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書單
⑴ 安徽師范大學 招收 045108 學科教學(英語))考研推薦書目及參考書
安徽師范大學近年來管理混亂、教學下滑、優質師資大批流失、學校領導腐敗不堪、學生就業每況愈下,嚴重不推薦!千萬別拿自己的青春和學費開玩笑!
該校碩士招生幾乎所有專業都無法招滿,均靠調劑,且生源多為大專、很差的本科院校;
建議考慮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英語教育等相關專業
⑵ 電子與信息工程專業最近的研究方向是什麼,推薦一下可以自學的書單
我找了以下專業方向以供參考,共十二大類。其中有些是與物理、機械、光電、電氣、自動化、計算機等交叉的學科。
0809 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080901 物理電子學
080902 電路與系統
80903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080904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0810 一級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
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081002信號與信息處理☆
0811 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081103 系統工程
08110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1電路與系統
2集成電路工程
3自動控制工程
4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5通信與信息系統
6信號與信息處理
7電子與通信工程
8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9光電信息工程
10物理電子學
11精密儀器及機械簡介
12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01.電路與系統
電路與系統學科研究電路與系統的理論、分析、測試、設計和物理實現。它是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這兩個學科之間的橋梁,又是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控制、計算機乃至電力、電子等諸方面研究和開發的理論與技術基礎。因為電路與系統學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現代電子科學技術和最新元器件實現復雜、高性能的各種信息和通信網路與系統成為現實。
學科概況
信息與通訊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微電子器件集成規模的迅速增大,使得電子電路與系統走向數字化、集成化、多維化。電路與系統學科理論逐步由經典向現代過渡,同時和信息與通訊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電子學等學科交疊,相互滲透,形成一系列的邊緣、交叉學科,如新的微處理器設計、各種軟、硬體數字信號處理系統設計、人工神經網路及其硬體實現等。
學科研究范圍
根據國內需要及本學科在國際發展趨勢,具體研究方向可歸納為:電路與系統理論,語、聲和圖像處理技術,數字信號處理專用電路設計,網路與濾波器理論及技術,VLSI電路與系統設計,信息與通訊系統和網路的設計,電路與系統CAD及設計自動化,功率電子學,非線性電路與系統,自動測試系統與故障論斷,優化理論及人工神經網路應用,智能信息處理與識別。
培養目標
研究生應掌握數字、模擬、線性和非線性電路與系統的理論與技術,信號處理理論及技術,電路與系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現代信息與通信網路的理論與技術;在本研究方向有系統和深入的專門知識和實驗技術;較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能力,具備成為學術帶頭人或課題負責人的素質;能勝任在科研單位、生產部門或高等院校從事有關方面的研究、科技開發、教學和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現代電路理論及其應用
2.DSP與信號實時編碼技術
3.嵌入式系統
4.非線性電路與系統
5.生物醫學圖像處理
6.智能數字信號處理技術
7.信息網路與編碼技術
02.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一、學科概況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信號處理、人工智慧、控制論、計算機技術等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學科。該學科以各種感測器為信息源,以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理論技術為核心,以數學方法與計算機為主要工具,探索對各種媒體信息進行處理、分類、理解並在此基礎上構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統或裝置的方法、途徑與實現,以提高系統性能。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控制科學與工程的重要學科分支。
二、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從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的研究、開發、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博士學位 應具有模式識別、信息處理、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及有關數學領域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對於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主要前沿領域有深入了解;能獨立開展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中有關研究方向的專題研究工作,並取得具有創造性的研究成果;學風嚴謹;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2.碩士學位 應具有堅實的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對於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某一研究領域的進展和學術動態有較深的了解;能夠熟練利用計算機解決本學科的有關問題;具有從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並取得有意義的成果;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三、業務范圍
1.學科研究范圍 模式識別,圖象處理與分析,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人工智慧,計算智能,信號處理。
2.課程設置 隨機過程與數理統計,矩陣論,優化理論,近世代數,數理邏輯,數字信號處理,圖象處理與分析,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機器人學,計算智能,非線性理論(如分形、混沌等),控制理論,系統分析與決策,計算機網路理論等。
四、主要相關學科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學,心理學
03.通信與信息系統
通信與信息系統(Communicationand Information System)
通信與信息系統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支柱,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國民經濟的神經系統和命脈。
本學科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信息獲取、信息傳輸與交換、信息網路、信息處理及信息控制等為主體的各類通信與信息系統。它所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電信、廣播、電視、雷達、聲納、導航、遙控與遙測、遙感、電子對抗、測量、控制等領域,以及軍事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各種信息系統。
本學科與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航空航天科學與技術以及兵器科學與技術、生物醫生工程等學科有著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關系,並派生出許多新的邊緣學科和研究方向。
學科研究范圍
1. 通信理論與技術
資訊理論,編碼理論,通信理論與通信系統,通信網路理論與技術,多媒體通信理論與技術等。
2. 電子與信息系統理論與技術
數字信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電子與通信系統設計自動化等。
3. 控制理論與技術
智能控制系統,非線性控制理論,工業監控系統設計等。
通信與信息系統培養目標及研究方向
培養目標
研究生應掌握通信科學、信息科學領域堅實的數理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並具有電
子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控制科學方面的一般理論與技術:能從事通信、信息科學及相關領域的科研開發與教學工作;熱愛祖國,獻身於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嚴謹求實的學風與高尚的職業道德;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主要研究方向
1.數字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2.通信系統數字信號處理
3.信息工程與計算機控制
4.電子與通信系統設計自動化
5.信息網路與信號編碼
6.多媒體系統及應用
04.信號與信息處理
信號與信息處理(Signal andInformation Processing)
學科概況
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是集信息採集、處理、加工、傳播等多學科為一體的現代科學技術,是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重點,也是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重點。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應在信號與信息處理方面具有堅實、深厚的理論基礎,深入了解國內外信號與信息處理方面的新技術和發展動向,系統、熟練地掌握現代信號處理的專業知識,具有創造性地進行理論與新技術的研究能力,具有獨立地研究、分析與解決本專業技術問題的能力。
科學研究領域
該專業的研究主要領域有:信息管理與集成、實時信號處理與應用、DSP應用、圖像傳輸與處理、光纖感測與微弱信號檢測、電力系統中特殊信號處理等。還開展了FPGA的應用、公共信息管理與安全、電力設備紅外熱像測溫等領域的研究,形成了本學科的研究特色,力爭在某些學科方向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除上述主要領域外,還開展了基於場景的語音信號處理,指紋識別技術以及圖像識別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
(1)實時信號與信息處理主要研究內容: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分析、DSP的開發和設計、信號控制技術。信號的採集、壓縮編碼、傳輸、交互和控制技術,流媒體技術以及多人協同工作方式研究,從而實現在DSP和互聯網上的視音頻、文字等多種信息的實時交互和協同工作。 (2)語音與圖像處理該研究方向主要負責研究和探索數字語音和圖像處理領域的前沿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內容包括:語音的時頻分析和演算法、聲場分析和目標跟蹤、動態范圍(HDR)圖像處理技術和演算法、圖像加速硬體(GPU)的應用等。
(3)現代感測與測量技術該研究方向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在理論上主要開展基礎研究,以發現新現象,開發感測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藝;在應用上主要結合電力系統的應用需求,開發各種感測與檢測系統。
(4)信息系統與信息安全現代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問題是密碼理論及其應用,其基礎是可信信息系統的構作與評估。該方向主要研究與通信和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安全有關的科學理論和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密碼理論與技術、安全協議理論與技術、安全體系結構理論與技術、信息隱藏理論與技術、信息對抗理論與技術、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研究。
(5)智能信息處理主要側重於研究將現代智能信息處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應用於現實的各類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設計與實現中。為企業培養掌握現代智能信息處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與開發各類智能信息處理系統的技術人才。其主要研究內容有:數字圖象處理、視頻信息的檢測、分析、傳輸、存儲、壓縮、重建以及模式識別與協同信息處理;視覺計算與機器視覺、智能語音處理與理解、智能文本分類與信息檢索、智能信息隱藏與識別。
(6)信息電力為信息科學與電力系統兩學科的邊緣新學科(籌),研究內容包括:數字電力系統,電力通信技術與規程,計算機軟體與網路,電力生產和運營管理,信息技術及其在電力工業中的應用。
(7)現代電子系統現代電子系統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使用當今最流行的電子系統設計工具,如嵌入式系統,可編程邏輯器件,DSP系統等實現諸如信息家電、通信、計算機等相關領域的硬體設計軟體設計的設計方法。
(8)嵌入式系統與智能控制研究單片機、可編程序控制器(PLC)、DSP、ARM等在智能測量儀表、交通管理、信息家電、家庭智能管理系統、通信和信息處理等方面的應用。
(9)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該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的新理論與新方法,著重研究這些理論和技術在實際系統、尤其是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解決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包括智能化信號處理、圖像型非圖像型目標識別,人工種經元網路、模糊信息處理、統計信號處理、多感測器信息融合以及信號的超高速多通道採集與實時處理技術等。
05.電 子 與 通 信 工 程
電子與通信工程是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構建現代信息社會的工程領域,電子技術是利用物理電子與光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的基礎理論解決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儀器儀表及計算機設計和製造等工程技術問題;信息技術研究信息傳輸、信息交換、信息處理、信號檢測等理論與技術。其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從事信號與信息處理、通訊與信息系統、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等工程技術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研修的主要課程有:政治理論課、外語課、矩陣論、泛函分析、數值分析、半導體光電子學導論、半導體器件物理、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技術、現代材料分析技術、電路設計自動化、電路優化設計、數字信息處理、信息檢測與估值理論、導波原理與方法、導波光學、微波電路理論、高等電磁場理論、應用資訊理論基礎、數字通訊、系統通信網路理論基礎、現代管理學基礎等。
一、概述
信息技術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信息產業,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如通信、廣播電視、報刊圖書以及信息服務)、信息採集、傳輸和處理所需用的器件設備和原材料的製造和銷售,以至計算機、光纖、衛星、激光、自動控制等由於其技術新、產值高、范圍廣而已成為或正在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的支柱產業。電子技術及微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新技術革命帶來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響,電子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既出現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計算機,又促成了現代通信的實現。電子技術正在向光子技術演進,微電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光子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結合與發展,正在推動通信向全光化方向通信的快速發展,而通信與計算機越來越緊密的結合與發展,正在構建嶄新的網路社會和數字時代。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涉及了信息與通信系統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以及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物理電子與光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等六個二級學科。研究內容包括信息傳輸、信息交換、信息處理、信號檢測、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電子元器件、微波與天線、儀器儀表技術、計算機工程與應用等。
二、培養目標
培養從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物理電子與光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等學科,從事光纖通信、計算機與數據通信、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網設計與管理,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電子元器件、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領域從事管理、研究、設計運營、維修和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要求掌握本領域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以及管理知識,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承擔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領域范圍
由於工程碩士是直接為企業培養的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以行業來看覆蓋面為:通信系統與通信網及其設備,廣播電視系統與設備,電子儀器儀表,集成電路與微電子系統,電子、光子及光電子元器件,電真空器件,家用電器,微波器件、設備與系統,電子材料與納米材料等。
從工程技術角度來看,本領域包括:計算機通信網路及其安全技術,移動通信與個人通信,衛星通信、光通信,寬頻通信與寬頻通信網,多媒體通信,語音處理及人機交互,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信號處理及其應用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及其應用,通信與測量系統的電路技術,微波技術及其應用,微波傳輸、輻射及散射,微波電路,微波元器件,微波工程,光電子學與光纖通信工程,信息光電子工程,電子束、離子束及顯示工程,真空電子工程,電子與光電子器件,微電子系統設計與制備,納米材料與技術。
四、課程設置
基礎課: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外語、矩陣理論、隨機過程與排隊論、高等代數、應用泛函分析、數值分析等。
技術基礎課:應用資訊理論基礎、統計信號處理、數字通信、系統通信網理論基礎、數字信號處理、信號檢測與估值理論、導波原理與方法、微波電路理論、高等模擬集成電路、高等電磁場理論、導波光學、半導體光電子學導論、半導體器件物理、電路的優化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VLSI系統設計基礎、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技術、現代材料分析技術、軟體技術基礎等。
五、學位論文
工程碩士的學位論文的選題直接來源於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學位論文選題應具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工程碩士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位論文選題一般應與工程碩士生所在單位的科研或工程項目相結合,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策劃、工程設計項目或技術改革項目,可以是技術工程研究專題,也可以是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產品的研製與開發。學位論文應包括:課題意義的說明、國內外動態、設計方案的比較與評估、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途徑、本人在課題中所做的工作、理論分析、設計計算書、測試裝置和試驗手段、計算程序、試驗數據處理、必要的圖紙、圖表曲線與結論、結果的技術和經濟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參考文獻等。與他人合作或前人基礎上繼續進行的課題,必須在論文中明確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⑶ 學習英語的好方法有哪些
一、學好英語的方法之勤背單詞
背單詞,這三個字讓不少學生頭疼不已,但是背單詞也是學好英語一定會用到的一個方法。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學英語的好方法,還是需要自己花時間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去背。但是,同學們要知道,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學習之路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單詞是英語這門學科的基礎,如果同學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不如把背單詞當作過渡的方法,一定會對英語成績的提高有所幫助。
以上就是三種學好英語的方法,分別是多背單詞、多做閱讀和練習寫作。這三種方法的難度是依次遞增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而不要盲目加大難度,給自己帶來過大的學習壓力。
⑷ 19考研,湖南師范大學學科語文的推薦書目有哪些
951語文教學論的參考書:
1 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 張良田.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
⑸ 計算機考研408各科參考書目是哪些
數據結構方面的教材:《數據結構》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的教材:《計算機組成原理》唐朔飛 高等教育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白中英 科學出版社
操作系統方面的教材:《計算機操作系統(修訂版)》湯子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的教材:《計算機網路(第五版)》謝希仁 電子工業出版社
(5)學科書單擴展閱讀:
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路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要求報名時通過學信網學歷檢驗,沒通過的可向有關教育部門申請學歷認證。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歷,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歷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參考資料:網路——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
⑹ 蘇州大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考試內容是311教育綜合,但是推薦書目是課程與教學論
考試時就是311了,311是全國統考的,內容是教育學基礎綜合,包括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酷考311的資料很好
⑺ 請問考研重大的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的4本書目是重大的選定的書目還是一般的推薦書目(見下)啊
樓上考過自研嗎 誤人子弟
還120 你給我去數數今年有多少個一百二的 截止目前為止 已知的130也就三個 你隨便就搞出120 天才啊
言歸正傳 教材神馬的都差不多 計算機考研普遍的認識(非教育部規定)
《數據結構》(C語言版) (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唐朔飛)、
《計算機操作系統》(湯子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計算機網路》(謝希仁 電子工業出版社)
最好再搞本全書 至於計算機專業課的難度 去論壇了解吧 反正不是樓上那麼想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