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美術老師
Ⅰ 寧波或者北侖有什麼藝術學校的沒,我初中快畢業了,跪求學校名字啊!!!
這個據我所知,應該是沒有的,其實如果你只是興趣的話,不需要讀什麼藝術學校的
你可以去寧波東方紅美術學校看看,比較正規,有很多名校的老師,如果你家小孩要學習的話不妨去他們學校看看,在寧波曙光路上的海洋學校內的
Ⅲ 北侖源色藝術繪畫怎麼樣
他們最近有個10元錢體驗課,老師和環境都還不錯,你也可以試試看
Ⅳ 北侖特有的民間風俗和藝術有哪些
位於東海之濱的寧波北侖區廣大勞動人民長期以來在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中創造了豐富的民間舞蹈,北侖區轄郭巨、柴橋、大矸和長山,民間舞蹈多集中在柴橋、郭巨兩地,有造趺、獅子舞、舞龍、車子燈、馬燈、高蹺、獅子白象等等,這些民間舞蹈代代相傳不斷發展,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柴橋街道老曹村的獅子白象是眾多民間舞蹈中的一種表演形式。
老曹村的獅子白象系在世老人曹夢鱷(生於1910年)於1927和幾個年輕人組建,表演隊伍延續至今。舊時北侖區民間藝術活動十分活躍,人民為了祈求菩薩保佑消災納福,年年都要舉行各種廟會和迎神廟會,如禮拜會、青苗會、稻花會、請龍會等,其中禮拜會是當地人民信奉的的盛會。每逢集會各地的民間藝術隊伍便相繼集中到柴橋、郭巨、大矸三大集鎮舉行遊行活動。各種形式的民間藝術隊伍一個接一個浩浩盪盪,鼓聲炮聲沖天,樂聲歌聲繞場,沿途觀看群眾不計其數。迎神賽會又分大會和小會。如逢大會,賽會活動就要舉行三天,按規定的路線隊伍到了哪個村,就由哪裡的村民負責接待,次日繼續行會,游完三日才止,可見當時迎神賽會規模之盛大。除了帶有迷信色彩的迎神賽會外,歷史上曾舉行過兩次規模空前,「抗日勝利會」和1949年寧波解放時的「勝利會」。這兩次行會幾乎集中了所有的民間藝術隊伍,據老年人回憶,這樣的大會是前所未有的。老曹村的獅子白象是在長期的民間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每逢集會他們就代表村去參加慶賀,因為隊伍有一獅一象組成,形式獨特,民間視白象為吉祥,因此節目倍受群眾歡迎。1949年前獅子白象由私人組成,需要一定的活動經費,所以他們有時將節目出租給外村參加賽會,道具連表演人員一起租金為600斤穀子一次,收入除表演者分享外,余則用來維修和購置樂器。1949年後村裡接管了這只民間文藝隊伍,逢年過節代表村上街表演,從此不再對外出租
1985年以後停演多年,1988年後富民政策給農村帶來了生機,老曹村的獅子白象又活躍在街頭巷尾。1983--1985年元宵節參加了鎮海縣鬧元宵燈會,以他獨特的形式和成功的表演獲得了人民群眾的好評。
獅子白象的整個隊伍由一隻獅子、一隻白象、一個大頭和尚一付炮擔組成,打擊樂緊跟其後,隊伍出發以炮擔為先鋒,內裝若干支火銃,一般由二人輪流點炮,另有二人為火銃裝火葯,沿途不斷地放炮助威。獅子和白象各為二人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舞頭者雙手握住頭內暗把,人前傾;舞尾者雙手抓住頭者腰帶,身體前弓,屁股頂住獅尾以便拉緊獅衣,舞象者相同。表演時舞尾者跟舞頭者而動,按打擊樂節奏的快慢和強弱做各種動作。第一個出場的動作叫「開場串」,在快速激烈的鑼鼓聲中,引獅人出場,接著白象緊跟其後,在場子里快速繞場跑串,獅子要做前撲轉身動作,以示雄壯,然後音樂轉慢,獅子做「猝毛、理毛」,白象做「踏花步」等動作,接著是「白象猝獅子」,獅子卧倒地上,白象用長鼻子給獅子猝毛,從頭猝到尾,重復數次,再接獅子白象相互親嘴咬嘴表現兩者親密無間。其後是「獅子串白象」,白象卧倒在地上,獅子繞場做准備動作,緊接加速前串,從白象背是竄過去,如此反復數次,完成這個動作,要求舞獅的兩個演員切配合步調一致,動作干凈利落,最後以噴火結束,一般情況下,獅子口內裝一支花炮,舞獅頭的演員利用間歇和轉身的機會點上花炮向四周噴射。引獅人通常打扮成老太形象。頭戴老太頭套,著長袍,執蒲扇邊搖扇邊扭腰,在獅子和白象中間穿插扭動,看上去似在指揮獅象,動作較文氣,在廣場表演時由主要是起維護秩序的作用。 伴奏打擊樂為主,有大鼓、扁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組成。"出場竄"、"獅子白象"、"獅子噴火"時打擊樂採用快速激烈的鑼鼓點子,其餘動作一般採用較慢的鑼鼓點子。
Ⅳ 北侖明港中學美術班未參加測試之後還能進去么
可以,看你的成績能不能到明港的錄取線。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被去參加美術班的考試,就需要你中考考進明港,然後再分班。
Ⅵ 北侖啟智藝術學校怎麼樣
了了了了家裡愛
Ⅶ 寧波市北侖區教師招聘美術技能考試都考過哪些題目
小學美術教師考試技能測試范圍及內容具體如下:
1.色彩靜物寫生(60分):根內據現場實物容寫生,水彩畫或水粉畫畫種自選,組織單位提供8K鉛畫紙一張,其餘器材由考生自備,限時90分鍾。
2.自選特長展示(40分):內容為:國畫、油畫、色彩畫、書法、工藝美術等自選一樣。組織單位提供4尺宣紙或8K鉛畫紙一張,其餘器材由考生自備,限時40分鍾。
Ⅷ 北侖明港中學美術班的學費大概一年多少。。
四千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