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普书籍
㈠ 有没有一本介绍数学原理的科普书籍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㈡ 推荐一些科普书籍
创造的发动机
[美]埃里克·德雷克斯勒 著零火 译
本书是纳米技术之父埃里克·德雷克斯勒(K. Eric Drexler)的代表作,首次在翻译成中文并得到作
者许可在网上发表。原载于新浪舰船知识论坛,译者授权发表于三思科学网站。
我们排列组合原子的能力取决于我们的技术基础。我们在排列原子方面的进展仍然在使用原始
的方法。我们现在的技术仍然是把原子作为杂乱的一大堆来操作。但是自然的法则为发展留出了足
够的空间,并且全球竞赛的压力也促使我们快速向前,
火与冰——核冬天迈克尔·罗文-罗宾森 著江凌飞等译
我们无法估量这世界欠那个称为TTAPS的五人小组多少——为着核战争还没有发生。核冬天理
论向以千万人的生命为赌注的战略家们展示了一种前景:大规模的核战争将毁灭人类,而不仅仅是
卷入战争的人。
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
刘易斯·托马斯 著李绍明 译当一位医学家和生物学家带着艺术与哲学的眼光去描写他看
到的世界,就成为“一个生物观察者的手记”。这两本散文集雅致清新,幽默含蓄,是人文与科学结
合的经典产物。
口原理 下载马尔萨斯 著朱泱 胡企林 朱和中 译
这本著名的书曾经影响年轻的达尔文,促进了自然选择理论的诞生。它至今仍在经济学中占据
重要地位,并对其它领域有深远影响。
魔鬼出没的世界 卡尔·萨根 著李大光 译
萨根生前付梓的最后一本书,讲述他与科学终生的爱情故事。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普作家对
伪科学、反科学、迷信、偏见等种种魔鬼发起的全面战争,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接近普通人对
科学的态度与认知,剖析充斥于公众视野的谎言,解释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
打开原子的大门
作者:郭正谊作者授权发表电子版
人们曾经认为原子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后来原子被打开了,人们又认为组成原子的质
子、中子和电子是基本粒子。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基本粒子的种类已远不止这几种。《打开原子的
大门》向我们讲述科学家们是如何发明了光谱分析方法,并在地球上找到了氦元素,讲到了20世纪
科学家们是如何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并从中解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能。本书曾屡获奖励,并被
评为“科学家推介的20世纪科普佳作”。
韩雪涛的《从惊讶到思考:数学悖论奇景 》与另一本《三次数学危机》(这本书名没有记太清楚)很不错,浅显易懂,涉及面也广,很适合初三学生,不过在线阅读好像难了点,建议你去图书馆
《天才引导的历程 》
讲数学的,讲了十几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发现。非常经典,既有有趣的故事,又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比如阿基米德是如何求圆的面积的,欧几里得是怎样证勾股定理的。 非常经典。
网上可以找到
《费马大定理》
数学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定理,与之有关的种种故事。以讲故事为主,几乎涵盖了整个数学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最新最现代的数学知识。引人入胜。
《量子物理史话》
国人写的一本关于量子力学的科普书,讲述了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作者是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神秘人物。 刚开始只是作为连载,发在论坛上,没想到引起了轰动, 现已出版。 网上随处可见。 内容非常丰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最后几章由量子力学引发的对宇宙的思考, 一定会让你对这个世界有全新的认识。
《从一到无穷大》
科普书里面的至尊宝典,地位无须多说。
《从惊讶到思考-数学悖论奇景》
关于数学悖论的非常有趣的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马丁.加德纳, 图文并茂。 三思科学网站有电子版。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
关于历史上有名的数学家的传记,堪称同类中最经典的。商务印书馆80年代出版的时候叫《数学精英》,现在改名叫《数学大师》,出版社换成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台湾的一个网站上有部分章节的电子版(大概有2/3吧,手工输入的,功德无量啊),网站名字叫阿仁的数学之家。
第一推动丛书,有很多本, 不过可能不是太好懂
万物简史,新浪上有连载
通俗数学丛书,一套,十几本吧,包括数学游戏与欣赏、数学趣闻集锦、数学与联想、20世纪数学的五大指导理论等
物理世界奇遇, 也很经典
魔鬼出没的世界,作者 卡尔.萨根, 经典
暂时介绍这么多,其中大部分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㈢ 如何选择数学科普书籍
选择书籍最好不要依畅销排行榜为主,因为所谓畅销排行榜上的书,多半是属于没有经历过时间考验的新上架书籍,虽然排行榜中也有优良书籍,不过,通常会掺杂许多非优良书籍。
事实上,选择名著或古典书籍,比选择畅销排行榜书籍更加安全。
在书店里,名著与古典类书籍,不会放置在专门摆放新上架或是畅销书的地方,而是放置在一般的书架中。
其实在书店里写着“不变的畅销书(Steady seller)”告示牌下,那些堆积的书籍中,也有很多是优良的书籍。有时我们也可以在那些因为销售不佳,而打折的书籍中,发现许多优良丛书。
不过,此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很多优惠销售的书籍,本身的纸张可能已经泛黄。这种书不但在阅读过程中,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有些怪味,触摸纸张的感觉也很不好。如果因为内容好而选择此类书籍,很有可能会让孩子们对书籍产生负面印象。
一般来说,选择书籍的时候,要注意下列三点:
第一,最好是选择装订优良或精美的书籍,因为这是给孩子的第一印象。
第二,留意纸张的情况。一般来说,米色系的纸张比白色纸张理想。
第三,书籍内文采用的字体、字号,尽量选择柔和易阅读的字体,以免影响阅读性。
当以上三点都合乎标准时,接下来我们就要细看内文。筛选内容时,我们需要注意下列三点:
第一,要判断所选择的书籍,是否能满足要阅读的孩子,知识方面的好奇心。为了正确判断,应参考孩子的想法。
第二,要判断文章内容是否简洁,其插图是否优美。
第三,慎选出版书籍的公司。建议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出版社,因为书籍内容与出版社的名誉有直接关连,通常具有信誉的出版社,不会出版不良书籍。
我的回答可是自己写的哟,不是复制——粘贴的哟!是否让你满意?如果是的话,请采纳我的答案吧,不要辜负我的苦心。
㈣ 科普书籍有哪些
幼儿园阶段:
《YOUPI小网络》
《妙想科学》
《简单的科学(2岁以上)》
《简单的科学(5岁以上)》
《小小探索者网络全书(全8册)》
《忙忙碌碌镇》
《奇思妙想学数学》 ...展开幼儿园阶段:
《YOUPI小网络》
《妙想科学》
《简单的科学(2岁以上)》
《简单的科学(5岁以上)》
《小小探索者网络全书(全8册)》
《忙忙碌碌镇》
《奇思妙想学数学》
《开心数学故事》
《数学小子》......
小学阶段
《森林报》
《神奇校车》
《布瓜系列》
《法布尔昆虫记》
《它们是怎么来的》
《自己动手小机灵》
《有趣的科学(四册)》
《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
《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
《令孩子惊奇的72个科学异想》
“小机灵鬼协会”系列图书(花山文艺出版社)......
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
《可怕的科学》系列全20册
《雨树溶溶系列》
《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
《国家地理英语阅读与写作训练丛书》
《国家地理学生主题阅读训练丛书·中文翻译版》......
四年级:《Heidi》、《Pollyanna》、《A little princess》、《Peter pan》、《Matilda》
五年级:读《the chronicles of narnia》、《Harry potter》
高中阶段
《万物简史》
《时间简史》
《科学的旅程》
《科学探索者》(美国权威教材) ......
㈤ 数学科普书读后感
感悟数学——读《从一到无穷大》有感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Πr²,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²=9²Π+6²Π=117Π,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²=15²Π=225Π,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㈥ 有点数学天赋的8岁儿童,可以看什么数学科普书
1,从小爱数学真好。
趣味数学,数学故事,数学家故事,数学简史,类型的科普书。
2,不要太深,太急,切忌拔苗助长,伤了积极性。
供参考
㈦ 有没有比较有趣的数学方面的科普书籍
做数学之美妙: 三次公开讲演
X的奇幻之旅
数学 确定性的丧失
㈧ 在20本科普书中有5本数学科普书,现在从中任取3本科普书
例,C3-17中,C表示组合符号,3表示C上面的数,17表示C中下面的数 , / 表示除以
(1) P=1-( C3-15 / C3-20)
(2)X=0,P0=C3-15 / C3-20
X=1,P1=C2-15*C1-5 / C3-20
X=2,P2=C1-15*C2-5 / C3-20
X=3,P3=C3-5 / C3-20
以上为分布列
EX=P1+2P2+3P3,即期望
㈨ 我们为什么要读数学科普书
数学的发展是很美好的,因为最简单的语言能够描述这么繁复的现象。我们看古代的《诗经》就是几句话,可是能够将你的心中的感情、大自然的现象都表现出来。绘画艺术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看有些印象画和近代画,都是很简单地就能够将大自然里边的美跟心里的感情表现出来;数学也是同样的,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一个定律能够将繁复的现象表现出来。
好的数学家总是喜欢看一些文学作品,一个好的科学家,应当有人文的修养。我做学问也做了四十多年了,我认得很多有学问的大学者,他们的人文修养都很好,我们从人文里面可以吸收很多很丰富的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的方法,所以我们希望能将两个表面上不同的学科,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组合起来,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能够了解怎样去欣赏大自然,然后了解大自然,并且应用大自然的威力来帮助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
我本人是喜欢读诗、词的,尤其是古代的比较朴素的诗句,因为我觉得这些诗句能够很具体地体现我们心里面的想法,甚至诗人的作诗方法也能够影响到我们的想法,让我们能够将这些想法运用到科技上、数学上。所以我鼓励年轻的小朋友、大学生能够看看这些诗词,一方面能够抒情,让你的情感舒畅一点,另一方面,能够真正了解做学问是怎么样子;能够高瞻远瞩才能有深邃的思想。现代很多学者都很毛躁,希望能够很快地写一篇文章出来,然后让学校觉得不错就可以了。可是做学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这样子影响的。
为了做到这个地步,除了学文学以外,我们对历史有很大的兴趣,因为我们往往要看伟大的学者从前走过的路。我们看看爱因斯坦,看看高斯,看看黎曼,他们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并不是做学问的时候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讲灵感一动就解决了,做学问往往是要花十年、二十年功夫才将它完成;中间往往通过很多不同的挣扎、不同的奋斗才完成的。
我们应当让读者尝试去了解当年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是怎么达到他们的成就的,所以在看整个历史,我们也看出很多做人的道理。反过来讲,从这些做人的道理也对我们做学问其实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做学问不是简单地躲在图书馆里面看书就行了,遇到不同的情形,遇到不同学生或者遇到同行,我们要懂得怎么交流。我们也谈了很多,怎么培养学生的问题,这套书里面让学生能够懂得怎么学习,同时我们也很鼓励大学者、有学问的学者跟学生多一些来往,因为他们是我们整个科学的后继人,后继无人科学就不能发展了。所以我们对培养好的学生还是看得很重要的。
这套丛书就是希望学者也好、学生也好都能够从中受益。我们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科技大国,其实很重要的就是科普要做好,几百万、几百万的年轻人,他们能够对科学有兴趣的话,科技一下就上去了。这一点是我们中国跟外国相比有缺乏的地方,外国很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对科普是看得很重要的,我在这十多年来常常跟中国的学生有很多接触,我常问他们你最近看什么书,你为什么对某个题目感兴趣,他们讲来讲去就是跟考有关的书,跟考有关的题目,可是在外国不是,外国年轻人对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很有趣的书,他们都感兴趣,不一定跟考试有关的。这点我想我要鼓励国内的年轻人,尤其家长要鼓励孩子,不要单看跟考试有关的书,或者跟考试有关的知识。在孩子空闲的时候能够翻看我们这套丛书,这也是我们这套丛书希望能够做到的,希望国内的大朋友、小朋友,能够眼界开阔一些,多看一些这样的书。
㈩ 有什么关于数学的科普书比较好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数学系列(套装全27册) 很好的书,可以有选择性的购买。因为其中一部分是适合小学生的,一部分更适合中学生看。 包括:
“华罗庚专辑”(华罗庚 著)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18.5元)《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12.5元)
“院士数学讲座专辑”(张景中著)
《数学家的眼光》(2007增补版)(14.5元)《新概念几何》(14元)《帮你学数学》(9元)《数学与哲学》(9元)《漫话数学》(14元)《从根号2谈起》(8.5元)《数学杂谈》(14元)《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12元)
“数学故事专辑” (李毓佩著)
《荒岛历险》(12元)《爱克斯探长》(10元)《奇妙的数王国》(11元)《非洲历险记》(15元)《哪吒大战红孩儿》(14元)
“名家精品集萃”
《算得快》(刘后一著)(9元)《数学花园漫游记》(马希文著)(8元)《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 著)(12元)《概率和方程的故事》(张远南 著 13.00)《函数和极限的故事》(张远南 著 15.00)《图形和逻辑的故事》(张远南 著 15.00)《挑战智慧》(第一季)(张远南著 18.00)《挑战智慧》(第二季)(张远南著 18.00)
“趣味数学专辑”(谈祥柏著)
《数学营养菜》(9元)《登上智力快车》(8.5元)《故事中的数学》(12.5元)《好玩的数学》(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