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許舍
1、放在一邊;丟開
如:舍手(放開手;放下手);舍置(丟開);舍臉(沉下臉)
2、放棄;舍棄
如:舍己成人(犧牲自己利益,成全別人);舍卻(拋開);舍實求虛(放棄實在的東西,而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所在);舍拼(舍棄;不顧一切干);舍筏(舍棄渡人的船筏);舍業(放棄學業;舍棄產業)
3、廢止、停止
如:春秋《荀子·勸學》:「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意思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資質差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又如:舍業(停止學習)
4、布施,施捨
如:清代 吳敬梓《儒林外史》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
又如:舍個數(在神佛面前許個願);舍貧(接濟窮人);舍宅(施捨住宅作寺院);舍施(施捨)
5、通「赦」。免罪或免罰;釋放
如:舍禁(解除封山澤的禁令);舍縱(寬赦,放縱);舍眼(睜眼;抬眼)
6、發,發射
如:舍拔(發箭);舍放(發射,放射)
7、房屋、住宅
又如:廬舍(簡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園(宅內庭院);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窩藏」)
8、中國古代行軍以三十里為一舍。
『貳』 "舍"在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舍shě<動>放在一邊;丟開
舍,釋也。從手,舍聲。――《說文》
舍,置也。――《廣雅》
舍車而徒。――《易•賁》
又如:舍手(放開手;放下手);舍置(丟開);舍臉(沉下臉)
放棄;舍棄
萬物舍此而求生。――《老子》注經傳多以舍為之
不如舍。――《易•屯》
捨命不渝。――《詩•鄭風•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求則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捨,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韓非子•難二》
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資治通鑒》
舍魚而取
shè房屋
◎居住的房子:宿~。旅~。校~。
◎居住,休息:~於山麓。
◎謙辭,多指親屬中比自己年紀小或輩分低的:~弟。~侄。~親。
◎古代行軍一宿或三十里為一舍:退避三~(喻對人讓步)。
◎姓。
◎取
『叄』 翻譯文言文 中文意思只翻譯一句 普通五年,南津獲武陵太守白渦書,許遺舍面錢百萬,津司以聞
【原句】
普通五年,南津獲武陵太守白渦書,許遺舍面錢百萬,津司以聞版。
【譯文】權
梁武帝蕭衍普通五年(524),南津接獲武陵太守白渦(給周舍)的信,(信上白渦)答應送給周舍100萬錢的見面禮,南津的官員把這件事報告給了皇上。
【注釋】
1、原句出自《梁書·列傳·卷二十五·周舍傳》。周舍(469~524),字升逸,汝南郡安城(今河南汝南縣)人。南朝梁大臣,東晉左光祿大夫周顗八世孫。幼而聰潁,博學多才,尤善禮制。起家太學博士,遷丹陽主簿,官至中書侍郎,遷散騎常侍、豫州大中正、太子詹事。普通五年(524),遷右驍騎將軍,卒於官,年五十六。追贈侍中、護軍將軍,謚號為簡。
2、普通五年:公元524年。普通,梁武帝蕭衍年號(520-527)。
3、南津:地名,在今四川省資陽市南津鎮。
4、面錢:即見面錢。初次相見時贈送的禮物錢財。《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妃嬪每要奉承娘娘,亦且喜歡孩子,爭先將出寶玩、金珠、釧鐲等類來做見面錢,多塞在他小袖子里。」
5、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告訴;報告;稟告。
『肆』 翻譯文言文
孟春
譯文:
孟春正月,太陽的位置在營室宿。初昏時刻,參宿出現在南方中天。拂曉時刻,尾宿出現在南方中天。孟春在天干中屬甲乙,它的主宰之帝是太皞,佐帝之神是句芒,它的應時的動物是龍魚之類的鱗族,聲音是中和的角音,音律與太簇相應。這月的數字是八,味道是酸味,氣味是膻氣,要舉行的祭祀是戶祭,祭祀時,祭品以脾臟為尊。春風吹融了冰雪,蟄伏的動物開始蘇醒活動。魚兒從深水向上游到冰層下,水獺捕到魚,把它擺在岸邊。候鳥火雁從南往北飛行。天子居住在東向明堂的左側室,乘坐飾有用青鳳命名的響鈴的車子,車前駕著青色的馬,車上插著繪有龍紋的青色的旗幟,天子穿著青色的衣服,佩戴著青色的飾玉,吃的食物是麥子和羊,使用的器物紋理空疏而通達。
這個月有立春的節氣。在立春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稟告說:「某日立春,大德在子木。」天子於是齋戒,准備迎春。立春那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挪去迎接春的降臨。迎春禮畢歸來,就在朝中賞賜卿,諸侯、大夫,並命令相國宣布教化,發布禁令,實行褒獎,瞻濟不足,一直施及所有百姓。褒獎賞賜之事,要通達施行,不要有不當之處。於是命令太史遵奉六典八法,主管推算丑月星辰運行的工作。太陽所在的位置、月亮所經過的地方,從及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數和軌跡,要計算得沒有一點差錯和失誤,制定歷法仍以冬至點在牽牛初度為准則。
這個月,天子在吉日向上帝祈求五穀豐登,並選擇好的時辰,親自用車裝載著耒耜,放在參乘——車右和御者中問,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帝籍田親自耕作。推耒耜人土,天子推三下,三公推五下,卿、諸侯.大夫推九下。禮畢返回,天子在祖廟舉行宴飲,慰勞群臣,三公、九卿、譜侯。大夫都去侍酒。這次宴飲命名叫「勞酒」。
這個月,上天之氣下降,地中之氣上升,天地之氣混同一體,草木普遍萌發。國君宣布農功之事,命令農官住在東郊,監督農民整治耕地的疆界,審視並端正田間的小路;很好地考察丘陵、山地、平原,窪地等各種地形,什麼土地適宜種什麼備物,什麼穀物應在什麼地方種植,要用達些教誨引導農民,而且務必親自去做。農功之事布置完畢,先確定田地的界限。路徑的寬窄,農民才沒有疑惑。
這個月,命令樂官進入太學教國子練習舞蹈。同時修訂祭祀的典則,命令祭祀山林河流不用母牲做祭品。禁止砍伐樹術,不許搗翻鳥巢,不許殺害幼小的禽獸,不許捕捉小獸和掏取鳥卵,不得聚集民眾,不得建立城郭,要掩埋枯骨屍骸。
這個月,不可以舉兵征伐,舉兵必定遭判天災。在不能興兵征伐的時節。兵戎之事不可以從我開始。發布政令不要違背自然的規律,不要無視土地的條件,不要擾亂禮義的綱紀。
孟春正月如果發布應在夏天發布的政令,那麼,風雨就不能正常來去,草木就會過早地千枯,人民就會感到惶恐。如果發布布在秋天發布的政誇,那麼,百姓就會遭受痘痘,狂風暴雨就會多次襲來,野草就會蓬生。如果發布應在冬天發布的政令,那麼,大水就會毀害生物,霜雪就會嚴重地傷害莊稼,麥子就不能生成收獲。
『伍』 請翻譯成文言文
予思之,汝之念彼皆與愛,遂愛之,天怨而非人怨。予亦思之,汝曾諱當初,悔之無用。予信而不求,皆欲汝諱而非悔而予子痛。大母予汝復吾之所,皆不過。望汝念之恩,報大母長所償。
『陸』 文言文中楊邦義中的許怎麼翻譯
自許:自我期許;這篇文章中第一個「許」是「期許」的意思。
許以舊官:許諾恢復他原有的官職;這第二個「許」是「許諾」、「允諾」的意思。
以下資料供參考:
楊邦義,字唏稷,吉州吉水人。少處郡學,目不視非禮,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託言故舊家,實娼館也。邦乂初不疑,酒數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趨還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責。博通古今,以舍選登進士第,遭時多艱,每以節義自許。歷婺源尉,蘄、廬、建康三郡教授,改秩知溧陽縣。會叛卒周德據府城,殺官吏。邦乂立縣獄囚趙明於庭,欲誅之,因諭只,曰:「爾悉里中豪傑,誠能集爾徒為邑人誅賊,不惟宥爾罪,當上功畀爵。」明即請行,邦乂飲之卮酒,使自去。越翼日,討平之。
建炎三年,金人至江上。高宗如浙西,留右僕射杜充為御營使,駐扎建康,命韓世忠、王燮諸將悉聽充節制。充性酷而無謀,士心不附。渡岡沙,充遣陳淬等及金人戰於馬家渡。自辰至未,戰數合,勝負未決。燮擁兵弗救,淬被擒,燮兵遁,充率麾下數千人降。金人濟江,鼓行逼城。時李槐以戶部尚書董軍餉,陳邦光以顯謨閣直學士守建康,皆具降狀,逆之十里亭。金帥完顏宗弼既入城,槐、邦光率官屬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書衣裾曰:「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宗弼不能屈。翼日,遣入說邦乂,許以舊官。邦乂以首觸柱礎流血,曰:「世豈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動者?速殺我。」翼日,宗弼等與槐、邦光宴堂上,立邦乂於庭,邦乂叱槐、邦光曰:「天子以若捍城,敵至不能抗,更與共宴樂,尚有面目見我乎?」有劉團練者,以幅紙書「死活」二字示邦乂曰:「若無多雲,欲死趣書『死』字。」邦乂奮筆書「死」字,金人相顧動色,然未敢害也。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勝憤,遙望大罵曰:「若女真圖中原,天寧久假汝,行磔汝萬段,安得污我!」宗弼大怒,殺之,剖取其心,年四十四。事聞,贈直秘閣,賜田三頃,官為斂葬,即其地賜廟褒忠,謚忠襄,官其四子。
(節選自《宋史·楊邦乂傳》,有改動)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同舍欲隳其守 隳:毀壞
B.誠能集爾徒為邑人誅賊 徒:徒黨,同一類入
C.皆具降狀,逆之十里亭 逆:叛逆
D.若女真圖中原,天寧久假汝 假:給予幫助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楊邦義節義品性的一組是(3分)
①少處郡學,目不視非禮 ②邦乂飲之卮酒,使自去
③惟邦乂不屈膝 ④立邦乂於庭
⑤邦乂奮筆書「死"字 ⑥即其地賜廟褒忠,謚忠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楊邦乂在郡里求學時,被同學託言是到故友家而被騙到娼館,酒行了幾遍後才知道真相,先是驚愕,後馬上快步回到宿舍,脫下衣服帽子燒掉,痛哭流涕深深自責。
B.楊郭乂做溧陽知縣時,為對付占府城殺官吏的叛卒周德而對犯人趙明恩威並施,在楊邦乂赦罪報功封爵的許諾下,趙明第二天就主動請纓,幾天時間,就平定了叛亂。
C.宋朝將領在金兵面前或逃或敗或降,使得金兵渡過長江直逼建康城;宋朝大臣們也屈膝迎拜金帥完顏宗弼;而楊邦乂卻在衣襟上寫下血書,表達誓死效忠大宋的決心。
D.宗弼軟硬兼施,又用許諾恢復楊邦乂原有的官職來誘降他,楊邦乂不為所動,抱定必死的決心,即使如此,金人也不敢加害他,後來他又怒罵宗弼,才被殺死並剖心。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邦乂立具獄囚趙明於庭,欲誅之,因諭之。(5分)
(2)天子以若捍城,敵至不能抗,更與共宴樂,尚有面目見我乎!(5分)
參考答案:
4.3分。C(迎接)
5.3分。A(①③⑤表明其「節」 (氣節,操守) ②表明其「義」, ④是敵人的行為,⑥是對邦乂節義的褒揚,不是「直接」)
6.3分。B.「第二天」有誤,應該是當即行動,另「過了幾天」,也與原文的「越翼日」(過了第二天)不符。
7.(1)5分。邦乂讓縣里監獄中的囚犯趙明站立在院子里,(本)想要殺掉他,(卻又)趁機告訴他。(立,使動用法1分,庭 1分,之1分,因1分,諭1分,告訴,勸諭,勸告。)
(2)5分。天子用你們守衛城池,敵人來了你們不能抵抗,反與敵人一起宴飲玩樂,還有臉見我嗎?(以1分,依靠,用;若1分;捍1分;與共宴樂,省略句1分,面目1分)
附譯文:
楊邦乂(乂:yì,1.治理,安定;2.賢才),字晞稷,吉州吉水人。邦乂少時在郡學,眼睛不看有違於禮義的東西,同學想毀壞他的操守,拉他出去,託言是故友家,其實是妓女館。邦乂開始沒有懷疑,酒行了幾遍,妓女出來了,邦乂陡然一驚,快步回到舍宿,脫下衣服帽子燒掉,痛哭流涕自我責斥。博通古今,以上舍資格登進士第,遭逢時事多艱難,每每以氣節忠義自許。歷任婺源縣尉,蘄州、廬州、建康三郡教授,改官秩知溧陽縣。恰逢叛兵周德佔據府城,殺害官吏。邦乂讓縣里監獄中的囚犯趙明站立在院子里,(本)想要殺掉他,(卻又)趁機告訴他,說:「你熟悉鄉里的豪傑,如確實能聚集你的同黨替縣里百姓誅殺盜賊,不但寬宥你的罪行,而且還可上報功勞賜封官爵。」趙明馬上請求行動,邦乂給他一大杯酒讓他喝,接著讓他自己離去。過了第二天,就討平了叛兵。建炎三年(1129),金人到達長江上,高宗去浙西,留下右僕射杜充為御營使,駐扎在建康,命令韓世忠、王燮諸將都聽杜充節制。杜充性情殘酷而且無謀,軍心不附。渡岡沙河後,杜充派遣陳淬等人與金人戰於馬家渡。從辰時到未時,雙方多次交戰,不分勝負。王燮擁兵不去援救,陳淬被金人擒獲,王燮的軍隊逃跑,杜充率領部下幾千人投降。金人渡過長江,擊鼓前進直逼建康城。當時李梲(zhuō)以戶部尚書的身份監督軍餉,陳邦光以顯謨閣直學士的身份駐守建康,都寫好降書,在十里亭迎接金人。金人主帥完顏宗弼已進入城內,李梲、陳邦光率領下屬官員迎接跪拜,只有楊邦乂不下跪,用血在衣襟上寫了幾個大字:「寧做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宗弼不能使他屈服。第二天,宗弼派人勸說邦乂,許諾恢復他原有的官職。邦乂用頭碰柱子底下的石礅,鮮血直流,說: 「世上難道有不怕死而可以用利惑動的嗎?快點殺掉我。」第二天,宗弼等人與李梲、陳邦光在廳堂上舉行宴會,讓邦乂站在院子里,邦乂叱罵李梲、陳邦光說:「天子用你們守衛城池,敵人來了你們不能抵抗,反與敵人一起宴飲玩樂,還有臉見我嗎?」有個劉團練,用一幅紙寫上「死活」二字給邦乂看,說:「你不要多說話,想死趕快寫『死』字。」邦乂奮筆寫上「死」字,金人互相看著變了臉色,但不敢加害於他。不久宗弼又拉出邦乂,邦乂不勝憤恨,遠遠看著宗弼大聲罵道: 「你們女真圖謀中原,上天豈會長久幫助你,定將把你碎屍萬段,你怎麼能玷污我!」宗弼大怒,殺害邦乂,剖肚取出他的心臟,時年四十四歲。事情被朝廷聽到,贈他直秘閣,賜給田地三頃(三百畝),官府為他殮屍下葬,就其葬地賜廟號褒忠,謚號「忠襄」,授予他的四個兒子官職。
『柒』 翻譯文言文 中文意思 普通五年,南津獲武陵太守白渦書,許遺舍面錢百萬,津司以聞
【原句】
普通五年,南津獲武陵太守白渦書,許遺舍面錢百萬,津司以聞。
【譯文】
梁武帝蕭衍普通五年(524),南津接獲武陵太守白渦(給周舍)的信,(信上白渦)答應送給周舍100萬錢的見面禮,南津的官員把這件事報告給了皇上。
【注釋】
1、原句出自《梁書·列傳·卷二十五·周舍傳》。周舍(469~524),字升逸,汝南郡安城(今河南汝南縣)人。南朝梁大臣,東晉左光祿大夫周顗八世孫。幼而聰潁,博學多才,尤善禮制。起家太學博士,遷丹陽主簿,官至中書侍郎,遷散騎常侍、豫州大中正、太子詹事。普通五年(524),遷右驍騎將軍,卒於官,年五十六。追贈侍中、護軍將軍,謚號為簡。
2、普通五年:公元524年。普通,梁武帝蕭衍年號(520-527)。
3、南津:地名,在今四川省資陽市南津鎮。
4、面錢:即見面錢。初次相見時贈送的禮物錢財。《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妃嬪每要奉承娘娘,亦且喜歡孩子,爭先將出寶玩、金珠、釧鐲等類來做見面錢,多塞在他小袖子里。」
5、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告訴;報告;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