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競賽庫
1. 2009「天華杯」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
為了培養大中專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激發大中專學生對電子系統設計與調試相關領域的學習和研究興趣,提高大中專學生的動手能力,為行業源源不斷輸送具有創新能力和系統設計能力的高端人才及具有熟練職業技能的基礎人才,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決定舉辦2009「天華杯」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大賽設兩個專業方向,分別為「單片機設計與開發」和「電子組裝、調試與開發」。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2. 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題有多麼難
預賽各省題不一樣,我是山西的,山西總分是200分,我記得當年我是考了140多,過了,專獲得了屬初賽資格,你這個應該也是說預賽,因為初賽在九月份,全國統一考試,及格的山西省每年不超過60個,甚至有時候才40個,如果照你所說,參加初賽的幾率不是太大,我網路文庫里有好多年的初賽題,你要是能打20分以上,那麼就有戲了,當然,這里說的是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現在應該二十幾屆了,現在又出來了一個學科素質競賽,新出的這個難度很低,今年應該是第六屆了,獲一等獎很容易的。
以後再復習的路上有什麼困難,可以繼續向我求助。祝你成功!
3. 試題庫管理系統有哪些
優考試試題庫系統軟體。整個題庫對題型受限度小,基本上都可以延伸為我們想要的題型,各大學科都適用;大批量導入功能,無需手動一題一題導入,省時省心;組卷方式靈活,即可用於培訓考試,也可以用於知識競賽,教育行業可用於組織學生練習、在線測試等,可以滿足不同行業的考試需求
4. 國信藍點杯和國信藍橋杯有什麼關系求解呀
國信藍點杯
簡介
「國信藍點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
大賽背景和宗旨
軟體產業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性、戰略性產業,軟體產業在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轉變發展方式,維護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動軟體開發技術的發展,促進軟體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向軟體行業輸送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全面推動行業發展及人才培養進程,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特舉辦「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大賽包括兩個比賽科目,即「JAVA軟體開發」和「C語言程序設計」。
該大賽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的面向大學生的學科競賽和群眾性科技活動。該大賽的成功舉辦,將有力推動學校軟體類學科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工程實踐素質以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加強我國軟體專業人才隊伍後備力量的培養,提高我國軟體專業技術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大賽特色
編輯本段
組織構架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承辦單位: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
協辦單位: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支持單位:摩托羅拉 IBM 用友軟體 東軟 金和軟體等
組委會
「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負責領導全國范圍內的大賽工作。為保證大賽順利開展,特組建全國及各賽區大賽組織委員會和分賽區組委會。
(1)全國組委會:
主 任:曲維枝(國務院參事、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
副主任:劉玉珍(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顧問)
陳沖(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馬殿富(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溫濤(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計算機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院長)
陳 鍾(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院長)
秘書長:李建偉(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開發處處長)
副秘書長:姜淼 尹德樹 李穎
(2)分賽區組委會
大賽在報名比較集中的省區設立分賽區組委會,分賽區組委會在全國組委會的管理和指導下,負責分賽區競賽的組織工作。
1)分賽區設立
大賽計劃在報名人數比較集中的省級行政區域設立分賽區,符合報名要求但所在省區沒有設立分賽區的考生,由大賽全國組委會指定參加相鄰省區選拔賽或者參加北京賽區的選拔賽。
分賽區的設立既考慮報名人數,又要考慮區域的地理分布。原則上,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西北地區均應有賽區設置;分賽區的設立由全國組委會確認,每年大賽開始前進行審核確認。
2)分賽區組委會
全國組委會在擬設定分賽區的區域成立分賽區組委會,分賽區組委會以與全國組委會簽約的學校或者學校相關院系為主體成立,要求簽約學校必須是有實力、有聲望,對於組織當年分賽區競賽有很大的積極性。
分賽區組委會常設於簽約學校,負責分賽區大賽宣傳、報名統計、選拔賽組織以及頒獎工作。分賽區組委會負責監督各學校考點嚴格按照大賽章程、實施辦法及《「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規則與賽場紀律》組織競賽。
編輯本段
大賽管理
宣傳
(1)宣傳規范
第一:任何分賽區組委會不得以盈利為目的宣傳與本次大賽無關的信息。
第二:分賽區組委會進行的與大賽相關宣傳內容須經過大賽組委會審批。
第三:不得隨意泄露參賽學生或者教師的個人資料及信息。
第四:不得以大賽組委會的名義進行與大賽無關的活動。
第五:大賽組委會擁有對本次大賽的最終解釋權。
(2)宣傳形式
為更好的宣傳、推廣此次大賽,大賽組委會和各分賽區組委會應積極發揮宣傳組織作用,充分利用網路、平面、電視等媒體,採用網站宣傳、新聞發布會、媒體報道、海報、條幅、宣傳單頁、電子郵件、簡訊平台等多種方式,有效開展大賽宣傳工作。
(3)宣傳材料:
統一:由大賽組委會提供大賽章程、文件、海報、條幅等。
特色:鼓勵各分賽區根據地方特色自主設計海報、單頁等宣傳品,內容須向大賽組委會申報,批准後才可對外宣傳。
(4)網站建設:
大賽設立官方網站即時、有效發布大賽相關信息。
報名
(1)報名條件
具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及高職高專學生(以報名時狀態為准)均有資格報名參加。
(2)報名方式:
以學校為單位,參加各單項大賽人數不少於10人。
各參賽學校需為每位參賽選手配備一名指導教師。
報名方式:學校向大賽組委會提交報名表,並登陸大賽官方網站在線報名。
(3)報名時間
報名時間:20XX年3月開始報名,截止時間由各分賽區組委會確定,但不得低於20XX年5月。
(4)報名材料:
報名表、身份證復印件、學生證復印件、2寸照片2張。
報名表需加蓋校方或院系公章。
(5)報名及參賽費用
大賽選拔賽報名費為每人200元,總決賽不再另收競賽相關費用;
選手及指導老師在選拔賽、總決賽期間發生的住宿、用餐、交通等費用自理;
報名費由大賽全國組委會收取。
(6)組織工作:
各分賽區組委會需設立報名確認處,負責報名的組織協調工作,明確聯系方式和聯系人。
核對報名表及身份證、學生證信息,確認有效後蓋章確認。
為每位參賽選手發放中國IT人才網職業素質評測注冊碼,鼓勵學生選拔賽前先做職業素質評測,紙質評測報告在選拔賽結束後統一發放。
選拔賽管理
(1)試題組織
大賽選拔賽採用統一命題、分賽區比賽的組織方式。
大賽題目應具有實際意義和應用背景,並考慮到目前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新技術的應用趨勢,同時還應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題目的難易程度,既應使一般參賽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優秀學生有發揮與創新的餘地。
由全國大賽命題專家組統一命題。
由專家指導委員會審題組專家對所有備選題目進行審核,指定審核標准,為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性,所有審題、篩選過程必須保密,在選拔賽前10天最終確定選拔賽題目。
(2)競賽方式及時間
大賽選拔賽採用分賽區比賽的組織方式。參賽學生必須按統一時間參加大賽,按時開賽,准時交卷。
大賽採用封閉集中的組織方式進行。比賽期間,考生需獨立完成比賽任務,所需設備、技術資料,均由大賽組委會提供。
競賽時間:4月——6月
選拔賽具體時間由各分賽區組委會確定,但不得晚於2010年6月30日。
競賽地點:各分賽區指定學校考點。
(3)競賽內容
JAVA軟體開發:以java語言開發技術為主,涉及Java面向對象的應用程序開發,基於JavaEE的web開發,資料庫的設計開發,各種中間件的應用,Framework的應用開發等技術。
C語言程序設計:以c語言開發技術為主,涉及c/c++程序開發,編碼規范,中間件,資料庫的設計開發,STL基本知識,ATL基本知識等。
(4)選拔賽流程管理
為保證大賽工作的順利進行,各賽區及其指定賽場應嚴格遵守全國大賽組委會頒布的《「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規則與賽場紀律》。比賽期間,各賽區須組織人員巡視,嚴格執行賽場巡視制度。
(5)試題評審
選拔賽的評審工作由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中須嚴格遵守大賽全國專家組制定的統一評分及考核標准。
每個評審組應至少由三位評審專家組成,設組長1名,副組長2名,評審員若干,組長負主要責任,每位評審專家的原始評分及評審記錄須交由大賽組委會保存。
公示所有獲獎名單並啟動監督反饋制度。
(6)頒獎
由分賽區組委會負責賽區內獲獎證書、銅牌的發放。
總決賽管理
(1)總決賽資格確認
選拔賽結果公示及監督反饋期結束後確認最終入圍總決賽選手名單。
大賽組委會向入圍選手及所在學校發送書面確認信。
選手在8月1日之前將確認回執傳真至大賽組委會。
發放總決賽參賽證、參賽須知。
(2)總決賽試題組織
大賽總決賽採用統一命題、集中考試的組織方式。
大賽題目應具有實際意義和應用背景,並考慮到目前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新技術的應用趨勢,同時還應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題目的難易程度,既應使一般參賽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優秀學生有發揮與創新的餘地。
總決賽由全國大賽命題專家組統一命題。
由專家指導委員會審題組專家對所有備選題目進行審核,指定審核標准,為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性,所有審題、篩選過程必須保密,在總決賽前10天最終確定決賽題目。
(3)總決賽競賽方式及時間
大賽總決賽採用集中比賽的組織方式。參賽學生必須按統一時間參加大賽,按時開賽,准時交卷。
比賽期間,考生需獨立完成比賽任務,所需資料,均由大賽組委會提供。
競賽時間:8月下旬
競賽地點:北京
(4)試題評審
總決賽評審工作由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中須嚴格遵守大賽全國專家組制定的統一評分及考核標准。
評審組設組長1名,副組長2名,評審員若干,組長負主要責任,每位評審專家的原始評分及評審記錄須交由大賽組委會保存。
總決賽評審結果上報大賽組委會時,須同時提交含評審組每位評審專家簽字的各項詳細評分記錄,否則其評審結果無效。
評審地點在大賽北京評審中心進行。
(5)頒獎儀式
頒獎儀式於總決賽結束後在北京大學舉行。
編輯本段
獎項設置及評選辦法
選拔賽
(1)參賽選手獎
選拔賽每個組別設置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其中三等獎及以上獲獎比例為實際參賽人數的50%,另根據考試成績,設置一定比例的優勝獎。選拔賽一、二等獎選手獲得直接進入全國總決賽資格。
所有獲獎選手均可獲得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賽組委會聯合頒發的獲獎證書,三等獎及以上獲獎比例為實際參賽人數的50%。
(2)指導教師獎
選拔賽中獲獎的參賽選手的指導教師,將獲得「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XX 賽區)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3)參賽學校獎
參賽組織工作表現突出、經審批符合相關條件的單位,將獲「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XX 賽區)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參賽選手成績優異、經審批符合相關條件學校,將獲「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XX賽區) 優勝學校」稱號。
總決賽
全國總決賽按參賽項目和成績,為獲獎學生、教師和組織單位頒發相應證書和獎勵。其中:
(1)參賽選手獎
JAVA軟體開發、C語言程序設計大賽根據相應組別分別設立特、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
在決賽獎項設置中,每個組別設置特等獎一名,一等獎不高於5%,二等獎佔20%,三等獎不低於25%,優勝獎50%。
所有獲獎選手均可獲得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賽組委會聯合頒發的獲獎證書及獎品,並可參加由大賽主辦單位組織的名企招聘會,享受名企優先錄用待遇。
總決賽三等獎及以上選手,如果獲得本校免試推研資格,將獲得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的面試資格,並優先錄取為該院普通碩士研究生。
附:2011年(第二屆)獎品情況
特等獎選手:64G版iPad2一台
一等獎選手:愛國者數碼相機一台(700元)
二等獎選手:蘋果MP3一台(300元)
(2)指導教師獎
所有獲獎選手的指導教師,均可獲得「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優秀指導教師」證書,大賽組委會還將為決賽二等獎及以上選手指導教師頒發相應獎金。
特等獎選手指導教師:獎金5000元/人;
一等獎選手指導教師:獎金2000元/人;
二等獎選手指導教師:獎金1000元/人。
附:2011年(第二屆)獎品情況
特等獎選手指導教師:64G般iPad2一台
一等獎選手指導教師:愛國者數碼相機一台(700元)
二等獎選手指導教師:蘋果MP3一台(300元)
(3)參賽學校獎
參賽組織工作成績突出、經審批符合相關條件的單位,獲「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參賽選手成績優異、經審批符合相關條件的學校獲「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優勝學校」稱號。
監督反饋
為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對全國總決賽和各賽區選拔賽的初步評審結果執行監督反饋制度。投訴反饋期自公布評審初步結果之日起,為期5天,過期不再受理。
投訴反饋期間,各賽區大賽組委會和全國大賽組委會將受理有關違反大賽比賽章程、規則和紀律的行為等。投訴和異議須以書面形式提出,由個人提出的異議,須註明本人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並附有本人親筆簽名;由單位提出的異議,須註明單位指定聯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電話,並加蓋單位公章。
各賽區大賽組委會和全國大賽組委會須對提出異議的個人或單位嚴格保密。
編輯本段
大賽經費
報名以及參賽費用
單項大賽報名費每人200元,總決賽不再另收報名費。
選手及指導老師在選拔賽、總決賽期間發生的住宿、用餐、交通等費用自理。
商務資助
全國和各賽區大賽組委會可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資助。資助費用或物品統一由大賽組委會管理,用於大賽組織工作。
各分賽區的選拔賽若需冠名,需事先經大賽組委會批准,原則上可以「XXXX年XXX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XX賽區」字樣出現。
國信藍橋杯
為推動軟體開發技術的發展,促進軟體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向軟體行業輸送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全面推動行業發展及人才培養進程,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特舉辦"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大賽包括個人賽和團隊賽兩個比賽項目,個人賽設置JAVA軟體開發和C/C++程序設計兩個科目,設置"本科A組"、"本科B組"和"高職高專組"三個組別,團隊賽設置軟體創業賽一個科目組別。
大賽特色: 立足行業,結合實際,實戰演練,促進就業。
政府、企業、協會聯手構築的人才培養、選拔平台。
預賽廣泛參與,決賽重點選拔。
以賽促學,競賽內容基於所學專業知識。
分賽區選撥賽優勝獎及以上、全國總決賽優勝獎及以上獲獎選手均可獲得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賽組委會聯合頒發的獲獎證書。
總決賽三等獎及以上選手,如果獲得本校免試推研資格,將獲得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及眾多知名高校的面試資格,並優先錄取為該院普通碩士研究生。
大賽優秀獲獎選手將獲得IBM、網路等眾多知名企業的免筆試直接面試及特別優秀者直接錄用的綠色通道。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協辦單位:中國軟體行業協會
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大賽組委會: 主 任: 曲維枝(國務院參事、原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副主任:
劉玉珍(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顧問)
陳 沖(原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理事長)
馬殿富(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溫
濤(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計算機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院長)
陳 鍾(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
秘書長:李建偉(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開發處處長)
副秘書長:吳建寧 尹德樹 李穎
5. 生物奧賽國家級二等獎省一等獎有用嗎
有用的,你可以讓它成為你在強基計劃招考過程中的一個自己的亮點的,對你通過強基計劃來考取好大學,是有較大的作用的。
6. 高中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考什麼
一、考試內容主要有:
NOI 競賽的題目以考查選手對演算法和編程能力的掌握為主。題目類型有以下三種:
1、傳統型:
傳統型題目要求選手提交答案程序的源文件。該程序從一個正文文件中讀入數據,並向指定的輸出文件中寫入計算結果。非互動式程序題的題麵包括下列內容:
(1)求解問題的描述;
(2)輸入文件名和輸出文件名(可以是標准輸入/輸出);
(3)輸入數據格式、輸出數據格式、以及輸入數據范圍;
(4)對程序使用計算資源的限制,以及其它可能的限制。
2、交互型:
交互型題目要求選手提交答案程序的源文件。該程序通過調用所提供的庫函數實現數據的輸入和輸出。互動式程序題的題麵包括下列內容:
(1)求解問題的描述;
(2)庫函數的功能、函數原型、以及獲取和鏈接方式;
(3)輸入數據格式、輸出數據格式、以及輸入數據范圍;
(4)對程序使用計算資源的限制,以及其它可能的限制。
3、提交答案型:
提交答案型題目不要求選手提交程序的源文件。選手需要按題目要求,根據給定的輸入數據文件生成一組輸出數據文件。該組數據文件既可以是由選手的程序輸出的,也可以是由選手手工構造的。當選手使用自行設計的程序生成題目答案時,其所使用的程序不應提交。答案提交題的題麵包括下列內容:
(1)求解問題的描述;
(2)輸入數據格式、輸出數據格式;
(3)輸入數據文件的獲取方法。
二、報名地:
所有省市自治區都可以報名參加。
三、編譯系統:
gcc ≥3.2.2, g++ ≥3.2.2, Free Pascal ≥2.0.1 ,主要用 C++ 和 Pascal 。
四、靠前復習應以考試內容為側重,到達熟練掌握的程度,很有可能拿到好成績。
(6)學科競賽庫擴展閱讀:
1、競賽前的練習和標准化筆試題:
選手在正式競賽前應有不少於2個小時的練習時間,以熟悉競賽場地、設備和軟體環境、以及答案提交方式。競賽前的練習應安排在第一場競賽的前一天。在賽前練習結束後,應安排不少於30分鍾的時間進行標准化筆試題的測試。
標准化筆試題包含單選題、多選題和填空題,題目涉及的內容包括計算機和編程的基本知識、NOI競賽所使用的操作系統、編程工具等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競賽規則。標准化筆試題的成績計入選手競賽的總成績。
2、競賽時間:
NOI 的競賽分為兩場,每場競賽的時間為5小時。兩場競賽之間應間隔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