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文言文
⑴ 文言文杨柳先生传的翻译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
颇 pō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
⑵ 用古文写丰城杨柳湖作文
丰水湖公园概念性设计由著名设计大师崔华峰主持,其设计集丰城历史、文化与回风景旅游答于一身。该公园内以新城大道为轴心,两侧各开挖一个半月形人工湖,两个半月形人工湖合成一个圆形人工湖(水面面积约300亩)。在人工湖中心点上(新城大道中心线上),以106米为半径建一圆形丰水湖广场,广场面积约53亩。一条横穿新城大道的地下通道,将两个半月形广场联为一体。丰水广场内(新城大道两侧)分别有对称的展馆、双剑墙、丰水平台等建筑。丰水湖外围分别有和合塔、唯美龙窑、博物馆、丰阁、和顺水、枫林桥、景观小品等建设和休闲运动场所。
为了保持丰水湖公园内各主要景观建筑风格的一致性,特聘请中国古建筑专家赖东亮为丰水湖及和合塔工程总顾问,提供技术指导,2007年11月26日该公园开工建设,由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负责承建,计划2008年11月完成公园主体工程及部分配套设施,2009年全面竣工
⑶ 水边杨柳数株数株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水边杨柳数株数株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数株就是几株、若干株的意思
⑷ 小古文杨柳的文艺性说明文
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述事理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
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是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科学小品的特点:
①短小精练,也可称千字文,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具有"小品"的特点;
②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
③文笔轻松、活泼、生动、形象,颇有文采,可叙述,也可描写;
④题材新颖、适时,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
⑤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科学融入艺术之中,富有情趣,引人入胜。
⑸ 小古文仿写杨柳
涓涓的溪流,清澈如镜,顺渠流淌。杨柳岸,晓风残月
百鸟飞翔 星星闪烁 成绩专优良 露珠晶莹属 容光焕发 心情平静 情绪高涨
两颊绯红 气势磅礴 会议结束 品种繁多 气氛热烈 劳动光荣 生活幸福
⑹ 小古文杨柳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小骨的温柔应该是24集的顺序写的。
⑺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册17课杨柳这篇小古文的译文
磨针溪抄是在眉州的象耳山脚下袭。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⑻ 写“柳树”的文言文
采 薇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赠柳 李商隐(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唐)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柳 李商隐(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江边柳 雍裕之(唐)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杨柳枝词 白居易(唐)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垂柳 唐彦谦 (唐)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宋)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如梦令·咏柳 曹雪芹(清)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杨柳枝词 厉鹗(清)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兰陵王·咏柳 周邦彦(北宋)
柳阴直,烟里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高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 没有文言文,只有古诗词!
⑼ 古文杨柳有什么意象
在古文中“杨柳复”制多象征离愁、思念。
“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在《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另如:《阳关三叠》中“客舍青青柳色新”,同样表达离愁。《闺怨》中“忽见陌头杨柳色”亦如此。而《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则表达的是思念之情。
愿对你有所帮助!
⑽ 仿写古文杨柳
涓涓的溪流,清澈如镜,顺渠流淌。杨柳岸,晓风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