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美术字
1. 新叶古村特辑主题是什么三个字
是:装正经!三个字 我都无语了~
2. 红岩古村,猜一字
“纣”字。纣,马緧也。商代最末的君主名,史称纣王。
3. 写一篇作文 东台 家乡的名人400多字
我家乡的名人
邓九如先生是我国著名曲艺家,山东琴书泰斗,北路琴书创始人,是家乡一大文化名人。近来看有关先生资料时,发现介绍先生家乡时,有的说先生为山东范县人,今属河南;有的说先生山东莘县观城镇人;以上为都是错误的。
作为先生的同乡,在此做出更正:先生是山东省莘县大张家镇孙庄村人。
我家离先生家孙庄村仅十来里地。此地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原先属观城县,观城县撤销后属山东范县,1964年范县的一半划给河南,我们家乡又属山东莘县。这种情况不是当地人很难掌握,也应该是介绍资料发生错误的原因。
教学时有孙庄、邓庄的几位同事,邓荣光老师是邓九如先生的族叔辈,邓九芬老师是先生的叔伯兄弟辈,也听他们说起过先生早年的一些事情。先生早年家贫,曾以讨饭为生,为糊口学习说书,家乡处于山东河南直隶三省交界处,曲艺形式多,开始先生主要学河南坠子,也学琴书,后拜阳谷艺人为师才专学琴书,当时还没有山东琴的叫法。下过天津卫跑过东北,红在济南府。
以上为家乡人所讲先生经历,都是大概其,以下为网络上得到的资料,较为系统:
少时家贫,以卖唱为生。17岁师从南路琴书老艺人褚朝仲,并与张心乐、孙正霖长期合作演出,切磋交流,技艺精进。他在艺术上富于革新精神;对老凤阳歌的唱法进行改进,增强了旋律性。他在演出时还吸收使用方言俚语,增强了亲切感和幽默感。他博采京剧等剧种之长,以丰富琴书的表现力。至1928年,逐渐形成了“邓派”琴书风格。1935年,天津广播电台为其录音,自此,将“邓派琴书”定名为“山东琴书”。1952年任济南明湖曲艺队二队主任。1953年和1957年分别荣获省文艺会演和省曲艺会演一等奖。1957年入济南市曲艺团。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中国曲协在济南召开山东琴书流派研讨会,确认邓九如为“北路琴书”创始人。代表曲目有《鸿鸾禧》、《梁祝下山》、《刘伶醉酒》、《洞宾戏牡丹》、《借驴》、《打黄狼》等。曾为山东省文代会代表、山东省人大代表、中国曲协会员,山东曲协理事。1963年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969年7月6日病逝。享年75岁(1894-1969)。
山东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这方秀丽的水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享誉古今中外的饱学之士,英武之才。如明星荟萃,交相辉映,风流遣韵,历久弥新。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张彦青先生的艺术作品必将更加彰显出新的艺术生命力,这为临清的历史写下了更辉煌的一页。
第1件半价!第2件0元!
家乡的“名人”
我们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李大叔。
李大叔养的猪个个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来斤重,活像一个个大肉球。李大叔养猪十分有经验。每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来把猪圈打扫打扫,给猪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干完后,他便为猪做“早餐”了,“早餐”十分丰盛,不仅有上好的猪饲料,还有一些青菜萝卜呢!李大叔的猪也很乖,从不挑食,不管给他们什么食物,它们都会全部吃完,从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饭。每天中午,李大叔便会请来兽医,为他的猪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让兽医为它们打针,直到好了为止。晚上,李大叔便会搬来一些稻草,为那些猪铺上,让那些猪睡得暖和些。难怪,李大叔家的猪会养得这么好。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猪卖掉,留下小猪仔,让那些小猪仔长大后再卖。李大叔一年就因养猪就赚了七、八万元钱,没过几年,李大叔便发家致富了。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养猪能发家致富。便去请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犹豫地对大伙说:“只要对猪有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么猪也不会亏待我们的。”大伙听了,都知道了自己养猪不能发家致富的原因:没有给猪好吃的,没有为猪看病……现在,我们村里的人都改正了养猪的方法,全都发财了,现在,大家都感谢李大叔的提醒,让我们村的人都发家致富了,过上了小康生活。我非常敬佩李大叔。
走进临清名人------张彦青我的家乡位于山东鲁西北方向的临清市。大名鼎鼎的书画家张彦青就是我们临清人。张彦青是山东省文中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书画之友社顾问、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省政协第六、七届委员,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张彦青原名张焕,字剑进,号无愠斋主人,系山东艺术院校教授。张彦青出生于临清县大辛庄乡近古村。15岁的张彦青进入临清西关第一小学。几年后,张彦青在陈少梅先生的推荐下,考入了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1934年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张彦青有考入了重庆市中央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学习。1938年----1839年,参加了央共《新华日报》领导的学生组织“读书会”小学作文 www.zuowenren.com,投入爱国运动。1949年春,又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十二兵团。张彦青毕生画了许多作品,有《乘风破浪》、《张家界》、《天下奇观》、《霜晨》、《孟良山园》等。为了画这些画,张彦青磨穿了几十个砚台,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名人感到骄傲。而是谦虚地说:“我现在的功成名就全是虚伪的,平凡才是我真正的生活。”这么一个出名的画家,竟然这么谦虚,真了不起。张彦青先生,情系桑梓,眷恋故土,不忘家乡养育之恩。2005年秋季,主动与家乡联系,愿将自己毕生的精品之作,多年珍藏的艺术品,无偿捐献给家乡人民。消息传来,家乡人民无比喜悦。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张彦青艺术馆,永久保存收藏张彦青先生的艺术作品。张彦青艺术馆收藏了张彦青的毕生心血,同时也讲述了张彦青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家乡的奉献。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巨大热情,鼓舞人们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为建设富裕秀美的社会主义新临清而努力。临清是山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这方秀丽的水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享誉古今中外的饱学之士,英武之才。如明星荟萃,交相辉映,风流遣韵,历久弥新。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张彦青先生的艺术作品必将更加彰显出新的艺术生命力,这为临清的历史写下了更辉煌的一页。
其他回答
4. 古村女人的大写字母怎么写
古村女人
大写字母:GU CUN NV REN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5. 古村苍华四个字行书写法
6. 中国六大古村的特色及风格是
1、丹巴藏寨 (四川)
山寨是嘉绒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尤以甲居、聂呷、革什扎和巴底乡最突出,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理念。
远远看去,充满灵气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 地和隐在深处的寨房,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丹巴的山寨,旧称碉楼寨房。碉楼和寨房,原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风格建筑,如今,在时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碉楼寨房一般为三层,也有四层的,一侧还配有房。但不论房屋和厢房如何建造,顶层外缘都环围着黄、黑、白三种色带,这是嘉绒藏寨的一大特征。
2、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 (云南)
哀牢山的地势险峻,山高谷深,海拔在3000米与600米间变化,形成了一个
寒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立体气候。
那片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连绵,层峦叠嶂中藏着哈尼人的故事。
哈尼人用顽强的毅力在这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了世界闻名的、壮美的梯田。这片土地给了哈尼人物质所需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艺术圣地。
3、纳斯畔图瓦村 (新疆) 喀纳斯图瓦村居民自称是蒙古族的图瓦人。图瓦人村落是蒙古族图瓦生活的村落。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库门恰克”。 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从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海拔1390米。
图瓦人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4、黎平肇兴侗寨 (贵州)
湘三省交界地区为侗族主要分布区域,黎平县位于贵州东南角,与广西桂林市和湖南怀化接壤。距黎平县城30多公里的肇兴除了具有中心地理条件,加之侗族民俗文化、建筑风格在当地得以集中表现,使其成为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 在西方的游客心目中,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有两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征异常凸显的旅游资源,那就是云南丽江地区和贵州凯里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当发现神奇的肇兴侗族风情可与丽江媲美时,肇兴一定成为广东居民又一首选旅游目的地。
黔东南作为中国苗、侗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大汇集地区,它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而作为我国侗族大规模集居中心,非肇兴莫属;其次,国内规模最大的侗寨鼓楼建筑群落坐落于该地,侗族建筑布局巧妙,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相间,只要置身其中,必驻足长留。
黎平县地区以山地为主,肇兴侗寨则处于一狭长谷地,侗族建筑密集,形成罕见的布局风格。当地耕种的梯田多沿山势分布,常为云雾缭绕。到了春天,油菜花开时节,景色诱人。
5、婺源古村落群 (江西)
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历史上曾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以山、水、竹、石、树、木、桥、亭、涧、滩、岩洞、飞瀑、舟渡、古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园般的意境,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游览区,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婺源是一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抒情诗。
恬美和谐的家园,缘自婺源对“绿”的呵护。始创于婺源的群众性自然保护小区目前已发展有自然生态型、珍稀动物型、资源保护型等6类191个,6000多株名木古树建档挂牌。
泰山归来不看岳,婺源归来不看村。婺源家园的美,美在与环境浑然天成的和谐。“青山向晚盈轩翠,碧水含春傍槛流”。无论是民居、村落都非常、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环境关系,或枕山面水,或临溪而居,山山水水都是“家”,形成此间,村村是画,步步是景。粉墙黛瓦的村落被青山和绿水所环绕,加上飘渺朦胧的薄雾、古意盎然的石径和廊桥,全然是水墨丹青的韵味。
村如诗画,城亦诗画。婺源县城是现代都市与山水乡村完美结合的城市。清幽典雅的兰桂花园、玉宇花园等极富现代气息的生活小区点缀山城;清逸俊秀的虹井公园、滨江公园,以星江河为天然景致,依城而落,就水城而成;占地105亩的婺源大型文化生态广场,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和时代气息,集休闲、集会、旅游于一体,体现文化、生态、生命、环境、绿色的和谐。婺源,一座以人文山水相辉映、文化生态共繁荣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日益凸显。
6、丽江大研镇 (云南)
丽江大研镇与一般古城不同的是没有城墙,据说是因当时的土司姓木,围城则困,因而忌讳造城墙。
古城之美还在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自然与和协,古城西北方30公里处是海拔5596米,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的玉龙雪山及第四世冰川遗迹。玉泉水分西、中、东三大主流,流入古城区分成若干支渠,使水网与五花石铺就的道路网相互交织,真有“家 家泉水绕诗咏,户户垂扬入画图”之妙。引得许多中外建筑学家赞叹,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 尼斯”的美称。它是以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为精髓的纳西民族文化深厚历史积演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不可多得的遗产。一直以来,无数海内游客被古城、 雪山所吸引,纷至沓来,在古朴自然、幽雅宁静的 古城中流连。
7. 描写古村的唯美句子
描写古村的唯美句子
1查济,一幅陈年水墨。这水墨,是查氏祖人描在泾县一张绝好的宣纸上。千年之后,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的物象,依旧纯香。这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和画家,废寝忘食地端坐在不同的视角处描绘写生;有那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和旅者,不辞劳苦一次又一次慕名来观赏。陈旧其实也是一种美,它窖藏着岁月,蕴藏着文化,珍藏着历史。这种美只能临摹,只能观赏,不能复制。
2我想,查济这个古村落蕴含的缠绵美质和古老情怀,实在是非叙述所能表呈的,就连李白也留下了千古佳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闭。桃花流水杳然去,另有天地非人间。”而我等是闲情徜徉之俗子,还能搜罗如何的赞语颂词呢。面对如此历史的风物和查济人“心自闭”的气场,我觉得内心正在被填充着一种灵慧的赋性,好像叫我回归自己内心最丰满的地方。我们还是回到了“凤翥堂”,喝上一杯溪水茶,点上几道查济菜,但听老板娘款款说解着她的老房子,说解着她的生意和她的家史。查济的老人少者,或许都在守望着他们特有的历史风霜,也但愿这份历史把持住内含的美好,让它更归真、更虔诚,而不要被我们现时的物场所污染,这样才是人心最初的桃花源。
3当我们的车行驶在查济这青山绿水之间,我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无与伦比的清凉之感。我跟同行的朋友说,知道吧,什么叫青山绿水?仅仅是这几个字,就能让人感念和想象的吗?我们行经的地方是自古至今闻名遐迩的宣纸产地,这一方峰峦隽秀、溪河婉流的土地,岂不是一面巨大的宣纸,这些山岭涧川正是这张宣纸上的恢弘靓丽之画了。人在心旷神怡的画面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青山绿水的真义和神韵。
4走进查济,经过一座小石桥。这是一座普通的小石桥,以块石为溪河中间的一个桥墩,桥墩两侧铺上几块长石板连着两岸,纯粹的小巧粗朴式。正是这种普通,让我一下子倍感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童年时村头的那座石桥,它们竟如此相似,虽比不上那些气势磅礴的长石桥拱石桥,但它带着最妥贴的乡村滋味,这份滋味里散发着熟稔的人情静调,像灶间最寻常的饭香和村头最亲密的乡音,让人服顺和亲近。
5查济是泾县一个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村落,位于泾县、太平、青阳三县交界处,这里的“查”念“zhā”,而不是“chá”,因为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姓查。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它破败颓废的沧桑之美,能让人看见中国乡村时代辉煌的历史。在查济,除了居住需要外的民居之外,现存的遗迹主要是祠堂和牌坊,它们都深深地打上了氏族时代里彰显孝道和祖先崇拜的烙印。在查济,祠堂众多,因为所在之地查姓人群非常庞大,据现在查济人的口口相传,说在鼎盛时全村共有祠堂一百零八座,每座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气势恢宏,豪放粗犷;有的淡雅而富有诗意,精雕细琢;有的见砖不见木;有的见木不见砖。
6桥静卧在一条不宽不窄的溪河上,抑或是在非水势期,溪流是薄薄的,间断的,在溪底石块间泛起白白的水花,几只芦花鸭扑腾着翅膀像在避暑一样尽情地嬉戏。站在石桥上溯流而望,缓缓流淌的溪水像漂浮的白绸帘,从远处铺舞下来,那些树影、鸭子等好像是绸帘子上的印花。我知道,这是山间最普遍的自然常态,算不得什么别样的景致,可就因为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常态,所以也往往会让人一次次忽略。其实,现在我们缺的就是在常态中去感受好事好物,你看,这水不急不慢地流泻,才是一种从容的思索和安静地诉说……
8. 浙江古村一匾额,上面四字谁知道怎么读
小雷音寺
9. 安徽古村落()源县,那个字念什么
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