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子列子窮文言文翻譯

子列子窮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22 06:56:01

① 列子不受粟 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客有言於鄭子陽者 ① 曰:「子列子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

1.⑴贈送;⑵兩次;⑶妻子兒女;⑷為……而死
2.國君並不是自己了解我,只是根據別人的話才了解了我。
3.列子不願為無道之人犧牲自己。
(意對即可)

② 子列子窮 容貌有飢色這篇文言文什麼

又名《列子辭子陽之粟》《列子拒糧》

③ 列子不受粟(9分)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客有言於鄭子陽者 ① 曰:「子列子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


小題1:贈送兩次妻子兒女為……而死
小題1:國君並不是自己了解我,只是根據別人版的話才了解了我。
小題1:列子不願權為無道之人犧牲自己。(意對即可。)

④ 子列子窮出自哪

原文】
子列子窮(1),容貌有飢色。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曰(2):「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3)。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4):「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5),今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6),先生不受,豈不命邪!」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7),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譯文】
列子生活貧困,面容常有飢色。有人對鄭國的上卿子陽說起這件事:「列禦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國家卻是如此貧困,你恐怕不喜歡賢達的士人吧?」子陽立即派官吏送給列子米粟。列子見到派來的官吏,再三辭謝不接受子陽的賜予。
官吏離去後,列子進到屋裡,列子的妻子埋怨他並且拍著胸脯傷心地說:「我聽說作為有道的人的妻子兒女,都能夠享盡逸樂,可是如今我們卻面有飢色。鄭相子陽瞧得起先生方才會把食物贈送給先生,可是先生卻拒不接受,這難道不是命里註定要忍飢挨餓嗎!」列子笑著對他說:「鄭相子陽並不是親自了解了我。他因為別人的談論而派人贈與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於我時必定仍會憑借別人的談論,這就是我不願接他贈與的原因。」後來,百姓果真發難而殺死了子陽。
http://..com/question/17250095.html

⑤ 子列子窮的第一個子什麼意思

子在古代是「老師」的意思, 在道家是得道之人才配上「子」這個字類似「真人」這樣的稱呼, 所以「子列子」應該是「列禦寇真人老師」的意思

⑥ 子列子窮的簡述

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
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邪!」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
子列子之見微除不義遠矣。且子列子內有飢寒之憂,猶不苟取,見得思義,見利思害,況其在富貴乎?故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可謂能守節矣。 ①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是戰國前期的道家人物,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
②鄭子陽:鄭國的宰相。一說為鄭國國君。
③國:封地。
④無乃:恐怕,只怕,指委婉的語氣。
⑤遺(wèi):贈送。
⑥再拜而辭:再拜,拜兩次。辭,辭謝,推辭。拜兩拜後辭謝,不接受(子陽的)賜予。
⑦過:拜訪。
⑧拊心: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憤。
⑨受:接受。 列子生活貧困,面容常有飢色。有人對鄭國的上卿子陽說起這件事:「列禦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國家卻是如此貧困,你恐怕不喜歡賢達的士人吧?」子陽立即派官吏送給列子米粟。列子見到派來的官吏,拜兩拜後辭謝不接受子陽的賜予。
官吏離去後,列子進到屋裡,列子的妻子埋怨他並且拍著胸脯傷心地說:「我聽說作為有道的人的妻子兒女,都能夠享盡逸樂,可是如今我們卻面有飢色。鄭相子陽瞧得起先生方才會把食物贈送給先生,可是先生卻拒不接受,這難道不是命里註定要忍飢挨餓嗎!」
列子笑著對她說:「鄭相子陽並不是親自了解了我。他因為別人的談論而派人贈與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於我時必定仍會憑借別人的談論,這就是我不願接受他贈與的原因。」後來,百姓果真發難而殺死了子陽。 列子見細節而遠離不義。而且列子有飢寒之憂,不尚且不隨便取得,看見得到就想到要符合道義,看見利益就想到危害,更不用說他處於富貴之中了。 所以列子掌握了人性的情理,可以說是能夠保持自己操守的人。

⑦ 子列子窮列子是個怎樣的人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相傳是戰國前期的道家,鄭國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八篇,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來看,可能是晉人所作,是東晉人搜集有關的古代資料編成的,晉張湛注釋並作序。《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其中有我們較為熟悉的「愚公移山」、「亡呋者」、「歧路亡羊」等。《列子》裡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學射》(《列子·說符》)、《紀昌學射》(《列子·湯問》)和《薛譚學謳》(《列子·湯問》)三個故事分別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領是從勤學苦練中得來的;知識技能是沒有盡頭的,不能只學到一點就滿足了。又如《承蜩猶掇》(《列子·黃帝》)告訴我們,曲背老人捕蟬的如神技藝源於他的勤學苦練;還有情節更離奇的《妻不識夫》(《列子·湯問》)說明一個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列子生平簡介列子,名禦寇,戰國前期思想家,鄭國人。思想上崇尚虛無飄渺,生前被稱作「有道之士」。古書中有他卸風而行的記載,這是他瀟灑的一面。然而現實中的列子則時常處於困頓之中。《莊子》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但他窮得非常有骨氣。當鄭國大官員派人給他送來糧食時,他堅決地辭而不受。列子的來歷:列子也稱列禦寇,或稱列圄寇,是戰國時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記述列子是鄭國人,他居住在鄭國四十年,無人知其是何人。《漢書》作者認為他生活的年代早於莊子,因此《莊子》書中記載了很多關於他的傳說。修道:列子之學,本於黃帝、老子為宗。相傳他曾向關尹子問道,拜壺丘子為師,後來又先後師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們的真傳,而友伯昏無人。修道九年之後,他就能御風而行。《述異記》中說,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風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歸「風穴」,風至則草木皆生,去則草木皆落。《呂氏春秋》說:「子列子貴虛」。他認為「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列子窮而面有飢色,但拒絕鄭國暴虐的執政者子陽饋贈的糧食。其弟子嚴恢問之曰:「所有聞道者為富乎?」列子曰:「桀紂唯輕道而重利是亡!」他認為應擺脫人世間貴賤、名利的羈絆,順應大道,淡泊名利,清靜修道。著作與成仙:列子著書有舊本二十篇,多寓言。劉向去其重復,存者八篇,號曰道家。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虛無為,及其治身,務崇不兢,合於六經元號列子書曰沖虛至德真經。唐玄宗天寶年間詔封為「沖虛真人」,宋宣和加封列子號為沖虛觀妙真君。(來源:網路)

⑧ 子列子窮而拒粟遺的意思是神嗎

列子生活貧困,面容常有飢色。有人對鄭國的上卿子陽說起這件事:「列禦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國家卻是如此貧困,你恐怕不喜歡賢達的士人吧?」子陽立即派官吏送給列子米粟。列子見到派來的官吏,再三辭謝不接受子陽的賜予。

⑨ 子列子窮 這篇古文主要講了什麼

列子生活貧困,面容常有飢色。有人對鄭國的上卿子陽說起這件事:「列禦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國家卻是如此貧困,你恐怕不喜歡賢達的士人吧?」子陽立即派官吏送給列子米粟。列子見到派來的官吏,再三辭謝不接受子陽的賜予。 官吏離去後,列子進到屋裡,列子的妻子埋怨他並且拍著胸脯傷心地說:「我聽說作為有道的人的妻子兒女,都能夠享盡逸樂,可是如今我們卻面有飢色。鄭相子陽瞧得起先生方才會把食物贈送給先生,可是先生卻拒不接受,這難道不是命里註定要忍飢挨餓嗎!」列子笑著對他說:「鄭相子陽並不是親自了解了我。他因為別人的談論而派人贈與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於我時必定仍會憑借別人的談論,這就是我不願接他贈與的原因。」後來,百姓果真發難而殺死了子陽。 列子見細節而遠離不義。而且列子有飢寒之憂,不尚且不隨便取得,看見得到就想到要符合道義,看見利益就想到危害,更不用說他處於富貴之中了。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