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幼兒繪畫美術

幼兒繪畫美術

發布時間: 2020-11-22 01:39:38

『壹』 兒童美術繪畫有哪些種類

家長們常常發現孩子喜歡把傢具、地板、牆壁當紙,把各種能畫出痕跡的東西當筆,種類包括:線描、水粉、拼貼、版畫、水墨畫、寫生、剪紙、藝術創想。凡是能塗到的地方都塗上各種點、線、圈等組成的可笑幼稚的「圖案」,繪畫是幼兒表達自己美好願望的語言和符號,這一時期的幼兒雖然語言和動作還不很協調、完善,但是他們對繪畫卻情有獨鍾。十歲以前孩子的繪畫,都叫兒童畫。孩子的畫表達了什麼?教幼兒學習裝飾畫,隨著幼兒繪畫經驗的不斷增長,他們已經能夠通過看、學、畫的過程來掌握繪畫的技能技巧; 幼兒的塗塗畫畫實際上包含著積極的視覺形象思維。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靈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心靈感受生命的陽光,捧一泓詩意的清泉,讓您的孩子學會去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與提高。內容包含有:塗鴉、拼貼、手工、游戲、繪畫等形式,又分為個人和集體創作。兒童繪畫的發展劃分四個階段最符合實際情況、概括兒童繪畫發展特點的階段。他們認為能畫的紙、書、牆、桌面等材料上任意塗畫。知道的、看到的、想到的東西或彼此無關的東西都拼湊羅列到畫面上,兒童繪畫教程直到畫滿為止哦!殘缺也是一種美; 幼稚也是一種美。通過把繪畫的內容編成故事,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指導幼兒繪畫。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繪畫興趣,在易於理解、樂於接受,兒童美術繪畫創作的高峰期和思維創造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繪畫不受客觀真實影響,能充分表達自己內心感受。孩子藝術潛能主要在這個時期里重點培養,對於同伴間的繪畫作品,幼兒學會欣賞和借鑒,在會看、會評價的基礎上,兒童的心純真無邪、自由浪漫、幼稚可愛,充滿了想像和創造。繪畫是兒童心靈的寫照,兒童通過繪畫表現出誠實、坦率和天真的特點,通過各種不同種類形式的繪畫,不僅能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他們的繪畫技能,還能豐實幼兒的繪畫經驗, 在培養幼兒自信中開啟創造的空間。這一時期幼兒已經能自由地選擇繪畫工具來表現不同的題材和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畫出生動有趣的形象來,可系統的學習繪畫技能與技巧。逐漸培養孩子自由作畫和創作主題畫的意識,發展他們快樂認知的個性,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及創造情趣!

『貳』 幼兒繪畫活動的作用與意義

前言:

幼兒喜歡繪畫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兒童美術作品能夠真實的表達其內心的想法,看似隨意的塗塗抹抹,其實繪畫已經轉變為幼兒的一種特殊語言。培養和提高幼兒繪畫水平,讓幼兒在更加輕松愉悅的壞境下成長,對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有顯著效果。

玩是每一位幼兒的天性,幼兒的繪畫過程中教師不斷往正確方向的引導,幼兒在這些教學中不斷增長見識,對於以後的人生道路也是意義非凡的。本文主題講述的是關於幼兒繪畫的意義和好處,下面便來一起看看:

繪畫可以塑造幼兒的個性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一模一樣的個性,所以在教育中教師也要遵循這一規律。每一位幼兒的繪畫作品中都可以抓住其不同的個性,這樣足以幫助教師因材施教。從繪畫作品的細節部分可以發現幼兒的性格是敏感還是大膽,熱情還是懦弱,是否缺乏獨立性等等性格。

在幼兒的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針對這些不同的特性,進行單獨的強化訓練。3到5歲的幼兒時期是個性形成的關鍵期,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幼兒行為規范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影響個性往好的方面發展,改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從而塑造一個有利於幼兒長遠發展的獨特個性。

繪畫對幼兒智力和創新能力有顯著提高

有很多相關的研究數據表明,幼兒的右腦部分是來處理外部的形象信息,而產生一切抽象思維的來源則是左腦。在以前的應試教育模式當中,大部分家長和教師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學成績,不讓幼兒輸在起跑線上。面對枯燥無味的學習,幼兒的大腦只會感覺到負擔。

所以讓幼兒學習繪畫,則是用有趣和新奇的刺激誘導幼兒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結構,對幼兒的抽象思維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才能有利於長遠的發展。由此可見美術教育在幼兒的成長中是不可或缺的,每一個學科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現在的素質教育才會提倡兒童全面發展。

繪畫有助於凈化兒童心靈、提高觀察能力和激發創造能力

幼兒通過繪畫,將他們見到的事物通過技法表現出來,繪畫是幼兒與外界交流的情感橋梁,也能充分顯示幼兒的童真世界。繪畫也是兒童心靈凈化器,教師通過各種引導方法改變幼兒的思想。在繪畫過程中逐漸培養注意力集中和思維持續性,對於幼兒的成長及觀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對他們看到的事物表現的手法往往特別誇張。正因為年齡尚小,對外界的思維感知還沒有定性,對自己的繪畫作品沒有評價意識。在這一過程中能夠獲得滿滿的自信和快樂,給予了幼兒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還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

總之:

從小對幼兒培養繪畫興趣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為幼兒將來的素質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影響,繪畫過程中對左腦和右腦思維的訓練也能在將來學習其他學科打下良好基礎。

推薦閱讀: 美術繪畫對幼兒的好處

『叄』 兒童傳統美術和兒童創意美術有什麼區別嗎

兒童創意美術與兒童傳統美術有很大不同,兒童創意美術更注重的是對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及鑒賞力的培養,不僅僅繪畫,還加入了各種貼近生活的藝術學習;而傳統美術更注重的是技巧的訓練,注重的是結果,忽略了美術作為一種載體,忽略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創意美術更注重的是人們的創造能力和想像能力,創作不一樣的,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在最直接的接觸美、感受美的基礎上;給一些材料,給一些思想,讓人們能無時無刻的創作美。

(3)幼兒繪畫美術擴展閱讀:

創意美術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生長發育特點,以繪畫性游戲為載體,設計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用多樣化的材料,使幼兒從感知到運用點、線、面進行構圖造型,感受線、形、色的神奇美感,從而開拓幼兒思維,讓幼兒的內心世界得到充分的表達。

歐洲17世紀開始使用「美術」這一名詞時,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活動。及其產物,如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舞蹈等。也有 認為「美術」一詞正式出現應在18世紀中葉。

18世紀產業革命後,美術范圍益見擴大,有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東方還涉及書法和篆刻藝術等。中國五四運動前後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近數十年來歐美各國已不大使用「美術」一詞,往往以「藝術」一詞統攝之。

『肆』 兒童美術繪畫有哪些種類

美術包括:繪畫、建築藝術、雕塑、工藝美術、書法、篆刻、攝影等。
繪畫包括:油畫、中國畫、版畫、連環畫、漫畫、卡通畫、年畫、水彩畫、水粉畫、裝飾畫等。

『伍』 幼兒繪畫有哪些基本構圖步驟

既然孩子性格文靜,愛干凈、漂亮,那麼給孩子報名參加繪畫培優班無疑是最佳選內擇。那麼,呢?
一、定位—容勾畫主體部分
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在繪畫時,先勾畫物體的主體部分,也就是物體的大致輪廓,簡而言之,就是先畫物體最中間的部分,比如:人與動物的軀幹部分,植物的枝幹部分等,交通工具的車身、機身,水果的外形。
二、完整—添畫邊緣部分
在勾畫完成物體的主體部分之後,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添畫物體的邊緣部分,就是分布在主體四周的部分,也就是物體最邊緣、最外面的部分,比如:人與動物的四肢部分,植物的根與葉,交通工具的前後燈與車輪、機翼與機輪,水果的葉柄。
三、美化—完善細節部分
勾畫完成物體的主體與邊緣部分後,可以說物體的輪廓已經成型了。這時,還需要指導孩子對物體進行美化,也就需要完善細節部分。比如:人與動物的頭面部分需要添畫毛發、眼睛(眉毛)、鼻子與嘴巴(胡須),植物的根須、葉脈(斑點)、枝幹上的紋理、疤痕、空洞,交通工具的車窗、車身裝飾、車輪紋理,水果柄上的葉脈、皮上的紋理與斑點。
只要家長教給孩子基本的構圖步驟與技巧,就可以教會孩子學會獨自構圖,不再依賴於范圖臨摹了。

『陸』 幼兒繪畫有什麼好處

1、可以鍛煉寶寶的想像能力
2、可以鍛煉寶寶的認知與眼手協調能力
3、培養寶寶藝術細胞的同時對練就寶寶的耐心也有一定的幫助

『柒』 兒童美術的特點是什麼

1、滿足學前兒童審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處於學前期的孩子明顯地表現出情感因素在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們喜歡想像,往往有驚人之作。孩子對美術有一種自然的需要,他們喜歡這里畫畫,那裡畫畫,喜歡做色彩游戲。

2、在學前兒童美術發展過程中,從塗鴉期兒童的亂塗亂畫,逐漸畫出個什麼東西,並給它命名,到象徵期兒童為事物象徵性地再造一個多半是不完整的、粗略輪廓的形象,再到圖式期兒童用畫來表達多種概念或憑自己的主觀經驗重新組合、加工變形的畫面等,都顯示出孩子獨特的創造力。

3、培養學前兒童手、眼、腦協調活動的操作教育。學前兒童美術教育還應當重視兒童的操作。操作教育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孩子正是在操作中親身體驗某種情感的發展,體驗美術活動自身的樂趣,進一步獲得審美感知和審美創作。

(7)幼兒繪畫美術擴展閱讀

兒童在繪畫時,不斷地將現實、主觀意向和繪畫活動幾個方面進行協調。而繪畫本身也是一個協調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兒童的繪畫表現來直接地觀察到其心靈的軌跡。兒童繪畫具有率直性、求全性、符號性、動態性、稚拙性、誇張性、開放性、自由性等特點。

率真性是很多兒童通過繪畫表現出誠實、坦率和真誠的特徵。他們的真實與成人的客觀寫實是不一樣的。客觀的真實和逼真他們是做不到的。兒童繪畫標准更側重的是對不對,而不是象不象。孩子不斷地表明自己對事物的認識狀況,往往沒有成人的偽裝,而是自然流露。

求全性是指兒童繪畫時,往往將不同角度看到的東西,及知道的、想到的或彼此無關的東西都拼湊羅列到畫面上,直到畫滿為止;並且把從外部看不見的物體也畫出來,畫成各物體之間互不遮擋。這種求全性,還表現為寧肯讓部分重疊出現,也不肯少畫。

『捌』 幼兒學習美術的好處有哪些

幼兒學習美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1)幼兒學習美術可以促進智力和能力的發展。

美術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啟發和誘導幼兒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結構,主要通過想像和形象思維,有利於右腦的發育。美術教育還要求幼兒手腦並用,促進大腦的控制和調節能力,增強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准確性。


(2)幼兒學習美術可以激發創新意識。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畫畫要比學說話快的多,在繪畫中表達的心態和對事物的感受,要比語言還要豐富。繪畫可以直接刺激幼兒的右腦。


(3)幼兒學習美術可以提高心理素質。

美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通過審美主體的情感體驗產生對客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從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斷,正是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兒童的心理素質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美術分兩大類,畫畫和雕塑。都能培養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繪畫的潛質,擁有創造和表現的慾望,心理學家通過大量實驗證明,兒童通過早期繪畫所獲得的知識與經驗,可以把智商提高30%。繪畫對於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素質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認為孩子在幼兒時期有一定的繪畫才能,將來長大了就一定能成為畫家。其實小畫家和大畫家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系。幼兒時期畫得相當出色的孩子,長大後真正成為美術工作者的為數並不多。但是,許多醫生、科學家、建築師和畫家的成才之路卻常與兒時愛畫畫有著密切的聯系。

拓展資料: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

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雕塑、繪畫、設計、建築。現代有些學者也把其它的歸納入主個門類里,例如:書法、攝影等。

「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

『玖』 如何教孩子學美術

教孩子繪畫的最好時期是6歲以後,孩子的畫是和成人的畫完全不一樣的。成人所感興趣和欣賞的畫和孩子的繪畫行為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那麼如何與孩子進行繪畫方面的交流呢?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即孩子的畫是「聽」了才能明白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了,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種表達的樂趣,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 有意思的是,孩子塗鴉之後會把自己的作品破壞掉,如畫好的小車剪下來,畫好的小人剪下來,讓它們打鬥,這其實是孩子在發展造型能力。 下面我們來看看各年齡段孩子繪畫的特點: 一 歲 繪畫從會淘氣開始。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手的運動軌跡。塗鴉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說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握著筆的手揮舞著在紙上留下印跡,他們會高興的叫起來。他們能明白這種變化的樂趣,這也會成為孩子熱愛畫畫的原動力。 這個時期的孩子隨著爬行能力的提高,繪畫的能力也隨之提高。他們會在紙上留下點點,小蝌蚪,小蚯蚓之類的印跡。在這個時期家長請讓孩子充分地塗鴉。 一歲半左右的幼兒,手開始能夠做以肘為軸心的左右往返運動,他們繪畫的印跡也多以往返的塗鴉為主。 一歲半以後,孩子的畫會從大的連續圓圈到小的連續圓圈發展。 這個時期的家長們可以簡短的詢問孩子的畫,讓孩子說出他畫得是什麼。但要在孩子畫完之後問,而不是中途打斷孩子的繪畫熱情。 家長要准備好紙筆以及繪畫的環境,並盡量讓孩子做些其他的游樂活動,比如沙子,水,泥巴等,這會非常有助於孩子的繪畫。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顏色還沒有區分,只需挑一種他喜歡的顏色,和一張大的畫紙就可以了。 兩 歲 兩歲以後的孩子隨著眼手諧調功能的發展,開始能夠畫出單獨的線條和封閉的圓圈,同時孩子開始能夠預測和判斷所畫的線條走向和長短以及方向,孩子想要畫什麼的意識開始萌芽。 兩歲以後孩子開始對自己畫的東西以自己對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釋說明,並且這些說明會不斷的變化。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像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畫多以連續的圓圈為主,請不要教授孩子畫任何形象,否則孩子的畫將會猶豫不流暢甚至畫不出自己的畫了。讓孩子盡情去畫連續的圓圈,盡情地塗鴉。 這個時期的孩子仍然對顏色沒有過多的區分,只需要給孩子一種顏色就足夠了。 讓孩子多讀一些繪本,不必擔心孩子模仿繪本而被束縛,因為孩子要到八歲左右才能夠模仿形象來畫畫,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不會的。 請家長在孩子的作品上註明日期和孩子的解釋,作為一份有意義的孩子成長記錄。 三 歲 孩子到了三歲,從一開始就是有意識地去畫畫,在畫畫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要畫什麼,孩子們是有目的地動手畫畫的。 三歲半以後,孩子愛將自己置身於情景游戲中,並用很多圓組成的畫面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這個時期的孩子發生著日新月異的發展,他們已經能夠自由地畫出大大小小的圓圈和橫豎線條,並在事先相好要畫什麼的情況下再動手畫。孩子給這些線條和圓圈賦予了意義和故事。 家長們請把這些畫的日期和故事記錄並保存下來吧。 三歲左右,圓圈上畫上點和橫線的頭部人像的形象開始在孩子的畫中出現,同時還會給事物加以擬人畫處理,而孩子給這些形象所賦予的不同身份的能力正是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表徵手法的表現畫面當中,家長千萬不要質疑孩子為什麼不畫耳朵手腳等,只需要耐心並愉快地傾聽孩子們的故事就可以啦。 四 歲 孩子在四歲左右開始在畫頭部的基礎上畫出手和腳,形成了所謂的頭足人像。這時候切勿去提醒或教導孩子該如何畫,因為這樣做會打破孩子認識事物的自然發展過程,同時也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我樂趣,甚至會挫傷了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也阻礙了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學習和發展能力。 孩子到了四歲就可以通過語言來描述畫畫的主題和內容,並結合腦海中的印象來畫出大人們眼中像樣的形象。孩子想要畫出來的,是只有孩子能了解到的事實,即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並且會把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畫得大而誇張。 從四歲半以後,孩子喜歡在紙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形象,並且會有同一形象反復出現的情況,也會有像商品目錄一樣排隊羅列的表達方式。如果聽了孩子的解釋,就會發現在他們的腦袋裡,這些事物都是有關聯有故事的。 而且在四歲半以後孩子的畫中開始有了區域的劃分,比如說家裡家外,船里船外等,這是孩子的條理性表達方式在逐步提高的表現。 四歲這個時期的孩子仍然沒必要刻意使用顏色和教授形象,這樣只會受到顏色和形象的束縛,感覺不到自由。最好用單色粗筆和大的畫紙來畫畫。如果孩子希望使用多一點的顏色,最多給六種以內的顏色,而使用的畫筆則可以嘗試不同的種類,例如:馬克筆,粗鉛筆,蠟筆,圓珠筆等。 將東西擺在眼前讓孩子邊看邊畫,即所謂的寫生,是不適合六歲以前的孩子的繪畫方式,因而要避免讓孩子邊看邊畫。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把自己認識到的事實的感受畫出來。寫生與觀察,最好還是放到六至九歲以後。 請盡量給孩子提供多種娛樂方式,並盡量多傾聽孩子對畫的描述。 五 歲 孩子到了五歲左右已漸漸明白了各種事物各自具有的特徵和這些事物之間的關系。因此不會再像四歲以前的孩子畫的頭足人像那樣直接從腦袋上畫出手來,而且還明白了畫中的人物是要穿衣服的。盡管如此,孩子的畫在成人的眼中仍然有所缺失,但不要取笑他們的畫。 四到八歲左右孩子繪畫的特點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畫,而是按照自己認識到的並且是感興趣和關心的事物來畫畫。 孩子在五歲半以後開始對事物之間的關系逐漸有了興趣,並試圖用繪畫來表達這些關系,最為明顯的特徵是孩子在畫中開始使用基底線,這時候的孩子們從四歲的目錄式羅列開始過渡到以基底線為基礎的二維平面世界。 這段時期欣賞孩子的作品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聽聽孩子講述畫里的各種關系。在孩子二至四歲時我們只要問這是什麼,而到了五歲時,我們應該多問問畫里的各種故事情節,並在生活中盡量豐富孩子的娛教活動。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喜歡在幻想世界中做角色扮演的游戲,這也是孩子發展想像力的重要階段。能把對故事的印象畫成一幅畫也是五歲孩子的重要特徵之一。所以請給孩子多提供豐富的故事和繪本。 切勿讓孩子看著事物來畫畫,也不要總是提醒孩子應該怎樣畫,這樣會讓孩子的畫失去自由和成長的樂趣。對於觀察力的培養需要等到六至九歲以後。而五歲的孩子通常會將實際看到的事物按照自己的印象來繪畫,家長要經常鼓勵和贊美孩子憑印象畫出來的畫。 五歲的孩子仍然不能用過多的顏色,這樣只會對他畫畫的創造力進行干擾,試著只用一隻黑筆盡情地畫個夠吧。 六 歲 孩子到六歲時會堅決地使用基底線作為建立事物秩序的表達方式。 這階段不可忽視的是孩子對圖案紋飾的涉及,孩子開始有了將事物抽象化和圖案化的能力,這也是書面語

熱點內容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
思則佳教育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519
幼兒園師德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15 14:13:58 瀏覽:160
化學發光儀價格 發布:2025-07-15 11:31:41 瀏覽:706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11:24:42 瀏覽:557
中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11:15:29 瀏覽:517
一加一筆有哪些字 發布:2025-07-15 10:46:37 瀏覽: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