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魚總結
一、教學對象
小學一年級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1、教學內容:人民美術版小學美術教材一年級的《誰畫的魚最大》一課。
2、教學目標:
A: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與藝術作品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小是在事物的對比中產生的。
B:能大膽作畫,充滿畫面,畫一條大魚。
C:培養學生對畫畫的興趣和繪畫技能,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條漂亮的充滿畫面的大魚。
2、難點:自然界中的魚與美術作品的魚有什麼區別,如何發揮想像力把魚畫得充滿童趣並將魚畫大。
四、教學准備
1、教學用具准備:教學課件、彩筆、規格相同的白紙、剪刀。
2、學生學慣用具准備:彩筆、油畫棒、剪刀。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海浪拍岸的錄音,提問學生:這是什麼聲音?
生:這是海浪聲。(課件出示大海的圖像)
師:你們見過大海嗎?你知道大海里什麼動物最多嗎?
學生:魚。
(課件出示許多魚在大海暢游的圖片)
2、教師拿出一個金魚缸,裡面有兩條大小不同的魚。
師:比一比,金魚缸里的魚哪一條最大?
由此引出課題:這節課我們要比賽看誰畫的魚最大。
(板書課題:誰畫的魚最大)
(二)講授新課
1、魚的形狀:
①欣賞:形狀各異的魚。
②提問:魚有哪些形狀?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粘貼各種形狀的魚)
③師:哦,原來魚有那麼多種形狀,那魚兒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課件出示魚的畫法步驟圖)
2、老師示範:
老師在教學投影上示範畫一條大魚,使學生明白如何才能突出特徵將魚畫大,提問學生:「你們還能想出別的畫法嗎?」同時啟發學生運用生活中所見的各種線條,如:衣服上的線條等來裝飾魚身上的花紋,大膽發揮想像力,畫出各種各樣的魚,
3、魚的色彩:
①將貼在黑板上的各種形狀的魚有色彩的一面反過來,讓學生感受色彩的美感。
②欣賞色彩斑斕的魚的圖片。
4、魚的動態:
請幾個學生做魚游泳的動作,欣賞魚尾巴不同方向擺動的動畫片,學生從中了解到可以在畫上畫出魚的不同動態。
5、欣賞畫家的作品和小朋友的畫。
(三)動手作畫
讓學生用同樣大小的紙作業,大家一起比賽看誰畫的魚最大,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評比
教師將黑板畫成大海,讓學生將畫好的魚用剪刀剪出貼進「大海」里,師生一起來評論:誰畫的魚既大又漂亮?
大家討論:如果把魚畫小了,可以怎樣加以裝飾使之變大?
(五)總結
師:同學們,你看,我們的大海多美啊,魚兒游得多快活啊,我們平時要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愛護大自然,使魚兒生活得更快活,讓世界更美麗。
宣布下課,讓學生收拾好學慣用具,模仿魚游泳的動作「游」出教室。
反思:教師用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來使用教材進行教學,為學生提供資料,豐富知識,引導學生探究學習,通過欣賞分析,了解魚的特徵,把魚畫大畫漂亮。同時,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動力能力,讓學生大膽發揮想像力,敢於創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Ⅱ 三年級美術魚兒的啟示教學反思
首先,在繪畫教學中,我們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放手」是指給幼兒應有的自主權,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環境和心理氛圍,尊重幼兒個性化的藝術表現天賦和表現方式,放手讓小孩子想像和創造。但放手並不是放棄老師的指導,否則幼兒在自主表現中常常會出現茫然或處於困境。
其次,教師的「出手」要把握好時機。也就是在幼兒認知發生沖突的關鍵時刻,教師就要對小孩子的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宜的指導。給小孩子學習表現動態魚兒提供「支架」,適時適當地使教學處於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
最後,老師的「出手」並不是簡單告知給小孩子正確的問題解決方法或者直接灌輸某種特定的技能,如給小孩子示範怎樣畫快樂的魚兒,而忽視和抑制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自己動手、動腦探究的願望和發現學習的機會,使活動過程演變為幼兒單純練習技能的教學情境;而是盡可能地通過教師捕捉活動中的最佳問題情境、投入相關材料,設置系列問題、提醒幼兒回憶相關經驗、引導幼兒改造已有經驗、將幼兒已經勝任的具體問題概括化等方式,給幼兒的學習「搭架」,讓幼兒學會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學習相應能力。這樣的「出手」才能真正有效地支架幼兒的「學」,才能有效地促使幼兒的個性化的發展。
「放手」並不是放棄教師恰當的指導,「出手」也並非是給幼兒一個直接的答案。我們要「放手」的是單純重視技能和追求結果,在必要時,找准介入點,把握好最佳時機,以最適宜的方式,果斷地「出手」吧!
Ⅲ 中班美術手掌魚的教案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版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權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Ⅳ 對素描魚的美術作品賞析
素描魚是神馬東東啊?
Ⅳ 幼兒園美術大嘴巴魚塗色備課筆記
活動過程一、導入出示照片—鯨魚教師:小朋友,你們看是誰在給我們表演節目呢?大海是鯨魚的家,鯨魚玩的多高興呀。今天,我們來畫一畫鯨魚好不好?點出活動主題——鯨魚。二、1、出示圖片—鯨魚噴水鯨魚是什麼顏色的?我們選用什麼顏色畫鯨魚呢?(加深幼兒對油畫棒顏色的認知)2、出示圖片—鯨魚教師與幼兒觀察圖片,探討按照什麼順序進行構圖。(1)在提示線的基礎上,完整添畫出鯨魚噴水的形態。(2)大海的波浪採用連貫性的波浪線完成,注意線條的均勻,在畫紙下放留出空白可以添畫各種小魚。3、教師示範著色方法,重點演示鯨魚身體過渡色的變化。(1)鯨魚:由上到下共分為三種顏色群青--深藍--白色,每兩種顏色的過渡交接處要輕輕著色,將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盡量使顏色的過渡自然化。(2)大海:根據波浪線的劃分,可用淺藍和檸檬黃交替進行。(3)提示:塗底色時,按一個方向平塗,把筆平倒下,淺淺的均勻著色。背景顏色要有深淺的變化。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1)指導幼兒的繪畫姿勢,注意握筆和坐姿。(2)鼓勵幼兒大膽添畫小魚、小鳥、白雲,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三、結束請小朋友們相互欣賞作品。組織幼兒收拾好自己的畫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活動准備照片—鯨魚圖片—鯨魚噴水幼兒用畫紙,畫筆。活動目標練習波浪線,鍛煉幼兒的手腕靈活度。學慣用過渡色為鯨魚著色,注意線條流暢和色彩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