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幼師美術作品

幼師美術作品

發布時間: 2020-11-21 22:16:29

❶ 幼教看不懂的美術作品可以給幼兒欣賞嗎

你好,美術欣賞是可以的,我們並不是要明確地告訴孩子畫面畫的是什麼,是一個花瓶還是一個人。比如印象派的畫作最為著名的日出印象,就是充滿了意境和時間感的綜合體現。一千個人看會有一千個日出印象。
如果老師看不懂,可以先去做好功課,了解畫作的時間和繪畫者的情況,如果知道作品創作時間也可以給孩子講一講,讓孩子去體會和感受就好,不用非要說出個所以然才是講得好講得對。
我們幼兒園教育中,要求是激發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初步創造美的能力。

如何欣賞幼兒美術作品

構思與表現即可,構思優先,表現手法次之。

❸ 兒童繪畫作品,幼兒教師繪畫作品圖片

李凌雲國際教育 那個網站上面的繪畫作品和圖片什麼的我感覺可不錯了,每次寶寶看個不停!!

❹ 關於美術作品的封面(幼兒園)

恩,紙巾,硬紙板,白膠,顏料,可以塑造很多立體的東西哦~ 紙巾與白膠(漿糊)混合,塗在紙板上,可以高低不平,可以做成很多形狀,幹了以後上色,就ok~

❺ 幼兒園小小班可以做哪些美術作品

特別簡單的一些折紙,比如小狗,飛機 還有特別簡單的一些簡筆畫比如說小花,小動物

❻ 幼兒園繪畫作品類型

彩筆畫、鉛筆畫、蠟筆畫、剪紙、拼貼畫、拓印作品,很多,看小孩的興趣唄!像剪紙,手圖蠟筆畫,彩筆畫,吹畫,彩筆畫,鉛筆畫
工筆畫,等等.

❼ 幼兒創意美術作品圖片

藝美童畫的地址在哪

❽ 如何欣賞幼兒繪畫作品

35歲為象徵期:這個時期的美術作品大多是靠記憶模仿,創造象徵符號,畫面表現特點為說明性圖解。58歲為圖式期:可根據觀察物象特徵,進行意象表現。幼兒的繪畫表現力和智力發展都是同步向前的,盡管幼兒的繪畫表現力在各個年齡階段也是按一定的順序發展的,但是智力的主導作用更為突出。對於一些智力發展和表現力發展不平衡的幼兒,美術教育可以促進均衡發展。因此,對於幼兒美術作品的賞析要建立在掌握幼兒各年齡階段的美術特點及表現規律的基礎上。 二、 正確看待幼兒美術造型中的像與不像 美術作品是視覺藝術,造型是視覺藝術的語言。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幼兒家長在觀賞一幅繪畫作品時,總是以像來評說作品:這幅畫真好,畫得多像啊!這種觀念和認識,目前還是廣泛存在,一定要跳出這樣的評價圈。 應當如何面對幼兒美術作品中不像、不準的問題呢?在幼兒美術作品中的像應該是廣義的,是一類事物形象的泛指,而不是針對哪一件具體事物的像與不像,凡能把一類事物的基本形象特徵表現出來,就可以說像,這個像應該是 基本像。所謂基本 像,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指畫面中每個形象應是一類事物形狀的基本特徵的反映。比如讓幼兒畫蘋果,所畫出的形象一看就是蘋果,而不是梨、茄子等,不管它像哪個筐子里的蘋果,也不管是哪個品種的,總之是蘋果,這就可以說達到了基本像;二是通過物象,可以看出畫的是什麼和要傳達的意義,雖然畫面的形象可能與現實事物不相符 合,但卻能使我們發生與現實相吻合的聯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兒童繪畫在其意而不在形。這個基本像主要是針對3歲到6、7歲幼兒的美術作品中造型特點的一種認可。 在評析幼兒繪畫作品時,只要作品中的形象達到了基本像的水平,其造型就是成功的,就應得到理解與認可。除此之外,應當更多地分析作品中所表現的事物是否豐富,是否是兒童的體驗思考與創造想像,作品中是否反映出良好的個性,是否認真、大膽和自信等特點。 三、 賞識幼兒繪畫作品中表現的豐富與童趣 無論是塗鴉期、圖式期,還是視覺寫實期的兒童美術作品,其表現力是否豐富是評析作品是否優秀的重要方面,也是了解幼兒智力發展狀況的重要方面。單從繪畫作品而言,表現里豐富主要表現在: 1、畫面中所表現的主要事物本身的內容以及與主題有關的其他內容是否豐富。比如畫《高高的樓房》,有些幼兒只籠統地畫出樓房的樣子,有的幼兒卻進一步樓房的花紋圖案,這樣,畫面就表現得比較豐富了。 2、畫面中所表現的物體、想狀、線條、色彩等的變化程度,即畫面的生動、復雜程度。兒童繪畫是用簡單的筆畫表現事物,還是用較豐富的線條表現事物呢?我覺得,在兒童有能力畫出比較復雜的形狀、線條、色彩時,就要避免繪畫的簡單化,否則就會限 制兒童的繪畫表現力,有些孩子畫得簡單,卻能滔滔不絕地講述畫的內容,這不應是教兒童繪畫的目的。應該讓幼兒不僅想得多、說得多,而且要能說出來。當然, 生動不等於亂畫、多畫,應當有內容、有主題,畫面還要有一定的協調性。 此外,還要懂得賞識幼兒作品中的趣味性,比如一幅畫中,幼兒把彎彎曲曲的線條變成怪獸,內容相當童趣,這類畫,就不能以畫面表現是否豐富來評析,而應以趣味性為評品的焦點。 四、幼兒美術作品中的認真、大膽與自信 認真、大膽和自信,是幼兒美術作品中反映出的良好個性品質。這種特徵在幼兒的美術作品中是比較容易確認的。認真,是指整個畫面所反映出的盡心盡力的程度,線條穩實,不潦草、不漂浮,著色比較協調。在認真畫畫的前提下出現的線條的自然變化以及造型歪歪扭扭,更加強烈地透露出孩子天真爛漫的稚氣。敢想敢畫,生趣盎然,這就是大膽和自信。還有一種現象:是幼兒畫得認真,但不夠大氣,主要原因不是膽小,而是一種追求規整的作畫習慣,如果能放得開、自由些,畫面自然會舒展大方,作品的表現力就會更好,對這樣的孩子,應多多鼓勵,只要認真盡力畫了就給予認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其實比畫畫本身更為重要。

❾ 幼兒園小朋友的繪畫作品從哪些角度評價

幼兒園的活動,既然要發揮其教育功效,就不能缺少了評價這個環節。幼兒繪畫活動的評價活動是幼兒園繪畫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與幼兒園其它任何一種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相比較,其應用的程度最高,受到的重視程度卻較低。而在繪畫活動中,老師對作品的評價態度往往直接影響著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影響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重視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繪畫的表現力及審美能力。 關鍵詞:評價觀 評價體系 發展性評價 多元評價 教育評價:《綱要》將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功能界定為:「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沒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 發展性評價: 發展性評價是以人為本,以孩子的最終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是當今世界課程與教學改革評價的最新發展的先進成果,也是今後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主要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與實用性,對於幼兒園的課程改革與評價改革頗有成效且意義深遠。 塗鴉是孩子的天性,當還不太懂事的孩子抓著蠟筆在紙上隨意地塗鴉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孩子滿臉燦爛的笑容,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為五彩繽紛的色彩而感動的神情,這一刻,我們相信孩子愛上了塗鴉。而在幼兒園里,我們看到的是有的孩子,漸漸不愛動手畫畫了,而有的畫的總是那麼些,也許原因有很多,但作為我們幼兒園老師應該反省一下,是什麼抹殺了孩子的天性? 我們發現在繪畫活動中,老師對作品的評價態度往往直接影響著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影響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重視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繪畫的表現力及審美能力。 一、確立正確的評價觀,培養和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教師要明確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淘汰,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我們不能以哪個幼兒畫的好,或哪個幼兒畫的不好為標准來評價幼兒的作品,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發展性評價這種以人為本,以孩子的最終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方式有助於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他能依據幼兒的不同背景和個性特點,准確地判斷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及其發展潛力,為每一個幼兒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 如果沒有正確的評價觀,就有可能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孩子有時候是特別敏感的,一次在繪畫評價活動中,我無意中說了文涇的畫畫的不太好看,顏色圖的有些亂,當時孩子也沒有特別的表現。可是在接下來的一次繪畫活動中,當小朋友們都專注於自己的繪畫時,我卻看到文涇拿著筆愣在哪裡,我問他怎麼了,他說老師我不會畫,這時候我明白,孩子不是不會畫,他是不敢畫,他害怕自己的畫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怕老師說他的畫畫的不好看。於是我意識到評價的重要性。又有一次,在《宇宙人游山洞》的美術活動中,佳俊很認真地在山洞裡畫了很多宇宙人,在評價活動中佳俊向同伴們介紹宇宙人在排著隊過山洞,他們要走出山洞回家去,雖然那些宇宙人畫的有些歪扭扭的,但是今天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本來孩子繪畫的時候特別缺乏耐心,總是草草了事,可今天孩子很認真很耐心地完成了作品。於是我在集體面前表揚了他,並把他的作品展示出來了,我發現下課的時候佳俊會去展示區看看自己的作品,還會向同伴介紹,慢慢地孩子喜歡上了繪畫,每次繪畫活動都很認真,每當我們幫他指出一些不足之處時,孩子也會耐心的聽了,孩子的繪畫的興致越來越高了,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多地贏得小朋友的喜歡了。 這些讓我清楚的明白了評價對孩子的影響,更清楚了確立正確的評價觀的重要性。作為老師不能以片面的眼光來評價孩子的繪畫作品,用畫的好或不好來評價,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也許只會造成部分幼兒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盲目樂觀。因此教師要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逐步培養其正確認識自己,提高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懷疑自我價值。這樣,即使教師指出幼兒的不足甚至提出批評,幼兒所感受到的也仍然是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期望,並會由此產生進步的動力。 二、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促進幼兒多元發展 1、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性,讓每個幼兒獲得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 在幼兒園里,老師和孩子是形影不離的,所以相對中小學來說,幼兒園老師和孩子的距離更近些,老師對孩子的各方面了解也更深些。在評價中,不僅要突出「為了孩子的一切」,還要突出「為了一切的孩子」,努力做到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提高不同個性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從而達到促進全體孩子共同進步的目的。 例如:在《森林裡的動物園》這一繪畫活動中,我們對於那些愛繪畫,繪畫線條有力、連貫,圖形、形象清晰完整的孩子來說,在評價中我們應本著「高起點、嚴要求」的原則,為他們的進一步成長留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在觀察他們畫面是否完整,小動物們形象是否清晰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考慮畫面是否具有孩子自己的想像,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富有童趣,我們鼓勵他們發揮想像里,讓畫面里的動物活起來,給動物們提供一個活起來的背景或舞台。對對那些喜歡繪畫,但繪畫線條不流暢、形象不完整的幼兒來說,應本著「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評價宗旨,我們更關注的是動物形象是否清晰,孩子有沒有抓住動物的特徵,我們鼓勵他們在活動結束後進入美工區多加練習。對於那些不愛繪畫,繪畫習慣不好的幼兒來說,應從逐步培養喜愛繪畫的情感入手,加強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教師還應當是一個細心的觀察家,要敏銳地捕捉他們的點滴進步與閃光點,並及時予以獎勵和表揚,使他們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2、評價活動由靜態評價變為動態評價,注重活動的過程性。 在以往的繪畫評價活動中,我們往往偏重於作品結果的優劣,靜態的對孩子的繪畫作品實體作出評價。新綱要理念指出我們的評價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應動態的對幼兒的整個繪畫過程作出評價。所以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要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興趣性、主動性、持久性、繪畫習慣等。如觀察孩子是否主動參與美術活動,對美術活動傾注極大的熱情,完全沉浸其中,還是對美術活動遲疑不前,活動中企圖停止或張望別人做什麼等;觀察幼兒對美術作品的注意集中與持久程度;觀察其作品是自己決定完成的,還是模仿他人完成的。 如:我們班的小妹妹(鄒琦玥),一開始每次繪畫活動時都不肯動筆,軟硬兼施都無濟於事,後來,我觀察到繪畫活動時她雖然自己不畫,但是她會對邊上的小朋友指手畫腳「你畫的不對」、「不是這樣畫的」、「哎,你畫的太難看了」,通過這些行為,我猜測可能小妹妹其實她並非真的不想畫畫,也許是她對自己缺乏信心,她怕自己畫的不好,所以不敢畫,於是繪畫活動時,我就輕輕的對她說「琦玥是不是怕自己畫的不好?」她點點頭,於是我就繼續鼓勵「沒關系的,老師小時候一開始也畫得不好,多花幾次就能畫得漂亮了,但是如果不練習的話就一直畫不好的哦!」在不斷的鼓勵下,琦玥終於第一次自己動筆畫畫了,在活動評價時我把琦玥的進步告訴了大家,並在集體面前給予了肯定,琦玥靦腆的笑了,接著在以後的繪畫活動中,她開始能獨立完成作品了。可見繪畫活動中的評價要注重活動的過程性,變靜態為動態。 3、增強幼兒與評價活動的互動性 在繪畫活動中,我們往往在無意中就會以教師自己的意願為主,自己決定作品的好壞優劣。教師要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雖然也有個別幼兒參與評價,教師總結,但由於教師平時缺乏對幼兒該方面的引導和培養,幼兒缺少該方面的能力,這一切形同虛設。所以

熱點內容
上海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發布:2025-07-15 22:34:05 瀏覽:384
夏天的雷雨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20:44:07 瀏覽:606
教師資格證的報名時間 發布:2025-07-15 20:21:42 瀏覽:534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 發布:2025-07-15 19:20:08 瀏覽:236
有多少可以重來 發布:2025-07-15 16:35:06 瀏覽:279
洗牙多少錢一般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6:08:33 瀏覽:610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