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遠的文言文

遠的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1 13:52:49

1. 古文中含有遠和銘的連句。

駕言出遠山,徘徊泣松銘。——雜體詩三十首(並序) 其一十一 潘黃門岳述哀(南北朝·江淹)

銘旌遠明滅,騎吹去低昂。——故相國潁公輓歌辭三首 其二(宋·司馬光)

遠客憑消恨,高僧與勒銘。——登崇陽縣美美亭(宋·張詠)

旅櫬千江遠,銘旌兩竹新。——黃太守元授輓詞二首 其二(宋·楊萬里)

自我銘盤盂,覆杯遠曲糵。——戒飲三詩(並敘) 其三(宋·陳造)

遠愧輕裘者,銘功上峴山。——閱軍池河度清流關(明·黎民表)

恩波流處遠,更勒紀功銘。——送馬河宗令巴陵 其二(清·周起渭)

請記得採納

2. 文言文遠的用法

文言文是中國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俗稱「之乎者也」。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了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可以說「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錄「壓縮」格式。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
古文翻譯的六種手段
錄: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號、官名、書名等專有名詞,都可照原文抄錄。此外,古今詞義一致,人們熟知的詞,如「山」、「火」、「車」、「問」、「逃」等,也無需翻譯。 釋:這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手段;運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語。對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的活用,用法多樣的一些虛詞等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繫上下文,選准它的確切解釋。 理:調整、理順譯文的詞序。大多數文言詞句的詞語排列次序和現代漢語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原次序譯作「苛酷的統治兇狠比老虎」,這不符合現代語習慣,應把「比老虎」調整到「兇狠」之前。 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內容,使譯文通順、明確。如「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其中「撫尺」和「一下」之間缺一個動詞「響」,翻譯應加上。又如「嘗貽余核舟一,……」(《核舟記》),譯文時,句前應加主語「王叔遠」,「一」字之後應加量詞「枚」。 刪:有些詞語僅有語法作用而無法譯出的,可刪去不譯。如「夫大國,難測也」(《曹劌論戰》)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銘》)中的「之」,「學而時習之」(《論語》六則)中的「而」都屬於這一類。 縮:文言文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將其意思凝縮。如:(秦)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現代漢語中很難找到四種不同說法來譯「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三個短句,在翻譯時可凝縮為「秦有並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總之,我們要做好文言文的翻譯題,除了要扎扎實實地掌握古漢語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外,還要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識,我們才能更准確、更明白、更符合現代漢語規范地譯出古文,做到「信」「達」「雅」。

3. 「遠處」用文言文怎麼

「遠處」用文言文說:「遠」。文言文多為單音節詞,在文言文中用形容詞「遠」表示「遠處」。

4. 含遠近二字的文言文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內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容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5. 形容要「出遠門」的文言文有哪些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迢迢牽牛星

兩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5.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6. 距離再近心也是遠的用古文怎麼說

雖近在咫尺可目見,仍不啻遠在天涯耳不聞。建議使用「白頭如新,傾蓋如故」,相識再久,也不過如初識般陌生。

7. 遠處用文言文怎麼說

「遠處」用文言文說:遠。
文言文多為單音節詞。形容詞「遠」,在文言文中可用作名詞,表示遠處。如:遠驛(遠方的驛站)。‍

8. 遠在文言文中是什麼

網路
詳細字義裡面有詳細的解釋及舉例,以後有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不懂可以在網路搜索學習,都有很詳細的文言解釋
http://ke..com/link?url=R2qoLrBYl_yYuIiW6AKfkealtDD2-_

9. 日近長安遠文言文翻譯

原文: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度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譯文:
晉明帝只有幾歲的時候,坐在元帝膝蓋上。有個從長安來的人,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明帝問元帝因為什麼哭泣,元帝便把東遷的原委詳細地告訴了他。於是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與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明帝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這顯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詫異。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舉行宴會,把明帝所說的意思告訴了大家。然後又重新問明帝,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大驚失色,問:「你為什麼與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因為抬頭就能看見太陽,但是總是看不見長安。」

10. 遠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多為單音節詞,當遠和近在文言文中連用時,它可能是一個片語,用來表述:
1、距離長短的集合。相當於「離得遠和離得近的都」。如《後漢書.蔡邕傳》:「又木生連理,遠近奇之,多往觀焉。」意思是:另外有不同的樹長在一起,離得遠和離得近的人都感到奇怪,很多人前往觀看。在這個義項上,與「遐邇」近義。聞名遐邇,意思是:離得遠和離得近的人都知道其大名。略同於現代漢語的「遠近聞名」。
2、人際關系的親疏。如張九齡:「事在是非,公無遠近。」
文言文中遠、近連用,在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是兩個單音節詞,以表達「遠」和「近」或「遠」或「近」的意思。

熱點內容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