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舟的文言文

舟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19 16:02:31

1. 刻舟求劍 文言文 翻譯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注釋

涉——跋涉,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時間很緊迫。
契——音氣,動詞,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這里是對事物感到糊塗不理解的意思。
呂氏春秋——這是一部古書的名稱,是秦國的宰相呂不韋的賓客們合編的。全書的內容較雜,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學說,共分八覽、六論、十二紀。

[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時,劍從船上掉進水裡,他就在船幫上刻下一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裡去找劍。船已走了很遠,而劍卻沒走,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評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當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於這種變化的需要。

2. 古文可作舟行什麼意思

「可作舟行」的意思要看語境,如:
君此往杭州,可作舟行:你這次去杭州,可選擇水路搭船走。
系木為排,可作舟行:將樹干綁紮成木排,可以當作船來運行。

3. 何易於挽舟古文20個字解釋

寫了何易於親自為刺史當纖夫的故事,贊揚了他憂國憂民的高尚精神,同時也顯示了何易於的聰明才智.

何易於嘗為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1] 史崔朴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於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驚問狀,易於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於為縣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刺史與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注釋: ①乘春:乘著春天的美景.
②挽舟:指拉纖.

何易於縣令府
腰笏(hù):把手板插在腰帶上.
④隙:空閑,這里指時間.
⑤屬令:屬於縣的縣令.
何易於曾經做益昌縣縣令。益昌縣離刺史的治所四十里,縣城在嘉陵江南岸。有一次,刺史崔朴曾經趁著春光明媚,帶了許多賓客,坐著大船,唱歌喝酒,從上游放舟東下,船一直到益昌縣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纖。何易於就親自把手板插在腰帶里,拉著纖,跑上跑下奔忙。刺史發現縣令在拉纖,很吃驚,問他為什麼。何易於說:「現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於春耕,就在養桑喂蠶,一點點時間都不能損失。易於是您主管下的縣令,現在沒什麼事干,可以來承當這個差使。」刺史(聽了很羞愧)和幾個賓客跳出船艙,上岸騎馬一起回去了。

4. 初中文言文楚入學舟翻譯

楚國有一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船掉頭還是船轉彎,只聽從師傅的(教導)。因此他到江中島嶼之間小試身手,沒有不如人意的,他於是就認為自己已完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就)馬上謝別了船師,擊鼓(古人是靠擊鼓來發布號令的)徑直快進,突然遇到危險,(他)就四處張望,嚇破了膽,槳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造成現在危險的地方,不正是前幾天的小試身手的地方嗎?
1.楚:楚國(古代國家名)
2.習:學習
3.操:控制,這里指駕船
4.折:指船調頭
5.旋:指船轉彎
6.疾:快
7.徐:慢慢地
8.惟舟師之是聽:只聽從師傅的(教導)。這是文言文中的一種倒置句式,應按「惟聽舟師之」理解
9.惟:只,僅僅
10.舟師:傳授駕船技術的人
11.渚:水中小洲
12.莫:沒有
13.遂:於是就
14.盡:全部
15.遽: [jù ]急忙
16.謝:辭別
17.椎:用椎敲,前進時以擊鼓為號
18.徑:一直
19.亟:立即,突然
20.犯:遇到
21.乃:於是,就
22.四顧:四周張望
23.柁:通假字同「舵」,駕駛
希望能夠幫助您

5. 刻舟求劍文言文翻譯

翻譯: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 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涉:過,渡。者:……的人,定語後置的標志。遽(jù):立即,匆忙。此:這樣。於:到。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篇》

(5)舟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此篇闡述了應當明察當今形勢,因時變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以發展的觀點向秦國的統治者說明,法令制度的制定應從當時的社會實際出發,並隨著客觀形勢的變化而與時俱進。

全文語句工整,語氣明快,圍繞中心反復申說,有論有斷,同時穿插寓言故事,使文章顯得氣勢充沛,活潑生動。

作者思想成就:

呂不韋認為,自己身為強秦相國,比上述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賢納士,對前來跟隨的門客禮遇有加,給予厚待,欲與上述名士的門客相競。

當時各國名士又常以所養賓客能著書立說為榮,所以呂不韋也命門客編纂其所知見聞,一部輝煌的集體創作橫空出世,後以他的名義發表,這就是《呂氏春秋》。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秦始皇提供了執政的借鑒。

可惜,由於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秦始皇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呂氏春秋》的價值逐漸為後人領悟,成為了解戰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6. 文言文《何易於挽舟》的翻譯

何易於曾經做益昌縣縣令。益昌縣離刺史的治所四十里,縣城在嘉陵江南岸。有一次,刺史崔朴乘著春光明媚,帶了許多賓客,坐著大船,唱歌喝酒,從上游放舟東下,船一直到益昌縣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纖。何易於就把朝版插在腰帶里,拉著纖,與幾個民夫一起拉著船,跑上跑下奔忙。刺史發現縣令在拉纖,很吃驚,問他為什麼。何易於說:「現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於春耕,就在侍弄春蠶,一點點時間都不能損失。易於是您主管下的縣令,現在沒啥事干,可以來承當這個差使。」刺史聽了,和幾個賓客跳出船艙,上岸騎馬一起回去了。 昌縣的百姓多數在附近山上種茶樹,收了茶葉賺得的錢完全歸自己。正遇到鹽鐵官具奏朝廷要嚴格執行專賣制度,皇帝下詔書說,凡專賣物品生產地的官員,不準為百姓隱瞞。詔書貼到縣里,何易於看了詔書說:「益昌不征茶稅,百姓都還沒法活命,何況要增加稅賦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把詔書鏟掉。差役爭辯說:「皇上的詔書說,『官員不準為百姓隱瞞』,現在鏟去詔書,比隱瞞的罪名更重。我不過丟一條命,大人您難道不會因此而流放到海角天涯?」何易於說:「難道我為了保自己的命而使一縣的百姓都受苦難?我也不讓你們承擔罪名。」他就自己放火,把詔書的木牌燒掉了。州里的觀察使知道了這事的經過,因為何易於勇於挺身為百姓,到底也沒有把這事上報而彈劾他。

7. 文言文哪一篇是關於舟的除了刻舟求劍

【原文】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
【譯文】
有一個學習劃船的楚國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駕船調頭、轉彎,還是快慢、緩急,只聽船師傅的。他到江中島嶼之間小試身手,沒有不得心應手的,於是他認為學完了駕船的技術,就馬上謝別了船師,擊鼓(古人是靠擊鼓來發布號令的)徑直快進,突然遇上了危險,他於是四處張望,嚇破了膽,槳墜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現在的危險,不就是之前的得意(所造成的)嗎?
【道理】
1.學會一門知識或一種技術,都要下一番苦功夫;剛入門就以為掌握了一切,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
2.學無止境,不要因為自己學了些皮毛就驕傲自滿,否則會犯下大錯。
3.學習要腳踏實地,學會謙虛。不能略有新知就驕傲自滿,略有進步就妄自尊大,否則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4楚人學舟告訴人們工作、學習不能淺嘗輒止 (或學習、工作不能自滿,或學習、工作應該不斷進取)。
5.不能過於自滿,要虛心學習,才會得到更多的本領
6.學習工作不能淺嘗輒止,應該不斷進取,才能取得成功。

8. 文言文中「舟」表示什麼意思還有:瑕,舟,其,π立

基本字義
1.船:輯...一葉扁~..共濟.
詳細字義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兩邊象船幫,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船艙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漢以後用「船」漸多起來.本義:船) 2.同本義 [boat]
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象形.——《說文》
自關而西謂之船,自 關而東謂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記·總目》
舟以行川穀.——《墨子·節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為之,曰俞,後因集板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易·系辭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詩·邶風·二子乘舟》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蘇軾《石鍾山記》
舟人指點.——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3.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隻及船隻停留之處);舟牧(古時掌船的官);舟師(古時的水上軍隊,即今海軍;船夫);舟航(由舟相連而成的浮橋.也作「舟杭」);舟梁(連船為橋;船和橋) 4.尊彝等器的托盤 [dish]

9. 《楚人學舟》的原文、翻譯和寓意。最好把字詞也解釋了。

《楚人學舟》

作者:劉元卿 朝代:明朝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於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在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

然則以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

譯文對照:

楚國有一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船掉頭還是船轉彎,是快還是慢,只聽從師傅的(教導)。因此他到江中島嶼之間的小河裡小試身手,沒有不如人意的,於是他就認為自己已完全學會了駕船的技術。

就立馬謝別了船師,擊鼓徑直快進,突然遇到危險,他四處張望,嚇破了膽,船槳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現在造成的危險,不就是之前僥幸所造成的嗎?

關鍵字注釋:

1、楚:楚國(古代國家名)

2、習:學習

3、操:控制,這里指駕船

4、折:指船調頭

5、旋:指船轉彎

6、疾:快

7、徐:慢慢地

8、惟舟師之是聽:只聽從師傅的(教導)。這是文言文中的一種倒置句式,應按「惟聽舟師之」理解

9、惟:只,僅僅

10、舟師:傳授駕船技術的人

11、渚:水中小洲

12、莫:沒有

13、遂:於是就

14、盡:全部

15、遽[jù ]: 立即

16、謝:辭別

17、椎:用椎敲。古代作戰,前進時以擊鼓為號

18、徑:徑直

19、亟:立即,突然

20、犯:遇到

21、乃:於是,就

22、四:四周

23、柁:通假字同「舵」,做動詞,駕駛。原指船舵

24、始:開始

25、顧:張望

(9)舟的文言文擴展閱讀

文章賞析:

學習要腳踏實地,學會謙虛。不能略有新知就驕傲自滿,略有進步就妄自尊大,否則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不論做什麼事,凡淺嘗輒止者未能有成功者;凡在學習或工作中不斷進取者,一定會達到勝利的彼岸。

作者簡介:

劉元卿(1544—1609),字調甫,號旋宇,一號瀘瀟,江西萍鄉蓮花縣人,明代著名教育家。他從小發奮讀書,隆慶四年(1570年)在江西鄉試中奪魁,後來在他人的推薦下,帶著向朝廷的上書和文卷參加會試,但因「五策傷時,懺張居正」,未被錄取,還險遭殺身之禍。

熱點內容
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表 發布:2025-09-13 04:34:41 瀏覽:432
生物倫理 發布:2025-09-13 04:03:46 瀏覽:960
office英語 發布:2025-09-13 02:30:29 瀏覽:12
武士刀教學 發布:2025-09-13 01:09:54 瀏覽:148
客房英語 發布:2025-09-13 00:55:23 瀏覽:256
老師掃帚 發布:2025-09-12 22:29:51 瀏覽:149
性母教育 發布:2025-09-12 21:48:18 瀏覽:257
考研數學只做真題 發布:2025-09-12 21:38:44 瀏覽:553
數學小卡片 發布:2025-09-12 18:14:39 瀏覽:24
3的倍數的特徵教學設計 發布:2025-09-12 17:16:20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