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美术填空题

美术填空题

发布时间: 2020-11-24 20:37:20

『壹』 请问广美美术理论考题类型是什么 有填空,选则,判断,名词解释,作品鉴赏,艺术概论这里的那种题型

以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和论述题为主。理论类考试考的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把握和文笔论述,这需要长时间的阅读积累,甚至包括眼界和格局。除了研究书本知识,也可以关注一下新闻杂志和网站,拓展一下视野。

『贰』 《美术鉴赏》 试题

《竹影》教案

安徽省广德县独山中学 吴昊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教学方法:
采用“感知一品读一迁移—小结”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板书:

童真童趣

画竹影

艺术体验

读——品——想——结

一、 导语

有些同学看到我,可能会在心里说,这个老师怎么长得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为我还保留了一颗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自然有关孩子有关艺术的课文《竹影》。

二、 、初读课文

a) 有多少同学阅读过这篇文章?请这位没有读过的同学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为什么要以竹影为题呢?

b) 由于这是篇自读课文,需要同学们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这一课文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阅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扫读等,只要是自己喜欢,怎样的阅读方式都可以。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词可以做下标记,并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产生了共鸣的地方,作下标记,可以划线,可以作批注,简要地记录下你读书时的情感体验。读完了,我还想请同学们对这篇文章进行简单的概括。

c) 同学们读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中说话最精练最简短的同学来概括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来评价一下吧,你认为怎么概括才又简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呢?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三、 品味文章

一个苹果两个人分,一个苹果只剩下半个。而一种思想两个人分,一种思想会变成两种。现在请同学们将你读到的记下的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划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注。他们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文章对孩子们的活动写得很有童趣很真实:

如:弟弟发现一个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问题:………成年人也许不会注意这样的事情,谁又有这样的细心这样的时间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头上冒出烟气?这样的问题成年人听了,也许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们却会追根究底的。大家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

如果成年人争论一个问题,一定会水落石出的。华明的注意略去了转向了别处,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评,做事三分钟热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们对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们像成年人那样专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们的事多着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

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写孩子新一轮的热情,他们用木炭描这些天然的国画,并联想到平时见到的画图。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艺术的殿堂门口。于是领路人——爸爸出现了,他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2、 一些句子很生动,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景物。

略见教参.

3、 爸爸很会引导。经过爸爸的引导,你了解了哪些绘画的知识?

(1)爸爸没有批评他们在水门汀上画画,而是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殿堂。爸爸和他们一起画画。

(2)爸爸在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时候,打了个比方,“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讲授二者的区别:西洋画注重写实,画人则要按解剖学来画,画景要画出立体感,而中国画则不讲究这些,画人,则张扬人物的特点,画景则山水重重叠叠,象是飞机中所见的,而且又不是一时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想到哪画到哪。而且很多中国画只有寥寥数笔,却传达出画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画更讲究形式,画出的画和照片一模一样,而中国画讲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样,只突出主题)

(1) 爸爸在讲中国画时,没有用专业的术语,也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了几句话就概括了竹画也是中国画的要点:讲究画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等)表现着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

(2) 请绘画最好的同学上黑板画一幅竹影,大家按课文中的标准评价。

4、你还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为什么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笔,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

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五、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善于小结。现在我们请同学们将自己在这节课中所学的所想的小结在作业中。

作业一: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课的收获。再分项写出从内容上、思想上、写法上的体会。

作业二:课后自己进行一次艺术上的创造,将自己的创造的过程、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字数300左右。

六.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运用了:读——品——想——结的方法,自己学习了这篇散文。以后,同学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本上的自读课文、课外书上的美文。至于文中的一些细小的知识点如作家作品介绍,词语解释等,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资料,互相交流。最后,引用一下丰子恺在《艺术三昧》中的话来结束这节课: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情就会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语文学习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的体验,应避免围绕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说教,而应注重对艺术发现的认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演示板书。)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学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就能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去进行语文学习,拓宽了语文课堂的宽度。)
一、《安塞腰鼓》赏析

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

在文章里,安塞腰鼓,并非只是单纯地在作为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这样,作者自然要倾注下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之、颂之,一歌二颂难以尽致,则有三歌之、三颂之。

在作者笔下,几乎分不出哪是形式与内容,哪又是客体与主体,两者真正地获得了无间的统一。

不取拖沓累赘、沉闷疲软的长型句式,而多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也没有冗长繁复的段落,一言两语即自成起迄。

大量地运用排比,排比的形式又力求多样:既有句内的排比,更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又能连段而下,交错互出。

不独直接地描写这腰鼓释放的磅礴能量,也从人的感觉、人的联想和群山、大地等周围环境的回响上,多方位地渲染着它的奇特效应。

自始至终采用行进的、动态的描写,不作静止的形容,并使那人体的动作与腰鼓的声响,在共时态中互激互溶,合二而一,从艺术上组成一个表现着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体。

——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惟有生存于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创造出此等奇观,也才能凭借它而释放其内蓄的伟力。作者是陕西人,从其描写中,可以看到他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无限神往与倾心爱恋。惟其如此,他也才能写得酣畅淋漓,曲尽其妙。

这一篇,与乔良的《高原,我的中国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乔良的作品,是对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的总体性的把握,那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则是把它对象化和具体化。读者能把两篇作品一并阅读,相互比照,必将更深切地体察到我们民族性格的本色及其生命力量之表现。

(金梅,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当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二、《安塞腰鼓》赏析

乐器往往是用来制造气势、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的,它因地域和民族等的不同而有“西洋”和“民族”之分类,更因构造和“玩”的方式的不同而有管乐、弦乐、打击乐等不同叫法,演奏出来的效果当然也是大不相同的。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把对人和鼓的描写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盘托出。

一开始,人是静的,静得像一株株朴实的高粱。风吹叶动正衬托出他们的静。鼓也一样,“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这黄土高原上百十个以高粱为背景的鼓者是注定了要有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的!

忽然之间就爆发了,爆炸了。作者用比喻的排比句来营造这“壮阔”“豪放”“火烈”的阵势:“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腰鼓改变了人们的感觉,引发了人们的联想,而这一切的最高境界就是“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

真正的诗歌是需要反复咏唱的,这是《诗经》以来的传统。反复和排比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反复”不是“重复”,不是相同词、句、段的两次以上的简单出现。在《安塞腰鼓》里,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

“好一个安塞腰鼓”为全篇确定了基本的音高、色泽、氛围和主要的精神走向,无论上、下文怎样摇曳、生发、词采飞扬,都不会走得太远,这是作文常规之一,也是文章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根本。本文的“精神内涵”也在这里:“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两个紧密相连的段落是流动于所有动作、情景、章句里的不变的灵魂,以后的每一次感叹和议论都不曾离开它。

请注意以下几个地方:“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激情……”一段里,“阵痛的发生和排解……”一句表达的是对改革开放以后,祖国走进新时代的振奋和自豪之情;“除了黄土高原,哪里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可以理解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的比喻,是民族立足本土、再创辉煌的坚实前提和基础;四个“愈捶愈烈”领起的短段和短段里短句的出现起到了深化主题、热化感情、增强力度的作用。

开头是静悄悄的,结尾也静成了“另一个星球”,这种猛然爆发和戛然而止的安排显然别是一番匠心。它的直接效果是,主体部分因为首尾的安静变得更加火红、热闹、气势冲天了。

“安塞腰鼓”所表达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但“诗无尽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仅仅感受一下也行,这节奏、气势、色彩,这生命力旺盛的后生,这纯粹的阅读的快感。

『叁』 五年级人教版美术试题

(时间:10分钟)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

1、在色环上( )的色彩,称为邻近色。

2、紫色是由( )和( )组成。

3、彩灯又叫( ),是我国传统的( )艺术。

4、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 ) 。

5、色相、纯度、明度是指色彩的( )。

6、色彩三要素是色相、( )、纯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彩陶船形壶》是我国哪个( )的陶器艺术品。

A、南北朝 B、新石器时代 C、唐朝 D、明清时期

2、以下的哪一种色彩是暖色。( )

A、蓝色 B、橙色 C、绿色 D、紫色

3、属于冷色调的色彩是。( )

A、橙色 B、黄色 C、冷色 D、蓝色

4、《敦煌藻井图案》是一幅( )图案。

A、自由纹样 B、角偶纹样 C、适合纹样 D、 边框纹样

5、在色环上蓝色的补色是。( )

A、红色 B、黄色 C、橙色 D、绿色

6、在色彩调合过程中,用红色加蓝色可以调出的是( )。

A、黑色 B、绿色 C、紫色 D、黄色

7、在色环上红色的补色是。( )

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绿色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橙、绿、蓝是三原色。( )

2、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 )

3、黑体美术字的特点是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

4、在色性中,紫、绿、蓝都属于冷色。( )

5、红、绿、蓝是三原色。( )

6、蓝色加黄色调出的是绿色。( )

『肆』 美术理论知识试题和答案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三)

一、填空:(共18分,每空1分)

1、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 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色彩的三属性包含 (色相) .(明度).(纯度)。
3、纯度是指色彩的 ( 鲜 浊 程度 )。
4、不同颜色的相貌、名称称为 (色相)。
5、在色环中,互成 (150°——180°) 的色,为强烈对比。位于60°以内的色,为柔和对比。
6、(类似色)也叫邻近色,指(色相)比较接近的各种颜色。如紫红、红、橘红等。
7、国画中,用清水和墨汁调出的(焦)(浓)( 重)( 淡 )( 清 )等不同墨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8。凡.高是(十九 )世纪的 ( 荷兰 )国家的画家,作品有《向日葵》等。
9、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 和 (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二、判断(共10分,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Ⅹ”)

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 ∨ )
2、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 )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布鲁纳。( X )
4、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 )
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 )
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1、二方连续:是用一个单独纹样,按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或左右连续或重复而成的。
2、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称为明度。
3、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述和评价。
4、工艺美术:指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有实用价值或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5、同类色:是指同一色相的颜色之间有深浅不同的变化,比如淡黄、柠檬黄、中黄、土黄等都是同类色。
四、 简答题:(共9分,每题3分)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影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伍』 帮帮我,这个美术填空题答案是什么

美术知识
选择题:
1、油画《椅中圣母》的作者是(B )
A、凡高 B、拉斐尔 C、塞尚
2、中国画《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C )
A、赵佶 B、张莹 C、王希孟
3、油画《阿尔的吊桥》的作者是(A )
A、凡高 B、大卫C、雷诺阿
4、油画《南昌起义》的作者是(C )
A、詹建俊 B、罗丹 C、黎冰鸿
5、油画《齐白石像》的作者是(B )
A、石鲁 B吴作人 C黄宾虹
6、中国画《货郎图》是(B )李嵩的画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7、年画《连年有鱼》是(A? )的作品
A 、清朝 B、元朝 C、明朝
8、米开朗基罗是(B )画家
A、英国 B、意大利 C、法国
9、雕塑《加莱义民》的作者是( )
A、罗丹 B、摩尔 C、大卫
10、毕加索是(C )画家
A 法国 B、苏联 C、西班牙

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

1、形与体---星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2、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

3 、线与面 相生相依的关系。

4、结构与形体 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5、光影调子

『陆』 填空题: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是a( );b( );c( );d( );e( );f( )

“六法”是:“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谢赫是南朝时著名画家,可惜今无画作可考,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精彩,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6)美术填空题扩展阅读:

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也有兼工带写。这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从唐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

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松行用写意手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挥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按世界性文化艺术进程,中国绘画广义地指传统中国画,既有狭义的相互独立,也有广义地与西方美术融合融汇,其主要表现为艺术构思和图画寓意的显著不同。

『柒』 美术教师招聘试卷的选择题和填空题 非常感谢有心人士

B,A,A,B,1。艺术,实用。4.不太会,不乱讲怕耽误你···呵呵,希望帮到你咯~

『捌』 美术的有关习题

梵·高的代表作品是:( A )。
A、《向日葵》B.《永恒的记忆》C、《格尔尼卡》D、《呐喊》
题型分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标要求“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
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通过该题可以考查学生对主要美术风格和美术作品的了解。
题型二:选择判断题
如:“印象派”绘画的得名缘于莫奈画的一幅作品《日出·印象》。( D )
A、对B.不对
题型分析:根据《考纲》要求“了解在美术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题型三:读图选择题
如:下面几张作品中,剪纸艺术作品是( A )。

题型分析:根据《考纲》要求“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形式”。通过该题可以考查学生对主要民间美术形式的把握和了解。
题型四:术语选择题
如:“以迅速而准确的观察力,运用简练的线条,扼要地描画出对象的神态、形体、动作等特征的一种画法。它是培养作画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把握对象特征的概括力的重要绘画手段,也是记录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这段话说的是美术术语( A )
A.速写B.写生C、素描D.线描
题型分析:普通高中美术课标要求学生“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本题通过让学生选择与表述一致的美术术语,重点考查学生对美术术语的掌握情况?
题型五.作品分析题

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①( )。像《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具象作品采用的是②( A )的表现方法、其他的中国美术作品,如③( )也是如此。但具象艺术还有其他的表现方法。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油画《荷拉斯兄弟宣誓》就是另一番景象。它不是用线条来勾勒轮廓,而是用④( )及其所形成的渐变关系来处理点、线、面以塑造形体,使之在空间中形成具有厚度和重量的体量感。⑤( )使形体产生了向画面深处延伸的立体感,但这还不够,画家又用光线和色彩的冷暖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深度的真实感,以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更加真实。
①久实验新技法与工具B.表达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C.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D.真实地再现现实
②A.线条和随类赋彩B.块面结合和平涂C.明暗和色彩D.装饰化和想象
③A、《簪花仕女图》B.《泼墨仙人》C、《开国大典》D.《溪山行旅图》
④A、构图B.线条C.肌理D.明暗
⑤A、人线条的渐变B.明暗的渐变C、肌理的渐变D.色彩的渐变
题型分析:普通高中美术课标要求学生“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本题通过让学生选择恰当的美术术语进行作品分析,重点考查学生对美术术语的掌握与运用的能力。

八、美术样卷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2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夏、商、周时期以( A )艺术成就最为突出。
A.青铜器D.雕塑C.绘画D.书法
2.中国画的三大画科是( D )。
A、速写、线描、水彩B.风俗、宫廷、历史
C.工笔、写意、水墨D、人物、山水、花鸟
3、最擅长运用笔墨技巧的是( A )。
A.中国画D.油画C.版画D、素描
4、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
A、张择端B.徐渭C.齐白石D.徐悲鸿
《洛神赋图》是魏晋时期( A )的代表作品。
A.顾恺之B.曹不兴C.谢赫D、吴道子
5、五代人物画的杰作《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A )
A
A、顾闳中B.张择端C.颐恺之D、张萱
6、被古代文人画家誉为“四君子”的是( A )。
A.竹、梅花、兰花、菊花B.松、梅花、兰花、菊花
C.竹、梅花、荷花、兰花D.松、梅花、兰花、桃花
8.中国画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分为工笔画和( D )。
A、静物B.风景画C.人物画D.写意画
9.文艺复兴三杰为( A )。
A、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B.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罗丹
C.米开朗基罗、梵·高、毕加索 D.达·芬奇、梵·高、罗丹
10.下列属于古典美术作品的是( A )。
A.《拾穗》B《永恒的记忆》C.《格尔尼卡》D.《呐喊》
11.印象派油画作品《日出·印象》的作者莫奈是( C )。
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荷兰人
12.油画名作《呐喊》出自哪国的哪位画家之手?( C )
A.中国潘天寿B.法国塞尚C、挪威蒙克D.荷兰梵·高
13.欧洲浪漫主义绘画代表人物之一的是( B )
A、安格尔B、德拉克洛瓦C.莫奈D.马奈
14、“表现了竞技运动员健美而又富于力感的形象,在人体运动中体现一种和谐之美和理想之美”,你认为以上描述适合下列哪件雕塑作品?( D )
A《维纳斯》B《拉奥孔》C、《奥古斯都像》D、《掷铁饼者》
15.《巴黎圣母院》属于( D )类型的教堂建筑形式。
A.罗马式B.哥特式C、拜占庭式D.清真寺
二、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蒙娜丽莎》属于具象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属于意象作品,(星月夜》属
于抽象作品。( B )
A.对B.不对
2.颜色中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B )
A.对B.不对
3.“印象派”绘画的得名缘于莫奈画的一幅作品《日出·印象》。( A )
A.对B.不对
4.抽象绘画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不能表达画家的隋感,只是—种随意的形式。( B )
A、对B.不对
5.中国的工艺美术作品众多,表现形式不拘一格。青铜器、丝绸、陶瓷、漆器、玉
器等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性作品。( A )
A、对B.不对
6.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的生活中
广泛应用和流传的美术作品。( A )
A、对B.不对
7.秦汉时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雕塑艺术是指霍去病墓前雕塑。( B )
A、对B.不对
8.篆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朱文和白文(又称阳文和阴文)。( A )
A.对B.不对
9。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画虾著称。( A )
A、对B.不对.
10.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没有使用过五福纹。( A )
A.对B.不对
三、读图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几张图画中,符合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的是( )。

2.下面几种字体中,( )是宋体。

A B C D
3.下列作品中,侧重明暗造型的是( )。

4.下列各图中( )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

5.以下哪个园林是典型的传统中式园林:( ):

四、术语选择题:(每题2分,共]0分)
1.“以迅速而准确的观察力,运用简练的线条,扼要地描画出对象的神态、形体、动作等特征的一种画法。它是培养作画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把握对象特征的概括力的重要绘画手段,也是记录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这段话说的是美术术语(A )。
A、速写B.写生C素描D.线描
2.“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以易于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的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创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松节油和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这是指美术术语( C )。
A、中国画B.水彩画C.油画D.版画
3.“造型艺术术语。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这段话说的是美术术语( B )。
A、均衡B.构图C对称D.黄金分割
4.梵·高(1853年一1890年)是继伦勃朗之后被认为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和高更、塞尚并称为( B )派。他们吸收了印象派的精髓,却反对印象派纯客观理性的描绘.提倡事物的实质和象征意念,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先驱。
A、印象派B.后印象派C.纳比派D.未来派
5.徐渭(1521年一1593年),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才华横溢,中年始学画,涉笔潇洒,天趣抒发。擅长花鸟,作画时情感泻于笔锋,水墨淋漓,浓淡相间.变化万千。是明代中期文人( A )花鸟画的杰出代表,并对以后大写意花卉发展影响巨大。,
A、水墨写意B、浅绛C、工笔D.没骨
五、作品分析题:(每空2分,共10分)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荷拉斯兄弟宣誓》
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具象艺术的目的在于①( D 真实地再现现实 )。像《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具象作品采用的是②( )的表现方法。其他的中国美术作品,如③( 簪花仕女图》 )也是如此。但具象艺术还有其他的表现方法;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油画《荷拉斯兄弟宣誓》就是另一番景象。它不是用线条来勾勒轮廓,而是用④( 明暗 )及其所形成的渐变关系来处理点、线、面以塑造形体,使之在空间中形成具有厚度和重量的体量感。⑤( 明暗的渐变 )使形体产生了向画面深处延伸的立体感,但这还不够,画家又用光线和色彩的冷暖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深度的真实感,以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更加真实。
①A实验新技法与工具B.表达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C、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D.真实地再现现实
②A.真实地再现现实B.块面结合和平涂C明暗和色彩D、装饰化和想象
③A.《簪花仕女图》B.《泼墨仙人》C.《开国大典》D.《溪山行旅图》
④A.构图B.线条C.肌理D、明暗
⑤A、线条的渐变B.明暗的渐变C.肌理的渐变D.色彩的渐变

『玖』 美术常识试题

中外美术史常识试题

中国部分
一、填空
(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 __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_ _;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 __和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 捣练图,《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 。
(5)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__。”
(6)“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__和王蒙。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__髡残、弘仁。
(8)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__;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二、选择
1、“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a 龙山文化 b 仰韶文化 c 马家窑文化 d 红山文化
2、霍去病墓石雕时代是 a 战国 b 秦 c 西汉 d 东汉
3、北朝的著名画家有: a 杨子华 b 张僧繇 c 曹仲达 d 陆探微
4、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
a 宾阳洞 b 古阳洞 c 莲花洞 d 石窟寺洞
5、隋唐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家有:
a 李思训金碧山水 b 李昭道青绿山水 c 展子虔设色山水 d 王维
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为:
a 南唐画家 b 西蜀画家 c 北宋画家 d 唐代画家
7、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的永乐宫现位于山西的:
a 太原 b 芮城 c 稷山 d 永济
8 明代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有:
a 陈洪绶 b 崔子忠 c 陈淳 d 徐渭
9 属于“海派”的画家有:
a 任伯军 b 赵之谦 c 虚谷 d 吴昌硕
10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口号的是:
a 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蔡元培
三、解释
1

『拾』 美术考试试题

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四)
2008-07-16 15:14
一、填空题:
1、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武梁祠 为代表。
2、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 雅俗共赏 的新画风。
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 马君祥 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 连环画 的表现形式。
4、世界最著名的两处史前时期的洞窟壁画是法国的 拉斯科 和西班牙的 阿尔塔米拉
5、《掷铁饼》的作者是希腊雕刻家 米隆 。
6、巴黎圣母院是著名的 哥特式建筑之一
7、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 丢勒 和 霍尔拜因
8、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 旧石器时代晚期 ,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二、问答题:
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绘画评论只有零星片断,且往往依附在经史之中。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王微《论画》是现存较早的绘画理论著述。随着绘画实践的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前人创作给予品评和总结,画家谢赫的《画品》(《古画品录》)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谢赫大致经历齐梁两朝,生卒年代已不可考。《画品》写于梁代,书中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画品》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
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传统,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在此前提下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
“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重视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赞许作品能“颇得壮气”,“颇得神气”,“极妙参神”;对只停留在外表琐碎“精谨”的描绘而“乏于生气”表示不满;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只有“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过往哲”,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3、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1) 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
(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4、两宋时期出现了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主张是什么?

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文人画艺术潮流兴起北宋,活跃于元明清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他们注重文学修养,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进一步注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成的追求。
宋代的著名文人画家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扬补之、郑所南、赵孟坚等人,他们的创作和理论主张奠定了文人画发展的基础。
李公麟是宋代卓越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他精文学,善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称。李公麟绘画表现范围广阔,道释、人物、鞍马、宫室、山水、花鸟无所不能,且精于临摹古画。他的绘画作品塑造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多种人物生动形象。
苏轼以文学知名于世,精于书法,亦能画枯木竹石。他的绘画理论通过著述诗文题跋大量阐述,产生了较大影响。苏轼论画,重视构成艺术形象的主观方面,并在绘画中表现一种超脱世俗、富有诗味的情怀思绪,强调艺术形象的内心根据,认为仅凭技巧修养还不能构成艺术的最高境界。他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文人画艺术主张。他虽然也称赞吴道子、崔白、郭熙的艺术,但更推崇王维。苏轼较早地提出“士人画”的概念,并把它与“画工画对立起来。苏轼评画又有“常形”、“常理”之理论,以描绘山石竹木云水而表达“厌于人意”之绘画为上品。传为轼的绘画作品《木石图》反映出文人画家艺术形象更注重主观意趣的表现,并不斤斤计较形似与否。
文同和米芾是与苏轼同时的重要画家,文同的“湖州竹派”与米芾的山水画风格对于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同是诗人兼书法家,长于墨竹。他与苏轼一样着重在绘画创作中表现主观情怀,运用书法用笔把五代以来兴起的墨竹画推向新水平,开创出了“湖州竹派”。
米芾精鉴收藏,善书法,与子米友仁(1074一1153)并以画水墨云山著名,自称“墨戏”,用水墨淋漓表现江南烟雨迷蒙景色,世称“米家山水”。墨梅亦始于北宋, 扬无咎是善画墨梅的文人画家。他所画墨梅朴素无华,具有高雅绝尘的气质。传世之作《雪梅图》寥寥数笔勾出瘦硬枝杈,形象单纯而鲜明,《四梅花卷》画含苞、初开、盛开、花谢四种状态,并题词抒情,体现了士人画诗书画并重的要求。

热点内容
涵涵师生恋 发布:2024-05-14 21:48:08 浏览:96
杨景芝老师 发布:2024-05-14 21:47:03 浏览:530
诗书传家访 发布:2024-05-14 21:23:03 浏览:652
班主任交流经验 发布:2024-05-14 19:11:43 浏览:399
英语听读软件 发布:2024-05-14 19:02:28 浏览:50
苏州暑期工肯德基 发布:2024-05-14 18:58:01 浏览:620
三年级家访工作计划 发布:2024-05-14 18:57:19 浏览:799
初中化学盐 发布:2024-05-14 18:05:15 浏览:250
郑州海洋馆门票多少钱 发布:2024-05-14 10:45:19 浏览:803
黑天使 意大利导演 发布:2024-05-14 08:26:42 浏览: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