楚了确立正确的评价观的重要性。作为老师不能以片面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用画的好或不好来评价,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许只会造成部分幼儿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乐观。因此教师要用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逐步培养其正确认识自己,提高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幼儿的不足甚至提出批评,幼儿所感受到的也仍然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会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二、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1、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让每个幼儿获得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 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孩子是形影不离的,所以相对中小学来说,幼儿园老师和孩子的距离更近些,老师对孩子的各方面了解也更深些。在评价中,不仅要突出“为了孩子的一切”,还要突出“为了一切的孩子”,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提高不同个性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从而达到促进全体孩子共同进步的目的。 例如:在《森林里的动物园》这一绘画活动中,我们对于那些爱绘画,绘画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的孩子来说,在评价中我们应本着“高起点、严要求”的原则,为他们的进一步成长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在观察他们画面是否完整,小动物们形象是否清晰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考虑画面是否具有孩子自己的想象,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我们鼓励他们发挥想象里,让画面里的动物活起来,给动物们提供一个活起来的背景或舞台。对对那些喜欢绘画,但绘画线条不流畅、形象不完整的幼儿来说,应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评价宗旨,我们更关注的是动物形象是否清晰,孩子有没有抓住动物的特征,我们鼓励他们在活动结束后进入美工区多加练习。对于那些不爱绘画,绘画习惯不好的幼儿来说,应从逐步培养喜爱绘画的情感入手,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教师还应当是一个细心的观察家,要敏锐地捕捉他们的点滴进步与闪光点,并及时予以奖励和表扬,使他们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评价活动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注重活动的过程性。 在以往的绘画评价活动中,我们往往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静态的对孩子的绘画作品实体作出评价。新纲要理念指出我们的评价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应动态的对幼儿的整个绘画过程作出评价。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持久性、绘画习惯等。如观察孩子是否主动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活动倾注极大的热情,完全沉浸其中,还是对美术活动迟疑不前,活动中企图停止或张望别人做什么等;观察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注意集中与持久程度;观察其作品是自己决定完成的,还是模仿他人完成的。 如:我们班的小妹妹(邹琦玥),一开始每次绘画活动时都不肯动笔,软硬兼施都无济于事,后来,我观察到绘画活动时她虽然自己不画,但是她会对边上的小朋友指手画脚“你画的不对”、“不是这样画的”、“哎,你画的太难看了”,通过这些行为,我猜测可能小妹妹其实她并非真的不想画画,也许是她对自己缺乏信心,她怕自己画的不好,所以不敢画,于是绘画活动时,我就轻轻的对她说“琦玥是不是怕自己画的不好?”她点点头,于是我就继续鼓励“没关系的,老师小时候一开始也画得不好,多花几次就能画得漂亮了,但是如果不练习的话就一直画不好的哦!”在不断的鼓励下,琦玥终于第一次自己动笔画画了,在活动评价时我把琦玥的进步告诉了大家,并在集体面前给予了肯定,琦玥腼腆的笑了,接着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她开始能独立完成作品了。可见绘画活动中的评价要注重活动的过程性,变静态为动态。 3、增强幼儿与评价活动的互动性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往往在无意中就会以教师自己的意愿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优劣。教师要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虽然也有个别幼儿参与评价,教师总结,但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幼儿该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幼儿缺少该方面的能力,这一切形同虚设。所以
㈡ 幼儿园大班美术作品栏名称怎么取
艺术创想、 五彩画笔、涂鸦天地、我画我show
㈢ 幼儿园绘画作品类型
彩笔画、铅笔画、蜡笔画、剪纸、拼贴画、拓印作品,很多,看小孩的兴趣呗!像剪纸,手图蜡笔画,彩笔画,吹画,彩笔画,铅笔画
工笔画,等等.
㈣ 如何将美术作品渗透与幼儿园环境布置中论文
一、多功能的的美术区角环境,让幼儿主动地寻找创作契机
多功能的区角环境是把活动区划分成具有各种不同创造功能的活动角,使活动角的活动功能具有多样化、广泛化的特点,“包罗万象”的活动角,给予了幼儿多种选择的机会和条件。如:既可画画、又可创作,既可游戏、又可装饰。激发幼儿参与环境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各方面的美感、经验和情绪的体验。
1.装饰角:提供给幼儿各种各样的彩色纸张、双面胶、剪刀、收集来的各种画册和图片、废旧纸盒和瓶子。让幼儿根据的自己的兴趣或是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对这些废旧纸盒等物品进行“改头换面”,让其重新具有生命力。2.绘画角:提供给幼儿纸、记号笔和蜡笔、颜料和毛笔,让幼儿进行命题或自由创作。3.手工角:幼儿在这里可以进行一些折纸和泥塑的活动,鼓励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范例和步骤示意图,自主探索的完成作品。4.合作角:鼓励幼儿合作画一幅画,如“快乐六一儿童节”,幼儿开始在纸上自由的你画一人、我画一人,画完以后一看发现,纸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甚至还有外国小朋友。鼓励幼儿商量怎么样进行再次创作。在一边画、一边欣赏、一边评价中完成画的构思。内容突出,布局有层次感。在合作中,幼儿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培养了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二、丰富多样的材料投放,促使幼儿主动操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动画片永远是幼儿的最爱;玩具永远是幼儿愿意拿在手上时间最长的物品;游乐场永远是幼儿开怀大笑、乐此不疲的场所……是一种什么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我觉得,主要是源于这些事物都赋予了幼儿明快可爱的色彩,稚拙和夸张的卡通、动物、拟人形态以及便捷、可塑性强等三个方面的特点,让幼儿开心的被吸引着。那么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也可以融合借鉴以上的特点将美工区成为幼儿想玩、爱玩的小天地。
平时班级中,我就让幼儿时刻留心收集自己身边的废旧物品。如:各种各样的盒子、瓶子、图片杂志和旧书等等。当有一天孩子带来了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的图片后,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孩子利用这些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图片来装饰废旧的纸盒。孩子们动了许多脑经,有的把图片贴满整个盒子,有的按着图片上的图案画在盒子表面,还有的孩子把各种各样的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植物和僵尸剪下来,贴在硬纸片上后把其固定的废旧盒子的盖子上,做成了立体的装饰。这个创意让其他的孩子们为之兴奋、为之模仿。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喜洋洋和灰太狼里面的人物也装饰到了盒子上。
三、主题性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美术各方面的能力
主题性美术活动有利于幼儿获得经验,构建能力。开展主题性美术教育活动对萌发幼儿美感,陶冶幼儿情感,促进幼儿认知、智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在主题性美术活动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并领会纲要精神,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通过绘画、装饰和制作,发展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在动手的过程当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从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着手,在美术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在美术区角中好的选材能起到开启幼儿心灵的作用。老师在选材时,不要担心孩子的造型能力,怕他们画的不像,我们评判他们的作品不能以“像不像”作为“好不好”的标准,而是要使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主的创作过程,建立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红彤彤的年》主题活动中,相应的美术区角活动就有了《有趣的京剧脸谱》、《各种各样的面具》、《我画的面具》等欣赏、绘画的操作内容。幼儿通过对脸谱的欣赏,以幼儿自身为主体,来引发不同幼儿对同一事物(脸谱)的不同感受和看法以及表达、表现方式。由于没有固定的造型,幼儿不受“像与不像”的困绕,他们能够放开手笔大胆表现,从而调动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并能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力,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感悟。
四、渗透印染艺术,感受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
印染是受丝绸印染的启发而设计进行的。苏州自古以有来种桑养蚕的习俗,历史上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世界和祖国各地的朋友来苏州,都会把苏州的丝绸带回自己的家乡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丝绸在深加工的过程中就有染色这一工序,折纸染色、蜡染、印章染色、拓染等等和丝绸染色本身就有相同相似之处。通过我们美术区角中“印染坊”的活动,可以使幼儿进一步的了解苏州,体会家乡曾有的沧桑和现有的自豪,从中也能更好的对幼儿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1.折纸染色
折叠:根据制作的需要,可将纸裁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将纸折剪成生活用品的形状等。由于折叠的方
式不同,最后染出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
染色:用拇指和食指将折好的三角形或方形、扇形的纸捏住,将中指放在食指后面,将一个角蘸到盛有颜色的碟内。由于所用的纸吸水性强,颜色就自然地渗透到里面去,这样会出现晕染的艺术效果。蘸颜色时要注意色彩的调配,适当留出空白,如果色彩水分过多,晕染很厉害,可及时在碟边挡一挡,或用手指用力捏住压紧,适当控制颜色的面积。由于色彩的冷暖、深浅、明暗、强弱的不同,晕染面积大小、形状的不同,打开后,就会出现形状各异具有对称感的花纹图案。为了使花纹图案具有变化,还可以引导幼儿在蘸染的基础上,用手指、棉签、毛笔等蘸染颜色在纸上点点、画画。
打开:将染好的纸,按纸的折缝一层一层地轻轻打开铺平待干。
2.蓝印花布
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小小印染坊”通过欣赏和制作蓝印花布,增加了幼儿对线条、图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力;也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其图案(中心、边缘图案;花草、动物、还可以是图形、变化的线条)设计的趣味性及独特的形式美。
3.印章印染
引导幼儿尝试自己设计图形印章或利用各种蔬菜横截面和现有的印章,在纸的中心和周围印画对称和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幼儿对印染活动的兴趣,启迪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灵感。发展幼儿的操作、探索、表达能力。
4.拓印染色
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各种各样的图案,将其剪下后对称或有规律的摆放在纸的中心和周围,并在其和纸上刷上一种或多种颜料后,将图案取下。利用其拓印的纸张制作各种手工作品(镜框、纸球等等),帮助幼儿体验美术操作活动中成功的愉悦感和美感。
五、生活化、趣味性强的活动素材,让幼儿敏感地乐于参与
选择生活化,趣味性强,且幼儿很敏感的活动素材。教师要将美术活动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幼儿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将自己掌握或经历过的知识和事情带到活动中来,“活”化美术活动的素材。
例如主题活动《绿色的春天》,在和幼儿一起做“春天在哪里”的游戏时,幼儿在教师的一道下知道可以用眼睛在天空、花丛、草坪上寻找,用心灵感受春姑娘已来到了人间,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用画笔画出、折纸折出或各种方式的组合等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感受到的事物。再例如: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在一系列的观察和认知了解后,幼儿在美术区域中会尝试着用泥塑、绘画、制作等方法来表现自己对居住地方的认识及情感,幼儿也萌发了建设、美化家乡的美好愿望。
六、多元化的作品展示,激发幼儿持续不断的绘制兴趣
幼儿的作品尽量以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展示,不仅能够带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孩子的作品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在添加入幼儿作品元素的环境中,感受环境给他们带来的自信。
在布置“春天来啦”的主题环境中,天空中吊着幼儿在美工区角制作的柳条、桃花和彩球风铃。主题墙上有幼儿制作的春姑娘玩偶、蚕的一生小书、绘画作品组成的百花园和各种幼儿收集来的有关的茶叶的图片。在自然角的一周,幼儿用蜡光纸、吸管、皮纹纸和撕纸的技能做成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花朵,再将一次性纸杯装饰做成雅致的花瓶,装上沙土,“栽”进花朵后做成盆栽鲜花。
每一次当孩子看到他们的作品都神奇般的化身成不同的装饰品后,心里非常的自豪,教室里到处可见他们绘制的作品,“这个是我做的,我下次做多多的,拿回家挂!”这就是孩子,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离不开自己熟悉的事物,作品的呈现让他们觉得教室是属于自己的,属于大家一起的,也激发了幼儿更加浓郁的创作**和兴趣,创作的目的也许很简单:让老师为我把它变成有趣的装饰!
美术区角不仅仅是一个区角,而更多的是,我们透过区角活动,向幼儿有效学习、自主学习、传递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成长。
㈤ 关于美术作品的封面(幼儿园)
恩,纸巾,硬纸板,白胶,颜料,可以塑造很多立体的东西哦~ 纸巾与白胶(浆糊)混合,涂在纸板上,可以高低不平,可以做成很多形状,干了以后上色,就ok~
㈥ 如何用画框进行大班幼儿美术作品的展示
欣赏教学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三大内容(绘画、手工、欣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绘画和手工,忽视欣赏教学,特别是专题欣赏。即使进行欣赏,大多也是为欣赏而欣赏,并不把名画欣赏活动与绘画教学结合起来。我们知道,高尚情操的培养需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而欣赏又是审美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传统的绘画教学,在幼儿绘画之前大多是让他们欣赏教师的范画,这对幼儿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因此而完全代替名画欣赏。教师的范画由于构图、色彩、造型的程式化,极易被幼儿模仿
㈦ 幼儿园绘画作品展示栏名字
叫“溢彩童心”怎么样,溢彩指儿童笔下五彩斑斓的画作,童心指儿童创作时纯净无的天马行空的创意。或者简单一点,叫“我们的图画城堡”,或者“五彩城堡”。
㈧ 幼儿园大班美术作品桥怎样画
看你是创意画还是```把自己所见的画出来!!
如果是创意画你不必在意画的怎样``让她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
如果是实物画`你不妨带她看看实物!
㈨ 幼儿园中班手工作品展示栏取个什么名字好听
手工空间 掌心里的风景 小手大创造 我创造,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