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蔡志雄美術

蔡志雄美術

發布時間: 2020-11-22 05:04:55

1. 哪個美術機構的老師比較有實力

除了中字頭的高等學府外,就屬於給地方的美術家協會

2. 美術專業大學排名

近幾年,藝術生留學不斷遞增,國外藝術院校非常火熱,可問題也隨之而來,面對國外形形色色的藝術類院校,留學生也不知何去何從,今天美行思遠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最新國外美術大學排名的情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3. 中國最好的美術學院

全世界最好的美術學院有哪些呢?想申請留學的美術藝術生應該有都想知道答案吧!所以,美行思遠小編今天就帶來了幾所全世界最好的美術學院,供所有美術生參考。

4. 美術賞析

歐仁·德拉克羅瓦(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國著名畫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於法國南部羅訥河畔的阿爾代什省,曾師從法國著名的古典主義畫派畫家雅克·路易·大衛學習繪畫,但卻非常欣賞尼德蘭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的強烈色彩的繪畫,並受到同時代畫家熱里科的影響,熱心發展色彩的作用,成為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畫作對後期崛起的印象派畫家和梵· 高的畫風有很大的影響。

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引導人民》是德拉克羅瓦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之一。畫家以奔放的熱情歌頌了這次工人、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參加的革命運動。高舉三色旗的象徵自由神的婦女形象在這里突出地體現了浪漫主義特徵。她健康、有力、堅決、美麗而樸素,正領導著工人、知識分子的革命隊伍奮勇前進。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使得這幅畫具有生動活躍的激動人心的力量。

本畫取材於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26日,國王查理十世取消議會,巴黎市民紛紛起義。27至29日為推翻波旁王朝,與保皇黨展開了戰斗,並佔領了王宮,在歷史上稱為"光榮的三天"。在這次戰斗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萊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壘上舉起了象徵法蘭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萊爾把這面旗幟插到巴黎聖母院旁的一座橋頭時,中彈倒下。畫家德拉克洛瓦目擊了這一悲壯激烈的景象,又義憤填膺,決心為之畫一幅畫作為永久的紀念。

畫上展示的巷戰場面,是畫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壘戰的草圖的基礎上定稿的畫面。最引人注意的一位象徵自由的女神,她頭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紅色弗吉里亞帽、左手握槍、右手高舉著迎風飄揚的三色旗。她是全畫的中心,觀眾注目的焦點。女神的左側,一個少年揮動雙槍急奔而來,他象徵著少年英雄阿萊爾;右側那個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學生,就是畫家本人,他緊握步槍,眼中閃爍著自由的渴望。

這幅畫氣勢磅礴,畫面結構緊湊,色調豐富熾熱,用筆奔放,有著強烈的感染力。1831年5月1日,在巴黎展出時,引起轟動。德國詩人海涅為此畫寫了贊美詩。在這以後,這幅畫還有一些有趣的經歷。1831年,這幅畫被法國政府收購,在盧森堡宮展出了數月,後因時局變化,還給了畫家本人。17年後,1848 年法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法國人民要求把此畫重新在盧森堡宮展覽。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義,此畫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動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盧浮宮。

5. 書畫美術

書畫可稱之為中國書畫。中國書畫就是:書法和繪畫。中國人民幾千年來一直流傳下來的一種書法和繪畫方式,有一定書法和繪畫基礎的專業人士,在遠古以來中國人民自製的宣紙,絹類等,在上面所繪制的圖畫。但是繪畫也包括我們從國外引進的,素描,油畫等等。還有水彩畫,水粉畫,版畫,燙畫蠟染畫等等。
書法類,最著名的有:如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稱之為天下第一的書法家。現代的有啟功,舒同,林散之,沙孟海等等。
著名的大師和畫家有:黃濱紅,徐悲鴻,張大千,鄭板橋,李可染等等。
書法和繪畫是有一定的區別,中國書法作品正規的是寫在宣紙上的,但是內容和尺寸可以隨意大小。但是書法內容一定是健康向上的。比如唐詩宋詞,對聯格言等等。書法字體主要的大致有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章草等。
繪畫包括很廣,一般有山水,人物,花鳥,動物風景等等。繪畫方式和風格還有工筆,寫意等等。
中國的書法繪畫是極其豐富,耐人尋味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探討的。

6. 美術裡面那些人物比較有名,他們的成名作品有那些

19世紀70年代末,慕尼黑有幾年短暫地成為挪威年輕畫家團體的一個基地。這些人將成為貢獻至偉的寫實派畫家 – 他們包括漢斯·海耶達爾(Hans Heyerdahl ,1857-1913)、吉蒂·L·基耶蘭(Kitty L Kielland ,1843-1924)、哈瑞特·巴克(Harriet Backer 1845-1932)、埃里克·維倫斯謝奧德(Erik Werenskiold ,1855-1938)、克里斯蒂安·斯科雷茲威德(Christian Skredsvig ,1854-1924)、蒂奧多·吉特爾森(Theodor Kittelsen 1857-1914)和傑哈德·蒙特(Gerhard Munthe ,1949-1929)。這些美術家在19世紀80年代移居巴黎。那裡成為挪威美術家的新中心。另外兩個重要人物,克里斯蒂安·克羅格(Christian Krogh ,1852-1925)和弗里茨·陶洛(Fritz Thaulow ,1847-1906)也在這里與他們匯合在一起。他們二人都曾於19世紀70年代在卡爾斯魯厄師從於古德(Gude)。另一位重要的寫實派畫家艾利夫 ·皮特森(Eilif Peterssen ,1852-1928)開始並沒有前往巴黎學習,而是去了義大利。
這些美術家中的幾位後來選擇返回挪威。他們在1882年創辦了「秋季畫展」。畫展收集了1884年後得到公共資助的挪威當代藝術作品,而今天這些作品則成為了「國家藝術展」的藏品。同時,他們建立了藝術家銷售作品的新制度,負責決定畫展的內容,甚至為公共機構挑選委託創作的藝術作品。在返回祖國的藝術家群體中,有幾位突出的人物強烈地反對前輩的價值觀。雖然他們在諸如對待傳統的問題上看法一致,但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在態度和秉性上卻各不相同。藝術家的兩個群體之間也有矛盾。一個由克里斯蒂安·克羅格領導的群體十分激進。他們傾向於個人主義和國際主義。而另一個以埃里克·維倫謝奧德為首的群體,則更傾向於民族主義,政治上傾向於自由主義,比較喜歡說教和具有高度的原則性。
維倫謝奧德在他的作品中表現經過仔細研究的風景環境中的簡單而典型的情景。和維倫謝奧德一起共事的有新民族主義者蒂奧多·吉特爾森。他的素描技術比油畫好。他為《挪威民間故事》標准版所作的插圖為民族主義做出了重要貢獻。維倫謝奧德的其他追隨者包括更傾向於強調主題事物的文學性和象徵色彩的克里斯蒂安·斯科雷茲威德和艾利夫·皮特森。皮特森歷史題材作品雄心勃勃的風格,彷彿令人想起早年大師的傑作。吉蒂 ·L·基耶蘭是這一時期少有的幾個堅持畫風景的畫家。他大部分時間在挪威西海岸亞倫的清新空氣中進行創作。傑哈德 ·蒙特也是一位民族主義者。他與探險家兼科學家弗里德約夫·南森保持著密切的關系。他們為促進挪威的民族主義價值觀共同組建了「里薩克協會」(Lysakerkretsen)。
這個協會遭到奧斯陸自由派藝術家領袖克里斯蒂安·克羅格的強烈反對。克羅格認為寫作具有和繪畫同等的重要性,並且聲稱「所有民族藝術都不是好藝術,所有好藝術都是民族藝術」。他堅持藝術的焦點應該放在人類個體所體會和經歷的生活上。而在另一方面,弗里茨·陶洛則希望藝術僅僅關注藝術。他爭辯說,更多的藝術家應該將精力放在繪畫的實際過程上,而絕對不應試圖自己去解決社會和人類的問題。與此同時,哈利特·巴克和這一爭論保持著一段距離。他更多地集中於室內場景,但比早期民族主義畫家稍稍增加了一些抽象主義風格。
挪威知名度最高的畫家愛德華·蒙克(1863-1944)的先導者是克羅格。蒙克從未接受過多少正規培訓,克羅格也許是最接近於他能稱為老師的人。雖然他從19世紀80年代在寫實主義的影響下開始作畫,但是很快就放棄了這種注重具體現實的方法。蒙克希望描繪出他心目中人物的精髓,他說:「我要畫出會呼吸、會感覺、會痛苦和會關愛的活生生的人」。蒙克激進地投身於來自歐洲的新潮流中,包括晚期浪漫主義、野獸派、新藝術派、青年藝術派,並且全部加上了自己對形式、線條和色彩的理解。他在歐洲各地廣泛旅行,並從中產生出一種國際性風格:簡約的風景、抽象的線條、簡單的著色和強烈的光線對比。蒙克的同代藝術家包括阿爾納·卡弗里(Arne Kavli ,1878-1970)和圖瓦爾·埃里克森(Thorvald Erichsen ,1868-1939)以及哈夫丹·埃格迪厄斯(Halfdan Egdius ,1877-1899)、哈拉爾·索爾伯格(Harald Sohlberg ,1869-1935)和尼科萊·阿斯特魯普(Nikolai Astrup ,1880-1928)。他們統一了19世紀90年代的各種流派,將寫實主義的氛圍發展成為一種更加抽象的表達方式。
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定統一到分裂的急劇變化,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佔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同時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把握,並提出品評標准。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 ,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 ,距離時代和生活愈去愈遠。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
19世紀以後,在政治、經濟(特別是商業、文化發達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廣州等中心城市,匯聚了一大批畫家,即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畫家群,如任頤、虛谷、吳昌碩、黃賓虹、劉海粟、潘天壽、朱瞻、張大千、傅抱石、錢松喦、陸儼少等人;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畫家群,如齊白石、陳師曾、金城、陳半丁、王雪濤、李苦禪、蔣兆和、李可染等;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畫家群,如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何香凝、趙少昂、關山月、黃君璧等人。隨著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更迭,上述地區的畫家亦有流動,如抗日戰爭時許多畫家來到西南地區,1949年後又有許多畫家如張大千、黃君璧、趙少昂等人移居國外和港台地區。今全國大多數省市成立了畫院,在3個中心之外,又出現了許多新的中心 ,畫家隊伍空前擴大。
在現代中國畫家中,許多畫家繼承並堅持傳統繪畫的基本模式,他們或以模仿、傳承前代畫家技巧、風范為原則,或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力圖變革,在保存、發展傳統的同時,形成自己的風格。前者有金城、顧麟士等人,後者以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等人為代表。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西方美術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斗爭的深入,改革中國畫成為新的時代潮流。以留學日本、歐美的高劍父、高奇峰、劉海粟、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為代表,倡導將西方美術的寫實及近代西方美術的創作觀念與傳統的中國畫像融合,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中國畫的新路子,使傳統的中國畫煥發了新的生機。其中高劍父、高奇峰等嶺南畫派畫家,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將日本畫法與傳統的撞水、撞粉法和沒骨法相糅合,創造出了一種雄勁奔放、具有時代感的新風格。徐悲鴻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手法融入傳統的筆墨之中,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性。林風眠則調和中西,並汲取民間美術的質朴與剛健,形成了自己意境深邃,形式新穎的獨特風格。另外,陳之佛將中外裝飾藝術中的色彩融入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張大千借鑒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某些手法,創出潑彩畫法;李可染受西方畫寫生的啟發,直接對景寫生對景創作;吳冠中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觀念等表現中國畫傳統的詩情與境界等等,均取得了重要成就。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畫由過去士大夫和貴族娛樂自賞的貴族藝術轉向為「民眾的藝術」,由過去的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頭。使中國畫在題材內容上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畫家們將視角投向社會現實,創作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徵的優秀作品。
20世紀20~30年代,畫家們對中國 畫的革新與發展,展開了論爭。如康有為提出「以復古為革新」、「合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的主張;徐悲鴻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劉海粟提出要「發展東方固有的美術,研究西方藝術的精英」;林風眠主張「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陳師曾對文人畫的特質和意義作了肯定分析和回答;林紓則反對革新,號召人們鄙棄「外洋新學」,唯以「古意為宗」;金城則極力主張:「宣聖明訓,不率不忘,衍由舊章。」40年代末和50年代,人們圍繞著素描是否可作為中國畫造型的基礎,以及如何看待筆墨技巧、看待各種新國畫等問題展開了一場討論。80年代中期,又圍繞著在改革、開放和現代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如何革新中國畫以適應時代的審美需要的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7. 求武漢市各美術強項高中的客觀簡介!

湖北美術學院是我國華中地區最高美術學府。其前
身是創立於1920年的武昌藝術專科學校,現為全國八
所美術學院之一。學院附屬中專部辦學歷史悠久,專
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為適應社會需求,
學院附中動畫班依託我國大型專業動畫片製作單位
—武漢江通動畫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的國內外動畫市場
的優良資源及良好的社會實踐場地,共同培養高質量
的動畫專業人才。
1、報名時間:2007年3月12日(星期一)至13日(星期二)。
2、考試時間
專業初試:2007年3月14日(星期三)開始;
專業復試:2007年3月16日(星期五)開始;
文化考試:2007年3月18日(星期日)開始。
3、報名及考試地點:武漢音樂學院新校區(武漢市武昌區紫陽路1號)。

五、報名手續

1、考生持本人所在學校證明及所在地戶口本來我院報名。
2、提交本人近期登記相片兩張。
3、報名及初試考務費每人100元;通過初試者,辦理復試手續並交納復試考務費每人100元。

六、專業考試

8. 這幅繪畫的名稱和介紹

名稱:達摩克利斯之劍
英文:The Sword of Damocles
希臘文:Δαμόκλειο σπάθη
表示意義:用來表示時刻存在的危險。亦指令人處於一種危機狀態,「臨絕地而不衰」。或者隨時有危機意識,心中敲起警鍾等。
來源:古希臘傳說(迪奧尼修斯國王請他的大臣達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馬鬃懸掛的一把寒光閃閃的利劍下)
詳細故事:
從前西西里國王、希臘殖民者狄奧尼索斯一世(狄奧尼西奧斯),他統治著西西里最富庶的城市——敘拉古。他住在一座美麗的宮殿里,裡面有無數美麗絕倫、價值連城的寶物,一大群侍從恭候兩旁,隨時等候吩咐。
國王有個朋友名叫達摩克利斯,他常對國王說:「你多幸運啊,你擁有人們想要的一切,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一天,國王聽膩了這樣的話,對達摩克利斯說:「你真的認為我比別人幸福嗎?那麼我願意跟你換換位置。」於是達摩克利斯穿上了王袍,戴上金制的王冠,坐在宴會廳的桌邊,桌上擺滿了美味佳餚。鮮花、美酒、稀有的香水,動人的樂曲,應有盡有,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當他舉起酒杯,突然發現天花板上用馬鬃倒懸著一把鋒利的寶劍,尖端差點觸到了自己的頭,達摩克利斯身體僵住了,笑容也消失了,臉色煞白,雙手顫抖,不想吃也不想喝了,只想逃出王宮,越遠越好。
國王說:「怎麼了朋友?你怕那把隨時可能掉下來的劍嗎?這把利劍就是每分鍾都在威脅國王的危險象徵,至於國王的幸福和安樂,只不過是外表的現象而已。我天天看見這把劍,它一直懸在我的頭上,說不定什麼時候什麼人或物就會斬斷那根細線。或許哪個大臣垂涎我的權力想殺死我;或許有人散布謠言讓百姓反對我;或許鄰國的國王會派兵奪取我的王位;或許我的決策失誤使我不得不退位。如果你想做統治者,你就必須冒各種風險,風險永遠是與權力同在的。」
達摩克利斯說:「是的,我知道了,除了財富和榮譽之外,你還有很多憂慮。請您回到您的寶座上去吧,我回我的家。」
從此,達摩克利斯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
寓意:
1、一個人擁有多大的權力,那麼他就要負多大的責任。
2、當一個人獲取多少榮譽和地位,他都要付出同樣多的代價。
3、我們不用羨慕別人擁有多少,而要想到別人為此付出了多少。
4、當我們想要得到多少,那我們就必須准備好更大的付出,來換取收獲。
5、故事本身意味著隨時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要做到慎獨。
6、當想好要得到多少時,那就意味你已經失去了多少了。
7、在和平安寧之後存在著危險與不安。
8、當有人覬覦你的位置的時候,讓他知難而退。
……

畫作
時 期:1866年
創作者:托馬·庫蒂爾( 法國)
規 格:205cm×155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處:卡昂美術館藏
達摩克利斯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著名的達摩克利斯劍便是這位英雄的武器。畫中表現的是英雄末路的情景,被鐵鏈囚禁的達摩克利斯無奈地倚靠在床榻上,似在沉睡,又似在沉思,不論環境如何險惡,英雄本色不變。畫家以沉穩的色彩表現了這一主題,雕塑般的造型給人以英武的視覺效果。

9. 近代姓蔡的畫家有哪些

蔡大雄、蔡天雄等
蔡大雄1946年生,上海市人,自幼習畫,師從喬木,高級美術師,先後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展覽和舉辦個人展覽。出版有《裝飾、畫藝、境界》和《大雄所見》等著作。
蔡天雄,1944年生江蘇無錫人。擅長中國畫。1960年至1966年在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學習;1978年至1980年在上海戲劇學院國畫專業學習。上海工藝美術學校中國畫研究室主任、高級講師;上海中國畫院兼職畫師。出版有《蔡天雄山水畫集》。作品《碩果圖》獲第六屆全國美展佳作獎;《幽谷圖》入選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松壑鳴泉圖》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熱點內容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2025-07-15 02:44:17 瀏覽:479
尹鵬老師 發布:2025-07-15 01:14:31 瀏覽:713
蘭山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5 00:33:48 瀏覽:173
新登地理 發布:2025-07-14 23:28:29 瀏覽:368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發布:2025-07-14 23:01:45 瀏覽:454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