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油畫作品
❶ 求油畫作品
油畫的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後經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對繪畫材料等加以改良後發揚光大。後人因揚·凡·艾克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展做出的獨特貢獻,譽其為「油畫之父」。
近代油畫多用亞麻子油調和顏料,在經過處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畫,因為油畫顏料干後不變色,多種顏色調和不會變得骯臟,畫家可以畫出豐富、逼真的色彩。油畫顏料不透明,覆蓋力強,所以繪畫時可以由深到淺,逐層覆蓋,使繪畫產生立體感。
(1)美術油畫作品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在20世紀油畫中,由不同的藝術觀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並制約藝術形式呈現多種傾向,傳統油畫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為藝術觀念的形式體現被強化,甚至被推向極端,油畫形式語言受到高度重視。例如:忽視色彩而主要作形體自由構造的立體主義。
注重色彩強烈狀態中均衡效果的野獸主義;通過色彩和筆觸的無序使用表現扭曲心理的表現主義;純粹以色彩的點、線、面構成畫面的抽象主義;以及將顏料隨意甩、潑、垂滴於畫布上的抽象表現主義等。
❷ 名家的油畫美術作品,最好是風景畫
給你介紹一位傑出的風景畫家,希斯金,以寫實風景而著名。希斯金(1832一1898)生於維亞專茨基州葉拉布加一個小商屬家庭。1852年至1856年畢業於莫斯科繪畫雕刻建築學校。1856年至1860年在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希施金是巡迴藝術展覽協會的創始人之一,是傑出的風景畫家。他筆下的森林氣魄雄偉、豪邁壯觀。1869年創作的莫斯科郊外的晌午是一幅謳歌俄羅斯風光的畫卷,詩意盎然。松樹林(1872)、麥田(1878)、(在平靜的原野上(1883)、森林深處(1884)、松林的早晨(1889)、造船木材森林(1898)等作品在俄羅斯家喻戶曉,流傳很廣。此外,畫家創作的素描、石版、銅版畫也相當出色。1893至1895年希施金在皇家美術學院任教。
❸ 中國著名油畫曲志剛作品價值
曲志剛,1939 年生於山東萊州。著名油畫家、舞台美術設計家,山東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
1961 年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留校任教;1964年至1980年,先後在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京劇團任舞台美術設計。1981年,呂劇《沂河兩岸》、京劇《紅嫂》、《奇襲白虎團》獲省第一屆舞台美術展覽舞台美術設計一等獎。
1981 年調回山東藝術學院,任美術系油畫教研室主任、師范教育系副主任,1990年曾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999 年退休。油畫作品《夏日》、《村頭》、《向日葵》,先後參加山東風土人情晉京展、東方藝術展覽、全國百家小型油畫展。
了解更多藝術家作品可下載雅昌兜藏APP。
❹ 美術作品油畫—《父親》 的藝術語言是什麼
古銅色的老臉,艱辛歲月耕耘出的那一條條車轍似的皺紋;犁耙似的手,曾創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又扒進多少粗糧糠菜?他身後是經過辛勤勞動換來的一片金色的豐收景象,他的手中端著的卻是一個破舊的茶碗。
畫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畫的形式,借超寫實主義手法,刻畫出一個勤勞、朴實、善良、貧窮的老農的形象。他咄咄逼人,發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傷。因為這位老農的形象已經遠遠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農民。正是他們辛勤的勞動,才養育出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他是我們精神上的父親!
此畫問世後,便引起強烈反響。尤其是在我們整個民族經歷了十年浩劫這個重大災難之後,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觀者對老農個人身世的懸想,更是對整個中華民族這個農業大國命運的深深思索。
根據有關資料,對這副油畫做簡略的介紹:
一、關於《父親》的作者
1948年出生於重慶郊區,幼年在父親影響下學畫, 1968年從四川美院附中畢業後主動到大巴山農村生活10年。1980年在四川美院學畫,以一副超級寫實主義作品《父親》而一舉成名,該作品以紀念碑式的宏偉構圖,飽含深情地刻畫出了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也由此被譽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畫壇的一面旗幟。 1982年從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美術學院院長.
曾獲第二屆中國青年美展金獎、四川優秀作品獎。作品收藏於中國美術館、比利時國家歷史博物館、台灣山美術館。出版畫冊有《羅中立油畫集》、《羅中立油畫選》。
二、羅中立談《父親》的創作過程和創作意圖
羅中立在完成了《父親》一畫的創作之後,曾給《美術》編輯部去過一封談創作經驗的《信》。現摘錄如下。
"那是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夾著雪粒不斷地向人們撲來,冷極了。在我家附近的廁所旁邊,守候著一位中年的農民,早晨我就注意到他在雪水中僵直的動態,他用農民特有的姿勢,將扁擔豎在糞池坑邊的牆上,身體靠在上面,雙手放在袖裡,麻木、呆滯,默默無聲叼著一支旱煙。一直到晚上,他都呆在那兒,不同的只是變換著各種姿勢"夜深了,除夕歡鬧的聲逐漸安靜下來,我最後一次去廁所,只見昏燈之下他仍在那兒,夜來的寒冷將他'擠'到糞池邊的一個牆角里,身體縮成了一個團,而眼睛,一雙牛羊般的眼睛卻死死地盯著糞池,如同一個被迫到死角里,除了保護自己之外,絕不準備作任何反抗的人一樣。這時,我心裡一陣猛烈的震動,同情、憐憫、感慨……一起狂亂地向我襲來,楊白勞、祥林嫂、閏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外國的,亂糟糟地擠了我的眼前。我不曾知道他今天吃了些什麼度過的,我回家取了兩塊月餅給他送去,好久他說不出一句話,真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一定因他太老實,才叫他來干這份苦差。事情常常是這樣的,老實的農民總是吃虧,這,我知道。'我要為他們喊叫
❺ 請教一個美術作業:欣賞油畫作品粉色的音調
我只能說懂美術的老師不會出這種2b題目。純屬玩文字游戲,,對學畫還是認識沒一點意義。
❻ 西方美術派別西方繪畫的五大流派當代藝術家作品當代油畫作品欣賞
戴帆(DAI FAN), 當代全球先鋒藝術大師之一,作品經常引起轟動效應和社會各領域的專廣泛關注 ,他的藝屬術極具沖擊性,造成最大的心理效果。他將空間藝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發明概念等手法,賦予空間全新的表現力和復雜性。大爆炸——「古老的張力」宇宙萬物誕生的空間;超體——飛向太陽;星球撞擊——從毀滅中誕生的空間;胚胎宇宙/宇宙生殖;黑洞漩渦——意識之謎;異骨骼——不明物質;宇宙生命的建築演化;宇宙沸騰;宇宙鏡鑒——創造不可能的世界;戴帆 - 「宇宙宣言」人類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築計劃;戴帆 - 「宇宙宣言」人類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築計劃圖冊;「氣」的宇宙;水星球;反饋的變種;宇宙人體建築;妖魔宇宙與時間的方向:死亡的保存與轉化。
❼ 關於高中美術課本上一幅油畫的名字
你應該說的是楊凡 艾克畫的《阿爾諾弗尼夫婦像》,楊凡 艾克是油畫的發明人。
艾克逝世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還沒有出生,
艾克的油畫以宮廷畫為主。
西方藝術界在艾克的油畫出現之前一直是使用蛋彩畫,
因為蛋彩畫乾的太快,無法慢工出細活,
所以艾克發明的油畫配方可以很好地延緩了作畫的細膩度,
這是一種基於蛋彩畫的原理上加以改進的油畫。
藝術除了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外,她還是一項手藝活,
《阿爾諾弗尼夫婦像》
楊·凡·愛克的代表作品《阿爾諾弗尼夫婦像》(畫板油畫,82×59.5cm,1434年作,倫敦國家美術館藏)是一幅男女組合的肖像畫。在十五世紀前半葉,這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就當時來說這樣的作品完全是革命性的。這幅畫以法蘭德爾富商的家作為場景,阿爾諾弗尼夫婦合手站立著。屋裡沒有刻意的修飾,但我們可以從懸掛的吊燈、衣著的華貴、兩人牽手之間的被褥等等,可以看出主人的財力和趣味。同時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表現這些吊燈、衣著、被褥以及室內的每件傢具,是何等的精製絕妙。窗口射入的陽光、受陽光照射而爍爍發光的銅吊燈、正中央的凸鏡、男主人身上無袖披風的裘皮邊等等,具有驚人的真實感。
《阿爾諾弗尼夫婦像》就整個畫面看,它描繪的的只是房間的後半部,畫面的構圖是簡潔而生動的。窗、床、天花、牆壁構成這四方型的透視感,把房間的延伸到了我們面前。畫面上由於透視的原因我們只能看見後半部,但是不易察覺的是,楊·凡·愛克用巧妙的繪畫技巧暗示了這個空間的延伸:這就是畫面中央的凸面鏡。仔細一看,凸面鏡所鏡像的正好是我們看不見的房間的前面部分。在這里楊·凡·愛克利用了凸面鏡所特有的圓度,把左邊敞開的窗戶、右邊連著天花的床、中間的吊燈、還有阿爾諾弗尼夫婦的背影都鏡像出來了。甚至在兩人背影之間,有正開著的門,兩位客人正走近屋來,這些細節楊·凡·愛克都無遺的表現了出來。
玩點小發明或者小手藝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我讀初中的時候,剛學習油畫,為了省錢,在大幅厚厚的素描紙上鋪上一層紗布
(熬葯或蓋豆腐用的廢棄紗布最好,不要用蚊帳布,孔太大,也不便宜),
用白乳膠塗上,干後在作油畫,效果當然不能和專業的油畫布比,
但實際效果還是不錯的,因為作完畫干後不久,畫布底層有很多油滲出,
而且幾個月後,會有乾裂的現象,不過拿來學習作畫是不錯的,關鍵是省錢。
❽ 形容美術作品的詞語
1.水墨畫:
悠遠 、清新復 、脫俗、 江南制煙雨 、雲霧繚繞、 時現謎影、 動感水墨 、構圖巧妙
2.油畫:
色彩豐富、 色調幽暗、 色調柔和 、對比強烈、 肌理感十足、 節奏明快 、古典韻律
3.素描線描畫:
線條流暢、 線條變化豐富、 運筆時快時慢 、明暗關系清晰 、塑造的形體優美、 空間層次分明 、三角形穩定構圖 、線條剛柔相濟
4.風景類動植物畫:
大自然的奇妙之作、 形似 神似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活靈活現、 躍然紙上 、身臨其境、 置身其中
5.形容藝術家:構思獨特 匠心獨運 很高的藝術造詣 觀察入微 眼光獨到 超群絕倫 具有藝術的靈魂
拓展資料
形容詞:
形容詞(Adjective),很多語言中均有的主要詞類中的一種。形容詞主要用來描寫或修飾名詞或代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態、特徵或屬性,常用作定語,也可作表語、補語或狀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形容詞
❾ 畢加索的哪幅油畫作品被認為是傳統美術與現代美術的分水嶺
法國立體主業美術的創立者是畢加索,其油畫作品《亞威農少女》,被認為是傳統美術與現代美術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