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保護環境

美術保護環境

發布時間: 2020-11-21 13:46:39

A. 小學生保護環境繪畫沒有字

小學生環保小知識

1、不亂扔垃圾。

2、節省紙張,回收廢紙。

3、及時舉報破壞環境和生態的行為。

4、一水多用。

5、自己不吸煙,奉勸別人少吸煙。

6、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

7、反對奢侈,簡朴生活。

8、不使用非降解塑料袋、快餐盒。

9、隨手關燈;隨手關水,節約用電和用水。

10、不亂扔廢電池。

11、多種樹。

12、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

13、避免旅遊污染。

14、自覺參與環保行動。

15、支持環保募捐。

16、關注新聞媒體有關環保的報道。

17、認識環保標志。

18、多用肥皂少用洗滌劑。

19、少吃口香糖。

20、組織義務勞動、清理校園

21、雙面使用紙張。

22、閱讀和傳閱環保書籍、報刊。

23、優先購買綠色食品。

24、利用每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境意識。

25、節約糧食

B. 《保護大自然》美術教案

教學內容
小學自然第十一冊第六課《保護大自然》。本課是生物和環境單元的最後一課,是對學生滲透科學自然觀的教育內容之一,著重使學生體會到各種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人生活必需的環境條件,人的衣、食、住、行所需的材料,都離不開大自然。但是人在利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會破壞大自然,人也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為此讓學生明確保護大自然的意義,樹立自覺保護大自然的觀點,無疑對學生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懂得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根據上述情況制訂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人的生活離不開大自然,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破壞作用,大自然被破壞將使人受到懲罰,使學生體會到各種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知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向學生進行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大自然被破壞後會使人受到懲罰,知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難點:分析大自然被破壞後可能會使人受到的懲罰,認識各種自然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教學准備
人對大自然的破壞的掛圖,保護大自然的影碟1張,河水污染、砍伐森林、捕殺青蛙與人的關系示意圖。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主要採用啟發式教學與反饋式教學相結合,充分運用電教手段,採取質疑法、談話法、直觀觀察法、講解法、分析法等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是在教學中適時播放一些「河水污染」、「砍伐森林」、「捕殺青蛙」與人的關系的錄像,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使學生明白道理,深化認識。
學習方法
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聽一聽、看一看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想一想、議一議人在利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大自然會有哪些破壞,大自然對人類會怎樣?看一看人與自然的關系的錄像,明確大自然被破壞後會使人受到的懲罰,講一講人在生產和生活中從事哪些對自然有破壞的活動,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討論,當利用和改造自然與保護自然形成矛盾時該怎麼辦?最後辨一辨,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明理快、導行易,能有效地強化本課教學目標。

C. 如何在美術課堂中融入環保教育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但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已經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發展和生存。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淡水資源危機、能源短缺、森林資源銳減、土地荒漠化、物種加速滅絕、垃圾成災、有毒化學品的污染等都已向我們敲響了警鍾。因此,當前環境保護問題已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重視,環保意識已成為當代人類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兒童最基本的生存權正面臨環境問題的嚴峻挑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09年4月表示,由於缺少干凈、安全的飲用水,全世界每天約有4500名兒童喪生。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也顯示,全球每年由環境污染導致的兒童死亡人數約占兒童總死亡數的30%。該報告指出,導致兒童疾患甚至死亡的環境因素包括室內室外空氣污染、水污染以及生態系統的惡化等。可見,讓兒童接受「環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兒童是世界的未來,他們的環境意識和行為將決定將來我們環境的狀況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進程。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結合學科教學,滲透環境知識的教育,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職責,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體現。
美術活動是表達自己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由於美術活動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審美性等特點,符合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便於他們的傾訴和表達,所以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環保教育可以通過直觀的物質材料的運用和直觀形象的表達來實現,而美術作品可以達到環保行為的最佳方式和途徑。本課題就是把環保教育和美術教育進行有效整合的研究,以美術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有助於在提高美術素養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社會環保意識,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的發展。
二、概念的界定
小學美術活動:美術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造型手段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而小學美術活動是指教育者遵循教育的總體要求,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活動感染他們,並根據其審美能力和審美創作能力,最終促進其人格和諧發展的一種審美教育。
環保:即環境保護,是利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解決各種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一切人類活動的總稱。包括,採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以求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擴大有用自然資源的再生產,保證人類社會的發展。環境保護涉及的范圍廣、綜合性強,它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還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它包含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對人類居住、生活環境的保護,使之更適合人類工作和勞動的需要;對地球生物的保護。
環保美術教育:是指把美術教育與環保相結合,將環保教育充分地導入到現代的美術教育中,以「環保」為主題,憑借在教師的引導下的美術行為與教育活動的途徑,探索人與生存幻景的層層關聯。這種能力是人類最有價值的才能,同時也是現代人最重要的素質。
本課題的宗旨是在倡導「低碳生活」的新理念下,在美術活動的領域內激發全校學生有意識地保護我們身邊的自然資源,並盡自己的能力使一些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地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並利用美術作品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環境現狀的呼籲、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環境素養。
三、研究的目標
1、通過系列環保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美術意識,同時培養他們對周圍環境的關心和熱愛,使他們懂得「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夠比較深入地探索出一套兒童美術活動中環保意識培養的方法、途徑,從而促進兒童的環保意識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3、以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為突破口,搭建有效的藝術教育平台,營造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
1、將環境教育融於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美術課堂,進行滲透教育。
(1)利用各類環境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進而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2)通過收集各種廢舊物品,進行加工美化和再利用,提高兒童的環保意識。
(3)將環境教育融入美術欣賞課中,進行滲透教育。
2、利用自然資源和各種社會現象,讓學生在感受到優美環境的同時,也知道目前不容樂觀的環境狀態,從而激發他們有意識地保護環境。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1、調查研究法
通過問卷調查、座談等形式,了解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美術活動對環保意識的促進作用等許多方面的信息,即使發現課題實施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共性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不斷優化教學,促進教學效果。
2、文獻研究法
在課題研究初期我會搜集、鑒別、整理相關文獻,並通過對文獻

D. 保護環境美術置換怎麼畫

置換是一種藝術處理手法,就是把一個事物的部分替換成形似的其它事物,能產生較為強烈的視覺效果。日下圖中的刷子毛置換成頭發。

E. 保護環境的作品五年級上冊美術19課

的鳥語花香,讀夏季的雷鳴雨飄,讀秋季的梧桐落葉,讀冬季的冰封雪塑.還有課後,我和同學們常聚在一起,為梁山好漢喝彩,因火燒赤壁興嘆,隨黛玉葬花落淚,被保爾精神鼓舞,我們一起體味獨孤九劍後的超然境界,品悟金戈鐵馬後的歷史風雲,有時還會因分歧爭得面紅耳赤,而更多的時候則是會心一笑.
每個人,也許都會有類似的夢.我們無法丈量自己生活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一本讓人受益的好書,也許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總希望在浮塵半日的悠閑里,陪伴我們的,是一杯清茶,一卷好書;總希望喧囂繁復之後,留一隅書香,讓

F. 保護環境的藝術字簡單易懂

保護環境藝術字參考如下:

以上,供參考!

G. 環境保護繪畫

作為秸稈生產大國,我國耕地和淡水資源短缺,農作物秸稈,尤其是玉米秸稈、棉花秸稈、小麥秸稈和稻殼等極為珍貴,其總量和玉米、澱粉的總能量相當,其燃燒值約為標准煤的50%,每生產1噸玉米可生產2噸秸稈,3噸玉米秸稈就可以產出1噸蜂窩煤,可代替熱值相當煤炭或液化氣。如果將我國每年產生的農作物秸稈全部用來燃燒,可摺合約3億噸標准煤的熱值。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產秸稈生物質蜂窩煤,實現秸稈生物質蜂窩煤工廠化生產,並形成秸稈生物質蜂窩煤產業化,進而走向生物質蜂窩煤產業集群。
農作物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主要由玉米秸稈、棉花秸稈、小麥秸稈和稻殼等作為原料經生物炭化製成。產品易燃、即燃、無煙、無味、無污染、無殘渣、不易破裂且形狀規則,含炭量高達80%以上,熱值高達4300至6100大卡,可以再生,燃燒時排放的SO2很少。
玉米秸稈的熱值約為煤的0.7—0.8倍,即1.25噸的玉米秸稈炭化成型原料相當於1噸煤的熱值。玉米秸稈生物質蜂窩煤在配套的生物質燃燒爐中燃燒,其燃燒效率是燃煤爐的1.3—1.5倍,因而1噸玉米玉米稈生物質蜂窩煤的熱量利用率與一噸煤的熱量利用率相當。
炭化是提高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使用價值的重要手段,炭化方式和炭化工藝直接決定了其機械強度、熱值、生炭含量等主要性能指標。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主要特點
在於摒棄了燒炭法和外熱式兩種炭化,而採用了內熱式炭化方式,這種炭化方式比前兩種優越:1、揮發物含量:12—18%;2、固定含碳量>80%;3、炭粉:1.0—1.3%;4、色澤:斷面有金屬光澤;5、發熱量(J/G):>31000;6、炭化得率30—50%;7、單爐炭化周期縮短:為8小時/爐,秸稈炭量均勻;8、環境污染情況:幾乎無煙。
1、 農作物秸稈生物質蜂窩煤是代替傳統煤炭和液化氣等高品們的「綠色」民用燃料。
2、 原料炭化產生的尾氣可製成秸稈醋液產品,用於養殖和公共場所除臭、抗禽流感、殺蟲劑等。
3、 炭化爐溫度高達200—500度,要用循環管道採集後向住房提供暖氣或熱水。
4、 工業中大量使用的化鐵爐、鍋爐,生火時而耗用大量劈柴點火,劈柴售價遠比煤高。用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代替劈柴和煤較為經濟。
5、 秸稈生物質炭進一步處理為活性炭,可廣泛應用於制葯、化工等行業。也可用於污水處理,隨著環境保護的強化,凈化廢水、廢氣所需活性炭的用量會越來越大。
1、 工藝流程 原料粉碎—炭化—成型—入庫。
2、 原料來源及生產規模的確定
本產品由70%以上的秸稈炭粉與30%普通添加劑,混合攪拌後擠壓成型。原料為農村的玉米秸稈、棉花秸稈、小麥秸稈和稻殼、花生殼等。該項目生產原料充沛,來源廣泛。
3、產品基本顏色與規格
1) 秸稈蜂窩煤規格與煤炭產蜂窩煤相同,同為黑色;
2) 秸稈生物質燃料球,有乒乓球大小、為黑色;
3) 秸稈生物質燃料顆粒,比顆粒飼料略長些,也為黑色。
本項目利用農作物秸稈,尤其是玉米、棉花、小麥和花生殼等秸稈作為生產原料,生產秸稈生物質蜂窩煤這一高品位的民用燃料。秸稈生物質蜂窩煤正在成為全球性的「綠金」產業,它正在逐步成為傳統「黑金」能源的代用品。美國於2000年開始實施「開發和推進生物質產品和生物能源」的法案,美國政府將用十億噸的生物質能進行液化、炭化處理,替代傳統的石油和煤炭。我國有12億多人口,絕大多數居住在農村和小城鎮,其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燃燒;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快速興起和發展,不僅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加速了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的消費。因此,開發秸稈生物質蜂窩煤代替燃燒是最佳選擇。國家發改編制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中將「農作物秸稈製成固體成型燃料代替煤炭」列為「生物質固化成型燃料」項目。
目前市場上煤炭售價約700元/噸,用煤炭做的蜂窩煤摻有30%的黃土和石灰,每塊售價在0.30—0.32元左右,需要用木柴才能點燃;而農作物生物質燃料炭加黏合劑成本約90元/噸,炭粉含量在80%以上,每噸秸稈炭可生產100×85mm家用蜂窩炭3000塊,每塊可燃燒80—100分鍾,且用報紙就能引燃,物美價廉,環保安全,在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本項目以我國資源廣大的玉米秸稈、棉花秸稈和小麥秸稈、花生殼等為原料,無論從生產成本還是從投資效果上與其它秸稈利用項目比較,生產秸稈生物質蜂窩煤,原料來源廣、產品有市場、技術有保障、投資比較少、見效比較快、基本無風險。如在一個鄉鎮建設1—2家秸稈生物質燃料炭廠,可以消化掉全鎮1/3的玉米秸稈和棉花秸稈及部分小麥秸稈、花生殼等。
以生產秸稈生物質蜂窩煤為例,3-4人每天可生產4-6噸,每噸成本200元,按出廠價每噸700元計算(當前市場售價600-800元/噸,每噸3000塊,每塊售價在0.25-0.30元之間)。每天純利潤

H. 保護環境的繪畫圖

膚色俄方上的噶哥啊

I. 珍愛自然,保護環境繪畫畫什麼內容好呢急!!!

你們也知道,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大量的消耗水資源和污染環境,已經把一個美麗的地球毀的不象樣了。水漸漸少了,動植物瀕臨滅絕……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不注意保護環境造成的。人們到處砍伐樹木,現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萬公頃森林,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啊!人們還隨手丟垃圾,那發臭的河面上漂浮著垃圾、那骯臟的樹枝上掛著塑料袋、那黑黑的草地上堆著果皮和紙屑。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清清的小河、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地球漸漸被毀滅,人類也漸漸死亡。 可是,地球一次又一次地原諒我們,希望我們能改正。但是,人類的做法使地球非常失望!人類還象以前一樣,過著無憂無濾的生活,人類傷害了臭氧層,使陽光直接照射到人體上,受到傷害。 原來,地球有著清澈的小河,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古代,有多少詩人贊美過地球美麗的環境啊!人類既是環境災難的製造者,也是環境災難的受害者,更應是環境災難的預防者。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小做起,攜起手來,共同保護環境.畫碧水、森林、藍天.

J. 六年級環境污染作品畫畫美術

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綜合的治理。

熱點內容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