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嗜文言文

嗜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03:26:32

文言文中「嗜」什麼意思

嗜:愛好,喜歡

㈡ 張溥嗜學古文翻譯

原文:

(張)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溥詩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頃立就,以故名高一時。

選自《明史· 張溥列傳》

譯文:

張溥小的時候就很好學,所讀的書必然要手抄下來,抄完了,朗誦過了,就焚燒掉,然後又抄,像這樣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繭。冬天手的皮膚都凍皺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熱水裡浸好幾次。後來把他讀書的房間稱為「七錄」……張溥寫詩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問他索取詩文,他不起草,當著客人面寫作,一會兒就寫好了。因為這個,他的名聲在當時最響。

㈢ 朱詹嗜學卒成學士文言文翻譯

《朱詹嗜學卒成學士》譯文:

義陽的朱詹,祖居江陵,後來到了建業。他十分勤奮好學,家中貧窮無錢,有時連續幾天都不能生火煮飯,經常吞食廢紙充飢。天冷沒有被蓋,就抱著狗睡覺。

狗也十分飢餓,就跑到外面去偷東西吃,朱詹大聲呼喚也不見它回家,悲哀的叫聲驚動四鄰。盡管如此,他依舊沒有荒廢學業,終於成為學士,官至鎮南錄事參軍,為元帝所尊重。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是一個勤學的典型。

東莞人藏逢世,二十歲時,想讀班固的《漢書》,但苦於借來的書不能長久閱讀,就向姐夫劉緩要來名片、書札的邊幅紙頭,親手抄得一本。軍府中的人都佩服他的志氣,後來他終於以研究《漢書》聞名。

《朱詹嗜學卒成學士》原文:

義陽朱詹,世居江陵,後出揚都,好學,家貧無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氈被,抱犬而卧。

犬亦飢虛,起行盜食,呼之不至,哀聲動鄰,猶不廢業,卒成學士,官至鎮南錄事參軍,為孝元所禮。此乃不可為之事,亦是勤學之一人。

東莞臧逢世,年二十餘,欲讀班固漢書,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劉緩乞丐客刺書翰紙末,手寫一本,軍府服其志尚,卒以漢書聞。

(3)嗜文言文擴展閱讀:

其他古人嗜學的典故

1、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明,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裡。

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牆壁鑿開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後人即用「鑿壁、空壁、偷光、偷光鑿壁、鑿壁借輝、借光」等指勤學苦讀,有時也引申為求取他人教益。

2、韋編三絕

春秋時期孔子十分好學,晚年還堅持研究《易經》,他反復鑽研該書,把該書的捆竹簡的牛皮帶都磨斷了多次,終於把研究的心得寫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後人把《十翼》與《易經》附在一起,作為《易經》的補充部分。

3、三餘讀書

三國時,有個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學生利用「三餘」時間讀書。所謂「三餘」即「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後用「三餘」泛指空閑時間。多用來指讀書,有惜時之意。

4、臨池學書

古代一位書法家張芝,練習書法的時候,將其家中的衣帛都寫上字,而後再洗凈煮白,反復為之,盡將池水都染黑了。終於練就了一筆漂亮的草書。後人用「臨池學書」形容刻苦學習書法。

5、頭懸梁,錐刺股

漢朝時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常讀到深夜,怕自己睡著就把頭發用繩子系在屋樑上。戰國時政治家蘇秦到秦國游說失敗,為博取功名就發憤讀書,每天讀書到深夜,每當要打瞌睡時,他就用鐵錐子刺一下大腿來提神。後人即用「頭懸梁、錐刺股」指勤學苦讀,奮發向上。

㈣ 張溥嗜學文言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張)溥幼嗜學。所讀書必手鈔,鈔已朗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內已。右手容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溥詩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頃立就,以故名高一時。
選自《明史·
張溥列傳》
譯文:
張溥小的時候就很好學,所讀的書必然要手抄下來,抄完了,朗誦過了,就焚燒掉,然後又抄,像這樣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筆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繭。冬天手的皮膚都凍皺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熱水裡浸好幾次。後來把他讀書的房間稱為「七錄」……張溥寫詩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問他索取詩文,他不起草,當著客人面寫作,一會兒就寫好了。因為這個,他的名聲在當時最響。

㈤ 有關嗜字,褐字,蕭字的古詩或者文言文

五柳先生傳 性嗜酒 家貧 不能常得
短褐穿結
環堵蕭然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是唐代詩人崔郊的傳世
浣溪沙

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大宇東南久寂寥,甄陀羅出一枝簫。
簫聲容與渡淮去,懷上魂須七日招。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竹闌簾下處吹蕭,冷月霜凝古時瑤。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蕭一劍行江湖 ,千古情仇九一壺。 而今五事皆更變,蕭劍江山詩酒茶。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歡樂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http://www.haoshici.com/69_0_0_0_0_E890A7.html 含有蕭字的
只找到這么些

㈥ 古文中 嗜好的嗜如何解釋

古文中「嗜好」與現代漢語的意義一樣,「嗜」為非常喜歡,特別愛好的意思。

㈦ 蝜蝂嗜取的文言文出處

字典上看,蝜蝂這種昆蟲是柳宗元杜撰的,但比柳宗元的作品更早的《爾雅》上,卻有蝜蝂的記錄。
在柳宗元的《蝜蝂傳》中,說「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於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象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這則寓言諷刺了那種貪得無厭、不自量力的人。本文雖然短小,卻如明鏡般,映照出當時社會的黑暗面。寫小蟲持物負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於思考社會人生問題,寫貪官污吏的貪婪成性入木三分。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漢族,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並稱為 「唐宋八大家」 。唐代宗大歷八年(773年)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於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貶永州司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在此期間,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憲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於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劉禹錫、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天對》、《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來,並編成集。有《柳河東集》、《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1.愛財求財應有度。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可取,更不能貪得無厭,鋌而走險。過分求財其實是一種負擔。錢財乃身外之物,夠生活必需就行了,因財傷身劃不來,知足長樂!2.,奔前程要量力而行。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一生有所追求是正常的,誰不考慮自己的前程呢。但要腳踏實地,適可而止。刻意的攀比,不擇手段的拚命追求,甚至利用各種方法去跑官要官,拿錢買官,往往是行不通的。3.怎樣面對誘惑。蝜蝂的行為既是本性使然,又有各種誘惑的外因。當今社會,各種誘惑因人而異,或多或少都存在,從事監獄工作更不是置身世外桃源。但是,當你面對金錢、美色等誘惑時,冷靜地想一想,取之則可能對人、對己、對家庭、對單位、對社會有什麼後果,有什麼危害,權衡之後,你就會面對誘惑不動心,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㈧ 《蝜蝂嗜取》這篇文言文是什麼意思

蝜蝂是一種喜愛背東西的小蟲。爬行時遇到東西,總是抓取過來,抬起頭背著這些東西。東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終於被壓倒爬不起來。有的人可憐它,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像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現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撈一把,用來填滿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已成為自己的負擔,還只怕財富積聚得不夠。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來的時候,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往邊遠地區,也算吃了苦頭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們又不思悔改,天天想著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訓。即使他們的外形看來龐大,他們的名字是人,可是見識卻和蝜蝂一樣,也太可悲了!

㈨ 古文中 嗜 是什麼意思


shì
<動>
(形聲。從口,耆(shì)聲。本義:愛好)
同本義 [have a liking for]
嗜,嗜欲,喜之也。——《說文》
屈到嗜芰。——《韓非子·難四》
性嗜酒。——《世說新語·簡傲》
余幼時即嗜學。——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嗜學(非常好學);嗜癖(嗜好而入迷);嗜膽(嗜食苦膽。比喻特異的習性);嗜茗(愛好喝茶);嗜古(好古);嗜書(愛好讀書);嗜殺(喜好殺戮);嗜棗(指特殊的嗜好);嗜愛(嗜欲;愛好)
貪求 [have an insatiable desire for]
吾聞國家敗政,必用奸人而嗜其疾味。——《國語·楚語下》
邠人偷嗜暴惡者。——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柳宗元《蝜蝂傳》
又如:嗜利(貪求私利;貪圖錢財);嗜血(猛獸貪於血食,後亦用以形容人兇殘成性)


shì
<名>
貪求的東西 [avaricious desires]
嗜欲無限。——《韓非子·解老》

嗜好
shìhào
[addiction;hobby] 特別愛好(多用於貶義)
本人別無嗜好,只是每天都想喝上一杯
嗜痂成癖
shìjiāchéngpǐ
[be addicted to;have an addiction for stamps the like;like to lick sb.'s scabs] 嗜:愛好。痂:瘡口或傷口表面凝結的硬殼。比喻愛好怪誕的事物已成為一種癖好。也說「嗜痂之癖」
語出《南史·劉穆之傳》:「穆之孫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
嗜酒成性
shìjiǔchéngxìng
[alcoholism;be addicted to drinking alcohol] 連續並經常過量飲用酒精飲料,沉溺於飲酒尤其是強迫性過量飲用酒精飲料
嗜欲
shìyù
[inlge oneself in;carnal desires] 指肉體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
性不飲酒,少嗜欲

㈩ 古文中 嗜 是什麼意思

愛好,非常愛好,也指不好的愛好,如嗜酒如命

熱點內容
地暖多少錢一平米 發布:2025-07-15 08:42:54 瀏覽:57
師德師風問題整改方案 發布:2025-07-15 08:00:29 瀏覽:663
電棒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07:59:03 瀏覽:628
東北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07:37:39 瀏覽:286
第3的英語 發布:2025-07-15 07:10:21 瀏覽:592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
尿路感染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04:25:38 瀏覽:3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03:56:32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