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概念
艺术主要是关于设计类得
美术学主要是关于画画类得
㈡ 美术专业得绘画专业和美术学有什么区别
一、培养目标不同。
1、美术学的培养目标是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2、绘画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丁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不同。
1、美术学的培养要求是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与文艺学原理作为指导思想,学生主要学习美术史论、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史哲知识,培养学生史与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
2、绘画的培养要求是学生主要学习绘画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有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
(2)美术学概念扩展阅读:
绘画专业就业前景:
绘画专业设有油画、中国书画、插图三个专业方向,培养有志于振兴中华艺术、有良好职业素质和独立创作能力的绘画专业人才。
该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低年级主修绘画基础、绘画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
高年级进入工作室,由相关工作室教授主持教学,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绘画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艺术学类,其中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绘画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7,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17位。
在艺术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美术学,动画,摄影,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音乐学,绘画,舞蹈学,表演等。
绘画专业工资待遇: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6467位绘画专业毕业生中应届毕业生工资2000元,3-5年工资3529元,0-2年工资4030元。
㈢ 美术学是什么
美术学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个新学科概念,意味着“美术”研究将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但国人最初使用“美术学”,着眼点却在美术史学。1907年,国粹派的刊物《国粹学报》第26期“美术篇”栏目,发表刘师培的文章《古今画学变迁论》;第30-31期连载刘师培《中国美术学变迁论》(未完稿);第31期还刊登刘师培《论美术援地区而论》一文。(注:参见《国粹学报》第26期(第2年第1号)、第30-31期(第3年第5-6号),上海国粹学报馆,1907年3月4日、6月30日、7月29日。)这是由传统“画学”、“书学”概念转向“美术学”概念之最早例证。刘师培所用“美术学”,就是美术史研究,或称美术史学。这是当时的风气,受西学影响,对各种对象的研究,均以“学”名冠之(含有科学的名义)。所以,刘师培的“美术学”概念,并不是将传统的中国美术理论整体提升到学科层面上,而仅仅将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出来。若认真考究,中国人“理论”的概念弹性很大,可指称某种学问或学说,也可指称某种学科或某一领域相对于实践的知识部分。中国古代的美术理论多归学理研究一类,与创作实践相关。所谓相关,一及创作实践,二级欣赏与批评实践,故其技法原理、创作观念及评判标准等,都在此列。究尽中国画学,古时品评议论及理法文章,均属“理论”。
日本学者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网络辞典》,其“美术学”词条言其概念相当于“艺术学”(德文Kunstwissenschaft,英文Science of art,法文Sciencede art),表示很多含义。德文Kunst指造型艺术,日文无对应词,故以“美术学”相译。——“美术学泛称造型艺术的学问研究”,这是广义,其下属“体系美术学”和“美术史”两种。什么是“体系美术学”?“即研讨一般造型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阐明造型艺术各领域的特征、界限、相互关系等”,且“关于美术史的原理论和方法论及风格论跟体系研究颇有直接联系”(注:〔日〕竹内敏雄,前引书,第197页。),最后,又特别说明“狭义上则除了美术史,专指体系研究”。
㈣ 美术学具体学的是什么
主要课程
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美术与
摄影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绘画写生、摄影与暗房操作、古代美术遗迹考察及博物馆专业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美术学(师范类)
培养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毕业生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同上列相近。主干学科、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同上。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全面理解和掌握美术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去阐述美术发展的规律;
3.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辩能力、综合分析研究能力、理论表达能力;
4.了解和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㈤ 美术学上的“渐变”是个什么概念
色彩的逐渐变化。
想必你知道颜色的加色吧!一种颜色加另一种可以变成第三种。如果这种加色过程是“一点点的”进行,颜色就会缓慢的由第一种趋向第三种,这就是渐变。这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把每次的加色所得到的色块排列,这样渐变就可以更直观体现。
㈥ 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有什么区别
二者最本质的区别:
美术学研究的是纯艺术,主要是研究美学,艺术设计学研究的是实用的艺术,既要有美学在里面,又要有工艺技术在里面,需要和现代工业技术相结合,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
简介:
2.1:美术学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2.2: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设计史论、设计原理、设计美学等。
㈦ 美术学专业是指什么
美术学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全面理解和掌握美术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去阐述美术发展的规律;3.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综合分析研究能力、理论表达能力;
㈧ 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有什么区别
美术学是偏向于纯艺的那种
学美术史论
也学点设计
学的东西比较多,比较杂
一般只有专业美术院校和师范院校才有此专业
基本都是师范专业
艺术设计学是专职设计
㈨ 什么是美术学
网络名片
美术学专业画集美术学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目录
业务培养要求综述
知识和能力
学科简介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美术学(师范类)?
就业前景
发展二级学科
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
无英文词汇
美术批评
美术史
美术理论探讨
研究
重要意义
价值
开设院校业务培养要求 综述
知识和能力
学科简介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美术学(师范类)?
就业前景
发展 二级学科
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
无英文词汇
美术批评
美术史
美术理论 探讨
研究
重要意义
价值
开设院校展开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要求
综述
本专业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与文艺学原理作为指导思想,学生主要学习美术史论、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史哲知识,培养学生史与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
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全面理解和掌握美术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去阐述美术发展的规律;? 3.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辩能力、综合分析研究能力、理论表达能力;? 4.了解和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编辑本段学科简介
主干学科
艺术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
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中外画论概要、古文字学与古代汉语、美术考古学基础、书画鉴定概论、美术与 相关书籍
摄影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绘画写生、摄影与暗房操作、古代美术遗迹考察及博物馆专业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绘画、雕塑?
美术学(师范类)?
培养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毕业生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同上列相近。主干学科、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同上。
编辑本段就业前景
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编辑本段发展
二级学科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机构中原有的“美术史及美术理论”专业被陆续改称美术学,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又将美术学定为艺术学 一级学科 下属的与音乐学、戏剧学等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从那时起,美术学正式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在中国诞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美术学作为艺术学科的一个分支,涵盖了视觉造型创作与美术史论研究的广泛领域,是艺术学领域的支柱学科之一,在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个重要作用尚未引起普遍的认识,与发达国家比,美术学的社会地位和普及程度相差甚远。
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
美术学是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历史的演变过程、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均是它的主要内容。美术学要研究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术活动等美术现象,同时也要研究美术思潮、造型美学、美术史学等。此外,美术学还要研究本身的历史 即美术学史,就像哲学要研究哲学史一样 。美术学既可以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借鉴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对美术学的研究还可以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美术学研究的边缘地带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例如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美术市场学、美术信息学、美术管理学等等。这里,“美术”二字的涵义有时会扩大到书法及摄影等造型艺术领域。通过这一界定,美术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理论,构成了对“美术”这一现象的研究,这在我国已经形成美术学的基本框架。
无英文词汇
然而遍览欧美各地大学的学科设置,却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美术学”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与“美术学”对应的英文词汇。欧美的美术史研究,且以德国为例分析,强调美术史本身的社会文化意义的派别影响最大。特别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主流,美术史巨子贡布里希更将图像学的观点进一步推延到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等等。在此意义上,美术史实际上是借美术的外壳,承载社会文化的历史内容与含义。设在综合性大学里面的美术史学科,大都拥有独立的系别。如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些知名大学均有美术史研究的专业。另外也有将考古与美术史并置的,如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就有名为“考古与中国艺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学科,常设在综合性大学的哲学系美学专业。当然,也有一批艺术院校有美术理论专业。 总之,国外还没有一个可以能够包含史、论、评含义的美术学概念。同时,也似乎不存在一个学科管理意义上的美术学。在中国古代美术文献中,常常把画评、画史、画论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例如南齐谢赫的著名批评著作《古画品录》便是这种体例。谢赫在这部著作开头,就对画品即绘画评论做出概括,“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接着对绘画的功能和作用发表见解:“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览。”这段话便是他的美术观念和绘画理论的表述。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即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条标准成为此后绘画批评中的根本原则,也成为我国古代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批评理论和美术作品研究也可以进入史的范畴,中国古代画论常将史和批评融汇其中。
编辑本段美术批评
美术批评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它们却构成美术学的基本内容。美术批评学可以作为美术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加以研究,当然在批评学领域,美术批评学也可以作为批评学的一个分支,与文学批评学、音乐批评学等并列。美术批评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题材、内容、思想和风格进行品析、评判,揭示其价值,分析其优劣,或者对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美术流派、美术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这种活动就是美术批评或者叫美术评论。美术评论和当前的创作实践活动联系比较紧密,批评家要参与美术活动,及时了解创作动向,推动创作活动的发展,美术批评家有时还可参与策划美术展览,组织创作研讨等活动,因此美术批评也是一项操作性、现实性比较强的活动。而美术批评学则是从理论上总结批评规律,提出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方法,或者总结历史上的批评成果,建立起理论形态的批评学科。
编辑本段美术史
美术史是由美术史家和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术作品、美术文献、美术遗迹进行发 美术作品
掘、研究、探讨,客观地揭示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的科学。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美术史著作是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它开创了撰述中国美术史先河。西方美术史学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画家瓦萨里写作的《大艺术家传》。这部书记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和雕家的生平、活动和创作,为后人研究文艺复兴美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书首次出版于1550年。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真正建立应以18世纪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出版《古代艺术史》作为标志。这样,中国的《历代名画记》早于瓦萨里约700年,早于温克尔曼约900年。所以,中国美术史的学科建立实际上始于盛唐。
编辑本段美术理论
探讨
是对美术问题的理论探讨,通过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作品也可以包括书法及摄影的功能与作用、基本特征、形式、结构、语言、风格及其中的审美规律和思想活动,揭示美术的普遍特点与规律。美术理论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美术基本原理,在广义上则可以包括美术美学、美术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社会学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批评理论也是美术理论的组成部分,但鉴于美术批评理论和美术评论活动相对的独立性,因此美术批评和美术理论常常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进行探讨。
研究
在对美术史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客观地揭示作品的创作年代、材料、作品的题材内容等,但当美术史家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探索时,也必然要与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和艺术观念及价值标准对作品做出评判,而在这一过程中,批评或明或暗地在起作用。固此美术史不可能完全离开美术批评。美术批评还是联系美学、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美术作品的桥梁。由此看来,美术批评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三者成为美术学的基本内容。
重要意义
在经过以上的论述后,便可以知道《美术学博士生毕业论文文丛》这套选题的意义。这套书实际上是在检阅着中国美术学研究的新水平,虽是博士生的成果,博士生的背后是导师。所以,这套书汇集的成果将包含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学术智慧。与美术学研究的以往成果比,这批论文在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新的发展,相信对我国的美术学建设乃至整个美术事业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价值
美术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生活课题,还是博大精深的学术课题,它反映着民族的历史积淀,也预示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标志。荣宝斋出版社正是站在这个高度上去对待这一选题,希图让更多的读者通过这一套书不仅了解美术 包括东方和西方、古典和现代 ,也由此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人类的生存价值。
编辑本段开设院校
渭南师范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师范大学 云南艺术学院 西藏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艺术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美术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艺术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扬州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学院 温州师范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烟台师范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美术学院 深圳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华侨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长春师范学院 宁夏大学 佳木斯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四平师范学院 集美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 锦州师范学院 上海大学 廊坊师范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江南大学 盐城师范学院 浙江大学 湖州师范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井冈山师范学院 山东大学 济南大学 德州学院 淄博学院 临沂师范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荆州师范学院 襄樊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云南大学 玉溪师范学院 延安大学 汉中师范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内蒙古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泰山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 咸宁学院 零陵学院 汕头大学 湛江海洋大学 绵阳师范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河西学院 九江学院等
㈩ 美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美术学是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历史的演变过程、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均是它的主要内容。美术学要研究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术活动等美术现象,同时也要研究美术思潮、造型美学、美术史学等。此外,美术学还要研究本身的历史 即美术学史,就像哲学要研究哲学史一样 。美术学既可以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借鉴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对美术学的研究还可以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美术学研究的边缘地带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例如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美术市场学、美术信息学、美术管理学等等。这里,“美术”二字的涵义有时会扩大到书法及摄影等造型艺术领域。通过这一界定,美术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理论,构成了对“美术”这一现象的研究,这在我国已经形成美术学的基本框架。
20世纪80年代,一个新词“美术学”在中国学术界开始使用。在90年代初,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机构原有的“美术发展历史及其理论”专业被改为美术学,90年代中期国家有关部门又将美术学定为艺术学一级学科下属与音乐学,戏剧学等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所以到90年代,美术学正式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在中国诞生,并得到很快的发展,对美术学学科的研究及时美术学的研究对象的探讨也开始进行,本人于1997年在《美术学研究》丛刊第一集(长江文艺出版社)以发刊辞的形式发表“加强美术学学科建设”一文,该文并于1997年第4期《美术观察》上发表,引起讨论。在该文中本人对美术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作了一个初步的界定:
美术学是人文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美术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美术历史的演变过程、研究美术理论及其批评的科学,换句话说,美术学要研究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术活动等美术现象、同时也要研究美术思潮、美术理论、美术美学、美术史学。此外,美术学还要研究本身的历(即美术学史,就像哲学要研究哲学史一样。美术学即可以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借鉴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对美术学的研究还可以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美术学研究的边缘地带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例如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美术市场学、美术管理学等等。
在这一界定中,美术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学可以作为美术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加以研究,当然在批评学领域,美术批评学也可以作为批评学的一个分支,与文学批评学、音乐批评学等并列。美术批评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学科,什么是美术批评呢?美术批评是由批评家、哲学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及美术家等人,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风格、题材、内容进行品析、评判,揭示其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或者对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美术家群体及美术流派,美术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美术发展趋势,这种活动就是美术批评或者叫美术评论。美术评论和当前的创作实践活动联系比较紧密,批评家要参与美术活动,及时了解创作动向,推动创作活动的发展,美术批评家有时还可参与策划美术展览,组织创作研讨等活动,因此美术评论也是一项操作性、现实性比较强的活动。而美术批评学则是从理论上总结批评规律,提出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方法,或者总结历史上的批评成果,建立理论形态的批评学科。
美术史是由美术史家和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术作品、美术文献、美术遗迹进行探讨,发掘、研究,客观地揭示一定的美术作品在材料、时间、内容、形式上的特征,考证和发现新的美术史实,揭示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美术史著作是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写作的《历代名画记》,宗白华先生称赞此书是:“亘古不朽的著作”,这部书产生于公元九世纪,共十卷,结构恢宏、内容博大精深。卷一至卷三,共十五篇文章,卷四至卷十为历代画家小传和品评,包括自轩辕至唐代会昌年间372位画家,这部分内容属于绘画实际评论,记录了唐代会昌以前画家的生平、艺术作品和风格,同时还引述和评论了唐代及以前的重要的画评、画史及画论作品,包括顾恺之、谢赫、姚最、窦蒙、张怀璀、孙畅之、李嗣真、裴孝源、朱景玄等人的作品,《历代名画记》开创了系统的中国美术史先河。西方美术史学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画家瓦萨里写作的《大艺术家传》。这部书记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和雕家的生乎、活动和创作,为后人研究文艺复兴美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书首次出版于1550年。西方艺术史学科的真正建立应在18世纪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出版《古代艺术史》的时候。中国的《历代名画记》建立美术史学科早于瓦萨里约七百年,早于温克尔曼约九百年。
美术理论是对美术问题的理论探讨,通过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作品及美术家、美术创作、美术的功能与作用、美术的基本特征、美术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风格、美术鉴赏活动、美术的审美特征、美术和其他艺术的异同点等内容的研究,揭示美术的普遍特点与规律,美术理论主要是对美术的基本原理进行探讨,美术理论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美术基本原理,在广义上则可以包括美术美学,美术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社会学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批评理论也是美术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鉴于美术批评理论和美术评论活动有一定独立性,美术批评和美术理论可以分成二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进行探讨。
美术批评与美术史、美术理论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它们构成美术学的基本内容。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当代存在不同的意见。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艺术批评家文杜里在其《艺术批评史》中曾谈到,当时法国响起了一阵权威的声音,坚持三种学科的分立。艺术史应该提供所有的艺术作品,对这些作品无须去批判它们,也无须加以评论,而以尽可能丰富的文献说明实事;艺术批评应以符合美感要求的原则对艺术作品进行批评;美学则就普遍意义上将艺术的界说加以体系化,文杜里反对这种三科分离的观点,他还引用康德的原则,即任何脱离了直觉的概念都是空洞的,任何脱离了概念的直觉都是盲目的。文杜里还认为将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的批评分离,是把“艺术史推向谬误的最严重的情况”,他还进一步认为“如果一件事实不是从判断作用的角度加以考察的,则毫无用途;如果一项判断不是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则不过是骗人。”实际上艺术史和艺术批评,我们认为是紧密相关的,在对艺术史的研究中,当然最重要的是客观地揭示作品的创作年代、材料、作品的题村内容等,但当艺术史家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探索时,也必然要与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和艺术观念及价值标准对作品做出评判,而在这一过程中,批评或明或暗地在起作用。固此艺术史不可能完全离开艺术批评。艺术批评还是联系美学、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作品的桥梁,美学与艺术理论是对艺术普遍特点与规律的抽象,他们提供艺术观念、美学价值标准及艺术的普遍原则,通过艺术批评而运用到艺术史与艺术作品的评判中。当然在艺术批评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总结、发现、创造新的批评观念、批评原则与方法。同时艺术批评还可以为美学与艺术理论提供新的批评理论材料及新的有关艺术史与作品的研究成果,激活美学与理论思维,促进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艺术批评也可以从对作品的批评过程,对艺术活动与想象、思潮的关注中,了解艺术动态,总结艺术经验,从而上升到艺术批评理论建设的高度,由此看来,艺术批评与艺术史、艺术理论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关于美术批评与美术史及美术理论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文学批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关系中得到相应的启示,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与文学理论家雷内·韦勒克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一文中转引他在其专著《文学理论》中的意见,呼吁这三门学科有进行合作的必要。“它们互相蕴涵的彻底程度使人不能想象有脱离文学批评或文学史的文学理论,或者有可以脱离文学理论或文学史的文学批评,或者有可能脱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文学史。”韦勒克甚至想过要取消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区分,他主张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不可能完全分开,相互之间有着包容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与美术评论文献中,常常将美术批评、美术史、美术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例如南齐谢赫的著名批评著作《古画品录》就是这样,从“画品”的标题来看,和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南朝梁代庾肩吾的《书品》一样,都是艺术批评著作。谢赫在这部著作开头,就对画品即绘画评论做出概括,“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接着对绘画的功能和作用发表见解:“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览。”这段话是他受到孔妇儒家哲学观的影响,认为绘画的作用也是兴成教化、劝戒贤愚,这可以说是他的美术观念和绘画理论的表述。接下来,谢赫提出绘画六法,即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六条标准后来被推崇为“六法经沦,万古不移”,成为此后绘画批评中的根本原则,也成为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批评理论和美学与美术理论是相通的。《古画品录》分一,二、三品,共评价了自三国以来,两晋南朝宋齐时期的十七位画家,如评陆探微,将他放在第一品第一人,说他“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谢赫将六法作为批评原则运用到批评实践中,认为只有陆探微与卫协于六法“备该之”,将陆探微列为上上品,还觉得委屈了他,而卫协则虽不该备形妙,但颇得壮气,“凌跨群雄,旷代绝笔。”这都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绘画评论文本。今天我们来看谢赫对这三品十七位画家的评论,不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最重要的资料吗?对我们了解研究三国至南朝宋齐的绘画史也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由此看来,在中国古代,绘画评论与绘画史也是紧密相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