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谢字文言文
⑴ 古文“谢过”中的谢字是什么意思
尝耘瓜误断其根,父怒,援杖击之,几死。有顷复苏,鼓琴而歌。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陷父不义,安得为孝乎?”参闻之,遂造孔子谢过也。
文言文一定要有上下文
认错,道歉:~过
谢xiè
动词义:
1、形声。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
自谢曰。——《战国策·赵策》
长跪而谢。——《战国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惊谢曰。——清·周容《芋老人传》
2、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命。——《史记·汲黯列传》
谢媒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楚而谢。—— 唐·李朝威《柳毅传》
谢客矣。——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 ——宋·苏轼《盖公堂记》
3、辞去官职。
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南齐书·王僧虔传》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唐·王维《送张五归山》
4、告辞;告别。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史记·李将军列传》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告诉;告诫。
谢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以言辞相问候。
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史记·赵广汉传》
7、感谢。
休谢之。——《三国演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且谢曰。——唐·李朝威《柳毅传》
8、逝去。
诏曰:弟勰所生母潘早龄谢世,显号未加。——《魏书·彭城王勰传》
9、酬谢。
婚礼不许多用盘盒猪羊糖饼,不许厚礼物谢媒。——明·海瑞《禁约》
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10、衰败;衰落。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宋·叶适《宿觉庵》
花之既谢。——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1、逊让;不如。
既鲸鲵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诉其本怀,避贤谢拙。——《宋书·王宏传》
12、避免;避开。
必以俪辞为文,何缘《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章炳麟《文学总略》
名词义:
1、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南。
于邑于谢,南国是式。——《大雅》
2、姓。
词义梳理
1辞却,辞职。
2推辞;拒绝。
3引申为不用。
4辞别。
5引申为离开。
6消失;凋谢。
7指脱落。
8衰败,衰落。
9除去。
10避免;避开。
11缺乏;少。
12逊让;不如。
13更替;轮替。
14道歉;认错。
15惭愧;不安。
16酬谢;酬答。
17指谢仪,报酬。
18泛指感谢。
19问候,问。
20告知,语。
21解答,叙述。
22龟的一种。行而头仰,用以占卜不灵。
23通“榭”。
24古邑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周申伯迁于此。一说,即今河南省信阳市。
25姓。春秋时鲁有谢息。见《左传·昭公七年》。
⑶ 文言文 书谢御史 重点字词
谢御史者[1],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2]。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3],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4],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5]。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6]。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及道光癸巳之岁[7],河南裕州知州谢兴峣[8],以卓异荐入都。裕州,御史之子,由翰林改官也。引见时,唱陈名贯毕[9],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兴峣对言:“臣父谢振定,历官翰林御史,臣生长京师。”上悟曰:“尔乃烧和珅车谢御史之子耶?”因褒奖兴峣家世,勉以职事。明日,上语阁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昨见其子来,甚喜。”未几,命擢兴峣叙州府知府[10]。方裕州入见时,吾乡人士在京师者,盛传天语,以为谢氏父子之至荣也,又幸芗泉先生之生于其乡而以相夸耀也。敏树得知其本末如此云。
敏树又记在都时,有郎官当推御史者,语次[11],因举芗泉先生之事 。郎官谓曰:“芗泉负学问文章,又彼时请议尚重,故去官而名益高,身且便。今我等人材既弗如,而时所重者,独官禄耳,御史言事,轻则友人笑,重则恐触罪,一朝跌足,谁肯相顾盼耶?且家口数十,安所赖耶?”余无以进之。嗟呼!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12]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其家人居室,必不如在官之乐者。且使先生官不罢,其进取抑未可量,一遭斥逐,终以不振,独气节重江湖间耳。然则先生之烧车之时,亦可谓计虑之不详尽者耶?
[1]谢御史:谢振定,字一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年间进士,嘉庆初官御史。著有《知耻堂集》。御史:清代行使纠察的官吏。
[2]楚:湖南古属楚国。芗(xiāng):1.古书上指用以调味的紫苏之类的香草。2.同“香”。
[3]和珅:清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字致斋。乾隆时由侍卫迁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执政二十余年,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乾隆晚年对他极为倚重。任职期间结党营私招权纳贿,嘉庆继位后抄没家产,责令自杀。清代大学士实际行使宰相之权,故文中称他为“宰相”。
[4]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5]筇:竹杖
[6]通衢大道:四通八达的道路。
[7]削籍:除去官籍名姓,即革职。
筇(qióng):竹杖。屐(jī):登山用鞋的一种。筇和屐都是游历山水的用具。部郎:郎中,旧时政府各部尚书、侍郎、丞以下的高级部员。
[8]癸巳:1833年(道光十三年)。
[9]裕州:州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方城县。
[10]唱陈名贯:高声报告姓名、籍贯。
[11]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省宜宾市,辖四川省大凉山及雷波县以东,富县以南,隆昌、兴文等县以西。
[12]当推御史者:正推举为御史的人。语次:说话中间。次:中间。
[13]行辈:辈分,这里指地位相同的人。
不知道你具体要的,全贴上来了,还有不知道的亲追问~
⑷ “谢”字的古文有什么意思请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帮下忙哈
1.认错;道歉;谢罪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辞去官职;推迟
范晔《后汉书。鲁恭传》:“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
3.拒绝
4.告;问
汉乐府《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5.辞别;离开
郭璞《游仙》“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6.感谢;酬谢
班固《汉书。张汤传》“安世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7.衰退;凋谢;死亡
李山甫《落花》“落魄东风不借春,吹开吹谢两何因”
参考资料: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⑸ 文言文中有或、盖、请、谢字有哪些意思并举出例子
或:
1、有的,有的人。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也许,或许。 例如:“云霞明灭或可睹."
3、又。 例如:”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4、语气词。 例如:残贱公行,莫之或行。”(莫之或行:没有人制止它。)
5、通“惑”,迷惑。例如:“别从东道,或失道。”
盖:
1、用芦苇或茅草编的覆盖物。例如:被苫盖,蒙荆棘。“
2、车盖。例如:”拥大盖,策驷马。“
3、器物的盖子。例如:”宰右执镫,左执盖。“
4、遮蔽,掩盖。例如:”不能相为弃恶盖非。“
5、胜过,超过。例如:”功盖五帝。“”英才盖世。“
6、副词。大概。例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克终:能坚持到底。)
7、通”盍“,何不。例如:”盖云归哉。“(云、哉:语气词。)
请:
1、请求。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邀请。例如:”乃置酒请之。“(置:设。)
3、谒见,拜见。例如:”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造:指前往。)
谢:
1、道歉。例如:”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2、推辞。例如:”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使使:派使者。欲徙王赵:要把代王迁到赵国去做王。代:国名。边:边疆。)
3、辞别。例如:”挥手谢公卿。“
4、感谢。例如:”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尝:曾经。荐:推荐。)
5、告诉。例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戒:警戒。慎:小心。)
6、衰亡,凋落。例如:”蔷薇花谢即归来。“
7、逊于,不如。例如:”瓷甖无谢玉为缸。“
⑹ 文言文中谢字怎么翻译
请罪
道歉
婉拒
辞去官职
告辞
告诫
感谢
常用的就这几个……
希望帮到你
记得好评哦哦
⑺ 古文中的“谢”"字有哪些解释
1、向人认错道歉。
两汉:司马迁《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意思是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2、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谢客矣!意思是相公疲劳了,谢绝会客。
3、辞去官职
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南齐书·王僧虔传》
唐· 王维《送张五归山》: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意思是不久我也该辞官归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违!
4、告辞;告别
两汉(作者不详)《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意思是记得那年初阳的时节,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
5、告诉,告诫
两汉(作者不详)《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意思是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以此为鉴戒千万不要把它忘。
6、酬谢
明· 海瑞《禁约》:婚礼不许多用盘盒猪羊糖饼,不许厚礼物谢媒。
7、衰败,衰落
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花之既谢。意思是花朵凋谢了。
谢字组词有:答谢、谢谢、谢意、鸣谢、感谢、谢幕
(7)鞋谢字文言文扩展阅读:
词语解释:
1、答谢[ dá xiè ]
受了别人的好处或款待,表示谢意。明末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明日妇人买了一壶酒,装着四箇菜碟,叫小童来答谢,官人也受了。”
2、谢谢[ xiè xie ]
对别人表示感谢。现代冰心 《追念振铎》:“更请你多多替我们谢谢老太太,她的手艺真是高明!”
3、谢意[ xiè yì ]
感谢的心意。现代x巴金 《再访巴黎》:“现在我来到像前,表达我的谢意。”
4、鸣谢[ míng xiè ]
表示谢意(多指公开表示)。现代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现在,通过向她鸣谢,我同时也向当时和她处境类似的男女同志致敬。”
5、谢幕[ xiè mù ]
演出闭幕后,观众鼓掌,演员站在台前向观众敬礼,答谢他们的盛意。现代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晚会演完谢幕时,所有的演员都站到台前,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鲜明漂亮,好看极了。”
⑻ 求文言文中含有“谢”字的句子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⑼ 古文中的"谢"字有哪些解释
”谢“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1、更换、替代。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兵略》:“若春秋有代谢。”
释义:就像季节一样不断更换。
2、询问、问候。
出处: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释义:太守询问罗敷:“愿和我同乘一车走吗?”
3、感谢,道谢。
出处:西汉 司马迁《鸿门宴》:“乃令张良留谢。”
释义:于是就让张良留下来道谢。
4、认错,道歉。
出处:西汉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由宾客带领到了蔺相如的门前道歉。
5、辞去、推却、拒绝。
出处:汉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释义:刘母拒绝媒人说:“女儿先前有过誓言,老妇我怎么敢(对她)说再嫁这件事呢?”
6、凋谢;死。
出处:唐 杜牧《留赠》诗:“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释义:不要在镜子前面哭泣了,等到蔷薇花凋谢的时候就回来了。
7、告诉,劝诫。
出处:汉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释义:多多劝诫以后的人们,以此故事作为警戒,千万不要不要再犯同样的悲剧。
8、告辞,告别。
出处:西汉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释义:侯生看公子的脸色始终不变,才辞别了朋友上车。
9、 姓。如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
(9)鞋谢字文言文扩展阅读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谢,辤去也。从言,䠶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谢,辞别离去。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䠶”作声旁。
词语解释
1、谢绝 [ xiè jué ]
释义:婉辞,拒绝。
2、致谢 [ zhì xiè ]
释义:向人表示谢意。
3、道谢 [ dào xiè ]
释义:用言语表示感谢。
4、代谢 [ dài xiè ]
释义:交替;更替。
5、感谢 [ gǎn xiè ]
释义:用言语行动表示感激。
⑽ 古文中谢的意思
这些都是出自《孔雀东南飞》
第一句“谢家来贵门”中的“谢”应该是回“离开,辞别答”的意思,全句意思就是“离开家来到贵府”;
第二句“阿姆谢媒人”中的“谢”和现在差不多,即“酬谢,感谢”的意思;
最后一句应该是“多谢后世人”,这句中的“谢”是“警告,告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