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約法三章文言文

約法三章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1-22 05:17:43

㈠ 《約法三章》古文的翻譯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後指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成語典故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 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 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 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 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 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在枳(zhǐ,紙)道旁投降。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於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城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後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 ,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里做王,所以我應當當關中王。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餘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樣,安居樂業。總之,我到這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並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
編輯本段原文
十一月,召諸縣父老豪傑曰:「父老苦秦苛法(1)久矣!誹謗(2)著族,偶語(3)者棄市。吾與諸侯曰: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漢中。與父老曰,約三章耳(4):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5)。余悉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6)。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灞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注釋:(1)苛法:苛刻的法令。 (2)誹謗:指批評朝政的得失。誹,從旁指責過失;謗,公開指責、批評別人過失。 (3)偶語:相對私語。 (4)法三章耳:意思是法律只有三個條目。即下面所說對殺人、傷人及搶劫者判罪。這是相對秦法來說比較簡約的法律。章,條目。 (5)抵罪:當罪。 (6)案堵如故:一切照常,和原先一樣。案,通「安」,安撫,安定。堵,牆。
編輯本段譯文
漢元年十月間,沛公劉邦的軍隊比各路諸侯的軍隊先到達霸上。沛公就召集各縣鄉管理公務和有威望的人士,說: 「各位遭受秦朝苛刻殘暴統治的苦痛太深久了,議論一下是非的人就要被滅族,私下講講《詩》、《書》的人就要被殺害。我曾經同各路諸侯相約定,誰先攻入函谷關就可以封王,現在我理當在關中一帶稱王。我今天同各位商約,定出這樣的三條法規:殺人的人要處以死刑,傷害人的人要酌情治罪,盜竊他人財物的人也要酌情治罪。此外,秦朝的一切苛法暴政都要廢除。各位官員都請照原位安於職守。自從我起兵以來,到處為民除害,沒有任何侵擾、暴虐的行為,請大家不必懼怕!而且我所以把軍隊退駐在霸上,是為了等待各路諸侯到齊後再來商定各項管理法規。」 於是沛公就派人同秦地的官員到縣鄉里去宣傳,使大家都知曉。秦地的人聽了很喜歡,都爭先恐後地送牛羊酒食來犒勞軍中的將士。沛公又表示謙讓不肯接受, 說:「官倉里的糧食很多,並不缺乏,不能再使大家破費錢財了。」 秦地的人更是歡喜,只擔心沛公不在秦地稱王。。

㈡ 約法三章 文言文翻譯

十一月,劉邦將各縣的父老和有聲望的人全都召集起來,對他們說:「父老們遭受秦朝嚴回刑苛法的苦答累已經很久了!我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關中的人為王。據此我就應該在關中稱王了。如今與父老們約法三章: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和搶劫者抵罪。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統統廢除,眾官吏和百姓都照舊安定不動。我之所以到這里來,是為了替父老們除害,而不是來欺凌你們的,請你們不必害怕!況且我所以領兵回駐霸上,不過是為了等各路諸侯到來後訂立一個約束大家行為的規章罷了。」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縣、鄉、城鎮,向人們講明道理。秦地的百姓都歡喜異常,爭相拿著牛、羊、酒食來慰問款待劉邦的官兵。劉邦又辭讓不肯接受,說道:「倉庫中的糧食還很多,並不缺乏,不想讓百姓們破費。」百姓們於是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在秦地稱王。

㈢ 《約法三章》文言文原文和譯文是什麼

《約法三章》文言文原文: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枳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傑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餉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譯文: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在枳(zhǐ,紙)道旁投降。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於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城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後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里做王,所以我應當當關中王。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餘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樣,安居樂業。總之,我到這里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並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

㈣ 楚漢戰爭,劉邦最終贏得了勝利,請結合此文分析他取得勝利的原因 文章是約法三章文言文

對於劉邦和項羽的故事,歷史一直存在著誤讀,兩方復雜的政治
軍事斗爭,被簡化為以智勝力的典範。於是項羽在民間便成為一個漫
畫式的人物,脾氣暴躁、有勇無謀,大老粗一個。
其實,項羽並不簡單。他不但「力能打鼎」,而且「才氣過人」。
他帶領軍隊破釜沉舟之時,沒有智勇雙全的本領,是很難創造出軍事
史上「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有名戰例的;反秦聯盟救援巨鹿時,別的
縱隊面對強大的秦軍畏懼不前,只有項羽的縱隊以一當十,擊潰了秦
軍,一個大老粗是訓練不出這樣的軍隊的;在群雄並起,強秦衰疲的
形勢下,項羽能夠號令天下,那並不是一般人有的才能。此外,項羽
為人豪邁仁愛,盡管他被對手譏為「婦人之仁」,但卻說明了他比對
手有著更加寬厚的一面。當他兵敗之時,本有過江逃生的機會,他卻
因折損了八千江東子弟無顏於父老鄉親,而選擇了戰死的結局,即使
在死前,他也主動將頭顱送給反叛自己的舊將,好使他在劉邦面前領
賞,表現出一個大丈夫、大英雄的氣概。項羽確實算得上一個智勇雙
全、德才兼備、有信有義的好領導。
反觀劉邦,就個人素質來說,無論哪方面都差項羽很多,個人勇
力、軍事才能根本說不上,就是為人處事上也比項羽差老遠,此人「
好酒及色」,為了自己逃生可以把妻兒推下車去,實屬無德無情無義
之極。
如果說項羽是當時的傑出青年的話,那麼劉邦充其量就是街頭的
一個潑皮無賴。一個德能勤績都好的人最後卻敗在一個無賴手上,確
實令人困惑。對這個問題,劉邦當時就問過,他的部下回答:「陛下
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與天下同利也」,而項羽則不然,「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
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這種從自己切身感受出發得出的結論,真是
一下就說到點子上了。劉邦為了吹噓自己,接著部下的話又來了一番
表揚與自我表揚,意思是張良蕭何韓信都是人傑,但他能用他們,所
以戰勝了項羽,取得天下。後世對劉邦能用人這件事贊賞有加,豈不
知劉邦之所以能用住這些人傑,是因為他給了他們更大的權,更多的
利,仍是其部下所說的「與天下同利也」。
可以說有一個良好的利益分配機制是劉邦打敗項羽的歷史秘密。
劉邦手下的一幫謀臣將領不但作為人力資源,而且作為人力資本參與
了漢王朝的創建過程並且獲得了相應回報,這與項羽手下一群高級打
工仔的地位形成鮮明對比。現代經濟學家對企業產權結構的分析可以
更好地理解劉邦打敗項羽的原因。當胡志標的愛多王國轟然倒塌後,
胡志標刻骨銘心的經驗是:財散人聚,財聚人散。他沒有解決好創業
團隊的利益分配問題,最終人散財盡。《易經》中有句話「屯,其膏,
小貞吉,大貞凶」,意思是處於艱難草創之時,需要普施恩澤,否則
柔小者守持正道可獲吉祥,剛大者即使守正道也會有凶險。你是部門
經理,沒有對部下施什麼恩澤,但個人素質高,做得正管得嚴,前途
是沒問題的;你是個大老闆,恩澤不施好處獨占,盡管自己素質高,
守正道,那前景也不妙。
從劉邦時代到現在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這兩千多年許多方面都
有很大的進步,但人性並沒有什麼進步,人性沒變,劉邦的經驗與項
羽的教訓就仍值得今天的人們汲取。

㈤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題。(16分)約法三章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


小題1:(4分) (1) 且/人已服降 (2) 偶語者/棄市
小題2:(4分)(1)本來(2)苦於;以……為苦(3)使……稱王(4)更加
小題3:(4分)我把軍隊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罷了。
小題4:(4分) 占據關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禮賢下士,聽人勸告;不貪圖享受;約法三章,取得關中民心。(答兩點給全分)

㈥ 約法三章的文言文答案

閱讀文言文《約法三章》,完成13-16題。(12分)
約法三章
漢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2)。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3),封皇帝璽符節,降枳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4)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傑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5),偶語者棄市(6)。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7)。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8)。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餉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注](1)漢元年:指劉邦被封為漢王後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2) 沛公:即漢高祖劉邦。霸上;古地名。(3)組:繩索。(4)懷王:即楚懷王。(5)族:滅族,殺害違犯者及其親屬。(6)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並將屍體暴露在街頭,稱為棄市。(7)關:指函谷關,古代要塞、天險。(8) 吏人:指當時的大、小官員。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13.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字詞。(4分)
(1)諸將或言誅秦王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諸吏人皆案堵如故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 _____
14.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兩處)。(2分)
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
15.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文。(3分)
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楚漢戰爭,劉邦最終贏得了勝利,請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勝利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3.(1)有人 (2)苦於;以……為苦 (3)原來 (4)更加
14.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
15.我把軍隊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
16. 占據關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禮賢下士,聽人勸告,不貪圖享受;約法三章,取得關中人心。(答到兩點即可得2分)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素:白色②降:投降

③且:況且④以:把

⑤封:封鎖,密封⑥軍:駐扎

⑦王:做國王,稱王⑧故:原先,過去

⑨使:派遣⑩益:更加

2、翻譯:

①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當初懷王派我攻秦,原本是因為能寬容大量。

②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父老鄉親們苦於苛酷的秦法已經很久了,說秦壞話的一家人都要被殺死,偶然相聚悄悄講話的就犯棄市死罪。

③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帶諸侯至耳定約束耳:況且我之所以會來將軍隊駐扎在霸上,就是為了等待諸侯們到來,然後制定軍紀法規啊。

3、秦人「唯恐沛公不為秦王」的原因是什麼?

沛公廢除秦朝酷法,寬容的對待秦朝舊吏,他的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讓百姓安定。

㈦ 古文《約法三章》的翻譯

出 處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內人及盜抵罪。」
用 法 動賓容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後,向劉邦投降。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里,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 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 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 霸上。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 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 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 法三章。接著,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熱點內容
蘭山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5 00:33:48 瀏覽:173
新登地理 發布:2025-07-14 23:28:29 瀏覽:368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發布:2025-07-14 23:01:45 瀏覽:454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