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什麼是學科發展

什麼是學科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1-22 05:04:02

⑴ 跪求:闡述學科體系與學科發展前景

因為專業是培養人的基本單元,與學科分類和社會職業分工是密切相關的.學科體系是由高等教育組織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產業需求設置的專業。學科的發展是根據社會變動的。希望能幫上忙

⑵ 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科發展潛力很大!

很有潛力

事實上,我國交叉學科的研究總體數量並不少,但是質量高、影響大的成果還不太多。交叉學科為何發展難?

首先,交叉學科研究確實有一定難度。「交叉」不是將兩個學科簡單拼湊到一起,而是在對原有學科深耕細作的基礎上,找到與其他學科的內在邏輯聯系,相互作用培育出新的學術增長點,從而創造出「1+1>2」的效果。如果僅是為了交叉而交叉,流於形式,只會在創新的邊緣反復徘徊,白白浪費精力。

其次,交叉學科的「軟環境」還有待改善。由於我國科研體系是建立在傳統的學科分類上,師資、人才、資金甚至科研儀器等資源主要圍著單一學科轉,這使得從事交叉學科的科研人員常常被當成「四不像」,到底屬於哪個院系,參加什麼學術會議,論文該投給什麼學科期刊都不明確。到了科研項目申請、評審環節,就更尷尬了。專家評委多是單一學科出身,有時並非故意「遠親排斥」,而是確實不太懂交叉型研究,不敢輕易通過或打分,這使得一些科研前景廣闊的優秀項目常常錯失良機。這種身份和研究不被認同的尷尬,容易挫傷一些從事交叉學科研究人員的積極性。

此外,目前國內鼓勵交叉融合的科研氛圍還不夠濃厚。有的科研人員力求在一個學科上鑽到底,拒絕吸納其他學科的知識,心態不夠開放;有的科研人員習慣單打獨斗,和其他學科人員缺少交流和互動。反觀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大多是善於學習、開放包容的。在精準醫療領域貢獻卓著的科學家謝曉亮曾說,他的本科專業是化學,但還旁聽了許多物理系、數學系的課程,在美國做研究生時又對生物感興趣,幾年前開始涉獵醫學領域。他還會經常關注新領域,並與其他學科的科學家交流溝通。他總結,自己「取得一點成績的重要原因就是重視學科交叉」。

要促進交叉學科發展,必須為其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首先要改變我國學科區分的現狀。要從根本上破除原有學科劃分的科研管理和學科組織模式,打造一套交叉、開放和共享的學科運行機制,培養復合型科研人才。目前,清華大學成立了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等一批重點高校也在努力探索交叉學科的路徑。與此同時,科研項目申報和評審等配套政策也得跟上。對於一些交叉較為成熟的項目,應該明確加到申請指南中,放在主體專業下進行支持。而對於找不到「全能」評委的問題,可以在評審環節採用不同學科評委一起評審的模式,為交叉學科項目創造更為公正的評價環境。

⑶ 什麼是學科前沿

前沿是學科發展的關鍵,研究和解決前沿領域的問題,既可以帶動學科內其他相關問題的解決,又可將學科向前推進,取得更大的發展。

判斷准則:

1、具有重要基礎文獻集合。

2、存在主要研究問題共識。

3、在國際前沿有進展活力。

(3)什麼是學科發展擴展閱讀:

各學科前沿技術

1、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將成為21世紀引發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正在引領生物技術向系統化研究方向發展。

2、信息技術將繼續向高性能、低成本、普適計算和智能化等主要方向發展。納米科技、生物技術與認知科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將促進基於生物特徵的、以圖像和自然語言理解為基礎的「以人為中心」的信息技術發展,推動多領域的創新。

3、新材料技術將向材料的結構功能復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與器件集成化、制備和使用過程綠色化發展。突破現代材料設計、評價、表徵與先進制備加工技術,在納米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發展納米材料與器件,開發超級結構材料、新一代光電信息材料等新材料。

⑷ 思維的學科發展

主詞條:思維科學
辯證唯物主義關於思維的觀點是思維科學研究的基礎。20世紀初,從物質運動形式上對思維作出重大研究成果的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初步揭示了思維的神經生理機制。從對事物本質、整體反映上研究思維的突出成就是辯證思維學。它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在德國古典哲學與近代科學的基礎上創立,並為列寧等人所發展的思維學說。辯證思維學在《資本論》的創作中,在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的偉大社會實踐中,顯示出它的巨大價值 。
20世紀50年代以後,腦科學有了新的重大進展,斯佩里等人對左腦和右腦功能的研究,對大腦機能區的定位研究,對神經迴路的研究,腦物理和腦化學的研究等,都進一步揭示了思維的物質運動性質;與此同時,皮亞傑等人對兒童思維和成人思維的研究,新近興起的認知科學對人腦信息加工機理的研究,則又豐富了人腦反映事物本質之機制的知識。這些研究成果為思維科學積累了新的科學資料。當代各學科的多層次和橫向滲透發展,尤其是資訊理論和計算機科學的誕生,為深入地研究人的思維開辟了新的途徑 。
思維科學分為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思維科學的技術科學及思維科學的工程技術3個層次。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研究思維活動的基本形式——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並通過對這些基本思維活動形式的研究,揭示思維的普遍規律和具體規律。因此,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可有若干分支,如邏輯思維學、形象思維學等。個體思維的累積和集合,構成社會群體的集體思維。研究社會群體集體思維的是社會思維學。它也是思維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 。
八十年代初,在人工智慧研究成為國際上的熱門領域的背景下,錢學森就曾提出創建思維科學部門的建議。他認為,思維科學(noeticscience)是一門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從縱向可劃分為思維科學的基礎、思維科學的技術科學及思維科學的工程技術三個層次。由於思維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故需要多種學科的配合研究。可以從心理學、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數學、生理學及文學藝術等方面著手來研究人的思維過程的規律。思維科學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涉及科學語言學、模式識別、人工智慧、教育學、情報學、管理學、文字學等學科的研究。思維科學在中國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已引起各方面專家、學者的興趣關注。有不少地方開展了思維科學研究有關的活動 。

哪些因素會影響學科領域的發展

影響學科領域的發展的因素有:
1、 歷史和前輩:了解一個學科的發展歷史和發展歷程,對於一個學者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同時尊重學界的歷史,尊重前人的貢獻,也是學界要大力提倡的,是後人所應該具有的一種素養。學會的發展與學科的發展有重要的關系,學術團體在學科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學會的發展,需要一批熱心的願意奉獻的「鐵桿」成員的支持,離不開學者們的支持。學術,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些年來,獸類學分會和動物生態專業委員會的前輩們,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們虛懷若谷,他們寬容慈祥,他們提攜後進,他們甘做人梯,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願意為學會的發展搖旗吶喊」,他們的熱心、熱情和責任感,是學會和學科發展的動力,也是他們最大的貢獻。學界應該記住他們,感謝他們。

2、胸懷和互助:生態學告訴我們,資源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資源就會導致競爭。動物生態學的發展,青年學者的成長和發展,需要資源,需要支持。我們學界應該有一種胸懷,樂於支持學科領域中那些優秀的人才,讓優秀的人才早日脫穎而出,早日成長起來。學界需要相互幫助,相互支持,需要合作和交流。

3、視野和眼光:學問要做得精緻,做得高深。做學問要腳踏實地,不能閉門造車,不能自我欣賞,做學問要海納百川、納眾家之長,要有一種胸懷,更要敢於挑戰傳統和權威,要敢於做他人不能做之事,想他人想不到之事,敢於利用新手段、新技術。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遠,才能走得遠。學問無止境,學問有深淺。學問需要一種境界,達到這種境界,需要毅力,需要眼光,需要胸懷。

4、興趣和執著:這次會議上,武漢大學的盧教授以「暮鼓晨鍾」為題,講述了一個野生動物生態學工作者的追求和理念,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人生的感悟。我們需要這樣的理念,需要這種執著和追求。這樣的境界,人會活得充實、安靜、知足、快樂和幸福。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知足,所謂知足常樂。我們也知道,慾望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動力。我們也知道,權衡(trade-offs)是生物界中一個重要的行為學和生理學原則,當存在資源沖突、利益沖突的時候,理性的權衡會幫助我們走出困境。動物會告訴我們很多,教會我們很多,自然會讓我們感悟很多,充實很多,純潔很多。

5、 青年和希望:青年是未來,青年是希望。科學的希望,學科的未來,依靠青年。青年學者是科研進步創新的主力軍,他們的才華和智慧是學科進步的原動力。我們要鼓勵青年,支持青年,提攜青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責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地位和作用,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傳統和精神,學界要傳承這些文化、傳統,發揚光大學界精神。忽視青年的發展,漠視青年的成長,阻礙青年的發展,也就放棄了學科的發展。

6、 規范和共識:學界有規范,學界有共識。學者應該了解和踐行這些規范,維護學界的規范。青年學者尤其要關注學界的職業規矩,要有責任傳承和宣傳這些規矩。每個人都有遵守規矩的義務。

7、 前沿和熱點:哪些領域是學科的發展有前沿?學科領域有前沿,有熱點。生態學的傳統發展模式需要延續和持續,隨著學科交叉和技術手段的進步,每個問題都會有新的解釋,如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基因組學、進化生物學等技術手段和思想,對於學科的發展是必要的、重要的,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背景、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⑹ 心理學是最初有什麼學科發展或衍生來的

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式出現,迄今只有100多年的時間。它最初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回,蘊涵在古代西方哲答學家,尤其是古希臘的哲學家的學說中。如,亞里士多德的『靈魂論』。
歷史淵源:與自然科學,尤其是生物學,生理學以及神經學的發展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⑺ 有沒有什麼學科發展是從復雜到簡單的

手機啊,剛開始的手機那麼老大,但是只能打電話,現在的手機很纖薄卻能做很多事情。

⑻ 學生目前學科發展狀況是什麼意思

如何關注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意義 回答如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就是為人類社會長遠發展做好樹人的工作,樹什麼樣的人,以什麼樣的標准來樹人?這是教育,也是社會的一個永恆話題。
教育和樹人必須要談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理想、信念和道德思想之外,兒童的發展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兒童在成長過程當中,在不同的年齡段,需要設計各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在這個過程逐步形成了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就是我們講的兒童核心素養。
這些核心素養是通過學科課程的學習,在某個領域或跨領域的學習,通過學生在教育過程當中的社會實踐、動手實踐、技術實踐等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
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當中,形成了與學科特性相關的核心素養,我們現在也把它稱之為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我們在修訂高中教育課程當中,提到了一些核心素養,比如在高中課程當中應該培養學生具備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識、公共參與這樣的核心素養。在語文課當中,就提出了語文的素養,包括語言的建構和應用、思維的發展、文化傳承與理解這樣的核心素養。在體育課程當中,提出的是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強調的是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強調知識、能力和態度的綜合,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關注學生適應當今與未來發展的最關鍵的一種素養。
學生的發展素養強調經過學生後天的學習,可以教、可以學、也可以進行評價,評價也是可以對一個人的核心素養進行分級的,現在我們正在向這個目標努力。
今天我們在這里討論兒童財經素養教育,其實從小學到高中不同年齡段,在相應的學科課程當中,都有與兒童及青少年財經素養相關的一些要求和案例,比如說在品德與生活課程教育當中,要求掌握生活必需的基本技能,要了解消費活動和人類生活的關系。在歷史與社會的課程當中,要歸納自己在生活情趣和價值的差異。在高中選修課程當中,有信用與金融的模塊等。今天我們也討論未來人的發展有哪些核心素養應該在課程當中滲透進行的,滲透到什麼程度,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大家!

⑼ 人類發展到今天一共創造了多少個學科,學科的定義是什麼,學科和學科之間的區別在哪裡,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本回答援引http://ke..com/view/145919.htmhttp://ke..com/view/3805.htm

  • 學科定義:

  1. :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
    學科是與知識相聯系的一個學術概念,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兩大知識系統(也有自然、社會、人文之三分說)內知識子系統的集合概念,學科是分化的科學領域,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概念的下位概念。

  2. 指高校教學、科研等的功能單位,是對高校人才培養、教師教學、科研業務隸屬范圍的相對界定

  • 學科數量:

  • 國家標准GB-T13745-2009依據學科研究對象、研究特徵、研究方法、學科的派生來源、研究目的、目標等五個方面對學科進行分類,分成A自然科學、B農業科學、C醫葯科學、D工程與技術科學、F人文與社會科學五個門類,下設一、二、三級學科,共有58個一級學科。
    據統計,當今自然科學學科種類總計約近萬種。

另一種統計(到20世紀80年代),在中觀層次上已發展出約5500門學科,其中非交叉學科為2969門,交叉科學學科總量達2581門,佔全部學科總數的46.58%。即總學科數約11808種。
  • 學科之間的區別約有三

1.研究的對象或研究的領域不同

2.理論體系,即學科有的概念、原理、命題、規律等所構成的嚴密的邏輯化的知識系統不同。3.方法論,即學科知識的生產方式不同
  • 科學的定義: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
望採納,謝。

⑽ 學科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

一、構成科學學術體系的各個分支;

二、在一定研究領域生成的專門知識;

三、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專門的人員隊伍和設施。

學科建設一般是指在整個科學體系中學術相對獨立,它既是學術分類的名稱,又是教學科目設置的基礎。

學科建設方法:成立完善的領導體系、制定好三年規劃,明確階段任務和目標。

(10)什麼是學科發展擴展閱讀

學科建設中「學科」的含義偏指後者,但與第一個含義也 有關聯。長期以來學科和專業的概念經常被混淆,專業被等同於 二級學科。在這種觀念指導下,高校中必然出現分化過於綜合的局面,造成學科之間各自獨立分割,資源不能共享。

在人才培養 方面表現出過於專門化,知識面不寬;在科研方面也表現出研究 方向狹窄和整體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學不得不採取精減、合並專業的措施,並強化大學科和學科群的意識。

不少重 點大學在競爭進入「211工程」時,才感受到盡管過去幾年中橫向課題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對分散乃至個體化,而大項目、高 水平研究的實力、學科的總體優勢也隨之削弱了。各類型的 大學都在搞學科建設,無疑是對一段時期內學校發展的總結和反思。

熱點內容
2015師德師風講話 發布:2025-07-15 03:05:10 瀏覽:597
abc教育資源網 發布:2025-07-15 03:03:47 瀏覽:233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2025-07-15 02:44:17 瀏覽:479
尹鵬老師 發布:2025-07-15 01:14:31 瀏覽:713
蘭山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5 00:33:48 瀏覽:173
新登地理 發布:2025-07-14 23:28:29 瀏覽:368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發布:2025-07-14 23:01:45 瀏覽:454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