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文言文卖油翁的翻译

文言文卖油翁的翻译

发布时间: 2020-11-23 16:45:28

文言文“卖油翁”揭示全文中心的是哪句话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② 文言文【卖油翁】的翻译是什么

作者: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③ 初中文言文大全<<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④ 文言文 卖油翁 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于是说:“我 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善:擅长,善于。
当:在
当世:在当时。
双:匹敌。
亦:也
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矜:夸耀。
尝:曾经。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放。
而:然后
立:站立。
睨(nì)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这里指斜着眼看陈尧咨射箭。
去:离开。
其:代词,指代陈尧咨。
发:把箭射出去。
矢(shǐ):箭。
中:正中目标。
但:只,不过。
微:微微。
颔(hàn):点头
之:代陈尧咨射箭这件事。
不亦……乎:(难道)不也……吗?
熟:熟练。
忿然:气愤的样子。
知:懂得。
射:射箭的本领。
精:精湛,奥妙。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你。
安:怎么。
轻:作动词用,看轻。
以:凭借、依靠。
酌(zhuó):斟酒,这里指倒油。
知:了解。知道,懂得。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乃:于是就。
取:拿出。
置:放置,安放。
于:在。
以:用
覆:覆盖。
徐:缓缓地,慢慢地
杓(sháo):舀东西的器具。
沥(lì)之:向下灌注,沥,注。
自:由;从。
入:进入,由外到内。
因:接着。
惟:只,不过。
遣:打发 ,送走。(中性词)
湿;打湿。

通假字
“汝”和“尔” :你
“惟”和“但”:(“但”为古今异义;今:有表转折意思;古:只,不过);只,不过
“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欧阳修生于(1007~1072年)北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
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这六个“一”),汉族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欧阳修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祐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1040),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嘉祐二年(1057)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嘉祐五年(1060),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熙宁三年(1070),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
本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作平实朴素的古文,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继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在写作实践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对后世影响很大。流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本文选自于《欧阳文忠公文集' 归田录》

启示
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此所谓:“业精于勤。”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

⑤ 求几篇文言文翻译,《爱莲说》《卖油翁》《王冕读书》

《爱莲说》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卖油翁》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王冕读书》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众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才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鞭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痴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王冕虽然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就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觉得他很奇异,便把他收作弟子,学习儒学,后来成为通晓儒学的人。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对待王冕就像对待韩性一样尊重。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他就把母亲接到越城去奉养。后来因为母亲想念故乡而回故乡,他买了头白牛,拖着母亲的车,自己则穿戴着旧的衣服帽子跟在车后。乡间的孩童争相观看讪笑,王冕也笑。

⑥ 文言文卖油翁的全文和白话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卖油翁雕塑
康肃问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shú)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唯手熟(shú)尔。”康肃笑而遣(qiǎn)之。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此)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而钱不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罢了。”康肃公笑着让他走了。

⑦ 古文《买油翁》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这与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呢?

(7)文言文卖油翁的翻译扩展阅读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寓言故事,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通过记述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出处及写作背景《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⑧ <<卖油翁>>文言文翻译及重要字注解

作者: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① 生字词注释:
自矜(jīn):自夸。
圃(pǔ):园子。文中指场地。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颔(hàn)之:颔,原意是下巴,这里是动词,点头。
酌(zhuó):斟酒,这里指倒油。
② 常见文言实词释义:
善:陈康肃公善射(动词,擅长)
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好)
知:汝亦知射乎(知道,了解)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智慧)
轻:尔安敢轻吾射(动词,轻视)
轻舟已过万重山(形容词,轻快)
③ 常见文言虚词释义:
之: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徐以杓油沥之(代词,指葫芦)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他,指卖油翁)
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以: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投以骨(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徐以杓酌油沥之(介词,用)
④ 词类活用:
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
但微贪之: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妙文赏析
谈"桃"说"李"

⑨ 文言文中的卖油翁的翻译解释是什么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但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

⑩ 整理卖油翁的文言文七大类

1、2.文言实词+虚词。
(1)善射:善于、擅长。(2)自矜:自夸。矜,夸耀。(3)尝:曾经。(4)家圃:这里指家里射箭的场地。(5)释:放。(6)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7)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8)知射:懂得。(9)忿然:气愤的样子。(10)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轻,看轻,轻视。(11)徐以杓酌油沥之:徐,缓慢地,慢慢地。(12)唯手熟尔:唯,只,不过。(13)笑而遣之:遣,打发。
3.一词多义。
(1)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尔,你。
(2)汝亦知射乎:射,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射箭的本领(技艺)。
尔安敢轻吾射:射,射箭的本领(技艺)。
(3)公亦以此自矜:以,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以,凭,靠。
以钱覆其口:以,用。
4.通假字
手熟尔:尔,同“耳”。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尝射于家圃。(省略主语陈尧咨)
(2)省略句: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省略主语卖油翁)
6.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译文:康肃公也凭这一点自夸。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译文:有个买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一边,斜着眼睛看他射箭,久久地不离开。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你也懂得射箭?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精湛(高超)吗?
(4)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译文:康肃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5)以我酌油知之。译文: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6)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译文: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7.“之”字的指代用法。
(1)睨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
(2)但微颔之:“之”,代词,指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
(3)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4)徐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指代葫芦。
(5)笑而遣之:“之”,代词,指代卖油翁。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