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自傳500字

文言文自傳500字

發布時間: 2020-12-04 13:46:36

① 急求一篇文言文傳記作文 要600字左右 自己寫的 人物隨便定!急~

1;宋必達,字其在,湖北黃州人。順治八年進士,授江西寧都知縣。土瘠民貧,清泰、懷德二鄉久罹寇,民多遷徙,地不治。請盡蠲①逋賦以徠之,二歲田盡辟。縣治瀕河,夏雨暴漲,城且沒。水落,按故道疏治之,自是無水患。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自福建出攻掠旁近地,江西大震,群賊響應。寧都故有南、北二城,南民北兵。必達曰:「古有保甲、義勇、弓弩社,民皆可兵也。王守仁破宸濠嘗用之矣。」如其法訓練,得義勇二千。及賊前鋒薄城下,營將邀必達議事,曰:「眾寡食乏,奈何?」必達曰:「人臣之義,有死無二。賊本烏合,掩其始至,可一鼓破也。」營將遂率所部進,賊少卻,必達以義勇橫擊之,賊奔。已而復率眾來攻,巨炮隳雉堞,輒壘補其缺,備御益堅。會援至,賊解去。或言於巡撫,縣堡砦②多從賊,巡撫將發兵,必達刺血上書爭之,乃止。 官軍有自汀州還者,婦女在軍中悲號聲相屬,自傾橐③計口贖之,詢其姓氏里居,護之歸。

縣初食淮鹽,自明王守仁治贛,改食粵鹽,其後苦銷引之累,必達請以粵額增淮額,商民皆便。卒以粵引不中額,被論罷職,寧都人哭而送之,餞貽皆不受,間道赴南昌。中途為賊所得,脅降不屈,系旬有七日。忽夜半有數十人持兵逾垣入,曰:「宋爺安在?吾等皆寧都民。」擁而出,乃得脫。

既歸里,江西總督董衛國移鎮湖廣,見之,嘆曰:「是死守孤城者耶?吾為若咨部還故職,且以軍功敘。」必達遜謝之。既而語人曰:「故吏如棄婦,忍自媒乎?」褐衣蔬食,老於田間,寧都人歲時祀之。越數年,滇寇韓大任由吉安竄入寧都境,後令④踵必達鄉勇之制御之,卒保其城。 (選自《清史稿》)

2;李尚隱,其先趙郡人,世居潞州之銅鞮,近又徙家京兆之萬年。弱冠明經累舉,補下邽主簿。時姚珽為同州刺史,甚禮之。景龍中,為左台監察御史。時中書侍郎、知吏部選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鄭愔同時典選,傾附勢要,逆用三年員闕,士庶嗟怨。尋而相次知政事,尚隱與同列御史李懷讓於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獄推究,竟貶黜之。時又有睦州刺史馮昭泰,誣奏桐廬令李師等二百餘家,稱其妖逆,詔御史按覆之。諸御史憚昭泰剛愎,皆稱病不敢往。尚隱嘆曰:「豈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為申明哉!」遂越次請往,竟推雪李師等,奏免之。

俄而崔湜、鄭愔等復用,尚隱自殿中侍御史出為伊闕令,懷讓為魏縣令。湜等既死,尚隱又自定州司馬擢拜吏部員外郎,懷讓自河陽令擢拜兵部員外郎。尚隱累遷御史中丞。時御史王旭頗用威權,為士庶所患。會為仇者所訟,尚隱按之,無所容貸,獲其奸贓鉅萬,旭遂得罪。尚隱尋轉兵部侍郎,再遷河南尹。

尚隱性率剛直,言無所隱,處事明斷。其御下,豁如也。又詳練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記之,所在稱為良吏。

十三年夏,妖賊劉定高夜犯通洛門,尚隱坐不能覺察所部,左遷桂州都督。臨行,帝使謂之曰:「知卿公忠,然國法須爾。」因賜雜彩百匹以慰之。俄又遷廣州都督,仍充五府經略使。及去任,有懷金以贈尚隱者,尚隱固辭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累轉京兆尹,歷蒲、華二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賜爵高邑伯,入為大理卿,代王鉷為御史大夫。時司農卿陳思問多引小人為其屬吏,隱盜錢谷,積至累萬。尚隱又舉按之,思問遂流嶺南而死。尚隱三為憲官,輒去朝廷之所惡者,時議甚以此稱之。二十四年,拜戶部尚書、東都留守。二十八年,轉太子賓客。尋卒,年七十五,謚曰貞。

(節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3;江革,字休映,濟陽人也。六歲便解屬文。九歲革父艱,孤貧,讀書精力不倦。十六喪母,以孝聞。服闋,補國子生。吏部謝胱雅相欽重。胱嘗過候革,時大雪,見革弊絮單席,而耽學不倦,嗟嘆久之,乃脫所著襦,並手割半氈與革充卧具而去。

以革才堪經國,除廣陵太守。時革鎮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馬,乃泛舟而還,為魏人所執。魏刺史元延明聞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稱患腳不拜,延明將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辭以囚執既久,無復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厲色而言日:「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殺身報主,今日得死為幸,誓不為人執筆。」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給脫粟三升,僅余性命。值魏主討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還朝。詔日:「廣陵太守江革,臨危不撓,可太尉。」

時武陵王①在東州,頗自驕縱,上②召革面敕日:「武陵王年少,臧盾③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辭。」革門生故吏,家多在東州,聞革至,並緣道迎候至郡。革不受餉,惟資公俸,食不兼味。郡境廣,辭訟日數百,革分判辨析,曾無疑滯。功必賞,過必罰,民安吏畏,屬城震恐。上日:「江革果能稱職。」乃除都官尚書。將還,民皆戀惜之。贈遺無所受,惟乘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謂革日:「船既不平,濟江甚險,當移徙重物,以迮④輕艚。」革既無物,乃於西陵岸取石十餘片以實之。其清貧如此。

尋監吳郡。於時境內荒儉,劫盜公行。革至郡,百姓皆懼不能靜寇。革乃廣施恩撫,明行制令,盜賊息,民吏安之。

時尚書令何敬容掌選,所用多非其人。革性強直,恆有褒貶,以此為權勢所疾,乃謝病還家,以文酒自娛。大同元年二月,卒。傍無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南史•梁•江革傳》有刪節)
4; 郭文字文舉,河內軹人也。少愛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彌旬忘反。父母終,服畢,不娶,辭家游名山,歷華陰之崖,以觀石室之石函。洛陽陷,乃步擔入吳興餘杭大辟山中窮谷無人之地,倚木於樹,苫覆其上而居焉,亦無壁障。時猛獸為暴,入屋害人,而文獨宿十餘年,卒無患害。恆著鹿裘葛巾,不飲酒食肉,區種菽麥,采竹葉木實,貿鹽以自供。人或酬下價者,亦即與之。後人識文,不復賤酬。食有餘谷,輒恤窮匱。人有致遺,取其粗者,示不逆而已。有猛獸殺大麀鹿於庵側,文以語人,人取賣之,分錢與文。文曰:「我若須此,自當賣之。所以相語,正以不須故也。」聞者皆嗟嘆之。嘗有猛獸忽張口向文,文視其口中有橫骨,乃以手探去之,猛獸明旦致一鹿於其室前。獵者時往寄宿,文夜為擔水而無倦色。 餘杭令顧揚與葛洪共造之,而攜與俱歸。揚以文山行或須皮衣,贈以韋袴褶一具,文不納,辭歸山中。揚追遣使者置衣室中而去,文亦無言,韋衣乃至爛於戶內,竟不服用。 王導聞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車,荷擔徒行。既至,導置之西園,園中果木成林,又有鳥獸麋鹿,因以居文焉。於是朝士咸共觀之,文頹然踑踞,傍若無人。溫嶠嘗問文曰:「人皆有六親相娛,先生棄之何樂?」文曰:「本行學道,不謂遭世亂,欲歸無路,是以來也。」又問曰:「飢而思食,壯而思室,自然之性,先生安獨無情乎?」文曰:「情由憶生,不憶故無情。」又問曰:「先生獨處窮山,若疾病遭命,則為烏鳥所食,顧不酷乎?」文曰:「藏埋者亦為螻蟻所食,復何異乎!」又問曰:「猛獸害人,人之所畏,而先生獨不畏邪?」文曰:「人無害獸之心,則獸亦不害人。」又問曰:「苟世不寧,身不得安。今將用生以濟時,若何?」文曰:「山草之人,安能佐世!」導嘗眾賓共集,絲竹並奏,試使呼之。文瞪眸不轉,跨躡華堂如行林野。於時坐者咸有鉤深味遠之言,文常稱不達來語。天機鏗宏,莫有窺其門者。溫嶠嘗稱曰:「文有賢人之性,而無賢人之才,柳下、梁踦之亞乎!」永昌中,大疫,文病亦殆。王導遺葯,文曰:「命在天,不在葯也。夭壽長短,時也。」 居導園七年,未嘗出入。一旦忽求還山,導不聽。後逃歸臨安,結廬舍於山中。臨安令萬寵迎置縣中。及蘇峻反,破餘杭,而臨安獨全,人皆異之,以為知機。自後不復語,但舉手指麾,以宣其意。病甚,求還山,欲枕石安屍,不令人殯葬,寵不聽。不食二十餘日,亦不瘦。寵問曰:「先生復可得幾日?」文三舉手,果以十五日終。寵葬之於所居之處而祭哭之,葛洪、庾闡並為作傳,贊頌其美雲。
5;《王溫舒傳》王溫舒者,陽陵人也。少時椎埋①為奸。已而試補縣亭長,數廢。為吏,以治獄至廷史。事張湯,遷為御史。督盜賊,殺傷甚多,稍遷至廣平都尉。擇郡中豪敢任吏十餘人,以為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快其意所欲得,此人雖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滅宗。以其故齊趙之郊盜賊不敢近廣平,廣平聲為道不拾遺。上聞,遷為河內太守。素居廣平時,皆知河內豪奸之家,及往,九月而至。令郡縣私馬五十匹,為驛自河內至長安,部吏如居廣平時方路,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連坐千餘家。上書請,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盡沒入償臧②。奏行不過二三日,得可事。論報,至流血十餘里。河內皆怪其奏,以為神速。盡十二月,郡中毋聲,毋敢夜行,野無犬吠之盜。其頗不得,失之旁郡國,黎③來,會春,溫舒頓足嘆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其好殺伐行威不愛人如此。天子聞之,以為能,遷為中尉。溫舒為人少文,居延惛惛④不辯,至於中尉則心開。督盜賊,素習關中俗,知豪惡吏,豪惡吏盡復為用,為方略。溫舒為人諂,善事有勢者,即無勢者,視之如奴。有勢家,雖有奸如山,弗犯;無勢者,貴戚必侵辱。舞文巧詆下戶之猾,以焄⑤大豪。其治中尉如此。姦猾窮治,大抵盡靡爛獄中,行論無出者。其爪牙吏虎而冠。於是中尉部中中猾以下皆伏,有勢者為游聲譽,稱治。治數歲,其吏多以權富。溫舒擊東越還,議有不中意者,坐小法抵罪免。是時天子方欲作通天台而未有人,溫舒請覆中尉脫卒,得數萬人作。上說,拜為少府。徙為右內史,治如其故,姦邪少禁。坐法失官。復為右輔,行中尉事,如故操。歲余,會宛軍⑥發,詔征豪吏,溫舒匿其吏華成。及人有變告溫舒受員騎錢,他奸利事,罪至族,自殺。(節選自《史記·酷吏列傳》)
自己寫的,寫了半天。還可以吧!

② 文言文自傳範文50字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就是他的自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回因答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③ 用文言文寫自傳

小女不知何許人也,癲狂無度,昂昂自若。現年十四歲,居於深圳。好版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權便欣然忘寢。性嗜玩,忙碌而不能常得。小女知其如此,或置作業於不顧,期在必累,既累而退,曾不磨磨蹭蹭依依不捨。環視閨房,破亂不堪,或忙於收拾,煥然一新;或兩眼一閉,懶於動彈。怡然自樂,晏如也。

入校常跑上跑下,難得一閑,經綸事務,有時極累。學業繁重,作業堆疊,搖搖欲墜。或膽小如鼠,便失機遇。忙至幾欲崩潰時趴桌小睡,且欲與清閑者等不可得,安求其能事事如意也?但求學業有成,鍛煉自身,混於人才濟濟之社會,期在混出模樣,不至於面目全非。

常著文章自娛,以示己志。目標較為明確,奮發進取。欲與世俗格格不入,難以實現。

閑時常聽音樂,以此放鬆心情。恩情記於心,仇恨清於心,最驕傲之本為人品。忘懷得失,逍逍遙遙,以此自終。

贊曰:東晉陶淵明有言:「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蘋果著此文,以樂其志。

④ 推薦一篇帶翻譯的高中生文言文自傳300字

五柳先生傳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1)人也,亦不詳(2)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3)。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hào)讀書,不求甚解(4);每有會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飲輒(zhé)盡(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環堵蕭然(13),不蔽風日;短褐(hè)穿結(14),簞(dān)瓢(piáo)屢(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娛,頗(pō)(17)示己志。忘懷得失(18),以此自終(19)。

贊(20)曰:黔婁(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富貴。」(22)其言茲(zī)若人之儔(chóu)乎(23)?銜(xián)觴(shāng)賦(24),以樂(25)其志(26)。無懷氏(27).之民歟(yú)?葛天氏之民歟(yú)?

譯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裡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邊種著五棵柳樹,就以此為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愛好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忘了吃飯。天性喜歡喝酒,但家境貧寒而不能常喝。親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時擺了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沒有捨不得離開。 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不能遮蔽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經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經常以寫文章來自娛自樂,很是能表達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就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樂。他大概是無懷氏或葛天氏的時候的百姓吧?

⑤ 求一篇文言文自傳 五百字!

小女復不知何許人也,正當豆制蔻年華,窈窕淑女,性情豪爽,清朗活脫,溫婉良善,愛絲竹之樂,常陶醉於其中。但時至今日,仍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唯有書法聞名於世,世人皆贊。吾不求貧亦不求富,亦非隱身於世,古人雲:"物盡其用,人盡其能".餘生為女子,才不堪於大任,力不足舉鼎,但亦欲以一己之力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⑥ 急--文言文自傳

何去何從,誰人自知?知人易,自知難。天生我材必有用,何處用之,非我所知;偶有知者,亦難脫世之紛擾,碌碌以求生,天賦之才囚於籠篋,日久蒙塵,再無光澤可鑒,茲不悲乎?日來頗有所感,習此道益久,覺心途亦殊,憂從中來,不能自已。嘆流年似水,十載光陰倏忽而逝;形容委頓,心亦弗安。惑則惑矣,然不得心愛者而適之者,實不得已也。

余本家貧,無以自飽,徒羨二謝之隨心,不為世事所羈;又少太白逸骨,少陵胸襟,實難舍一飯之食,而求一詩之雅。第觀今日之所欲所為相決者,實自為之,亦無可怨尤。吾本俗人,不敢清高以自命;然世風日下,人心委瑣,亦心扉痛徹。既無力以勸勉,復不能自濁以合流,唯潔身忍辱,苟存於暗世,悲夫!

少年時,嘗語友曰:「吾生無大志,但求耕織自給,閑時書畫絲竹以自娛。苟得心愛之人偕老此生,當無恨矣!」友默然微哂:「子年幼,豈知世之濁穢。人皆削己媚俗,猶恐不逮,似汝清心自適,不諳世故,將何以立身,吾甚為汝憂!子之謂,痴人說夢而已。」歷數載,乃識人力之微薄,然友說。而心亦漠然,不復有少年狂放之態。穿流人海之中,苟安斗室之內,埋首故紙堆中,徒令雙鬢染銀絲,空空然其何迂耶!因心自囚,障目濁世,實則避也。

然則,余心中自有一紅日在,照於前途;亦甚有所望,猶不負少年之志。作繭自縛者,避則避矣,然終有破繭化蝶之時。於暗夜中見光明,於囚室之內,亦翩然自舞。自知為時不遠,吾當從心所欲,高歌於碧野,採菊於南山,平生之願遂矣!

老師叫自己給自己寫自傳,請幫我的自傳翻譯成文言文,如果不夠500字麻煩回答者自己在瞎說些。。。謝謝!

國家楚的個人街頭賣矛和盾。為了吸引顧客,他提出了他的盾吹噓說:「我的盾是非常內強的,無論什麼容武器暗殺不穿它!」
他放下手中的盾牌,並提出了他的矛誇口說:「我的矛鋒利,無論什麼暗殺穿!「
在這個時候,一個人問他:」如果你用你的矛去暗殺你的盾牌,的結果是什麼呢?「
楚字回答。

含義:什麼優勢不切實際的誇大,往往是突然發生的,矛盾的笑話。

連接到原:
楚鬻盾與矛,聲譽,他說:「我盾堅尼地材料莫能陷也。」的聲譽,其矛,他說:「我李矛都被困在這個問題上,」或者我們可以說:「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人弗能應也。

韓國非韓非子「,處境艱難。 「

⑧ 寫文言文自傳200字

餘生於安樂,弱冠入學,懵懵間已然及冠之年,學而高不成,低未就。而為專府政所屬不棄,為之先生。苟安於教為一年有餘,而教之不善,生性平淡,奈無響應之舉,何其衰也,實為吾之不幸。 夫生性豁達,然粗心不在話下,平生無甚特性。思公門之行,奈何學識淺陋,阻於試場。嘗入商海為之奮斗,奈何無可用之資,無拼搏之計。遂安於平淡,不思進取。 霍然間,人生已虛度14載春秋,苦無驚人之舉,與人不奇。自思仰愧於天,俯無顏以對地,嗚呼!曰之天理,然天道不恥,吾將窮畢生之力,與天爭艷。

熱點內容
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3 23:48:29 瀏覽:271
湖裡區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7-13 23:20:30 瀏覽:530
給老師的101條建議 發布:2025-07-13 21:59:07 瀏覽:877
教師美文誦讀材料 發布:2025-07-13 20:46:09 瀏覽:211
2017數學高考答案解析 發布:2025-07-13 20:21:13 瀏覽:721
黃岡小狀元四年級上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13 18:50:35 瀏覽:24
告訴英語 發布:2025-07-13 18:39:33 瀏覽:202
南陵縣教育信息網 發布:2025-07-13 18:21:05 瀏覽:638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 發布:2025-07-13 14:42:16 瀏覽:896
對教育的 發布:2025-07-13 14:06:14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