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文言文李伯溫翻譯

文言文李伯溫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2-04 16:44:42

A. 《司馬光》字詞翻譯和譯文

《司馬光》原文:

司馬光,宋哲宗時宰相,嘗主編《資治通鑒》,為一時之名臣。其幼時患記憶不若人,眾兄弟既成誦而游息矣,獨閉門不出,俟能諷誦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遠,乃終身不忘也。」及長,遍覽古籍,博聞強志,曰:「書不可不成誦。或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司馬光》譯文:

司馬光(他)是宋朝的首相。他負責編纂當時著名的大臣資治通鑒。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害怕自己的記憶無法與別人相比。其他兄弟會背誦、玩耍和休息,但他不會關上門,直到他能背誦。(司馬光)自言自語道:「因為,當你努力學習的時候,你會有一個很長的收獲,這樣你就永遠不會忘記它了。」

當司馬光長大的時候,他已經讀了所有的古書,有了廣泛的知識,有了扎實的記憶。他說:「讀書不能不背誦,有時騎在馬上走,有時半夜睡不著覺,念誦著讀的文章,想著它的意義,收獲會更多。」

(1)文言文李伯溫翻譯擴展閱讀:

《司馬光》創作背景:

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他花了近20年的時間編纂了《資治通鑒》,這本書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在政治上反對王安石的改革,在宋代神宗面前與王安石爭論,認為祖先的法律是不可改變的。神宗死後,沈太後被任命為首相,新的法律被廢除。

司馬光是保守派和保守派的政治勢力,這與王安石的新法律是不相容的。但在歷史上,一個有著巨大造詣的人負責編寫《紫枝》的一般指南。

司馬光從小就喜歡讀歷史。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發現任何人都很難讀完這些龐大的歷史書籍,尤其是皇帝和大臣們。於是他召集了一批人,按年份編輯古今史。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把它們編成1000多卷,取名《資治通鑒》。所謂「資治」有利於治國,「綜合參考」是指從古至今可以吸取的歷史經驗或教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勤學

B. 電視劇劉伯溫里的李丞相叫李什麼

李善長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公元1360年,義軍統帥明太祖兩次向隱居青田的劉伯溫發出邀請,劉伯溫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終於決定出山輔助明太祖,希望通過助朱氏打江山來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宏偉大志。與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相似,劉伯溫初次與朱氏相見,就提出了「時務十八策」。明太祖一見劉伯溫之後,更是大喜不已,從此將劉伯溫視為自己的心腹和軍師。
劉伯溫出山之後,忠心耿耿地為朱氏政權效力,積極為明太祖出謀劃策。他為朱氏制訂了「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然後北向中原,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而明太祖得到劉伯溫的輔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劉伯溫為他定下的戰略、戰術行事,先用誘敵之計大敗陳友諒,挫其銳氣,再於公元1363年在鄱陽湖與陳氏決戰,將其勢力徹底消滅。第二年,又依計將張士誠的勢力消滅。然後,明太祖派部隊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時准備在南方稱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稱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為朱氏最後平定天下、開創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劉基,作為開國元勛之一,被任命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為了表彰劉伯溫的特殊貢獻和巨大功勛,明太祖還下詔免加劉伯溫家鄉青田縣的租稅。這是處州地區惟一不加稅的一個縣。不久又追封劉伯溫的祖父、父親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劉伯溫被任命為弘文館學士,受「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稱號,賜封誠意伯,食祿241石。至此,劉伯溫本人的事業和青田劉氏家族的發展,都如日中天,達到了最輝煌的鼎盛時期。
[編輯本段]晚年生活
作為一代軍師和智者,劉伯溫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時疾惡如仇,得罪了許多同僚和權貴,同時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毅然選擇激流勇退,於洪武四年(1371年)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回青田隱居起來。
劉伯溫在青田過了2年的隱居生活,本來希望遠離世間是非爭奪。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實在太高,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間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這就無法避免政敵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說他想霸佔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早就對劉伯溫放心不下的明太祖,聽到誣告後果然剝奪了劉伯溫的封祿。劉伯溫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後來,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乃是天下第一大奸臣,可與秦檜相提並論。劉伯溫更加憂慮,終於一病不起。

C. 求古文翻譯!

劉基,字伯溫,青田(今浙江青田縣)人。他的曾祖劉濠,在宋朝擔任翰林掌書。宋朝滅亡後,青田縣人林融組織起義。事情敗露後,元朝朝廷派使者登記林融的黨羽,很多人都被牽連。使者半路借宿在劉濠家,劉濠灌醉了使者並燒了他住的房子,書簿全都燒毀了。使者沒有辦法,於是又重新造冊,被牽連的人都倖免於難。劉基幼年時就聰穎異常,他的老師鄭復初對劉基的父親劉爚說:「您家祖上恩德深厚,這孩子一定會光耀您家的門楣。」元朝至順(元順帝年號)年間,劉基考中進士,被任命為高安縣縣丞,在人清廉正直的名聲。行省(上級單位)徵聘他,他推辭而去。又被起用擔任江浙儒學副提舉,他上書議論御史失職,奏章被權臣阻斷,於是又扔掉奏章回家樂。劉基博通經史,凡是書都要閱覽,尤其精通天象地理。西蜀人趙天澤評論江東人物,第一個就推崇劉基,認為他是諸葛孔明之類的人。

方國珍在海上起義,攻掠郡縣,有關部門不能平定。行省又徵聘劉基為元帥府都事。劉基建議修築慶元等城來壓制敵人,方國珍士氣大衰。等到左丞相帖裏帖木兒招降方國珍,劉基說方氏兄弟是亂黨頭目,不殺不足以警戒後人。方國珍害怕了,用豐厚的禮品賄賂劉基。劉基沒有接受。方國珍於是派人走海路到京城,賄賂掌權的人。於是朝廷招降了方國珍,授給他官職,卻責怪劉基擅自作威作福,把他關押在紹興,方國珍兄弟更加驕橫了。不久,山賊群起,行省又徵聘劉基進行剿捕,和行院判(官職名)石抹宜孫鎮守處州。經略使李國鳳上奏了他的功勞,執政者以方國珍的緣故壓了對他的獎勵,任命他為總管府判,不讓他參與軍事。劉基於是棄官回青田縣,著作了《郁離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當時為躲避方國珍兄弟的人都來依附劉基,劉基慢慢進行部署,賊寇不敢來犯。

等到明太祖(朱元璋)攻下金華(今浙江金華),平定了括蒼(今浙江臨海市境內),聽說劉基以及宋濂等人的名氣,拿錢幣來聘用他。劉基沒有答應,總制(官職名)孫炎又寫信堅持邀請他,劉基才出山。到任後,獻上了「時務十八策」。明太祖大喜,修築了禮賢館來安置劉基等人,他受到很高的禮待和尊崇。起初,明太祖因為韓林兒自稱是宋朝後裔,就遙奉韓林兒為主。年初,中書省設御座行禮,只有劉基沒有拜(韓林兒),劉基說:「放牛兒罷了,為什麼拜他!」於是面見明太祖,陳說天命所向。朱元璋詢問征戰取勝的計策,劉基說:「張士誠是嬰城自守的人,不足以擔憂。陳友諒挾持主上威脅臣下,名號不正,地盤又在我們上流,他從沒有一天忘記消滅我們,應該先拿下他。陳氏被消滅,張氏的力量就弱了,一舉就可以拿下。然後向北征伐中原,帝王基業就能創下了。」明太祖非常高興地說:「先生有妙計,不要吝嗇,請全說出來。」恰逢陳友諒攻陷了太平鎮,圖謀東下,實力非常強大,將領們有的建議投降,有的建議去逃到鍾山盤踞下來,劉基睜著眼不說話。明太祖召他入內,劉基亢奮地說:「主張投降和逃跑的人,都應該斬首。」明太祖說:「先生有什麼計策?」劉基說:「敵人驕傲,等到他們深入我地,埋伏兵馬邀擊打下,很容易。上天的道理是後發動的人取勝,消滅敵人成就王業,就在這一戰。」明太祖採用了他的計策,引誘陳友諒到來,大敗了他,朱元璋用打敗敵人的獎賞獎勵劉基。劉基推辭了。陳友諒的部隊又攻陷了安慶,明太祖打算親自去征討,詢問劉基。劉基極力贊成,於是出師攻打安慶。從早上到晚上沒有打下,劉基請求直接奔往江州,直搗陳友諒的巢穴,於是朱元璋悉揮軍西上。陳友諒沒有預料,帶領妻子兒子奔往武昌,江州投降。江州龍興的守將胡美派兒子來求情,請求不要解散自己的隊伍。明太祖面有難色。劉基在他身後腳踏胡床。太祖大悟,就答應了胡美。胡美投降,江西各郡也都攻下了。

劉基的母親去世,正趕上打仗時期沒敢向朱元璋說,這時才請求回家安葬母親。恰逢苗軍反叛,殺了金華、處州的守將胡大海、耿再成等人,浙江東部局勢不穩。劉基到了衢州,替守將夏毅寫口諭安撫他管轄的各縣,又和平章人邵榮等商議收復處州,叛亂於是被平定了。方國珍向來忌憚劉基,寫信來弔唁。劉基回信,向他宣高明太祖的威德,方國珍於是向朱元璋進貢。明太祖多次寫信到劉基家裡向他詢問軍事、國事,劉基每條回答都非常合適。不久趕到京城,明太祖正要親自救援安豐。劉基說:「漢(陳友諒)、吳(張士誠)正窺視我們的空當,不能盲動。」朱元璋不聽。陳友諒聽說後,乘機圍困了洪都。明太祖說:「沒聽你的話,差一點壞了大事。」於是親自率兵救援洪都,和陳友諒在鄱陽湖打戰,一天交戰幾十次。明太祖坐在胡床上督戰,劉基站在一旁,忽然他跳起來大聲喊,催促朱元璋換船。明太祖倉促間坐到別的船上,還沒有坐定,就有飛石把剛才坐的御船擊碎了。陳友諒在高處看到後,大喜。而明太祖的船更向前進了,漢軍都大驚失色。當時兩軍在湖中相持,三天沒有決出勝負,劉基請朱元璋轉移軍隊到湖口扼制陳友諒,以金木相犯的那天來決勝,陳友諒敗走而死。之後明太祖攻下了張士誠,北伐中原,終於成就了帝業,就像當初劉基預謀的那樣。

吳(朱元璋當時稱吳王)元年以劉基擔任太史令,他獻上《戊申大統歷》。熒惑守心(心,星宿名,一種天文現象),劉基請求下詔責罪自己。這年大旱,他又請求處理積壓的案件。朱元璋於是立即命劉基平反冤獄,大雨隨後就下了。他又請求立法定製,來阻止濫殺無辜。明太祖正要對人施刑,劉基問為什麼,明太祖說因為夢。劉基說:「這是得到土地和人民的徵兆,因該停止刑罰等等看。」過了三天,海寧投降。太祖大喜,把囚犯全交給劉基放了。不久被任命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朱元璋即皇帝位,劉基上奏制定軍衛法,初步確定了處州的稅糧,按照宋朝的制度畝增加五合(十合為一升),只有對青田縣不增加,明太祖說:「好讓劉伯溫在鄉里代代傳為美談。」朱元璋駕臨汴梁,劉基與左丞相李善長留守京城。劉基認為宋朝、元朝因為寬縱而喪失天下,應該嚴肅綱紀。下令御史彈劾時事不要有所顧慮,皇宮內的衛士、宦官有過錯的,都稟報給皇太子依法處置,人人都害怕他的嚴厲。中書省都事李彬因為貪贓驕縱獲罪,李善長經常幫他開脫,請求延緩治他的罪。劉基不聽,派人騎馬上奏朱元璋。朱元璋回復說同意。正要祈雨的時候,就把李彬斬了。從此劉基和李善長不合。明太祖回京後,因為劉基在祭壇下殺人感到惱怒,認為他是大不敬。那些懷恨劉基得人都爭相誹謗他。恰逢因為旱災徵求建議,劉基上奏說:「死去的士卒們,他們的妻子都在別的軍營李,高達數萬人,陰氣集結。工匠們死後,屍骸暴露,吳國將吏投降的人都編進了軍籍,導致了陰陽不合。」皇帝採納了他的話,過了十天仍不下雨,朱元璋很惱怒。恰逢劉基的妻子去世,於是請求回老家。當時朱元璋正在營建中都,又銳意消滅擴廓帖木兒。劉基臨行前,上奏說:「鳳陽雖然是皇上的家鄉,但是不是適合建都的地方。王保保不可輕視。」不久定西失利,擴廓貼木兒最終逃到沙漠,現在還是邊境的隱患。這年冬天,皇帝親手寫詔書感念劉基的功勛,召他來京城,賞賜非常豐厚,追贈劉基的祖父、父親都為永嘉郡公。又多次要進封劉基的爵位,劉基堅持推辭,不肯接受。

起初,明太祖因為某事責怪丞相李善長,劉基說:「李善長是功勛老臣,能夠協調諸將德關系。」明太祖說:「他多次要陷害你,君卻替她說話?我要讓你做丞相。」劉基叩首說:「換丞相就比如換柱子,必須用大木頭才行。如果用小木頭,房子馬上就會塌的。」後來李善長被罷免,皇帝打算讓楊憲做丞相。楊憲一直和劉善德關系很好,劉基卻極力認為不可,他說:「楊憲有丞相的才能卻沒有丞相的器量。做宰相的人,必須心平如水,根據義理來權衡事宜,而不是通過自己好惡來行事,楊憲就不是這樣的人。」皇帝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說:「這個人比楊憲還要偏頗淺薄。」皇帝又問胡惟庸如何,劉基說:「就像駕車,我擔心他會把車轅拉翻。」皇帝說:「我的丞相,實在是沒有超過先生你的。」劉基說:「我太過於疾惡如仇,又經不住繁雜的事物,如果做了丞相會辜負了您的恩德。天下不愁沒有人才,只要明主盡心尋訪,眼前的幾個認真的是不能勝任哪。」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身敗名裂了。洪武(明太祖年號)三年任命劉基為弘文館學士。十一月大封功臣,任命劉基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爵為誠意伯,俸祿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賜他告老還鄉。

朱元璋曾寫信向劉基詢問天象。劉基逐條答復非常詳細,並燒掉了草稿。主要內容是說霜雪之後,必定會迎來陽春,現在國家的威望已經建立,因該用寬容的政策來補充。劉基傅作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生性剛直,嫉惡如仇,和許多人不和。到此時回到山林隱居,只有喝酒下棋,從不提自己的功勛。縣令求見,他也不接見,縣令只好穿便服扮成山野之人拜訪他。劉基正在洗腳,讓侄子把縣令領到茅屋,煮穀子招待縣令。縣令告訴他說:「我是青田縣知縣。」劉基大驚,起身口稱草民,告別而去,最終都沒再見縣令。他韜光隱晦到了這種地步,但最終還是被胡惟庸算計了。

起初,劉基說在甌(今溫州)、括蒼之間有空地叫做談洋,南抵福建,是鹽盜聚集的地方,方國珍兄弟就是在此起家,請求專設巡檢司來駐守。這樣奸詐的人就不好做事了。恰逢茗洋的逃軍反叛,官吏藏匿了奏摺沒有上傳。劉基命長子劉璉上奏這件事,不先告訴中書省。胡惟庸當時正以左丞相的身份掌管中書省,加上從前的怨恨,指使官員誣陷劉基,說談洋這地方有王氣,劉基打算在這里給自己造墓,百姓不讓他這么做,就請求設立巡檢司驅逐這里的百姓。皇帝雖然沒有問劉基的罪,但是很被這些話打動,於是剝奪了劉基的俸祿。劉基害怕,入朝謝罪,於是留在京城,不敢回去。 不久,胡惟庸做了丞相,劉基非常發愁說:「讓我從前說的話不要應驗,這就是蒼生的福分了。」憂憤而發病。洪武八年三月,皇帝親自寫文章賜給他,派使者護送他回老家。到家後,病更重了,把《天文書》交給長子劉璉說:「趕快把它獻上去,不要讓後人學習。」又對次子劉璟說:「處理政務,要仁恕和嚴厲循環使用。現在的要務是修德減刑,祈求天命永駐。那些地形要害的地方,應該和京師相互聲援聯絡。我打算寫遺表,胡惟庸當事,我寫了也沒有用處。胡惟庸身敗後,皇上一定會想到我,如果他有所問,就把這秘密上奏。」過了一個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歲。劉基在京城得病時,胡惟庸派醫生來,喝了他開的葯,有東西積聚在腹內,就像拳頭大的石頭。其後中丞塗節告發了胡惟庸的逆謀,並說出是胡惟庸下毒導致了劉基的死亡。

劉基是大鬍子,容貌修長魁偉,慷慨有大節,議論天下的安危,一臉正色。皇帝發覺他的忠誠,把他作為心腹。每次召劉基會見,都避著人密語很長時間。劉基也認為這不是一輩子就能遭遇的幸事,因此知無不言。每遇到急難,勇氣奮發,計謀立即就想出來,人們無法揣測的到。空閑的時候就講解為國之道。皇帝總是謙恭地聆聽,常常稱呼他為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說:「這就是我的張良啊(張良字子房)。」又說:「(劉基)多次用孔子的話教導我。」因此帷幄之中的密語世人都不清楚,而被世人傳為神奇之人,有許多陰陽風水的說法,這不是他最出色的地方。他寫的文章,流暢而奇妙,和宋濂一起成為一代宗師。他的著作有《覆瓿集》,《犁眉公集》,流傳在世上。

D. 越工操舟文言文解釋

(有一個)越地的工匠善於造船,越國國王用他造的船覺得很好,命令管糧官內供給他上等的食物容,越地的造船者都以他為宗師。(做了)一年多,(他)對越王說:「我不但能造船,還能駕船。」越王相信了他。在雋李戰役,太湖刮大風,他被淹死了。越國人(以熟悉水性著稱)都很可憐他。
郁離子說:「這人和那畫蛇添足的是同一類啊。人沒有什麼智慧和愚蠢,惟一就是要知道適可而止就功成名就不會失。

熱點內容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
思則佳教育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519
幼兒園師德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160
化學發光儀價格 發布:2025-07-15 11:31:41 瀏覽:706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11:24:42 瀏覽:557
中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11:15:29 瀏覽:517
一加一筆有哪些字 發布:2025-07-15 10:46:37 瀏覽: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