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原學科
從本質上說,計算機離不開數學,被稱為「計算機之父」的馮·諾依曼,是20世紀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其實開始計算機只是為了輔助人們做一些比較復雜耗時的計算。那麼有人說,現在的計算機都是UI顯示,和數學一點關系都沒有了吧。其實不然,計算機歸根到底在cpu執行的都是指令操作,每個指令最終都是靠0101二進制來存儲和解析,這就是數學裡面最基本的東西。所以說,計算機和數學密不可分。
⑵ 計算機專業屬於什麼學科考研時考哪幾門
計算機專業是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相結合、面向系統、側重應用的寬口徑專業。通過基礎教學與專業訓練,培養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寬、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育、開發和應用的高級人才。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電子技術、離散數學、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系統、計算機系統結構、編譯原理、計算機網路、資料庫系統、軟體工程、人工智慧、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通訊原理、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數字信號處理、計算機控制、網路計算、演算法設計與分析、信息安全、應用密碼學基礎、信息對抗、移動計算、數論與有限域基礎、人機界面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
計算機考研方向有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安全和軟體工程等。
計算機系統結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重要學科之一,主要研究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的功能分配、軟硬體界面的劃分、計算機硬體結構組成與實現方法及技術,其中嵌入式系統無疑是當前最熱門、最有發展前途的方向之一。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計算機軟硬體基礎,不僅能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研究與設計,還要具有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的能力。相對而言,該專業的畢業生還是比較好找工作的,適合於從事計算機網路、嵌入式技術、高性能計算、網路信息安全和多媒體信息處理等研究領域或工程技術領域的工作。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主要研究軟體設計、開發、維護和使用過程中涉及的軟體理論、方法和技術,探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的理論基礎。該專業競爭比較激烈,大部分研究方向如信息安全理論及應用、嵌入式系統、計算智能、信息安全、新型程序設計與方法學、軟體自動化、分布計算與並行處理、軟體工程、先進操作系統、計算機系統信息安全都是當今IT市場比較熱門的方向。
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研究方向非常廣泛,包括網路攻防技術、網路與資料庫技術的應用、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多媒體與智能信息檢索、數據網格與知識網格、計算機視覺與虛擬現實、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等。隨著國內信息化產業的迅速推進及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市場對網路工程師、網路管理員等技術人才的需求日漸看漲。
信息安全培養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
軟體工程涉及到程序設計語言、資料庫、軟體開發工具、系統平台、標准、設計模式等方面。在現代社會中,軟體應用於多個方面,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時提高了生活質量。
⑶ 計算機專業主修課程都有什麼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路、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子工藝實習、硬體部件設計及調試、計算機基礎訓練、課程設計、計算機工程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計算機學科的特色主要體現在: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發展迅速按一級學科培養基礎扎實的寬口徑人才,體現在重視數學、邏輯、數據結構、演算法、電子設計、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系統軟體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基礎,前兩年半注重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拓寬面向。後一年半主要是專業課程的設置,增加可選性、多樣性、靈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學科方向特色,體現最新技術發展動向。
⑷ 計算機學科分哪些專業
1 軟體開發(主要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就是編寫代碼,開發程序。有多種開發語言C/C++,JAVA,C#等。
註:系統開發,網路編程和大型游戲還是需要學好C/C++(個人認為較難點),手機游戲需要學會JAVA。工程項目的系統軟體開發,常用的是JAVA/JavaEE和C#/.NET,還有些中小型開發常用的技術Delphi,PB,PHP,ASP等等。
很多人都是從C語言開始接觸編程的,它是經典,也很強大,具有承上啟下的地位,可以為今後打下良好的基礎。
2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專業:通信,網路安全與管理等),界定很寬泛,網路領域和計算機一樣,發展方向細化的很詳細了,完全可以獨立劃出計算機專業行列,主要涉及領域有通信協議,網路信息安全等等。
3 電子專業 傾向於硬體,單片機,嵌入式等
硬體方面,感覺比軟體難學的多,難就難在學習實踐的環境比較難找,比如嵌入式,大型機,絕不像軟體學習,有個電腦連個網就齊活了,呵呵。也正因此它的含金量絕不低於軟體,更主要它還比軟體技術相對來說發展「穩定」,也就是俗話說的「越老越吃香」的現象更明顯,更多的是個積累。
4 計算機應用技術,傾向於「應用」,本科這個專業很少見,多見於專科。研究生好像也有這個專業吧,但「此應用非彼應用」了!計算機應用就是大雜燴,什麼都學,軟體、硬體、網路、資料庫,但都是皮毛,目標是結合其他行業領域的特點使用計算機。比如:工業設計/制圖,動漫/flash,多媒體處理等等。
5 信息管理專業,文科轉過來可能有幫助,因為也有管理方面課程,計算機方面學的多,但都不深入,理論多一些。
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有哪幾個二級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下設有三個二級科目,分別是【081201】計算機系統結構 ,【081202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0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研究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和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獲取、表示、存儲、處理、控制等的理論、原則、方法和技術的學科。
(5)計算機原學科擴展閱讀(學習該專業應具備的知識):
1、具備扎實的數據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
2、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演算法設計與分析能力;
3、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
4、了解學科的知識結構、典型技術、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
5、有較強的計算機系統的認知、分析、設計、編程和應用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夠獨立獲取相關的知識和信息,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
7、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夠熟讀該專業外文書刊。
⑹ 計算機專業的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另外的一些學科緊密相關。這些學科之間有明顯的交叉領域,但也有明顯的差異。
信息科學—信息科學是指以信息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信息的運動規律和應用方法為主要研究內容,以計算機等技術為主要研究工具,以擴展人類的信息功能為主要目標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信息科學由資訊理論、控制論、計算機科學、仿生學、系統工程與人工智慧等學科互相滲透、互相結合而形成的。
軟體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簡稱為SE)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體的學科。它涉及到程序設計語言,資料庫,軟體開發工具,系統平台,標准,設計模式等方面。在現代社會中,軟體應用於多個方面。典型的軟體比如有電子郵件,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辦公套件,操作系統,編譯器,資料庫,游戲,app等。同時,各個行業幾乎都有計算機軟體的應用,比如工業,農業,銀行,航空,政府部門等。這些應用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時提高了生活質量。
信息系統–所謂MIS(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統 ,是一個由人、計算機及其他外圍設備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 它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計算機及網路通訊技術加強企業的信息管理,通過對企業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設備、技術等資源的調查了解,建立正確的數據,加工處理並編製成各種信息資料及時提供給管理人員,以便進行正確的決策,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目前,企業的計算機網路已成為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計算機工程–(也稱為電子和計算機工程或計算機系統工程)是一門學科,結合內容都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師正電氣工程師有更多的培訓領域的軟體設計和硬體,軟體一體化。反過來,他們注重減少對電力電子學和物理學。電腦工程師都參與了許多方面的計算,從設計的個別處理器,個人電腦,和超級計算機,以電路設計。這一工程的許多子系統監控機動車輛。
信息安全 –本專業是計算機、通信、數學、物理、法律、管理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確保信息安全的科學與技術。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密碼學-是研究編制密碼和破譯密碼的技術科學。研究密碼變化的客觀規律,應用於編制密碼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稱為編碼學;應用於破譯密碼以獲取通信情報的,稱為破譯學。
⑺ 計算機基礎學科分幾種
計算機軟體
本專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競爭能力,具有計算機軟體開發和軟體調試、維護能力,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在軟體產業第一線的計算機軟體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要求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與操作方法,掌握計算機軟體主流技術和最新動態,掌握軟體開發方法具有較強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開設的專業主幹課程有: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圖形圖像處理、資料庫原理、軟體工程、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ver、C&C++程序設計、Windows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等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軟體維護等工作。
計算機網路
本專業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思想開放,德、智、體全面發展,牢固掌握必需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原理、最新知識,具有較強的網路系統的工程施工、管理、維護能力,能從事計算機網路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人才。 開設的專業主幹課程有: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基礎、區域網技術、TCP/IP協議、交換與路由設備、UNIX操作系統、資料庫原理軟體工程、Windows 2000 Server、C&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網路資料庫(Oracle)等。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計算機網路工程的設計與實施、網路管理和維護等技術工作。
[編輯]圖形圖象設計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豐富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圖形圖像製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相關應用領域知識,熟悉計算機圖形圖像製作環境,精通國際上流行的1-2種圖形圖像製作工具(如Apple、Photoshop、IIIustrator等)。並能運用它們獨立實現創意者的意圖,完成所需要的計算機圖形圖像製作任務。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色彩構成、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廣告心理學、多媒體技術基礎、圖形/圖像製作環境、Photoshop平面設計、IIIustrator圖形製作、3DS MAX 、Flash、AutoCAD、acrobat應用與作品輸出、Dreamweaver網頁設計。 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廣告製作、包裝、裝潢設計、居宅裝修、出版、印刷、游戲開發等圖形圖像製作工作
[編輯]計算機應用
本專業主要培養計算機應用、調試和維護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是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掌握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分析和設計方法,該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開發與實踐能力。 開設的專業主幹課程有: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維護技術、數字信號處理、資料庫原理、大型資料庫應用技術、操作系統、C&C++程序設計、軟體開發技術,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計算機網路等。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計算機軟、硬體的開發。運用微機進行技術改造和過程式控制制,以及微機系統的安裝、維護等技術工作。
⑻ 計算機學科的計算機學科分類
計算機學科主要分為三個大的研究方向: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具體的分類的如下:
系統結構專業 研究方向:
⒈並行/分布處理及高性能計算機系統;
⒉先進的計算機結果和網路計算;
⒊系統的可重構和可擴展技術;
⒋高性能存儲系統及處理機同步通信機制;
⒌並行編譯技術;
⒍並行調試技術;
⒎並行與分布系統容錯性、可用性、可靠性技術;
⒏指令及並行處理(ILP)體系結果的理論與技術;
⒐對稱多處理器(SMP)並行體系結構的理論與技術;
⒑機群並行處理體系結構、互連技術、程序設計環境以及計算密集型應用在機群系統中的實現;
⒒超常指令字(VLIW)系統結構;
⒓多線程機制;
⒔並行處理技術;
⒕並行演算法及環境;
⒖並行分布式演算法;
⒗各種並行與分布式軟體、工具與環境;
⒘分布式與多機系統新型計算機系統機構及語言;
⒙計算機系統體系結構軟體模擬環境構建方法研究;
⒚當代主流並行機的體系結構模型、存儲技術的研究;
⒛高性能通信機制與策略的研究;
21.分布式資源管理、故障恢復、進程動態遷移、分布式存取控制技術
22.指令級並行關鍵技術研究;
23.格點計算模型及體系結構的研究;
24.工作站機群、網路和網格等環境下的並行分布式計算模型;
25.可視化並行程序設計環境;
26.大規模科學與工程計算;
27.VLSI 系統機構及RISC技術;
28.晶元設計;
29.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CSCW)
30.嵌入式技術及其應用;
31.嵌入式系統整體設計方法、技術與應用研究;
32.嵌入式系統軟硬體功能分配演算法、軟硬體協同驗證、協同模擬方法研究;
33.嵌入式微處理器設計;
34.嵌入式操作系統;
35.計算網路及其應用;
36.高速互連網路;
37.網路計算環境下的知識處理、網路體系結構、網路管理;
38.多媒體信息在網路中的傳輸及處理;
39.高速計算機網路和網路服務質量;
40.網路互聯、協議測試;
41.網路信息安全;
42.管理信息系統和網路信息檢索;
43.新型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及其軟體技術;
44.計算機網路技術及應用;
45.智能卡技術;
46.信息安全與密碼;
47.波分復用WDM全光網中的路由及波長分配演算法的研究。
應用技術專業 研究方向:
⒈人工智慧;
⒉智能控制機器人;
⒊計算機視覺、語音及多媒體信息處理;
⒋人工智慧、多媒體技術;
⒌計算機語言學、機器翻譯及自然語言理解;
⒍計算機圖形學及可視化技術;
⒎計算機及VLSI設計自動化。
⒏大規模集成 電路與微電子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微電子學新工藝新器件和新結構集成電路及其物理基礎等。
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應用
⒑信息安全技術及應用
⒒資料庫技術、數據倉庫技術及應用;
⒓並行計算
⒔計算機科學理論
⒕計算機應用支撐技術;
⒖計算機在信息產業中的應用;
⒗計算機在製造產業中的應用;
⒘各個領域中計算機應用軟體的開發技術;
⒙計算機集成技術和分布式計算環境 ;
⒚仿腦計算理論與仿腦計算機 ;
⒛智能信息處理 ;
21.數據和知識管理;
22.Web技術軟體工程和環境。
23.CIMS及其它先進製造技術
24. 網路多媒體
25.操作系統
26.互聯網路下的協同工作環境;
27.實與多媒體技術;
28.工程與過程工程;
29.互聯網路體系結構;
30.信息安全技術;
31.容錯計算技術;
32.計算機應用工程化;
33.虛擬環境方面;
34.IPv6協議的中間件和軟體應用;
35.實與多媒體技術;
36.微處理的開發應用研究:嵌入式設備(醫療設備(治癌儀、熱療儀等)、加密機(E1、DDN)等)的開發;研製類比推理部件(可作為獨立的類比問題求解系統,也可以嵌入其它人工智慧系統)。
37.遠程教學;
38.多資料庫系統集成技術研究;
39.以Intention形式化為核心的BDI建模;
40.以機器人足球為標准問題的MAS體系結構與合作規劃;
41.MAS中的策略協作學習;
42.基於多主體技術的Internet信息檢索和用戶建模
43.機器學習
44.計算智能:
遺傳演算法的理論和應用;
免疫模型與演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人工神經網路的理論和應用;
網路智能信息檢索與數據挖掘。
45.語言信息處理
計算機軟體研究方向:
⒈軟體工程與方法;
⒉資料庫和知識工程;
⒊計算機圖形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
⒋數據安全。
⒌系統軟體(操作系統、編輯系統、實時系統) ;
⒍軟體工程及環境;
⒎分布對象計算;
⒏並行及分布式處理;
⒐語義理論及應用(自然語言、程序語言) ;
⒑推理技術;
⒒並行理論;
⒓類型理論及應用;
⒔計算語義學;
⒕CAD/CAM技術的理論研究、CAD/CAM系統的軟體開發平台研製;
⒖工程與科學計算方面,對數值模擬進行的多學科的應用研究;
⒗計算機圖形學與CAD;
⒘群件與網路技術研究;
⒙嵌入式資料庫;
⒚電子商務;
⒛計算機網路及信息系統;
21.軟體重建工程的理論與技術研究;
22.軟體規格說明的形式方法與CASE工具研究。
23.形式化方法:形式語義、代數規范、范疇論、類型論和重寫技術等的應用研究;
24.軟體系統結構的研究;
25.程序設計語言的設計於實現.
26.可計算性和計算復雜性;
27.各種高效實用的計算模型;
28.一般難解問題的高效實用演算法;
29.面向應用的大尺度難解問題的工程實用演算法;
30.工程演算法集成和相應軟體體系結構;
31.工程演算法分析和評價體系等。
⑼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屬於什麼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身就是工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0812。可授工學、理學學位。專
其下三個二級屬學科為:
計算機系統結構081201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081202
計算機應用技術 08120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屬於理工類專業,細分下去的話計算機專業內部分為理科方向和工科方向。
理科方向也叫計算機科學,主要研究演算法復雜度、程序設計語言原理、數據挖掘、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理論、計算機體系結構。
工科方向也叫計算機技術,主要研究圖形圖像處理、軟體工程、軟體體系結構、操作系統、資料庫等等。
(9)計算機原學科擴展閱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研究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並利用計算機進行有關的信息表示、收發、存儲、處理、控制等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學科。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硬軟體的基本能力。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一門非常廣泛的專業,比如你打開某購物網買東西,在瀏覽器輸入網址,就會有很多商品供你選擇。這就涉及計算機網路技術、伺服器、資料庫技術等,都能在計算機專業中學習到。
⑽ 計算機學科分類
大致分成:硬體類,設計類,編程類,網路類,多媒體類,周邊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