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知识大全
Ⅰ 请介绍一下现在发行的关于医学知识的英文科普期刊杂志,最好在国内能够订阅到或者网上可以下载到。
好专业,不专业的表示鸭梨很大
你好,可以看一下,家庭常见病预防,基本医学知识之类的书籍。
Ⅲ 为啥国家不科普正确医学知识 随便广告商欺欺骗消费者
你怎么知道没有?在正科普与欺诈之前还有你个人的判断力问题,你如果一直不信真的科普,科普怎么唤醒装睡的人?
Ⅳ 自学医学看课本有效果吗对健康知识和日常
医学知识可以通过看有关教材来掌握一些,健康知识应该看些靠谱的科普书、科普文章。之所以说要看靠谱的科普书、文章,是因为纸质书、网络上充斥着海量的伪科普甚至反科普的“科普书“和”科普文章”。任何一门知识都需要其他学科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支撑,否则很难掌握真正的知识,比如医学,如果仅仅阅读、研究中医而不去阅读、研究现代医学,则永远不可能学懂中医。知识门类是有坐标的,需要坐标参照来学懂、检验、掌握。
Ⅳ 有没有大型的医学科普知识网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03/12/11757661_318742134.shtml
若是以上网址对你有帮助,版望采纳。权
Ⅵ 医学科普:病毒和细菌有什么区别
首先定义上的不同
病菌,使人或其他生物生病的细菌,又称致病菌或病原菌。版权本质上还是属于细菌。
细菌,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有细胞结构),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病毒,比细菌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寄生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病毒和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细菌也有很多是有益的。如人体大肠内寄生的大肠杆菌,帮助人类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给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牛、羊等动物能够消化植物纤维,是因为他们的消化道内寄生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分解纤维素;要是没有这种细菌的话牛和羊是没法吃草的。同时人们依靠细菌生产药品、食品、饲料、抗生素、味精、调料等。同时细菌也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分解动物的粪便、动植物的尸体等。没有细菌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世界,所有的生物将无法生存。
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作用的。
Ⅶ 科普小常识300字
提高记忆力预防痴呆的生活好习惯
老年人随着年量的增大,记忆力会不断下降,而记忆力下降很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因此,老年人有注意保持良好的记忆力。《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最新刊文,只要改善生活习惯,就能让大脑保持良好的记忆力。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预防老年痴呆症要怎样提高记忆力吧。
1.晒太阳。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记忆增强计划执行主任史威尔医师建议,多外出走走晒太阳。因为阳光能促进神经生长因子,使神经纤维增长。现在已有专家
研究晒太阳的量是否与认知障碍症的发展有关,虽暂无定论,但每天接受阳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较好的睡眠模式,不容易忧郁。
2.健走。有氧运动可使心跳加速,而且有些动作需要协调四肢,能活化小脑,促进思考,提高认知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有氧运动很简单,健走即可。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发现,只要每周健走3次、每次50分钟就能使思维敏捷。
3.冥想。减少焦虑,改善脑部血流量。美国清晰大脑网站提供一个冥想法:闭上眼睛、大拇指按小拇指,想象运动后美好的感觉,深呼吸30秒。然后大拇指按无名指,想象任何喜欢的事物30秒,然后再按中指回想一个受关爱的时刻30秒,最后按食指回想一个美丽的地方30秒。
4.挑战自己。美国神经学家佛杜希认为,“人们需要停止抱怨,意识到自己可以记住很多事情!”他开出的药方是:尝试记住新闻台早中晚不同的新闻播报员的名字,或者记住你喜欢的球队中除了核心球员以外其他人的名字。
5.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主动打招呼不但有助于人际互动,降低忧郁症的风险,而且为了主动打招呼,需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与外貌特征,因此有助于提高脑力。美国精神病学家加里博士认为,散步时和朋友聊天也有同样的功效。
6.多吃绿色食物。绿色食物,主要是叶菜类蔬菜,能帮助你抵御认知障碍症,降低记忆力丧失的风险。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发现,鱼肉、坚果和橄榄油也有同样的功效。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www.jkyd.net
Ⅷ 求推荐一本辐射知识的科普类或医学类书籍(如x线,y射线,紫外线等)
程守珠普通物理学下册。科普级别,有读过高中的都看得懂
Ⅸ 一部关于科普医学知识的动漫
动画心疗系
Ⅹ 在医学院设立科普知识宣传栏的好处
在医学院设立科普知识宣传栏的好处:
一、“平易近人”,贴近生活。让我们更加了解医学院,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科学指导,引领思想。通过对科普知识的宣传,培养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提高认同,加快融合。这样就会使陌生的人变得熟悉起来,让疏远的人开始亲近起来,让需要帮助之人得到了关爱,提高人们对医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加快学院人员的融合,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