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學科語文
① 武大的專碩有哪些
2009年之前開始招生的有來工商源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工程碩士、法律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建築學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管理碩士9類。2009年新增教育碩士(涵蓋語文、數學、英語、教育管理4個學科教育)、翻譯碩士(涵蓋英語筆譯、口譯)、公共衛生碩士和社會工作碩士4類。2010年9月新增設金融、國際商務、稅務、保險、資產評估、旅遊管理、應用統計、藝術、新聞與傳播、出版、圖書情報、文物與博物館、中葯學、護理、工程管理15個專業碩士學位點,使得武大碩士專業學位點從原有的13個增加至28個,專業學位點布局更廣,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
② 武漢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是幾年制
現在應該是學碩都是三年,專碩是兩年,目前文學院的專碩只有漢語國際教育和學科語文~
③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學科教學語文會接收調劑嗎
有機會。這個專業全國一共71所院校招生,你的分數不低了,可以往很多院校調劑。
1、2014年A區的線是
總分 315
政治/科目一 42
外語/科目二 42
科目三 63
科目四 63
2、年B區的線是
總分 305
政治/科目一 39
外語/科目二 39
科目三 59
科目四 59
3、歷年接收調劑多的院校【不限於此】:山西師范大學 | 遼寧師范大學 | 渤海大學 | 杭州師范大學 | 寧波大學 | 安徽師范大學 | 淮北師范大學 | 合肥師范學院 | 閩南師范大學 | 黃岡師范學院 | 海南師范大學 | 重慶師范大學 | 四川師范大學 | 西華師范大學 |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 延安大學 | 天水師范學院 | 青海師范大學 | 新疆師范大學
【你可以申請本校破格、本校(或母校)調劑、外校調劑三種。】一、申請原來所報院校、專業的破格錄取:——這個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破格錄取一般在公布了初試通過名單前後不久(不超過一周),針對的是總分足夠高,專業課分數較高,只是公共課略差幾分的同學(且差的最好不要超過5分)。許多34所和211的學校都是這么規定的。二、本校(或母校)調劑:——這個通常很有希望。即報考學校的校內調劑和你本科所在母校的同專業調劑。前者因為你的報考,學校也愛惜人才,不想浪費資源;後者因為與你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只要有機會,就能接受你的(不過,既然是調劑,就要至少達到人家要求的分數線)三、外校調劑:記住一個原則:別挑肥揀瘦。1、調劑申請可以同時申請多個,因此要先地毯式搜索,找到所有這個專業類似的院校【可以新東方在線的考研院校庫快速查詢】,在其中選擇可能開通調劑、或者有可能接受的名單;最後再給他們的招辦一一打電話,不要害怕被拒絕,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有幾家表示可以開通調劑的。2、雖然國家沒有明確提出,但院校是有等級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34所(一流),A區,B區,通常從上至下可以調劑。3、挑中了中意的、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後,你要做的是——去「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就是報名的那個網站)上,登記一下。並去調劑院校他們的研究生網頁上,下載一份《調劑申請表》(有的學校則沒有,都是在網站上統一填了。)寄出《調劑申請》(或者網路登記)一定要快。4、如果得到了申請調劑院校的准許,你要做得是——馬上聯系調劑院校的研招辦,提出並催促對方寄出《調劑函》,見到了它,等於你成功了一半。【具體學校不同,也可能不開《調劑函》,而是直接拿學生證或其它證件去研招辦調信息。】5、如果《調劑函》作用成功,第一志願院校將你的全部信息轉到了第二志願院校並確認過,那麼你要做得是——聯系第二志願的導師,准備復試。
④ 武漢大學考研,大學語文課後習題哪裡找
這個方向我考了兩年了,未果
沒有答案的
只有一本大學語文導讀
⑤ 考武漢大學的研究生招生情況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報考數
錄取數
0101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35
13
010102
中國哲學
47
14
010103
外國哲學
40
6
010104
邏輯學
4
2
010105
倫理學
2
2
010106
美學
17
7
010107
宗教學
12
7
010108
科學技術哲學
5
2
010121
★國學
14
7
020101
政治經濟學
12
3
020102
經濟思想史
1
3
020103
經濟史
2
1
020104
西方經濟學
72
16
020105
世界經濟
59
17
020106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6
5
020201
國民經濟學
31
2
020202
區域經濟學
30
10
020203
財政學
42
7
020204
金融學
747
103
020205
產業經濟學
71
10
020206
國際貿易學
107
10
020209
數量經濟學
21
3
020220
★金融工程
188
36
020221
★保險學
39
10
020222
★房地產經濟學
6
1
030101
法學理論
32
8
030102
法律史
22
6
030103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107
26
030104
刑法學
149
29
030105
民商法學
294
55
030106
訴訟法學
116
17
030107
經濟法學
98
19
03010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100
18
030109
國際法學
215
72
030121
★世界貿易組織法
11
11
030201
政治學理論
47
15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12
9
030203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7
6
030204
中共黨史
33
9
030206
國際政治
18
5
030207
國際關系
37
6
030301
社會學
84
27
030303
人類學
4
2
030304
民俗學
11
4
03050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24
10
030502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4
1
0305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17
9
030504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1
1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213
35
030506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5
3
040101
教育學原理
42
5
040102
課程與教學論
34
4
040106
高等教育學
47
4
040201
基礎心理學
215
16
040202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160
18
047003
教育經濟與管理
100
17
050101
文藝學
41
6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90
17
050103
漢語言文字學
65
9
0501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24
5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115
16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113
22
0501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42
13
050122
★國學與漢學
22
3
050123
★寫作理論與實踐
18
3
050124
★對外漢語教學
127
19
050201
英語語言文學
287
34
050202
俄語語言文學
15
5
050203
法語語言文學
48
17
050204
德語語言文學
25
5
050205
日語語言文學
64
14
050211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27
15
050301
新聞學
484
78
050302
傳播學
931
148
050323
★數字媒介
130
11
050401
藝術學
38
9
050403
美術學
1
2
050404
設計藝術學
68
23
050405
戲劇戲曲學
9
1
050406
電影學
72
16
060101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1
1
060102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24
10
060103
歷史地理學
8
1
060104
歷史文獻學
8
4
060105
專門史
9
2
060106
中國古代史
73
18
060107
中國近現代史
36
6
060108
世界史
36
7
060120
★中國文化史
27
7
060121
★中國經濟史
8
3
060122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26
9
060123
★地區國別史
16
8
070101
基礎數學
104
41
070102
計算數學
65
26
070103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104
25
070104
應用數學
74
23
070201
理論物理
13
3
070202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12
11
070205
凝聚態物理
55
32
070207
光學
19
12
070208
無線電物理
21
16
070221
★醫學物理
28
9
070222
★納米科學與技術
6
1
070301
無機化學
12
7
070302
分析化學
170
52
070303
有機化學
82
24
070304
物理化學
54
23
070305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41
20
070320
★化學生物學
7
3
070501
自然地理學
46
8
070502
人文地理學
178
26
070503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418
107
070801
固體地球物理學
12
4
070802
空間物理學
26
20
070820
★空間探測與信息處理技術
3
4
071001
植物學
13
14
071002
動物學
11
3
071003
生理學
5
2
071005
微生物學
221
59
071007
遺傳學
48
27
071008
發育生物學
16
17
071009
細胞生物學
197
20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173
22
071011
生物物理學
13
5
071012
生態學
19
9
071200
科學技術史
7
3
077304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5
3
077501
環境科學
44
21
077600
生物醫學工程
2
1
077901
葯物化學
71
18
077902
葯劑學
55
6
077904
葯物分析學
29
7
077905
微生物與生化葯學
25
10
077906
葯理學
23
12
080103
流體力學
1
0
080104
工程力學
31
14
080201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50
12
080202
機械電子工程
40
10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42
17
080401
精密儀器及機械
8
5
080402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29
11
0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
50
13
080502
材料學
20
7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23
6
080702
熱能工程
21
8
080703
動力機械及工程
9
5
080704
流體機械及工程
10
5
080802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371
102
080803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131
32
080804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96
14
080805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16
1
080901
物理電子學
30
11
080902
電路與系統
101
33
080903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51
27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
296
63
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
67
10
0811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37
20
0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47
11
081103
系統工程
4
3
081104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12
5
081105
導航、制導與控制
4
1
081201
計算機系統結構
140
17
081202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281
81
081203
計算機應用技術
239
49
081220
★信息安全
184
45
081222
★虛擬現實與模擬工程
4
3
081223
★數字影視技術
15
1
081224
★圖像傳播工程
7
5
081225
★安防應急信息技術
5
3
081301
建築歷史與理論
24
6
081302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47
10
081303
城市規劃與設計
79
22
081304
建築技術科學
9
3
081401
岩土工程
44
13
081402
結構工程
141
27
081403
市政工程
40
12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5
0
081406
橋梁與隧道工程
11
4
081420
★工程管理
92
16
081501
水文學及水資源
71
23
081502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25
13
081503
水工結構工程
153
55
081504
水利水電工程
188
62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6
3
081520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
26
6
081522
★水務工程及管理
4
0
081601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286
100
081602
攝影測量與遙感
250
96
081603
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83
32
081620
★城市空間信息工程
21
4
081702
化學工藝
18
1
081704
應用化學
64
17
082201
制漿造紙工程
69
18
082301
道路與鐵道工程
12
4
083002
環境工程
81
20
083020
★包裝與環境工程
42
10
100101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3
1
100102
免疫學
13
8
100103
病原生物學
6
8
100104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27
9
100201
內科學
419
72
100202
兒科學
43
3
100203
老年醫學
14
2
100204
神經病學
53
6
100205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14
2
100206
皮膚病與性病學
30
4
10020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48
6
100208
臨床檢驗診斷學
38
6
100209
護理學
132
16
100210
外科學
402
56
100211
婦產科學
159
14
100212
眼科學
38
8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學
38
5
100214
腫瘤學
86
17
100215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7
2
100217
麻醉學
81
14
100218
急診醫學
8
1
100301
口腔基礎醫學
2
1
100302
口腔臨床醫學
266
38
100401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31
6
100402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11
5
100403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18
2
100405
衛生毒理學
4
2
100602
中西醫結合臨床
8
0
100800
中葯學
29
3
107200
生物醫學工程
1
1
107302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10
4
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
155
41
120120
★電子商務
78
23
120122
★服務科學
20
3
120201
會計學
291
42
120202
企業管理
228
20
120203
旅遊管理
20
7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19
5
120220
★市場營銷管理
51
15
120221
★人力資源管理
110
10
120222
★物流管理
21
7
120401
行政管理
481
53
120402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30
12
120404
社會保障
187
39
120405
土地資源管理
124
30
120420
★公共經濟管理
68
11
120501
圖書館學
67
25
120502
情報學
88
31
120503
檔案學
64
21
120520
★出版發行學
102
35
120521
★信息資源管理
65
11
120522
★古籍整理與保護
3
1
410100
法律碩士(非法學)
723
204
00
法律碩士(法學)
53
93
420101
教育管理
28
7
420103
學科教學(語文)
27
12
420108
學科教學(英語)
43
11
430102
機械工程
11
23
430104
儀器儀表工程
3
9
430105
材料工程
7
7
430107
動力工程
6
11
430108
電氣工程
17
80
430109
電子與通信工程
33
52
430110
集成電路工程
6
6
430111
控制工程
4
6
430112
計算機技術
32
56
430113
軟體工程
146
115
430114
建築與土木工程
4
45
430115
水利工程
20
76
430116
測繪工程
40
178
430117
化學工程
17
65
430122
輕工技術與工程
3
11
430130
環境工程
2
12
430131
生物醫學工程
0
16
430139
生物工程
6
54
430140
項目管理
3
5
430141
物流工程
16
13
440100
建築學碩士
6
20
450201
內科學
95
38
450202
兒科學
9
2
450203
老年醫學
2
1
450204
神經病學
21
9
450205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3
2
450206
皮膚病與性病學
7
3
45020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21
3
450208
臨床檢驗診斷學
15
7
450210
外科學
123
32
450211
婦產科學
40
12
450212
眼科學
12
7
450213
耳鼻咽喉科學
6
5
450214
腫瘤學
21
2
450215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2
0
450217
麻醉學
23
3
450218
急診醫學
2
1
450227
中西醫結合臨床
3
3
460100
工商管理碩士
1733
487
490100
公共管理碩士
92
61
500200
口腔醫學碩士
38
34
510100
公共衛生碩士
15
23
530100
會計碩士
132
34
570100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20
60
580101
英語筆譯
13
14
580102
英語口譯
25
13
590100
社會工作碩士
21
21
⑥ 武漢大學文學院考研有哪些專業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計劃招生人數 考 試 科 目 備 注
111文學院
(68752672) 100
050101文藝學
01 文學基本原理
02 中國文論
03 西方文論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18文學理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部分含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
④836中國古代文學與外國文學 復試筆試科目:
文藝學基礎理論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0501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1 社會語言學
02 修辭學
03 漢語應用與信息處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19語言學理論
④837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復試筆試科目:
應用語言學基礎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文學基礎(含古、今、中、外)
050103漢語言文字學
01 漢語語法史
02 詞彙學(含訓詁學)
03 文字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19語言學理論
④837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復試筆試科目:
漢語言文字學基礎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文學基礎(含古、今、中、外)
050104中國古典文獻學
01 傳統語言學典籍整理與研究
02 古籍整理研究理論與方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20古代漢語
④838經典釋讀與文化史(中國古典文獻知識與中國文化史知識) 復試筆試科目:
古文獻專題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文學基礎(含古、今、中、外)
050105中國古代文學
01 先秦兩漢文學
02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
03 宋元文學
04 明清文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18文學理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部分含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
④836中國古代文學與外國文學 復試筆試科目:
中國古代文學史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050106中國現當代文學
01 中國現代文學
02 中國當代文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18文學理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部分含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
④836中國古代文學與外國文學 復試筆試科目: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01 比較文學
02 世界文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18文學理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部分含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
④836中國古代文學與外國文學 復試筆試科目:
外國文學史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050122國學與漢學
01 國學及其對外教學
02 域外漢學研究
03 古典語文學與人文計算
04 出土文獻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20古代漢語
④838經典釋讀與文化史(中國古典文獻知識與中國文化史知識) 復試筆試科目:
四書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文學基礎(含古、今、中、外)
★050123寫作理論與實踐
01 寫作基礎理論
02 文體寫作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18文學理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理論部分含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
④836中國古代文學與外國文學 復試筆試科目:
寫作學基礎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050124對外漢語教學
01 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
02 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漢語本體研究
03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
04 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19語言學理論
④837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復試筆試科目: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文學基礎(含古、今、中、外)
★120522古籍整理與保護
01 古籍整理與保護的方法與理論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③620古代漢語
④838經典釋讀與文化史(中國古典文獻知識與中國文化史知識) 復試筆試科目:
四書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寫作②文學基礎(含古、今、中、外)
⑦ 武漢大學中文系的簡介
文學院現有教職工86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教師中教授32人,博士生導師30人,副教授24人。下轄中國文學系、漢語言文化系、大學語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長江學術》雜志社、《寫作》雜志社、院黨政辦公室、院繼續教育辦公室、武漢大學普通話培訓與測試工作站等機構。
學院具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有國家重點學科一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一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語言文學為省級高校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為省級高校優勢學科,中國古代文學為省級高校特色學科。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有: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寫作理論與實踐、對外漢語教學、國學與漢學等。開辦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本科專業有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和人文科學試驗班﹑國學班(與歷史學院﹑哲學學院合辦)
學院有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文﹑史﹑哲合辦),有三個校級重點研究基地,即漢語言文學典籍整理與研究中心﹑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以及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中心﹑中外文學比較研究中心、應用中文研究所﹑寫作研究所、明清文學研究所﹑聞一多研究室、黃侃研究室等研究機構。
文學院學術力量雄厚,新時期以來,涌現出一批知名學者,如陸耀東、易竹賢、陳美蘭、孫黨伯、鄭遠漢、宗福邦、楊合鳴等教授,以及已故的龍泉明、李步嘉教授。現有中青年知名學者(按姓氏拼音排列):陳國恩、陳水雲、陳順智、陳文新、程水金、樊星、方長安、馮黎明、金宏宇、李建中、李中華、盧烈紅、羅積勇、駱瑞鶴、劉禮堂、尚永亮、唐鐵惠、塗險峰、萬獻初、王兆鵬、吳天明、席嘉、蕭國政、熊禮匯、於可訓、張箭飛、張傑、張潔、張榮翼、張思齊、趙世舉、趙小琪等教授,他們已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⑧ 武漢大學文學院有哪些有名的老師
武漢大學文學院
歷史沿革
武漢大學文學院的前身是1893年張之洞在自強學堂設置的「漢文門」,1928年國立武漢大學成立時正式命名為文學院,聞一多擔任院長。1953年,國家院系調整,組建新的中文系。1997年重建文學院。1999年與歷史文化學院、哲學學院等合並為人文科學學院,2003年恢復文學院的建制。
學術前輩的足跡
武漢大學文學院的優良傳統,得力於一代代學人的精心打造,凝聚著前輩們的學術造詣和學術品格。
1918年至20年代末,是武大文學院的初創期。先後在文學院任教的著名學者有楊樹達、黃侃、郁達夫、聞一多、沈雁冰、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周建人等,他們為文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侃教授師從章炳麟先生,在文字、音韻、訓詁等研究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譽為晚清「三大國學大師」之一。他與章氏創立的「章黃學派」飲譽海內外,對武大文學院的學術研究風氣產生了深遠影響。
30年代至建國前夕,是武大文學院的成長壯大期。劉博平、劉永濟、劉異、徐天閔、譚介甫、朱東潤、游國恩、蘇雪林、黃焯、高亨、馮沅君、葉聖陶、朱光潛、席魯思、程千帆等著名學者曾在文學院任教。漢語言文字學和中國古代文學成為文學院的優勢學科,劉博平、劉永濟教授分別作為這兩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成就卓著,聲名遠播。
50年代為武大文學院的鼎盛期。這一時期,全院教師銳意進取,注重學科建設,不但鞏固和發展了漢語言文字學和中國古代文學的學科優勢,使之居於全國同類學科的前列,而且著力於中國新文學和外國文學學科建設,大量扶植和引進人才,使這兩個學科在全國頗具影響。當時,文學院教師隊伍陣容強大,人才濟濟,形成了被譽為「五老八中」的學術中堅力量。「五老八中」的具體成員前後略有變化,主要有劉永濟、劉博平、徐天閔、陳登恪、席魯思、黃焯;程千帆、沈祖棻、劉綬松、胡國瑞、李健章、周大璞、李格非、張永安、繆琨等。由於具有群體優勢,文學院的教學科研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後繼者的成就
八十年代以來,文學院解放思想,發奮圖強,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學科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碩士點在全國研究生培養專業調整前即達10個之多,幾乎覆蓋了中國語言文學的所有二級學科。博士點建設也引人矚目:以黃焯先生為學術帶頭人的漢語史學科於1981年獲准設立博士點,成為全國最早的博士點之一;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在陸耀東等先生帶領下迅速發展,於1990年被批准為博士點,以雄厚的師資力量在學術界形成較大影響。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積極引進中青年學者,學科力量得到快速充實,於2000年被批准為博士點,展現出蓬勃喜人的發展態勢。2001年,經國家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文學院正式設置博士後流動站;2003年,經過不懈努力,文學院以國內高校第一名的成績,順利獲得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在學科建設上邁出了新的步伐。2004年。在國家組織的一級學科評估中,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進入全國前十強。
學院簡介
文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3人,其中教授31人,博士生導師26人,副教授21人,博士學位獲得者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60.3%。下轄中國語言文學系、漢語言文化系、大學語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長江學術》雜志社、《寫作》雜志社、院黨政辦公室、資料室等機構。院內學科分布合理,現有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等學科。每個學科均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本科專業有漢語言文學和人文科學試驗班、國學班(與歷史學院、哲學學院合辦)
院內現有國家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文、史、哲合辦),3個校級重點研究基地漢語言文字典籍與整理研究中心、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還有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中心、中外文學比較研究中心、應用中文研究所、寫作研究所、明清文學研究所、聞一多研究室、黃侃研究室。
文學院學術力量雄厚,新時期以來,涌現出一批知名學者,如陸耀東、易竹賢、陳美蘭、孫黨伯、鄭遠漢、宗福邦、楊合鳴等教授,以及已故的龍泉明、李步嘉教授。現有中青年知名學者:於可訓、陳國恩、昌切、樊星、方長安、張思齊、塗險峰、趙小琪、尚永亮、王兆鵬、李中華、熊禮匯、陳文新、陳順智、張榮翼、李建中、盧烈紅、蕭國政、趙世舉、楊逢彬、駱瑞鶴、羅積勇、萬獻初等教授,他們已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⑨ 武漢大學的文學院怎麼樣
武漢大學文學院現有教職工86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教師中教授32人,博士生導師30人,副教授24人。下轄中國文學系、漢語言文化系、大學語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長江學術》雜志社、《寫作》雜志社、院黨政辦公室、資料室、武漢大學普通話培訓與測試工作站等機構。
學院具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有國家重點學科一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一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語言文學為省級高校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為省級高校優勢學科,中國古代文學為省級高校特色學科。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有: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寫作理論與實踐、對外漢語教學、國學與漢學等。開辦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本科專業有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和人文科學試驗班、國學班(與歷史學院、哲學學院合辦)
學院有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文、史、哲合辦),有三個校級重點研究基地,即漢語言文學典籍整理與研究中心、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以及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中心、中外文學比較研究中心、應用中文研究所、寫作研究所、明清文學研究所、聞一多研究室、黃侃研究室等研究機構。
文學院學術力量雄厚,新時期以來,涌現出一批知名學者,如陸耀東、易竹賢、陳美蘭、孫黨伯、鄭遠漢、宗福邦、楊合鳴等教授,以及已故的龍泉明、李步嘉教授。現有中青年知名學者(按姓氏拼音排列):陳國恩、陳水雲、陳順智、陳文新、程水金、樊星、方長安、馮黎明、金宏宇、李建中、李中華、盧烈紅、羅積勇、駱瑞鶴、劉禮堂、尚永亮、唐鐵惠、塗險峰、萬獻初、王兆鵬、吳天明、席嘉、蕭國政、熊禮匯、於可訓、張箭飛、張傑、張潔、張榮翼、張思齊、趙世舉、趙小琪等教授,他們已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⑩ 大學語文電子版 武漢大學出版社 第一版求電子版
先秦文學的思想內容