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說文言文
㈠ 中國一片文言文好像是朱熹寫的《鬼說》
不是朱熹寫的,是東漢王充的《訂鬼》
原文:
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於疾病。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凡人不病則不畏懼。故得病寢衽,畏懼鬼至。畏懼則存想,存想則目虛見。
何以效之?傳曰:「伯樂學相馬,顧玩所見,無非馬者。宋之庖丁學解牛,三年不見生牛,所見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人病見鬼,猶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也。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
病者困劇,身體痛,則謂鬼持*杖毆擊之,若見鬼把椎鎖繩*,立守其旁。病痛恐懼,妄見之也。初疾畏驚,見鬼之來;疾困恐死,見鬼之怒;身自疾痛,見鬼之擊;皆存想虛致,未必有其實也。
夫精念存想,或泄於目,或泄於口,或泄於耳。泄於目,目見其形;泄於耳,耳聞其聲;泄於口,口言其事。晝日則鬼見,暮卧則夢聞。獨卧空室之中,若有所畏懼,則夢見夫人據案其身哭矣。覺見卧聞,俱用精神;畏懼存想,同一實也。
譯 文 :
大凡天地之間,出現鬼,並不是人死後的精神變成的,都是人們思念想像所造成的。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呢?是由於疾病(的折磨)。人生了病就會憂愁害怕,憂愁害怕就好像看見鬼出現了。凡是人無病時就不會怕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就害怕有鬼到來。一害怕就會老是想,想久了就會使得視覺錯亂,恍恍惚惚地看見鬼了。
用什麼來驗證呢?古書上說:「伯樂學習鑒別馬的時候,由於用心過度,看到的東西,沒有不是馬的。宋國庖丁練習解剖牛的本領,三年以後,在他的眼裡,沒有見過活牛,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牛。」這兩個人都是專心到了極點。由於老是想著某一個問題,自然而然產生了錯覺,看見異乎原物的東西了。人病了看見鬼,如同伯樂看見馬,庖丁看見牛一樣。伯樂和庖丁看到的其實不是真正的馬和牛,由此可見病人所看見的也不是什麼鬼了。
病人身體睏倦極了,身體疼痛,就說是鬼拿了棍捧鞭子毆打他,好像看見鬼拿著錘子、鎖鏈、繩索,站著守在他的身旁。(這是因為)病人身體疼痛,心裡害怕,才虛幻地看見這些的啊。剛得病時心裡驚慌害怕,(就好像)看見鬼來了;病重一些就怕死,好像看見鬼在發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就好像)看見鬼在打:這都是由於想得過多,產生虛幻的感覺造成的,並不是真有那樣的事實。
專心想念事物(的結果),有的表現在視覺上,有的表現在說話上,有的表現在聽見的聲音上。表現在視覺上的,(好像)看見鬼的形狀;表現在聽覺上,(好像)聽到了鬼的聲音;表現在嘴上,(就會)說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會看到鬼的出現,夜裡就會在夢中聽到鬼的聲音。獨自睡在空房之中,如果感到有些害怕,就會夢見好像有人按住他的身體哭泣呢!睡醒見到鬼形,躺下聽到鬼聲,都是由於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像,都出於同樣的情況。
評論:
王充是東漢偉大的無神論者。他生活的時代,各種鬼神迷信泛濫,危害社會,王充著重對「死人為鬼,有知,能害人」的有神論思想進行了有力地批判,針對相對的提出了「死人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的無神論主張。在這篇文章里,王充從認識論的角度探討了鬼神觀念產生的根源。他從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鬼神都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就是說,鬼神觀念完全是人在畏懼狀態下主觀想像的產物,而且這種情況以在病中最突出。
中心思想與寫作特點:
本文批評了「人死為鬼」的思想,指出人們所謂的「鬼」,「非人死精神為之」,而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至」。以唯物主義的思想否定了「鬼」的客觀存在,顯示了中國古代唯物主義論者的風貌。文章雖為選段,卻獨立成文,結構完整,論點鮮明,論析精列,善用比喻,以具理論規模。
㈡ 文言文《宗定伯》翻譯
《宗定伯》原文
南陽宗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曰: 」誰?」鬼曰: 」鬼也。 」 鬼曰: 」卿復誰?」定伯欺之,言: 」我亦鬼也。 」鬼問: 」欲至何所?」 答曰: 」欲至宛市。 」鬼言: 」我亦欲至宛市。 」共行數里,鬼言: 」步 行大亟,可共迭相擔也。 」定伯曰: 」大善。 」鬼便先擔定伯數里。鬼 言: 」卿大重,將非鬼也?」定伯言: 」我新死,故重耳。 」定伯因復 擔鬼。鬼略無重。如是再三。定伯復言: 」我是新死,不知鬼悉何所 畏忌?」鬼曰: 」唯不喜人唾。 」於是共道。遇水,定伯因命鬼先渡, 聽之,了無聲。定伯自渡,漕漼作聲。鬼復言: 」何以作聲?」定伯 曰: 」新死,不習渡水耳,勿怪。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至頭上, 急持之。鬼大呼,聲咋咋,索下,不復聽之。徑至宛市中著地,化為 一羊,便賣之。恐其變化,乃唾之。得錢千五百,乃去。於時,言定 伯賣鬼得錢千五百。
《宋定伯》出自馮夢龍《醒世恆言》。
《宗定伯》譯文
南陽宋定伯年輕的時候, 夜裡出行遇見了鬼。 宋定伯問: 你是誰?」 」 鬼說: 我是鬼。 」 」 鬼問道: 」你又是誰?」宋定伯欺騙他,說: 」我也是鬼。 」鬼問道:」 你要到什麼地方去?」 宋定伯回答說:」我要到宛縣的集市上去。」鬼說:「我也要到宛縣的集市上去。」於是一 起走了幾里路,鬼說:「步行大亟(?),兩人可以交替的背著。」宋定伯說:「好。」鬼 就先背宋定伯走幾里。鬼說:「你太重了,難道不是鬼?」宋定伯說:「我是新鬼,所以身重。」宋定伯於是又背鬼,鬼一點幾乎重量都沒有。他們像這樣換了兩三次。宋定伯又說: 「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麼?」鬼回答說:「只是不喜歡人的唾沫。」於是又一起走。 遇到了河,宋定伯讓鬼先渡過去,聽聽,完全沒有聲音。宋定伯自己渡過去,水嘩啦啦地發 出聲響。鬼又說: 「為什麼有聲音?」宋定伯說:「我是剛剛死變鬼,不熟悉鬼渡水的緣故,不要奇怪。」快要走到宛縣的集市,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鬼大聲呼叫,聲音「咋咋」(?),祈求放他下來,宋定伯不再聽從他。一直到宛縣的集市上才將鬼放下在地上,鬼變成了一隻羊,宋定伯就把它賣了。宋定伯擔心它有變化,於是朝他吐唾沫。得到一千五百文錢,就離開了。於是後來,(大家)就傳言宋定伯賣鬼得了一千五百文錢。
㈢ 新編高中文言文助讀190----230翻譯
201公共怒觸不周山
以前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並斬斷鰲足以作天柱。後來共工氏與顓頊爭帝位失敗,氣極之下一頭撞向不周山,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擎 天柱不周山被攔腰撞斷。天柱一倒,泥土石塊嘩啦啦地崩塌下來。頃刻之間,天空劇烈地搖晃,大地劇烈地顛簸。原來這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天柱折斷了,系著大地的繩子崩斷了,因此天空向西北傾倒,太陽、月亮和星星就每日里從東方升起,向西方降落;而大地向東南 塌陷,大江大河的水都奔騰向東,流入了東方的大海里。
202女媧補天
上古的時候,大地四方盡頭極遠的地方崩壞,大地(古人把中國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雍、梁九州,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 不能把大地全都覆蓋,地不能把萬物完全承載.,火勢寬廣猛烈而不熄滅,洪水浩渺無邊而不消退,猛獸吞食善良的人民(顓:純樸厚實), 兇猛的鳥用爪抓取老弱。於是女媧熔煉五色石以補青天,折斷鰲(海里的一種大龜)的四肢來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來,殺黑龍來拯救翼州(古九州之一,古代中原地帶),累積蘆葦的灰燼以抵禦洪水。蒼天得以修補,四柱得以直立,洪水乾枯(這里指洪水消退了),翼州太 平,強壯兇猛的鳥獸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來。
203刑天爭神
有奇異手臂人的國家在北方,那邊的人有一個胳膊三隻眼睛,有女有男,乘坐有文化的馬。有種鳥,有兩個頭,紅色和黃色,在鳥的兩旁。 刑天和天帝到這個地方爭奪神位。天帝截斷了刑天的頭,把他葬在了經常羊出沒的山上。於是刑天把乳頭作為眼睛,把肚臍作為嘴巴,拿著盾牌與大斧跟天帝交戰。
204精衛填海
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部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 的名字。傳說這種鳥是炎帝小女兒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濁漳河就發源於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205宋定伯捉鬼
南陽宋定伯年輕的時候,夜裡行走遇見了鬼。宋定伯問他是誰,鬼說:「我是鬼。」鬼問道:「你又是誰?」宋定伯欺騙他,說:「我也是 鬼。」鬼問道:「你想到什麼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說:「我想到宛縣的集市上去。」鬼說:「我也想到宛縣的集市上去。」於是一起前往 。 走了幾里路,鬼說:「步行太緩慢,兩人可以交替的背著,怎麼樣?」宋定伯說:「很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幾里路。鬼說:「您太 重了,也許不是鬼吧?」宋定伯說:「我是新鬼,所以身體重了。」宋定伯於是又背鬼,鬼一點重量都沒有。他們像這樣兩次三次輪著背。 宋定伯又說:「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麼?」鬼回答說:「只是不喜歡人的唾沫。」於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讓鬼先渡過去,聽聽,完全沒有聲音。宋定伯自己渡過去,水嘩啦啦地發出聲響。鬼又說:「為什麼有聲音?」宋定伯說:「我是剛剛死變鬼,不熟 悉鬼渡水的緣故罷了,不要對我感到奇怪。」 快要走到宛縣的集市了,宋定伯就把鬼背在肩上,迅速捉住他。鬼大聲呼叫,聲音「咋咋」的 樣子,要求放開讓他下來,宋定伯不再聽從他。宋定伯一直到宛縣的集市上才將鬼放下在地上,鬼變成了一隻羊,宋定伯就把它賣掉。宋定伯擔心它有變化,朝鬼身上吐唾沫。賣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錢,於是離開了宛縣的集市。
206鬼避姜三莽
有一個叫姜三莽的人,為人莽撞,心眼直。有一天,聽人講到宋定伯捉鬼賣錢的故事,很高興地說:「我現在才知道鬼可以捆綁啊!那好,如果我一天夜裡捉一個,吐唾沫使它變成羊,早晨牽到肉市上賣了,就可以夠一天酒飯錢了。」於是(打這以後),他天天夜裡拿了繩子,帶著棒子到亂墳崗,躲到廢墟和墳墓旁,像狩獵的人等待狐狸兔子一樣去捉鬼。(可是,一連去了好幾個晚上),連一個鬼影也沒有見到。 後來他又到人們傳說常鬧鬼的地方,假裝醉酒,躺在那裡等鬼,結果還是一個鬼也沒見到。一天傍晚,他隔著林子看到很多磷火,很興奮地跑過去:還沒到那裡,磷火就滅了。他很後悔地回來了。就這樣過了幾個月,沒有收獲,於是便停止(捉鬼)了。原來鬼欺負人,常常趁人 們害怕的時候(出現)。三莽相信鬼可以被綁起來,心裡已經覺得鬼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他的這種氣焰足以使鬼屈服,所以鬼反而躲避他。
207黎丘丈人
梁國北部有個黎丘鄉,那裡有個奇鬼,善於模仿人的子孫兄弟的樣子。鄉中有個老者到市上去喝醉了酒往家走,黎丘奇鬼模仿他兒子的樣子 ,攙扶他回家,在路上苦苦折磨他。老者回到家裡,酒醒後責問他的兒子說:「我作為你的父親,難道能說不慈愛嗎?我喝碎了,你在路上 苦苦折磨我,這是為什麼?」他的兒子哭著以頭碰地說:「您遇到鬼怪了!沒有這回事呀!昨天我去東鄉討債,這是可以問別人的。」父親 相信了兒子的話,說:「噢,這一定是那個奇鬼作怪了!我本來就聽人說起過他。「第二天老者特意又到市上飲酒,希望再次遇見奇鬼,把他殺死。天剛亮就到市上去,又喝醉了。他的兒子怕父親回不了家,就去接他。老者望見兒子,拔劍就刺。老者的思想被像他兒子的奇鬼所 迷惑,而殺死了自己的真兒子。
208義猴
某山隅有一個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個女兒在遠方。打獵的人可憐他孤獨,於是就送了一隻猴子給他。老人十分喜歡,對待它就 好像對親生兒子一樣。每次出門猴子都跟著他,(猴子)不用鏈子鎖著不用繩牽著,但又不會離開他。如此就過了五年。
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關上門,奔到老人女兒家裡,淚如下雨。(老人的女兒)問:「父親死了?」猴子點了點頭。(她)於是就和猴 子一同回去。老人的什麼值錢的東西也沒有,無有錢給他辦後事,猴子於是中鄉中大哭,鄉里的人於是給錢它為老人辦了後事。老人的女兒要帶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絕了,仍然守著老人原來的故居,每天摘果為生。每隔五天就為老人大哭一場,好像是紀念老人養了它五年的恩情 ,樣子十分哀傷。這樣不夠三個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墳前。鄉里的人可憐他,於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墳的旁邊,為它立了一塊墓碑,上面寫著:義猴之墓。
209螳螂攫蛇
有個姓張的偶然走到山谷的溪水邊,聽到岩石上發出很大的聲音。他尋找一條路徑爬上去看,只見一條大蛇,身圍像碗口那樣粗,在樹叢里 搖晃著,伸著尾巴拍打著柳樹,柳條都折斷了。(看那)翻來覆去滾動跌打的情狀,好像有什麼東西在捕捉制服它,但仔細察看,卻什麼也沒有,他很是疑惑。慢慢地走近它,只見一隻螳螂盤據在蛇的頭部,用鋒利如刀的腳去抓它的頭,甩也甩不掉,長時間後,巨蛇竟然被弄死 了。看蛇的額頭,皮肉已被撕破了。
210王昭君出塞
元帝的後宮佳麗很多,不可能都見,就使畫工畫為其畫圖,按圖去選擇寵幸的對象.後宮都賄賂畫工,多的給出十萬,少的不低於五萬.只有王嬙不 肯,所以沒有見過皇上.匈奴入朝求親,於是皇上按照圖所畫,讓昭君去.去之前,皇上 召見,其容貌為後宮第一,善於交際,舉止文雅.元帝後悔, 但事以如此,元帝講信用,所以不能更換其他的人.追究這件事,畫工被殺,其家資巨萬。
211 張丞相「草」書
張丞相喜好書法但不用功,當時的人們都笑話他,丞相對此表現的很鎮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個好的句子,就拿起筆迅速寫下來,整張紙 上龍飛鳳舞。他讓侄子抄下來,到寫得亂的地方,侄子看不懂寫得什麼,拿著紙去問他:「這是什麼字?」丞相認真地看了許久,自己也認 不出來,便責怪侄子:「你為什麼不早問?以至於我都忘記了寫得什麼了。」
212 和氏璧
楚國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塊未加工的玉石,捧著進獻給厲王。厲王叫玉工鑒定,玉工說:「是石頭。」厲王認為和氏是欺騙,因而刖了他 的左腳。等到厲王死,武王即位,和氏又捧著他的未加工的玉石獻給武王。武王叫玉工鑒定,又說:「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和氏是欺騙, 而刖了他的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和氏就抱著他的玉石在楚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淚流干就繼續流著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哭的原因。說:「天下被刖腳的人多啦,你為什麼哭得這樣悲痛?」和氏說:「我不是悲痛腳被刖,我悲痛的是那寶玉被說成是石頭,真誠的 人被說成騙子,這就是我悲痛的原因。」文王就使玉工加工這塊石,從中得到了寶玉,就把它命名為「和氏之璧。」
213 歌女韓娥
春秋時,韓國有一個善於唱歌的民間女歌手,人們都稱她韓娥。 韓娥不但人長得漂亮,嗓音優美,而且在她的歌聲中傾注著全部感情,因此 她的歌聲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她唱起歡快的歌,人們跟她一起高興;她唱起悲傷的歌,人們跟她一起落淚。一次,韓娥從韓國來到齊圍,在 經過齊國都城臨淄時,身邊帶的 干糧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門賣唱求食。她那動聽的歌聲召來了一大批聽眾,人們把她圍得水泄不通,一 個個聽得出了神。韓娥唱罷, 人們紛紛解囊,擲錢資助她。 韓娥用賣唱的錢買了吃的,填飽了肚子,便離開走了。但聽過她 歌的人都覺得她那優美的歌聲還在梁間回繞,一連好幾天都沒消 失,就好像她沒有離去一樣。當天,韓娥住進了附近的一家旅館,旅館中有人欺侮了她。 她便 拖著長聲哀哀地哭,哭聲似泣似訴,附近不管是年老的,還是年輕的;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都一片悲苦,相對流淚,三天吃不下飯 。 他們發現韓娥已經走了,急忙把她追回來,一起譴責了那個欺負她的人,並要她再為大家唱幾支歌。 韓娥卻不過雍門居民們的盛情;就 為大家引吭高歌。街坊的男女老少聽了,都情不自禁地拍著手跳起舞來,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千二凈。韓娥唱完歌,雍門的居民們一起湊了 不少路費,送韓娥上了路。 後來,雍門的人就經常唱韓娥唱的那幾支歌,天長日久,雍門的人就越來越喜歡唱歌了。 」
214 楊生之狗
晉太和年間,廣陵有個姓楊的人,養了一條狗。他特別愛這條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帶著這狗。一次,這個人喝醉酒後走到一個水窪附近 的草地後,就倒地睡著了,無法趕路。當時正趕上冬天有人燒草燎原,當時風很大。與是狗反復不停的叫喚,這個姓楊的人仍舊大醉不醒。狗看到這個人前面有一坑水,於是走到坑裡,用自己的身體沾了水後然後抖落在主人身邊的草上。就這樣反復來回了很多次,狗一點點一點 點的移動步子把主人身邊的草全都弄濕了。當火燃燒到的時候,因為草濕沒有燃燒起來,主人躲過了被火燒的大難。後來姓楊的人醒來,才發現。
215顧況戲白居易
白居易剛考進士,名聲沒有振興,用歌和詩投送顧況。顧況戲弄他說:「長安物價很高的,居住在這里很不容易。」到讀完《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後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顧況說:「能寫出這樣的句子。居住在這里又有什麼難的。我前面的話只是戲弄你罷了。」
216李白之死
社會上多說李白在當塗的採石,在長江上行船因為喝醉了酒,見到水中月亮的影子俯身去撈取,於是淹死在水中,所以採石有捉月台。我考 察李陽冰作《太白草堂集序》說:「我任當塗縣令時,太白病重,有一萬卷草稿,還沒有修訂,在床上交給我,讓我作序。」還有李華作《太白墓誌》也說:「太白寫《臨終歌》而死。「才知道社會上流傳的那些話,實在不值得相信。大概和說杜子美由於吃了白酒、牛肉塊,(飽脹)而死,是一樣(的無稽)。
217何梅谷化妻
清末光緒年間,有個叫何梅谷的人,以研究孔孟學說聞名於世。他的老伴卻特別信佛,每天從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何梅谷不讓她念,她不聽。何梅谷擔心這會在文人中成為笑柄。有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應了;他又叫,老伴又答應了 ;他還叫,老伴開始生氣了,不再理他;何梅谷更來勁了,連著又叫了幾聲,老伴大怒道:「跟叫魂似的,沒完沒了,真煩人。」何梅谷說 :「我才叫這幾遍,你就顯得不耐煩了,你一天念一千遍觀世音,你說菩薩就不煩嗎?」老伴頓時省悟,從此再也不每天念觀世音了。何梅谷巧妙地設計了一種讓其心煩的氛圍,通過這種氛圍讓老伴自己感覺到每日念觀世音,令人心煩,最終達到說服老伴的效果。
218漢世老人
漢朝的時候有個老頭,沒有兒子。家裡非常有錢,但是他非常儉朴吝嗇,吃的穿的都很簡單節省。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快到半夜才睡覺, 細心經營自己的產業,積攢錢財從不滿足,自己也捨不得花費。如果有人向他乞討,他又推辭不了時,便到屋裡取十文錢,然後往外走,邊走邊減少准備送人的錢的數目,等到走出門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閉著眼睛將錢交給乞丐。反復叮囑說:「我將家裡的錢都拿來給了你,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說。以至乞丐們仿效著都來向我要錢。」老頭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沒收,錢則上繳了國庫。
219空桑生李
南頓張助在田裡種莊稼,看見一個李核,想把它帶回去,又看見根部枯空的桑樹里有土,所以就種了進去,用剩下的水澆灌。後來有人看見 桑樹中忽然長出了李子,以為是神,就互相轉告,有一個眼痛的病人在樹下乘涼,說:李樹使我的病好了,我要用一隻小豬祭謝。眼痛的小病,自己也會痊癒,眾人盲目符合,說是失明的人重見了光明,遠近轟動,在邊上下車馬的常有數千,李樹旁擺滿了酒肉,過了一年,張助 從遠處來,看見了驚訝地說:這算什麼神呀,這是我種的啊。於是就跑去把樹砍了。
220秦士好古
有個姓秦的士人好古物成癮,即使價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計地買回家來。有人也就投其所好,專門鑽他這個空子,讓他吃虧不少。一天,一 個人扯著一塊爛席片來見他,說是以前魯哀公向孔子問政時賜孔子的座席。秦士心中大喜,認為這是難得的古物,就以諸多良田作價買了下來。過了些時候,又有一個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門來,說:「這是以前太王為避夷狄之亂杖策離開豳地時所持的杖棰,比孔子所坐的席子還要早幾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該出什麼價錢?」秦士就傾盡家中資財買了下來。沒過多久,又有一個人手捧一隻朽爛的木碗來兜售,對秦士說:「您買的席和杖,都算不上古物。我的這只木碗是夏桀所造,比周朝古遠多啦。」秦士沒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就把正住著的宅院作價買下了這只木碗。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卻落得田資用盡,無衣無食,然而好古之心卻使他始終不忍丟棄古物。於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著「太王之杖」,捧著「夏桀之碗」,沿街乞討,糊口度日,口中還不時地喊著:「衣食父母們啊,您若有太公時的九府錢,就行 行好,給我一文吧。」
221撞車
有個高貴的公子駕車出遊,鞭策馬馳驅,自我誇耀輕便,正好和用五匹馬拉的大車互相撞擊,公子跌倒在車前。公子就倚仗父親兄長的權勢 ,把此事控告給縣官。縣官考察知道了事情的實情,對他說:「大車果真撞小車的話,公子應當撲倒在車後面,現在公子撲倒在車前面,這 是小車撞大車。」罰令他拿出錢財,作為商人的修車費用。公子沒有什麼用來爭辯的,慚愧憤懣地回去了。
222中貴人講書
有個太監,奉命出差,到了駐扎的地方,參拜孔廟,入廟燒香,對童聲秀才講解儒經。正在講的時候,士人心裡厭倦輕視他,就講了「牽牛 過堂下」一節,太監問他說:牽牛人叫什麼名字?士人回答說:就是下面的王見之。太監贊嘆到:好秀才,如此博學高雅!
223聖琵琶傳聞
有個書生想要遊玩吳地,道路經過江西,因為大風阻礙就停泊小舟,閑散行走進入樹林,經過一個僧院。僧人已經外出到其他地方去了,僧 院的房門外面,有幾間小廳廊,臨近處有筆和硯台。書生鑽研畫畫,於是就拿起筆,在白牆壁上畫了一個琵琶,大小和真的琵琶沒有不同。畫完,大風漸靜書生乘船出發了。僧人回來,看到了畫的地方,不知道是什麼人畫的。僧人於是告訴村裡人說:「恐怕這是五台山上降臨的仙琵琶。」當時也是戲言,然而這話就被村裡人傳揚談說,設下禮品供奉,拜求賜福,非常有效。書生前往吳地,經過一年,就聽人說江西的僧院,有個聖琵琶,神仙靈驗不止一二次,心中暗地裡對此感到懷疑。因此返回江西時,責令船進入停泊船原先的地方,上前拜訪聖琵琶 。僧人也不在,畫的琵琶前,已經掛著幡,供著花,爐里點著香供奉了。書生取來水把它洗完,回去留宿在船上。到第二天,書生又上前拜訪。僧人夜裡已經回來了,因為失去琵琶的原因,鄰近的人大規模地集中起來,正要共同悲哀感嘆。書生故意詢問,人們都說前頭的應驗: 「如今一定有人違背了聖琵琶的指示,違逆了神靈,所以它就隱沒不見了。」書生大笑,對他們講述了他畫以及擦洗掉琵琶的由來,從此神靈仙聖也絕跡了。
224.李白成入京前夕
崇禎末年,在北京居住的人心裡只想著過了今天而不想明天如何,達官貴人、貧賤百姓各有各的心思。每人都說:「如果流賊李自成到了家門口,我立即開門請他們進來。」他們不僅各有各私自打算,而且對待李自成有共同的想法,北京已經有了崩潰瓦解的情勢。午時未時之間11點-15點,李自成的大兵入京。北京城戒嚴。……當時的事可以知道了。
225.富翁
有一個富翁,做生意的人很多都向他貸款。有一天他出門,有一個少年從馬後面跟著他,問他有什麼事情,原來也是向他借錢做生意的。富翁答 應了之。來到少年家中,剛好碰到茶幾上有錢數十張,少年便用手拿著錢玩耍,把錢疊來疊去的。富翁便說了些客氣話離開了,竟然沒有借錢給少年。有人問他為什麼,富翁說:「這個人 肯定擅長賭博,不是品行端正的人,他平常玩耍習慣了,不知不覺在他的手上表現了出來。」這發 問的人於是跟蹤少年,果然是這樣的。
226直道可行
濟南同知(官名)吳公,(為官)剛正不阿。當時有個不好的習俗:凡是貪污的官吏(被查出)犯貪污罪,上面的官吏就庇護他,(他就)用貪污得來的錢分攤給同僚,沒有敢揭露阻止的人。(上官)用這來命令吳公,(吳公)不同意,(上官)憤怒的責罵(他),吳公也憤怒地對他說:「我的官職雖然很小,但也是受君王的命令。你可以參劾處置我,但不能以此來罵我!要我死就死好了,我不能領朝廷的俸祿而替人貪贓枉法!」上官於是改換面孔來慰問他。大家都說這個世界不能直言,也沒有人直言,為什麼這個事例反而做了這個世界不能做的呢!
227郭子儀軼事
郭子儀在河中(河中,唐代方鎮名,今山西的南部),禁止軍中無故跑馬,違犯者處死。郭子儀的夫人的乳母之子,觸犯了這個禁令。軍中執法官都虞候用刑杖打死了他。郭子儀的幾個兒子哭著報告郭子儀,訴說都虞候如何如何放肆的情況。郭子儀斥責了他們,並把他們趕開。第二天,郭子儀對手下的幕賓和僚屬嘆息多次。大家都不了解是為什麼,後來慢慢地問郭子儀。郭子儀說:「我的幾個兒子,全是奴僕的材料。」於是又把緣故告訴大家說:「他們不獎賞父親的都虞候,可是卻憐惜母親乳母之子,這不是奴僕的材料是什麼?」吳公也用惡毒的話來還口說道:「我官雖然很小,也是受命於國君,可以參奏處理,不能夠責罵侮辱!要死就死,不能夠有損朝廷的俸祿,代人抵償貪贓枉法的贓物啊!上級官員於是改變顏面溫順的撫慰他。別人都說這個世道不能夠走直路,人間自是沒有直道啊,為什麼一定要違背這個世道不可而行走呢!
228自有史官書之
宋太祖經常在皇宮的後園打鳥玩,一次,有幾個臣子有稱有急事求見,宋太祖於是就召見了。但是召見之後,他們上奏的都是寫很普通的事 情。宋太祖很不高興,問為什麼。一個臣子回答說:「臣以為這些事情比打鳥更緊急。」宋太祖更加生氣了,順手抄起邊上擺的斧子,用斧子柄打那個人的嘴,打掉了兩顆牙齒,那個人慢慢彎下腰,把牙齒撿起來,放在懷里,太祖罵他說:「你揣個牙齒,怎麼還想保留證據告我還是怎麼著?!」那個臣子回答說:「臣是不會去樁告陛下的,但是負責記載歷史的官員,會把這件事情寫進史書。」宋太祖轉而明白。高 興起來,賜那個大臣一些黃金一帛安慰他。
229鮚鼠
蘇子在夜裡坐著,有隻老鼠在咬(東西)。蘇子拍擊床板,聲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響起一次。(蘇子)命令童子拿蠟燭照床下,有一個空的箱型器具,老鼠咬東西的聲音從裡面發出。童子說「啊,這只老鼠被關住就不能離開了。」(童子)打開箱子來看裡面,空空的一無所有。(童子)舉起蠟燭來搜索,箱子中有一隻死老鼠,童子驚訝地說:「老鼠剛才是在叫的,怎麼會突然死
了呢?以前是什麼聲音,難道是鬼嗎?」(童子)把箱子翻過來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蘇子嘆了口氣說:「怪了,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關在箱子里,箱子是堅硬的、老鼠不能夠鑽透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夠咬的時候咬(箱子),用聲音來招致人來;在沒有死的時候裝死,憑借裝死的外表求得逃脫。我聽說生物中沒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馴化神龍、捉住蛟龍,能用龜殼占卜、狩獵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然後主宰他們,突然被一隻老鼠利用。陷入這只老鼠的計謀中,吃驚於老鼠從極靜到極動的變化中,人的智慧在哪裡呢?」
230 識工與治國 貞觀初年,太宗對蕭瑀說:「我年輕時喜愛弓箭,認為自己能完全掌握弓箭的奧妙。最近我得到了十多張良弓,把它們給造弓的工匠看。工匠說:『都不是優良的材料製作的。』我問其中的原因,工匠說:『制弓的木料中心不正,木料的紋理都是斜的。弓雖然剛勁有力,但射出的箭卻不直。因此不是良弓。』我這才領悟其中的道理。我用弓箭平定四方,用過的弓箭可以說很多了;如今我統治天下,對於治理國家的道理遠遠不如對弓熟悉。對弓的奧妙我尚且有不明白的地方,更何況治理國家的道理!」從那以後,太宗下詔,讓五品以上的京官輪番住在中書省值班,每次召見,太宗都賜給他們座位,和他們談話,仔細詢問國家的政務,務必知道百姓的利益和疾苦,以及政策、教化的得失。
㈣ 最近發現了一個問題,學中文可以和中國人說話,學英文可以和外國人說話,學文言文,跟鬼說去啊(英漢互
等下
㈤ 來篇短篇古文(文言文),最好是記敘的。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窗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與自己一起游樂的人,於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縱橫交叉,都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沒有月光,哪裡沒有綠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兩個這樣的閑人
㈥ 我就不懂 學古文輩古詩 弄文言文有毛用 和鬼說啊 等於白學的
你好,這是我的答案,望你採納:
常言道:讀史書可以明志,我們學習古文,詩歌,文言可以讓我們了解古人的思想,學習他們正確的理戀,讓我們得以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